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言
为了有效地传播观点和态度,新闻评论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而且要有“人情味”,受众都不愿意接受“居高临下”的训导,反而愿意倾听“循循善诱”的引导。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除了富有情感和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还有音响、音乐、图像、字幕和图表等多媒体的传播手段,这些传播手段帮助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更好地将抽象的理论观点和具象的新闻事实结合起来,增强了评论的可视性和说理性。譬如,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评论,江苏公共频道2010年7月9日播出的《版权保护———南通家纺市场成功密码》就是一个综合运用多媒体传播手段的评论作品。
案例
《版权保护———南通家纺市场成功密码》
【导 语】今天,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牵头的全球第一个版权保护专项调研项目———《加强版权保护对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报告》正式发布,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江苏南通知识产权保护的成功经验。在一个最初由农民自发形成的家纺市场,版权保护为何能获得如此的成就?版权保护的意识为何会如此地深入人心?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南通家纺城版权保护的成功经验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现场+字幕】2010年7月9日,北京,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配 音】今天,《加强版权保护对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报告》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全球正式发布,并向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
【同 期】发布会现场。
【配 音】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首个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该报告涉及南通家纺市场管理体制、法律定位、作品登记等10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利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产品创新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同 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克拉克)版权管理的机制和保障体系正在推行,违法现象从未得到如此地减少和遏制。
【配 音】在开展版权保护的13 年间,南通家纺业共登记印花、绣花美术作品28 807件,作品登记量占全省的80%。目前,南通家纺城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品加工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2009年,南通家纺市场成交额达400亿人民币,成为继德国法兰克福、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家纺贸易中心。
【同 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克拉克)我知道中国政府有着很强的权威性,能够将南通的经验传播到各地,减少盗版的行为,而我们也正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着同样的工作。
【黑转+字幕】行政推动带来版权意识大觉醒。
【配音】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南通通州市川港镇志浩村和海门市三星镇叠石桥村的结合部,一个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布匹和床上用品集市悄然而生,传统家纺产品的简单再生产和民间自发交易行为开始复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抄袭成风,花型雷同,花布质量越来越差,布商无利可图,效益迅速下滑,经营难以为继。1996年,经营印花布业务的台湾东帝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志浩市场,并带来一百多个新颖、时尚的花型。当地农民布商们眼红了,开始依葫芦画瓢,模仿。
……
【编 后】2009 年,江苏省政府以1 号文件印发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正成为江苏在新一轮竞争中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抢占制高点的加速器。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国战略中,南通家纺业提供了一个传统产业成功转型的典型样本。尊重知识产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生命线,版权管理,成就了南通家纺市场的成功之路。
(作者:顾道远、宋梅、查金。)
案例《版权保护———南通家纺市场成功密码》,采用了导语、编后语、解说评论等多种评论模式,而且在评论节目的播出过程中,有新闻现场的回放,有同期声、解说、字幕等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运用,较好地呈现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丰富性。
3.表达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相比,其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在信息采集和表达上实现了“纪实性与思辨性的统一”。报纸新闻评论只能通过文字来传递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则可以运用口头语言、同期声、现场画面、字幕和图表等一系列的符号资源来传递观点,从而实现纪实与思辨的统一。再以上文提到的《70亿人口,矛盾中的人类!》为例,整个节目共有4 个环环相扣的事实:①世界第70亿人口出生(新闻事件回放);②联合国启动“70亿行动倡议”(新闻视频和新闻图片);③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不均衡(图表);④人口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粮食和各种资源的需求等(新闻时评+图表);⑤结论:呼吁大家节约资源,爱护地球(新闻短片)。整个节目通过展现事实,评述各方观点,由表及里的缜密论证,在节目表现形态上体现了新闻的纪实性和评论的思辨性,还有受众的可看性等多方面的结合。而且电视新闻评论的图像符号在新闻评论的表现方式上具有报纸新闻评论不可比拟的表现力:长镜头记录史实,展示观点;同期声保证了电视新闻评论声画时空方位的同步;新闻回放增强了评论的可视性,现场传播深化了评论的效果和论点的传播。[15]
此外,该节目还体现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人际传播效果”。节目一开始,白岩松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平常我一般不会去劝观众说要看我们的节目,但今天我要劝您看,但是更重要的不仅要劝您,如果您的孩子在上小学,或者说在上中学,或者是说在上大学,如果他现在不在电视机前,比如说在那儿上网或者说玩游戏,请您把他叫到电视机前。因为今天将提供一系列的数字可能是课本上没有的,而这些数字可以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人类中间的一部分。因为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特别在哪儿呢?来,我们来一起看大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是今天凌晨一个新生儿降生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联合国的高级官员去给这位母亲和这个新生儿送上了一个蛋糕,我们看这个蛋糕上前边一个‘ 7’,后边一个‘B’,这个‘B’是十亿数字英文的字头,也就预示着第70亿人口来到这个世界上。”
