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4156800000023

第23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模式(5)

接下来,“在哪谈”这里所指的是议题拿到哪个节目中去谈。各个电视台的谈话节目虽然层出不穷,但每个节目的定位和表达方式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例如1996年5月17日开播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栏目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60分钟》,对节目制作形态作出了初步界定: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述评,对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从开播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多元探索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期。在初期阶段,正值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栏目着重关注的是重大新闻事件、国计民生改革热点和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故事。到了发展时期,调查分析和述评的重心悄然发生了变化,节目明确定位于“探寻事实的真相”,社会上和生活中的那些道德与利益、生活与真相的冲突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收视率。随着栏目的逐渐成熟,中国的媒体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互之间强烈的竞争促使它的定位又改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告”,节目在业界和受众中都获得了非常多的奖项和好评。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节目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受到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强化,观众呈现分众化的态势,每一个议题都独一无二,只有匹配相适应的栏目,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实现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最后一项“怎么谈”,是关于评论的策划。新闻选择在先,新闻策划在后。什么才是好的评论节目?怎么能确保评论要素的突出?人们只是在“谈论”新闻,还是在对新闻作出判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再者,一个节目如何让评论也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注意力、如何安排新闻细节,让新闻的叙述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表达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等,都是策划所必须攻克的难题。资源共享平台上的电视评论类节目很少会有自己的独家新闻,只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态度,而这些独特性从何而来,表达方式的策划至关重要。要想让节目具备不一般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在节目内容中需要有质疑和反思两种声音存在。但在展现质疑和反思的时候,并不单只是徒增戏剧性来取悦观众,而是敢于用几股力量的抗衡来加强说服力和可信度。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都是两个人交谈,但只由一位评论员发表看法,另一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做“请教状”,这种方法对节目来说可操控的程度比较大。而中央电视台的“国际观察”也采用这个模式,不过有两位评论员,评论员们的观点有时还略有不同,操控难度比前者略大一些;加上主持人在场控制节奏,节目的可看性就更强。评论类节目的内容不宜以“刻板说教”的形象面对观众,更不能以“讨好观众”为目标,在方式方法上,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追求节奏的互动感和元素的丰富性,做到大局的稳定性与可操控性,但又不失犀利与真实。

(二)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

访谈式的电视新闻评论,一般是指主持人或记者以访(提问)为主,嘉宾以谈(回答)为主,共同表明态度、发表议论的节目。在形式上,它可以是一对一的访谈,也可以是一对多的访谈;可以在演播室,也可以在现场或其他场景;同样,它也不拘泥于面对面谈话的方式,连线访谈也照样兼容。在选择访谈的对象方面,多为公众关心的新闻当事人、专家学者、相关知名人士等。

电视评论的访谈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走上荧屏的,20世纪90年代创办的《焦点时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类节目开始正式走上电视访谈评论的正轨。其中,发展到今天的《焦点访谈》,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访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其诞生的近20年中,曾经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词和赠言,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年来该节目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节目形态上,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脱离了评论节目的规定性,把以往依托新闻报道变成纯粹的深度报道、深度探索,让事实真相直接曝光于全国上下,变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干预力量作用于社会,推动事件、问题的发展和妥善处理。如节目《管不住的排污口》,对浙江省奉化市大埠工业区块内部分电镀企业违法偷排污水问题进行曝光。节目播出后,奉化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调查组,就《焦点访谈》曝光的问题进行查处。经调查,奉化市新星镀业有限公司、奉化市青云镀业有限公司、奉化市大桥明化电镀厂和奉化市中兴镀业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存在偷排行为。即刻,四家违法企业就已被依法关停,相关负责人也得到依法惩处,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违法排污企业大排查行动,并进一步健全环保监管体系……其播出的节目,无一例外地得到各方高度重视,有力引领舆论、监督地方整改。

鉴于《焦点访谈》的影响力,许多电视台纷纷效仿其成功模式,开播了“观察”“透视”“纵横”“关注”等类似的栏目。这类节目无外乎有四个特点:首选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热点现象,面向群众;探索式调查,访问与曝光为手段,善于就实论虚;用“不确定”的现场感增加真实性,震撼观众;资料形式多种多样,广聚视听。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加深对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认识。2007年12月5日发生在山西洪洞县新窑煤矿的矿难是国内2006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责任事故。为隐瞒事故真相,当地有关部门设置重重障碍阻挠记者正常采访调查(采访对象被当场威胁,采访过程被粗暴干涉)。但在记者的努力和社会压力下,事故的真相逐步被揭露出来。针对这一事件,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推出了节目《山西洪洞“12 · 5”矿难调查》。

案例

《山西洪洞“12 · 5”矿难调查》

(演播室主持人)……发生事故的新窑煤矿距洪洞县城40公里,当记者闻讯赶往矿区时却发现短短的路途上路卡一个接着一个。

(山西省洪洞县交警1)关了,关了,把你那个关了,关了,把你那个关了。

(记 者)为什么关?

