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做到位
4160100000007

第7章 拒绝拖延:用行动将事情落实到位

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或拖延行动,你将因时间过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允许你犹豫不决的!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 拿破仑·希尔

打败拖延,高效地将工作做到位

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呢: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凡事都留待明天处理的态度就是拖延,这是一种明日待明日的坏习惯。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拖延过。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只有被上司逼着才向前走,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该实施的行动被无休止的“完善”所拖延;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向;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有着一种病态的悠闲,以致问题久拖不决;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憧憬。

对每一个渴望较强执行力的人来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是一种危险的恶习。一旦遇事开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我们常因为拖延时间而心生悔意,然而下一次又会惯性地拖延下去。几次三番之后,很多人竟视这种恶习为平常之事,以致漠视了它对工作的危害。

阿辉和阿杰大学毕业后,同时被一家公司聘为产品工艺设计员。刚开始时,公司给他们开出的薪水都很低。

面对低薪,阿辉愤愤不平。于是,他经常埋怨、找借口、推卸责任,还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

渐渐的,他做事变得拖拉起来,效率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了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经理批评他,他就带着情绪工作,把方案做得一塌糊涂。再后来,阿辉在接到工作任务时,不是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好,而是一开始就在想如何开脱自己。

阿杰则不同。他虽然对低薪也感到不满,但他并未一味地去抱怨、闹情绪。他坚信,机会来自于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收获;机会随时都在你身边;主动地工作,实际上就是主动地抓住机会。他下车间,熟悉制作工艺、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即使汗流浃背,也一丝不苟。他的敬业、勤奋、好学,引起了厂长的注意。不久,阿杰就被提拔为厂长助理。而阿辉因对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最后被公司解雇了。

担任助理一职后,阿杰依然积极主动,认真地处理厂里的每一项事务,分内的、简单的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完成;一些重要的、紧急的、需要决策的事,他会及时向厂长汇报,并督促各部门坚持把工作做到位。在阿杰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下,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一个拖延,一个高效。两个人的境遇迥然不同。

大家都知道,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而只会使问题恶化,给工作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而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就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所以,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你希望通过拖延来瞒过上司,那你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工作时拖延固然会伤害你的雇主,但受害更深的则是你自己。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来拖延工作,却不肯花相同的精力去把工作做到位。他们以为自己骗得过上司,其实,他们最终愚弄的还是自己。

更严重的是,拖延会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为此,他们常常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法自拔,结果一事无成。

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力量分析”。在这里面,他描述了两种力量:阻力和动力。他说,有些人一生都踩着刹车前进,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极的想法捆住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把工作做到位的精神。可以说,他的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工作。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中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你就应该把你的脚从刹车踏板——拖延上挪开,而在规定时间内把你应该做的工作尽力做到最好、做到位。

做事箴言

1.拖延者,一事无成。

2.与其拖延工作,不如把事做到位。

合理、有效利用时间,把工作做到位

成功的职业人士就是这种有效利用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的人,他们使每一分钟都具有价值,这样的人是高效率的人,也是当今老板都倚重的人,他们才是能真正纵横职场的核心人物。

比尔·盖茨说:“我们都拥有足够的时间,只是要好好善加利用。一个人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就会被时间俘虏,成为时间的弱者,最终一事无成。”

你可能还没有比尔·盖茨那般富有,但你的时间却和他一样的多。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准时去做事。

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工作量,为什么一些人总比另外一些人提前完成,而且做得更好。其关键的差别就是在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工作起来效率就高,并且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

美国当代趋势专家马克尔说:“你观察四周,看看速度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败,就会发现赢家往往是那些最善利用时间、最讲究效率的人。”

1.做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

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迟到、早退或不能接时完成工作的人,他们经常受到上司的斥责甚至遭到解聘。在这些人中,不乏才华横溢、能力突出的人,可终因时间观念淡薄而屡屡受挫。

一个员工要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时间观念,认真计划每一天,准时去做每一件事,这是职场中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如果你没有时间观念,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和管理时间,那么,你很难奢望自己能做好每件事,更不要谈自己能在公司里升职加薪了。

