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就只能受制于人”,这应该成为我省众多企业的共识。依赖引进和模仿,会弱化自主创新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创新活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永远成不了气候。如果核心部件都是舶来品,一台彩电的利润还不如修理工开一次机盖的费用,一台个人计算机也只能赚“几捆大葱的钱”。
事实证明,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增强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我省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曾一度处于濒临倒闭边缘的鞍钢集团,近几年凭借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一步步走出了困境。今年1—7月,鞍钢的销售收入完成420亿元,实现利润近8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鞍钢集团总经理刘介
[出录音](刘介)我们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技术,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在核心竞争力上,不再受制于人,使鞍钢这个有89年历史的老企业焕发了青春。
【解 说】如今,辽宁这艘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旗舰正在破冰前行。 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把科技创新作为辽宁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振兴的爆发力之一。
[出录音](李克强)辽宁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来说,我们现在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科技创新成为推进辽宁振兴的新的爆发力。
【解 说】竞争是残酷的,转型是痛苦的,但抓住了自主创新这一核心竞争点,决心作为,耐心培育,辽宁经济就能成功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这,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和动力所在。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2005年8月26日播出,作者:金众、刘险峰、王红宇、陈夕。)
案例《旗舰遇坚冰———“大显”陷入困境的启示》,通过大显集团和鞍钢集团的对比,提出“自主创新”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提醒辽宁各大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论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评论播出之后的一个多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着力自主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
实用性和前瞻性是我们评价广播电视经济新闻评论的两个重要的指标,正是因为广播电视经济新闻评论敏锐地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挖掘出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再通过广播电视丰富的传播手段,在广泛的社会领域进行传播,有效地指导经济组织和个人共享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譬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推出的“一同走过的日子”系列节目,以《小岗村———光环闪耀的日子》《元宝村———远离贫穷的日子》《华西村———走在前面的日子》《大寨村———不举“旗帜”的日子》《南街村———理想主义的日子》为5个具体的节目,通过记录处于中国东西南北中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创造了中国农村经济辉煌业绩的“明星”村的发展和变迁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民在致富道路上思想意识的变革以及创新之举,从经济视角、历史眼光、回顾改革历程,展现改革开放30年成就等不同的角度,探索中国农村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评论,节目的播出,使得5个农村成功的改革开放经验在全国其他地区得到很好的分享,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第五节 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
一、文化新闻的定义
何谓文化新闻,《新闻传播手册》的定义是:记者对有关文艺、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内容所进行的报道。[42]也有学者提出,文化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文化新闻包括:文艺作品的出版、演播、展出、评论和研究的信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生活;文艺界各种活动的信息;群众文艺活动的信息;民间传统文艺的形式、兴衰、挖掘、研究及相关信息;民风民俗的信息;中外文艺交流的信息;文艺方针、政策和文艺改革的信息等。狭义的文化新闻,指相对于娱乐新闻在目前电视中播出的具有电视特点的专业文化新闻。它是报道文艺界动态消息,剖析文化现象,在满足受众的文化信息需求的同时能够引导和提升受众文化品位的文化新闻。[43]结合新闻实践,我们发现,目前新闻界对于文化新闻的采写和评析主要指向的是文艺领域的新闻,在广播电视文化新闻的相关报道中,关注的领域主要是文艺领域相关的新闻报道,包括文艺演出、文艺作品、文艺创作者及表演者,也包括民间文艺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的发展
广播电视文化新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文学艺术类的,以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的《读书时间》,综合频道的《艺术人生》为代表;二是文化咨询类的,诸如中央电视台第3套节目的《综艺快报》和新闻频道新近推出的《文化报道》节目,它是对画展、歌舞演出、音乐会、图书咨询等国内外文化咨询进行的一般性报道,还有像《娱乐现场》、东方卫视的《娱乐新天地》、湖南台的《娱乐无极限》和凤凰台的《娱乐串串烧》等节目,是报道影、视、歌领域流行歌手、影星日常活动等内容的娱乐文化咨讯;三是文化专题类,例如时尚、消费类的、旅游休闲的,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既能反映大众文化,又作为大众文化的推动者和积极建构者的专题报道。[44]从目前活跃的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节目来看,与狭义的文化新闻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主要关注了文艺活动的相关新闻事件。本节对于文化新闻评论的评析主要是从文化新闻评论节目或文化新闻评论内容如何建构了社会文化的视角,所以评析的对象主要是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和《新闻1+1》中涉及文化的相关节目和内容,这两个节目严格来讲,都不是文化新闻评论节目,但是它们在节目中有涉及文化层面的问题,我们对它们的评析旨在引导读者思考文化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评析
广播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电子媒介,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延伸了人类的所有感觉器官,包括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情感卷入”的传播效果。美国传播理论家梅罗维茨拓展了麦克卢汉理论的社会学层面,提出电子媒介产生新的社会秩序:少年与成年的区别被重新组合、性别的和种族的地位和角色开始融合、政治权威与权力关系以更民主的方式进行了改造。他还认为,电视独特的权力是打破了此与彼、现场与传播、个人与公共的区别。[45]所以,电子媒介不仅强制规定了人们的意愿和规范他们的社会行为,它还对文化模式产生相应的反应。[46]由此看来,广播电视在社会文化的建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东方与西方的跨文化传播,地方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都将在广播电视文化新闻中呈现出来,因此要求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能够站在开阔的、理性的文化视野来呈现当代文化的精彩,挖掘其中隐藏的值得珍视的文化观念,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提升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品位,从而帮助社会中的个体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的追求。