白岩松对家长和孩子的邀请,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谈话体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情感传播,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方式,让听众和观众产生强烈的“我被邀请,我要参与”的收听和收看体验,从而提高了传播的效果。经由广播电视媒介营造的“人际传播”也被称为“类传播”,即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类传播”要求评论者站在评论受众的立场说话,用一种商量的态度和口吻说理,讲究铺垫和过渡,并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造一种和谐的谈话语境。[16]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评析方法可以从论点、视角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展开,这是对具体的评论个案而言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同一个选题的评论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媒体组织的评论作品和传播效果展开比较性的评析,也可以对同一个人的评论作品进行评析。
第二节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评析
一、时政新闻的定义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进行的新闻报道。《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政治新闻”下的定义是:报道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政治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政治思潮、政治事件、政要人物更迭等方面的新闻。[17]时政新闻反映的是新闻和政治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报道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报道政治领导人的活动。简要概括,时政新闻是关于时事、政治领域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对国家和政党最新的政治活动、国事活动、国家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相关报道。
二、我国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是伴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我国的实验广播是从1922年年底开始的。1923 年1月23日开播的电台叫“中国无线电公司”,是由在上海的美国人E.G.奥斯邦与一位张姓华侨商人合作开办的,内容除了音乐之外,还有美国、欧洲等地的国际新闻以及中国各地的地方新闻,以时事报道为主,因音质不良,只存在了三个月就停播了。中国人自己的广播最开始是1923年初由哈尔滨发出的呼号,对外宣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用汉语和俄语进行广播,以新闻、音乐、演艺等为主要节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开始于1940年12月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内容有中共中央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内外新闻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这是一个优秀的广播时政新闻品牌栏目,该栏目分国内要闻、今日天气、简讯、媒体介绍、国际新闻五个子栏目。其中,《国内要闻》及时、充分,并且经常独家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宣传中央的大政方针,中央各部委的工作思路、部署、完成中宣部下达的重大典型宣传任务以及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追踪报道。改革开放以后,广播时政新闻增加了现场直播重大时政新闻的数量,新闻性专题节目从内容上“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式上也逐步向板块化、栏目化、主持人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电视新闻的初创时期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这是早期电视台长期的、经常的和大量的新闻节目来源,一部分内容是政治性会议或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其他大多数都是宣传性的先进工作经验介绍和模范典型人物报道。1958年11月3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五分钟,稿件起初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节目主持人沈力成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每周三次,每次十分钟,专门播放新闻片和纪录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级办台”的政策推动了中国市、县级电视台的迅速发展,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的重要内容。目前,时政新闻在内容上突破了会议新闻占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各种深度报道专题和新闻评论节目,对国际时政新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譬如,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采用前方后方连线,演播室访谈、随时插播消息和屏幕文字滚动等多种传播方式,对该事件进行了长达20多天、超过400小时的直播报道,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关注和好评,很多国家的电视台的报道都出现了借用央视报道素材的情况。[18]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即是采用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对时政新闻事件进行的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1月1日推出的《午间半小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对内广播的主持人节目,“融时政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主持人谈心式板块节目”[19],节目采取主持人对谈述评的方式来报道新闻,节目播出之后,成了中国听众午餐时的“精神佳肴”。[20]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观察思考》,节目是周刊栏目,每次15到20分钟;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访谈》,同样是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主,在对新闻事实的挖掘过程中,加入主持人和记者主观的评论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节目的结构基本上是: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加新闻事实陈述及分析(10分钟左右),加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现在节目的时长增加到17分钟。评论部分,强调事实依据,注重评论的针对性和监督的准确性;在新闻事实的陈述部分,更多采用调查式或披露式,尊重事实发展的逻辑顺序的基础上,揭示事实真相。在叙述的过程,记者的评价和倾向性融进了新闻事件的展示中,较好地把思辨性融进了具象的新闻细节中,提供了电视论证的事实性和可视性,观众在不知不觉的观看过程中,接受了记者通过画面和采访同期声的舆论引导。[21]在《焦点访谈》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的基础上,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调查》《央视论坛》《环球视线》《新闻1+1》等一系列的新闻评论栏目,国内地、市级电视台也推出了很多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三、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评析
时政新闻有着突出的政治性特征,对于时政新闻评论而言,评论的理论深度如何彰显政治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从新闻现象到新闻本质的挖掘,并呈现出新闻背后所具有的理论高度是评析时政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图像和声音都是重要的表达评论观点的手段,不同的拍摄视角,不同的画面构图,记者与新闻当事人的交谈等都在表达评论员的观点,尤其是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一种观点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