一个人做事,能够珍惜时间,不错过一分一秒,那么,在职场里就能大获成功。拿破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击败奥地利军队,是由于奥地利的军人不懂得“5分钟”时间的价值。

有时间观念,准时做事的人,能够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他人的时间,因此,他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拿破仑有一次请他的将士聚餐,因为各将士不能依时而到,所以就一个人独自先吃起来。待到将士们姗姗而来时,拿破仑已经吃罢饭准备离开了。拿破仑对将士们说:“诸位,吃饭的时间已过了,现在我们应该立刻办公了。”

在职场中,有许多人因为时间观念差,不准时做事,而失去了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这样一些案例。

李平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每天辛辛苦苦在外面揽广告业务。一次,在他的再三恳求下,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经理答应在星期一上午10点约他到办公室面谈广告合作业务。

李平星期一去见这个经理的时候,比约定时间晚了20分钟,到达时经理已不在办公室了。李平大为光火,埋怨经理不守信用,恣意欺骗自己。

过了几天,李平在外面巧遇经理。经理问他那天为什么不准时来。

李平振振有词地说:“先生!那天我是10时20分到的。”

经理马上提醒他:“但我是约你10点来的呀?”

李平心里并不服气,他以狡辩的语气回答说:“是的,我知道,我只迟到20分钟有什么要紧呢?你应该等我一下嘛!”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约见效率专家艾维·利。在交谈时,艾维·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然而舒瓦普却认为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六件事。”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舒瓦普只花了5分钟。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最后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您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一个月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人们普遍认为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很多人有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多数人宁可做令人愉快的或是方便的事。但是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如果你养成了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组织和行事的习惯,你就能把工作逐一归类,合理地支配时间,做最该做的工作。按这个方法去做,你将不再为繁忙的工作所累,还能少花时间而把重要的事迅速做好。

2.预先规划,制定工作进度表

相信笔记,不相信记忆,养成“凡事预则立”的习惯。如果你能制定一个高明的工作进度表,你一定能在限期之内拥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交付的工作,并且在尽到职责的同时,兼顾效率、经济与和谐。有期限才有紧迫感,也才能珍惜时间。设定期限,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标志。

3.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现许多零碎时间,如一重要客户还没来,于是你只能等待;去取一份重要的报表,但因对方不能按约定时间交付,你只能等待;上司要约见你,因时间未到而等待……不要把这些短暂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你要养成善用这些零碎时间的习惯。

有一个保险公司的职员,他每天都开车外出拉保险业务,他非常善用空档时间,即使在等候绿灯的空隙或塞车时,他也会拿出客人的有关资料看一看,以加深印象。一位叫安妮的总裁助理也是如此,她在车里放了一把拆信刀,每次开车时都带着一叠信件,利用红灯的等候时间看信。安妮说,反正15%都是垃圾信件,而且在她到达办公室前,信件已经节选完毕,所以一到办公室她就把垃圾信件全丢掉。

林玉是一家顾问公司的业务经理,一年接下约130个案子,她有很多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林玉相信和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所以她常常利用飞机上的时间写短笺给他们。一次,一位同机的旅客在等候提领行李时和她攀谈:“我在飞机上注意到你,在2小时48分钟里,你一直在写短笺,我敢说你的老板一定以你为荣。”林玉笑着说:“我只不过是有效利用时间,不想让时间白白浪费而已。”

4.遇事不拖延

“拖”是人的通病,也是大病,因为它会拖掉你成功的机会。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有时候一个企业家会因为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定,错过了最佳时机而惨遭失败;一个病人延误了看病的时间,会给生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拖拉这个坏习惯看似无碍大局,实则是个能够让你的抱负落空的恶棍。

做事箴言

1.不要拖延,现在就去做!