(一)文化评论与社会价值的建构
周宪在《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中提出,中国当代文化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结构,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化中同时存在着传统的现代的甚至后现代的诸种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中同时地存在着不同的亚文化,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也即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元共存。主导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现,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具有制约和诱导功能;中国的精英文化的主导者主要是艺术家和文化人,他们处在政治—市场经济二元结构中,是一种弱势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区别于民间文化,是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伴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而出现,并接受着大众媒体所传播的各种信息,文化产业的消费者。[47]按照文化多元并存结构的观点,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的视角应该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同时引导受众关注和思考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值得珍视的文化观念,从而建构起符合现实发展的社会价值。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大型评选活动为例,自2002年开始,《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这些人物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譬如获得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郑培明、姚明和濮存昕,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种生动的写照。我们来看中央电视台给他们三位的评价。
郑培民,湖南省委原副书记。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濮存昕,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他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传播着艾滋病知识,激发着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姚明,篮球运动员。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从对人物的评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感动中国评论活动本身就是对中国当代文化的观察、思考和评价,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经过电视声画并茂的传播,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受众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建构起中国当代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国当代的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种不同文化主体的文化诉求,郑培明代表着主导文化的精神内涵,濮存昕的行为是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关照,而姚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精英文化对社会的期待。
(二)文化评论对普通人的关照
我们在上文提到,大众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主流,而中国大众文化的主体是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成长起来的,他们与大众媒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大众的心理学视角来看,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的文化意义在于提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自己的个人价值。所谓的个人价值主要有两个基本层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生存的维护,即对个体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需求及满足,其中既有满足生理的各种需求,也包括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二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个体以一定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生存的意义,其中既包括证明个体所具有的某种能力,同时又表明个体对于其他人以及社会的影响。如个体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运用于生产活动中产生了特定的效果,个体便会感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用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而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48]广播电视文化新闻评论主要是对个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引导和满足,并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譬如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播出的一期节目《发现东方》,节目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就“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关系发表看法。节目最后,主持人王鲁湘的提问和王岳川的回答就很好地传达了如何发现东方以及怎么来输出文化的问题,并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建构自己的个人价值提出建议。
案例
《发现东方》(节选)
(王鲁湘)说到文化交流,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概念就是所谓强势文化、弱势文化,或者高位文化、低位文化。就是说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间,一定是高位文化往低位文化进行传播,一定是强势文化往弱势文化进行传播。总体来说,东方文化也好,或者东方文化中间的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文化中间的儒教文化也好,面对西方这种基督教文化的时候,它目前还处于低位和弱势地位。那么在这一种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之前,你的这种输出,有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