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主持人(记者)来串连、补充、引申。
另外,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还要注重口语化,讲求音律和谐,朗朗上口,通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加强论证的力量,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评论的话题上来。如广播评论《莫把衙门抬下乡》,题目就是从群众俗语“抬起衙门就知县”转化来的,一个“抬”字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那些形式主义者的形象。同时,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还可以充分利用有声语言的各种传情因素,如语调、声调、节奏、语境等,恰如其分地在说理、叙事过程中注入情感,采用谈心的方式交流对话,加强评论的亲和力。
(二)运用好画面元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捕捉有代表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画面是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的精髓,而流畅、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有助于更艺术地、客观地反映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表现现场最具本质特征的动作流程。
第二,注意抓拍现场原始镜头。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独特个性的是与采访同步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原貌原状。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为什么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连续观看几个小时观众仍不知疲倦,就是因为真实,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真实的现场实景。
第三,运用好细节画面。“所谓细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部叙述单元。它是构成作品整体的基本要素。”[16]
一般认为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画面细节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新闻信息,深化新闻内涵,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记忆效果。《焦点访谈》早年播出的一期节目《“罚”要依法》,在利用细节画面方面非常到位,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交警乱收费的问题。交警蛮横粗暴的态度引起了观众的公愤。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观众记忆犹新。
案例
《“罚”要依法》
[记者乘坐运煤车偷拍,在黎城县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记 者)多少?
(山西省黎城县交警大队民警)(刘代江)20元。
(记 者)给10 块算了。 什么钱这是? 这是什么钱?
(刘代江)来来来,下来告诉你。下来我告诉你。
(记 者)啊?
(刘代江)下来我告诉你。
(记 者)你给我写上吧?
(刘代江)我给你写的有啊。
(记 者)照顾一下吧。
(刘代江)再来20元。
(记 者)谢谢,谢谢。
(刘代江)拿来!
(记 者)你照顾一下算了。
(刘代江)快点!
(记 者)谢谢。
(刘代江)40元!
(记 者)多少?
(刘代江)往前走一下好不好?往前走一下,不要你钱了,往前走,往前走,往前走一下好不好?
运煤汽车司机:算了,再说就揍你了。你给他40 元算了,你不要再掏钱了,给他40算了。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997年11月25日播出。)②画面细节能够增加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一条新闻要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准确地表述事实,满足观众的信息要求,除了新闻稿写作要尽量精练准确之外,还要用极具说服力的画面去表现事实,引导观众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画面细节的提炼为节省新闻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画面信息量提供了条件。在电视新闻中,利用画面细节特有的局部放大的表现力和快速变化的优点,可以使新闻更加浓缩,说服力更强,传播的信息量更大。
除此之外,用录像资料、照片等间接的形象材料来表明已过去的或难以捕捉到的事实,这也是画面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当需要说明某些问题,需要向观众介绍片中的情节时,与之相对的画面是已过去补拍不到的历史,这时,资料和照片的补充,对画面的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注意画面、语言、声音等元素的补充映衬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充分利用连续活动画面的优势,画面是电视新闻最重要的要素。图像符号系统给观众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活动性和现场感。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主要以视觉逻辑为主。但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由语言、声音、图像三重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是画面、语言、声音这三大要素的和谐统一。从电视的媒体形式特性来看,语言文字和声音应该统一在画面的内容之中,语言文字通常要“写画面”,声音与音响的出现通常要起到显示画面背景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可感性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电视画面如此重要就否定语言解说的基础性,更不能声画两张皮,导致电视新闻评论结构的分裂。
“形象化”还可以从叙事艺术和后期编辑的角度来加以开掘。先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故事化叙事就是一种开掘广播电视新闻述评节目“形象化”的途径。罗兰· 巴尔特认为,世界上的叙事无处不在,戏剧、舞蹈、杂技、电视、广播、报纸、小说都是叙事的承载物。叙事的承载物遍及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电视新闻述评节目的故事化,就是利用电视这一叙事媒体,采用各种叙事技巧,把各种叙事元素结合起来,将各种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从而达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目的。
传统的电视评论模式,往往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追求理性的思辨色彩,通常是对一类现象进行逻辑组合,分析推导出结论,或是由此及彼、从点到面的散发式联想。其优点是逻辑严密、主题集中;其缺点则是弱化了感性的特点,影视语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引入“讲故事”的评论模式,有助于将图像叙事的审美感受过程还原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创造和释放了电视图像叙事的威力和作用,能够把评论隐含在故事的叙事之中,在故事层面上解决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以平常人的视角切入叙事,反映社会中的大多数,触摸生活脉搏,这种评论的力量相比于简单的说教,更能使节目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揭示深刻的社会道理,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道理深入受众心中。
另外,后期编辑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机会。目前,各种各样的字幕机、软硬件不断升级,使得屏幕画面字幕的特技效果繁多,有硬切、慢转换等。硬切一般用于节奏快的剪辑,中间无任何过渡,慢转换在使用过程中较完整,感觉比较流畅,不同的特技效果可以增加节目的艺术效果,能给观众一种意境美感。此外,在节目制作当中需要对镜头作一些处理,用慢动作,或者快动作交叉剪辑,或是运用蒙太奇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加一些转场特技,增加节奏感,更好地服务于主题,以上的编辑技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特征有了很大的促进和表现。
同时,编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在卫星微波进入电视的时代,在外采访的记者每时每刻从现场发回消息,都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到节目中,丰富节目的信息含量,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新闻评论政论性的特点?
3.简述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异同。
4.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当前的社会语境来说明。
5.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6.怎样理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视听结合与评论的形象化”的特色?请举例说明。
7.在选取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视角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请举例说明。
注释
[1].丁法章.新闻评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21.
[2].范荣康.新闻评论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5.
[3].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J].新闻大学,2006(01).
[5].人民时评.互联网“战场”不能让网民当“炮灰”.[EB/OL].[2010唱11唱05].http://news.sohu.com/20101105/n277176225.shtml
[6].http://news.sohu.com/20090224/n262437678.shtm
[7].徐元锋.“躲猫猫”是激活人大调查的契机[EB/OL].2009唱02唱24[2013唱07唱12].http://opinion.people.com. cn/GB/8861925.html.
[8].陈在田.iPad千元关税:方便旅客还是方便征税[N].新京报,2010唱11唱06(社论版).
[9].《新京报》社论:燃气难道非得涨价不成吗?[N].新京报,2010唱11唱13(社论版).
[10].谭人玮.江西抚州强拆致3 人自焚 现场警察拒绝救援[N].南方都市报,2010唱09唱12.
[11].格雷姆· 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19.
[12].Dearing,J.W.&Rogers,E.M.1992.Communication Concept 6:Agenda唱setting.Thousand Oaks,CA:Sage.
[13].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体[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
[14].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7唱188.
[15].文龙,秦硅,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91.
[16].郝建军.电视纪实的魅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