2.做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行动到位,工作才能做到位

培根曾说过:“好的思想,尽管得到上帝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外乎痴人说梦。”世界上的所有发明,都是在大胆的想象之后付诸行动而来。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人们都嘲笑他,认为绝对不可能的情况下发明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若没有日复一日的观测记录行动,也无法创立。所以,一旦有了新鲜创意的时候,请付诸行动。

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工作只有想法,而不把想法付诸行动,那么这种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可想而知。很多人在心里默默地筹划自己应该如何如何地珍惜工作,如何如何地努力工作,但又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想法立即付诸行动呢?一旦失去工作时,他们才觉得自己当初应该把对工作的珍惜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

五六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我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他犹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他太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写了。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想法。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理由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明白:具体可行的创意的确很重要,成功跟那些缺乏创意的人永远无缘。但是光有创意还不够,那种能使你获得更多的生意或简化工作步骤的创意,只有在真正实施时才有价值。每天都有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索福克利斯说:“天不助懒人。”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居里夫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致力寻找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从不因外界因素或其他原因停止行动而只做口头猜测。行动,让她发现了镭和钋,让她的事业成功,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如此。14岁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他,一旦有了新的想法,便立马付诸行动,在计算机前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直到解决了自己的疑难工作。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微软公司,才有了今天的Windows。

所以,一旦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而且是马上付诸行动。因为拖延使人裹足不前,它来自恐惧。萤火虫告诉我们: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

“绝不拖延,立即行动!”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自动起动器。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我们不少人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他们总觉得明天的时间会比较充裕。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把一切可以做的工作放在现在,把一切应该做的工作放在现在。行动也许不会结出理想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接到新的任务,就立即切实地行动起来。诸如“再等一会儿”、“明天开始做”这样的语言或者这种心理意念,一刻也不能在我们的心里存在。马上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去做!从现在就开始,立即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工作,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拖延时间毫无必要,而且还可能会喜欢上自己一拖再拖的这项工作,从而不想拖延,逐步消除拖延的烦恼。

许多人做事总喜欢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孰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工作中很少有万事俱备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工作,但就是在这种既定的环境中,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行动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哪怕很小的事,哪怕只做了五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就能带动我们着手做好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珍惜自己工作的人,如果你想永远拥有工作,那么请你时时在心中告诉自己:“现在就付诸行动,否则便没有机会。”

现在行动!现在行动!现在行动!你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现在是你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你并不懒惰;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你并不是失败者。你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

做事箴言

1.现在就付诸行动,否则便没有机会。

2.好思想,更要付诸行动。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应该把重心放在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一个人一生中宁可只做一件事情,并将其做到完美,也不要一生中做了无数的事情,最终都是半途而废或者没有结果。聪明人不会毫无目的地去做事情。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毫无目的地去做。

中国古代兵法讲:“攻其要害,方能制敌。”这要害其实就是目的,是攻击的目的,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目的明确,才能立竿见影。

这个社会上,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但是,实现梦想的人却很少。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所做的大多数事情对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目的明确能事半功倍。就拿打仗来说,打仗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杀人,不是斩对方首级,打仗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战争的手段让对方就范、屈服,所以,明确目的就能绕开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就可以使出兵法中最好的战法:“不战而屈人之兵”。

目的明确是聪明人的做法,这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下面来看一则案例:

曾经有一家杂志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粮食,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而亡的命运。但现在遇到了问题,热气球由于充气不足即将坠毁,必须将这三个人中的一个丢下去才能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人得以活存,请问该丢哪一位科学家?

这个问题刊出之后,受到巨额奖金的刺激,读者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在这些信中,每个人都说出了答案,他们都有不同的看法,总之,他们都在讨论哪个科学家对人类的发展更重要,哪个科学家对人类的发展不是太重要,认为应将不是太重要的那个丢下去……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其实这个故事里的科学家以及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都是烟幕弹,都是用来迷惑人的判断。而大部分人都在争论这三个科学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人类的意义,因而争论来争论去,他们离目的也越来越远。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被目的周围的烟幕弹所左右,丧失目的或者看不清目的。

