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以大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强调大众的社会责任感,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面批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虽然往往能起到更大的社会监督作用,但因为新闻事实本身经常涉及社会的不良因素,传播不慎将可能引起公众的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在实现新闻评论的社会监督功能时,一定要把握好新闻评论节目的尺度与导向。将社会核心价值作为评价新闻评论节目的原则,在保证新闻评论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并不是单向的传播,而应该是一个与受众互动的传播过程。虽然广播电视的新闻评论不如网络新闻评论容易实现媒体与受众的直接互动,但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也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加入了部分前期调研与反馈的方式,这使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如在几年前就有“有困难找《焦点访谈》”的说法。《焦点访谈》一度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核心阵地,它的报道的确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许多社会疑难问题的解决,在政府和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应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力求成为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的补充,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创作者在制作节目时应当明确自身立场,认识到新闻评论节目中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曝光并不是和某个人、某个单位过不去,而是为了树立政府清正廉明的形象,也是替人民群众说话,及时阻止错误的蔓延,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创作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确保新闻评论中涉及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在评论新闻时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切忌以偏概全、先入为主。分析时就事论事,不夹杂评论员个人情绪,做到客观公正。其次,进行新闻评论时力求得到相关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的配合及支持,尽可能发表权威言论。评论员不可轻易下结论,以防误导受众。第三,所评论的内容应当具有社会普遍性,不可在节目中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所作的评论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最后,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应当给受众思想行为进行正确指引,所选取的问题不能是含混不清、无法解决的。如果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则会扰乱受众的视听,使受众感到困惑甚至恐慌。
(二)舆论引导
面对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新闻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针对社会上的各个现象进行监督思考,因此舆论引导也成为新闻评论节目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如今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中,信息的数量暴增,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面也随之增大。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世界已经被信息所充斥,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为我们获取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如今的垃圾信息也使得受众在信息大潮中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这样的现状,新闻媒介加强新闻评论的力度和深度是解决当今信息混乱的方法之一。新闻评论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其评论是以真实可靠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的。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节目来对大众提供权威可靠的舆论引导。尤其类似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媒体应当在新闻评论中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尽量消除信息大潮中产生的不良噪声,树立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规范,从而对社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社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和矛盾,如公众一直关注的环境问题、医疗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和近期热议的房价问题、拆迁补偿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关注的重点。公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了解到这些热议问题的信息和主流媒体的态度,在节目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也对公众的社会舆论产生了极大的引导作用。
案例
《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由空气、水、土壤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质量状况?未来会得到怎样的改善?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在4月21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中,都能找到答案。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环境保护战略研究,由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实施,由50多位两院院士和数百位专家历时3年多完成。报告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建议。
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形势严峻
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1 .5亿亩的耕地因为污染而退化……这些数据来源于4月21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报告中仔细分析了水、空气、土壤、生物物种、噪声、固体废弃物、核与辐射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要素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空气能见度下降了约10千米,西部地区则大概是东部地区的一半,区域性阴霾问题越来越严重。
全国十大流域中,除了珠江流域污染较轻之外,其他9个流域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呈迅速增长趋势,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下降。
土地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贫瘠。土壤污染量大、面广、持久、毒性大。因为污染而退化的耕地数量已经达到1.5亿亩。
粗放式发展方式亟待改变
4年前,2007年5月,这项研究刚刚启动十几天之后,太湖突然大面积暴发蓝藻,小小的蓝藻一夜之间制造了一场无锡全城所有人直面的公共用水危机。当时由于自来水出现臭味,市民开始抢购纯净水。
无锡人一直视太湖为自己的母亲湖,曾有歌曲这样描述太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令无锡人没有想到的是,太湖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向自己的儿女亮起了“红灯”。这场公共用水危机是天灾,也是人祸。多年来粗放式的发展,一直回避着太湖水被污染的问题,工业污染水、农业污染水、生活污染水源源不断地排入太湖,太湖水最终变成了水质最差的劣五类水,这种水已经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脏水。蓝藻危机让无锡人突然警醒,歌声中那个“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的太湖已经不复存在。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亚民说,我们必须全面地审视过去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老路,应该开辟一条新的环保发展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沈国舫说,环境问题既关系到发展,又关系到民生,因此在这样一个时期必须明确环境保护战略,总结经验得失,指导现在和未来。
未来环境保护既要还好“旧账”,也要不欠“新账”
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的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被分为环境宏观战略总论、环境要素保护战略、环境领域保护战略、措施保障战略四个课题组。希望通过研究,对我国环境形势作出评价,对环境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未来环境保护的科学建议。
经过3年的全国调研,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环境形势评价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资源环境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基于目前我们生态环境仍然在逐步恶化,但经济也必须要继续发展的两难现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给出了一个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新道路。那就是要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要由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到同时、同步治理,既要还好“旧账”,又不欠“新账”。
被蓝藻危机深深刺痛的无锡人已经开始还以前为了发展经济而欠的“旧账”。
蓝藻危机爆发后,无锡市关闭了“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1 607家,其中化工企业1 301家,此外还关停并转迁了沿湖企业53家。在搬走太湖主要污染源的同时,无锡市又建立了68座污水处理厂,覆盖到无锡管辖的所有乡镇。在无锡市的主城区,为了管理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无锡市改建污水主管网7 366公里,这比2007年蓝藻危机爆发前的2 600公里多了近两倍。
还好“旧账”,又要不欠“新账”,无锡市以生态环保倒逼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在关停并转高污染企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实施节能和循环项目,并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4年前太湖蓝藻危机爆发的日期———5月29日现在已经成为无锡市“水安全日”。
未来,我国将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拥有良好的环境,也就意味着拥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让人们生活得更踏实、更安心。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我国未来环境保护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这些目标的实现,将让人们拥有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焦点访谈》2011年4月22日。)
2011年4月22日的《焦点访谈》以目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主题,阐述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节目创作者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理性深刻的分析,不仅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认识到我国的环境状况形式已经相当严峻。受众了解到这些必定会感到担忧或恐慌,为了对受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节目后半段以无锡为例,具体分析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办法和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此评论节目使受众在收看后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同时,还使我国的相关政策目标深入人心,对社会大众的行为进行了正面的引导。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该评论节目从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度讨论,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整个评论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此新闻评论还观点鲜明地阐释了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看法,赞成什么、批评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如此明示的观点会让受众印象更为深刻,从而在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如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节目中对某一新闻事实所反映出的立场和判断也不尽相同,这真实的呈现出我国当下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元化的言论空间。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进行舆论引导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将不同的舆论进行整合,并对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规范的评论进行宣传。
总之,社会舆论作为公众意见,一定要借助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大众化传播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并且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情绪化波动,甚至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舆论还存在肤浅和片面化的现象。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要想更好地实现其舆论引导功能,就要尽可能依托意见领袖,将观点信息进行正面有效的传播。节目创作者要找准大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疑点事件,准确地发表评论,为受众排疑解惑,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