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4161800000006

第6章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许多苦恼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心中的一个误解: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当人们踏上追寻完美的不归之路时,生活便渐渐变成了专门为他们捕捉过失的陷阱。因此,我们总是因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愧疚与担心,担心爱我们的人会因此对我们感到失望,结果却适得其反。

其实,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放弃苛求完美,我们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如果对人、对事、对自己都太过于苛求,就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学会放弃苛求完美的冲动,以免陷入过于苛求完美的陷阱。

宽容的智慧

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也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审美也都不一样。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天平,所以,我们就更无需事事追求完美。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伤神是极其没必要的。

虚心才能有容,有容方成大器

虚心诚恳的人懂得人生无止境,知识无止境,事业无止境,因而才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海不辞水成其大,山不辞石成其高。虚心才能有容,有容方成大器。

倾听不同的声音,不但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最佳途径。骄傲的人只能是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再也装不进去任何东西。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要时刻谨记:“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成大器!”

纽约《太阳时报》主笔丹诺先生在读稿时常常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几段用红笔勾出,以提醒排校人员“切勿将它遗漏”。但是有一天,一位年轻校对员偶然读到一段文字,也是被人用红笔勾出的,上面大致是说:“本报读者雷维特先生送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苹果,在那通红美丽的皮上露出一排白色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主笔的名字。这真是一个人工栽培的奇迹!试想,一个完整无缺的苹果皮上,怎样会露出这样整齐光泽的字迹呢?我们在惊奇之余,多方猜测,始终不明白这些奇迹是怎样出现在苹果上的。”

那个年轻的校对员是一个常识丰富的人,他读了这段文字不禁好笑起来。因为他知道只要趁苹果还呈青色时,用纸剪成字形贴在上面,等苹果发育红时,将纸揭去,就会出现这些字,这根本是个小朋友的恶作剧而已。

所以,这位年轻的校对员心想,这段文字如果登了出来,必将被人讥笑,说他们的主笔竟会愚笨至此,连这样一点小“魔术”也会“多方猜测,始终不明……”因此,他便大胆地将这段文字删掉了。

次日一早,主笔丹诺先生看了报纸,立刻气呼呼地走来,向他问道:“昨天原稿中有一篇我用红笔勾出的关于‘奇异苹果’的文章,为何不见登出?”

校对员诚惶诚恐地把他的理由说明后,丹诺先生立刻十分诚挚和蔼地说:“原来如此。你做得十分正确,以后只要有确切可靠的理由,即使我已用红笔勾出,你仍不妨自行取舍。”

在这件事上,丹诺先生充分显示了他并不是一味胡乱坚持己见的人,而是一个能够接受他人正确建议的大度之人。

人类有着几千年浩瀚的文明史,与它的博大精深相比,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大海中的一滴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就算是再怎么努力的人,也无法掌握其中之万一,更别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了。只有不断学习,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才能尽可能地把自己知识的圈子扩大,接触到更多。

所以,不管别人把你评价得有多么高,永远都记得向别人请教,请好好记着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就算是对于擅长的东西,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宽容的智慧

如果一个有成就的人,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把自己置身于与其他人平等的氛围中,谦卑、礼貌地对待别人。那么,便多了一份收服人心的资本,就可能为自己的事业招揽到更多优秀的人才,还会赢得尊重。只有宽容的人才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诚意和尊重,这不是金钱和地位所能打动的。

心胸宽阔,摘掉忌妒的毒瘤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只看到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平和地面对外界事物。

有一个人遇到了佛陀,佛陀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的一个愿望。”这个人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因为佛陀没有限制他许任何愿望。“但是,”佛陀又说,“你得到的任何东西,你的邻居都会得到双份。”

这个人冥思苦想,不知道该向佛陀许怎样的愿望,因为他想,如果他许愿要一亩田地,那么他的邻居就会白白得到两亩;如果他要一箱珠宝,那么他的邻居就会得到两箱、如果他许愿要一个美女,那么那个家伙就会同时得到两个美女。他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向佛陀怎样许愿,最后,这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对佛陀说:“请你挖去我的一只眼珠吧!”

忌妒是自古以来便潜伏在人们心中的原罪之一。在古代,因妒成恨,既而引发战争的事件屡屡发生。在当今,因为忌妒而发生的流血事件也并不罕见。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更是时常因为一些小事生出郁闷之情,究其原因,则无非是眼热同事比自己多拿一份薪水,或是忌妒原先不如自己的老同学节节攀升,再或是眼红其他人财运连连。

爱默生说:“凡是受过教育的人最终都会相信,忌妒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然而,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国家领导,还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教授,或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商贾,只要不是占尽了人间美事者,都难免偶尔产生忌妒之情,就更别提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因此,会忌妒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但若因忌妒他人而失去了自己成功的机会,这样的人虽不可耻,却是十足的大傻瓜。

如果忌妒他人的优越和快乐,不要想着去破坏,应当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去和对方看齐,让自己也变得像对方一样优秀,这样,就不会掉进忌妒的陷阱里无法自拔,反而会提高了自己。并没有什么人与我们有仇,也并非有什么的事情导致我们的情况变得糟糕,真正使我们陷入困境的竟然就是由于看到别人的好运而产生的忌妒心理,它就像一根刺一样插在心上,让人十分疼痛,让你变得怨恨他人,心胸狭隘,缺乏修养,甚至会毁掉你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