一个人失去目的就像一艘船失去了方向,终其一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要集中精力于紧急的要务,就要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如果不断地被一些次要事务所干扰,那么就会阻碍你向目标前进的脚步。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斯·舒瓦普,曾经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忧虑,于是向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艾维·李能卖给他一套思维方法,告诉他怎样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维·李说:“好吧!我十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把你明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依此类推。早上一上班,立即从第一项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项工作,也不要紧。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在你对这套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让你公司的人也按照这套方法去做。这套方法你愿意试多久就试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并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字。”

舒瓦普认为这个思维方法非常有用,很快就填了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给艾维·李。舒瓦普后来坚持使用艾维·李教给他的这套方法,于是五年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钢铁生产企业。舒瓦普对朋友说:“我和整个团队始终坚持挑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认为这是我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名员工,不管做什么,都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将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将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坚持“要事第一”的做事原则,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自己的“先做最重要的事”的好习惯。

当然,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去做事。但请注意:处理事务分不清轻重缓急是一种对办公时间无谓的浪费。进一步说,它是办公中另一种隐形浪费,它常常把辛勤劳动的成果弄得乱七八糟,它如同包裹在美丽的蝴蝶身上的那一层难看的蛹衣,会掩盖住你的一些出色的工作能力。

做事箴言

1.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毫无目的地去做。

2.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轻重缓急。

快鱼战略,抢先一步就能赢

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

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个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而这是由“快鱼法则”所决定的。这个法则是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总结出来的,他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

以往,“大鱼吃小鱼”被视为常理,可是在信息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有时不论大小,“快鱼吃慢鱼”的事时有发生。它对于现代企业的启示有两个,一个是要学会快,另一个就是要学会吃。

正如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一样,当它们一开始迎着太阳奔跑的时候,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速度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而羚羊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速度最快的狮子,它就必然会被吃掉。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火暴。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则坐失良机。有人曾形容说,日本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了市场。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因此,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追求以快制慢,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众所周知,作为市场战略,时间对于资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观念等,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因此,“快鱼吃慢鱼”意即“抢先战略”,是赢得市场竞争最后胜利的首要条件。实践早已证明,在其他因素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先抢占商机,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抢先的速度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闪电般的行动必然会战胜动作迟缓的对手,使“慢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败下阵来。

实施“抢先战略”,意在“先”,贵在“抢”,因为“商机”是短暂的、有限的,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北京前门外一家商店的经理发现,有许多顾客到店里来打听有无某种畅销商品,于是马上决定亲自到广州进货,可到了广州才发现,有多家北京商店的采购人员捷足先登,正在洽谈生意。

面对这种情况这位经理当机立断,马上采购,即刻用飞机抢运回京。果然,产品在京供不应求。当这家商店的产品销售已经进入尾声时,其他商家的货才通过铁路姗姗而来。这便是“快鱼吃慢鱼”的最好诠释,正所谓“领先一步,海阔天空,落后一步,寸步难行”。

在市场上,人们往往将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比喻为“吃鱼”。有时是“大鱼吃小鱼”,这是指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有时是“小鱼吃大鱼”,通过资本动作等方法实现小企业吞并大企业。

青岛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的兼并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鱼吃小鱼,亦即弱肉强食;第二个阶段是“快鱼吃慢鱼”,技术先进的企业吃掉落后的企业;第三个阶段是鲨鱼吃鲨鱼,亦即强强联合。而在目前的中国,国企之间的兼并却不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因为是国有的,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就不会被吃,且“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得其所”。“死鱼”就根本不能吃。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张瑞敏认为,既不能吃活鱼,又不能吃死鱼,唯有吃“休克鱼”,也就是处于休克状态的鱼。企业的表面死了,但是肌体还没有坏,企业的管理有严重问题,停滞不前,只是处于休克状态。

张瑞敏所说的“休克鱼”,事实上也就是对带有中国国情的“慢鱼”的更传神称呼。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快鱼”海尔,迄今已经进行了近20起兼并案,被收购的这些企业的亏损总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但是重组之后盘活的资本总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吃得其所,吃得其法!

做事箴言

1.谁先抢占商机,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