(山西省洪洞县交警1)关了。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事故现场工作人员)我们接到的命令,就是说不允许采访。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这都是假的。

(记 者)以前不让带? 你们干什么? 我们采访。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你们是哪里的?

(山西省洪洞县交警2)现在外面不要人。

(记 者)为什么? 什么不要人? 我们了解一下情况,你们干什么? 不要打人啊你,为什么?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你们是干什么的?

节目中的采访大多是在身体对抗和运动中完成的,节目的真实性非常震慑人心。

【解 说】从洪洞县第一时间提供给外界的信息上可以得知,发生事故的新窑煤矿是个证件手续齐全、合法开采的煤矿。合法开采发生事故,为什么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拒绝记者的正常采访呢?矿工们提供的信息让人逐渐明白了这极力要隐瞒的原因是什么。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9号煤是黑窑,都不是正规的。

(记 者)是不允许开采的。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不允许开采,偷采的,每年到这里常年开采。

【解 说】这位矿工所说的9 号煤就是发生爆炸的9 号煤层。 据了解,新窑煤矿只取得了这个地区的2号和3号煤层的开采权,9号煤层新窑煤矿根本就没有开采权,属于越界开采国家资源的行为。因为是非法行为,因此9号煤层基本上不具备安全措施。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瓦斯探头,什么都没有。

(记 者)瓦斯探头也没有?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没有。

(记 者)通风设备呢?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 )就是那个,9号煤层什么都没有。

(记 者)9 号煤层就是发生事故的那个?

(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矿工1)就是发生事故的那个,它什么都没有。

……

(山西省洪洞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调度室负责人)(贺正荣)报上来人数也没有超。

(记 者)也没有超。 有没有自救器? 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贺正荣)这个没有报。

(记 者)就说人数没有超,有没有越界开采都没有报?

(贺正荣)都没有报。

(记 者)这是谁报上来的?

(贺正荣)咱们矿上报过来,安全员签字,驻矿的人签字。

(记 者)基本上平常这种监管就是安全员来报,你们不下去亲自到矿上了解情况吗?

(贺正荣)咱们这个现在人不够。

……

从记者的访问中,日常粗放管理、监督不力等问题在矿上普遍存在,却根本无人问津,由此可以推断,这起矿难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必然。

(演播室主持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控制了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33人,其中刑事拘留21人、移交司法机关8人,对矿主和该矿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发出全国通缉令。

……

节目播出后,不仅让广大受众了解了事故真相,同时也给地方管理敲响了警钟。[16]这期节目用大量的访谈来充实内容,对多方资源合理的安排到不同段落中,直接把事实真相展示给观众,艰难的调查过程也成了评论过程的推手。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了电视新闻专题纪实栏目《看见》,它的官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从节目定位,我们可以看出,节目中媒体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存在着双重的互动模式,利用新闻议题的引入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条路径来实现“新闻共享的意义”。

“视力表”图像是《看见》栏目片头一个重要的符号,为之呼应的口号是:“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它最早是一档记录现实的午间专题栏目,出于拓展节目深度的考虑,逐渐加强了对新闻内核的开掘。在陆续播出的《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林书豪:与骄傲为敌》、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气仙沼的这个春天》《熊之辩》等,独特的视角和新闻态度,被社会广为关注,像一面面镜子直接反映社会的形态、良心和道德。节目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序幕引言、故事和专访交叉、结语。在整个过程中,栏目的态度努力做到公平呈现,尽量避免直接评论,而是以一种支持的“语态”去推行某种“更先进的判断”,并在访谈中逐渐树立这种判断。

制片人李论在谈到栏目的定位时曾表示:“其实《看见》不是纯新闻专题的选题标准,选题渠道也没有什么限制,制作过程中没有太多考虑与其他类似节目的区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新闻栏目,也不是一个人文节目,所以栏目的定位采取的就不是用领域或题材划分的方式,而是用节目的视野、所关照的是什么来框定栏目特色。我们要求每个选题都能‘看到人’,更准确地说是希望能看到当下这个时代的人,这可能是我们的栏目定位。我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人,期待通过节目打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看见’别人来寻找生活中的你我。”无疑,这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形态。

(三)沙龙式电视新闻评论

沙龙式新闻评论又称“论坛式”新闻评论,它是由节目方邀请专家权威、政府官员、各方代表聚集一堂,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进行的议论、漫谈、辩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

这类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百家争鸣”。节目以一个明确的事件或问题为讨论焦点,参与的人员大部分都是有着充分的准备,类似于开会模式进行,与一般评论节目的区别在于,这个讨论的焦点不需要得出一个明确的或唯一的答案。它具有显著的交流感和互动,在各持己见的观点中,观众的启发来源是多角度的,他们在听取这些讨论后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立场,得出自己的结论。如群体现场交谈的《实话实说》栏目,它最初的栏目宗旨就是:“每周一个话题,每题一个热点,每点一次舌战,每战一道火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谁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身或其所代表阶层的立场观点,分享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现场很多观众的发言和提问,实际上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持有的一些疑问。在现场既有专家的指导性见解,也有来自民间的群众性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明确的是非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