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4162700000010

第10章

速度第一,积极行动抢先做出结果

“兵贵神速”,在战场上,速度永远是致命的因素。职场如战场,如果你想脱颖而出,速度就永远是一个重要的制胜武器。

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实现目标和理想没有什么捷径,行动是唯一的途径。

职场中那些事业有成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行动,立即行动”。每一名员工都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困难和考验面前,“知难而进”,就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个道理在商界中是最适用的。凡事都要早人一步,积极行动,不要消极等待,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睿智的决策者们总是善于在商机来临之际,抢先一步行动,因此他们的企业往往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业绩自然高出那些跟风的企业一大截。

说起李德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但提起“德庄火锅”,恐怕就妇孺皆知了。“德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默默无闻的“小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金凤凰”。

“德庄”之所以出名,因为它有一张王牌——肉感强、口感好、有天然草香的“绿色毛肚”。这种特制的“绿色毛肚”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进货的时候,李德建得知市场上不法商贩制作毛肚水发品时,往泡毛肚的池子里倒福尔马林。为此,他与母校食品科学院联合,研制出了“德庄绿色毛肚”,随后又将“绿色毛肚”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了标准火锅菜品。2002年,“绿色毛肚”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就这样,“德庄”又一次出名了。在“绿色毛肚”的影响下,“德庄”走上了一条“科技兴火锅,绿色兴火锅”的道路。

与其说是“天下第一大火锅”和“绿色毛肚”让“德庄”尽人皆知,倒不如说是李德建有着领先别人一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比别人多付出,哪怕只比别人好一点,也能通过领先一步,领先一路。

率先抓住机会,快人一步,是领先于别人的不二法门。什么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学会见微知著,能够从小事中看到机会,你就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

一次,海外某公司的一位采购员准备来国内采购一大批计算机方面的产品。为了争取到这个大客户,几家大型的计算机生产商都派出了人马去机场等待该采购员下飞机,准备把他接到自己的公司。

一家生产商甚至派出了销售主管亲自带队,正当他以为志在必得,一定能把那个采购员接到自己公司的时候,他出乎意料地发现,在出关的大厅里,另外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率领工作人员也在那里等候。

看着对方强大的阵营,这位主管心里没了底,感叹道:“没想到我们如此精心准备,还是迟了一步,落了别人下风。”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和那位总经理一起等待那位采购员,心里想着这样至少可以跟对方打个招呼,不至于失了礼数。

飞机准点到达。各公司派出的迎接代表像潮水一样涌向接机口,大家都想把这位“财神爷”请回自己家。然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当那位采购员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他的身边多了一个人——某家计算机设备生产商郭总。

他们两个人谈笑风生,所有的接机人员都愣在了现场。原来那个郭总,一早就知道了对方的行踪,抢在众多的竞争对手

之前,和“客户”搭上了同一次航班。就是这快人的一步,为公司争取到了一大笔订单——那位采购员和郭总一起回了公司,这位郭总就是郭台铭。

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如果郭台铭不是事先有所准备,抢占先机,恐怕那么大一笔订单,就要花落别家了。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事后诸葛亮”,他们总是爱说“要是我当初如何如何,现在一定怎样怎样”,表示后悔当初慢人一拍,没有能够做到快人一步。与其等到事后后悔不已,为什么不在“想当初”的时候先出手呢?

不要被拖延捆住了手脚

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凡事都留到明天处理,都在拖延。

如果不能把当日的事情当日完成,将会有什么后果呢?著名的培训师吴甘霖老师曾经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家电公司每年都要派人去世界各地进行下一年的订单谈判业务。

有一次,某家电公司的产品经理李万平和同事战杰接到任务:去欧洲为明年订单的有关事情进行谈判。他们先后在荷兰、法国等好几个国家进行洽谈,经过多次沟通,多次商议,终于得到了法国客户的认同。李万平和战杰非常高兴:“这周没有白忙啊!”两个人这样感叹着。

因为是周末,李万平把客户资料和洽谈事项资料放在一边,心想: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周一把工作报告整理好,再发回总部吧。于是,他就利用周末全身心地放松了一下。

而战杰当天晚上熬到12点多,把材料整理出来,及时地发回了总部。

仅仅是两天的时间,李万平的拖延却给公司带去了意想不到的损失,为什么呢?

原来,法国客户答应合作的条件有一部分是在李万平那里,可是总部接到的信息只有战杰的那一部分,结果由于缺乏全面的材料内容,耽误了客户沟通中的重要信息,也导致失信于客户。

当李万平准备把材料发给总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客户认为该公司食言了,所以放弃了合作的机会。

事后,李万平有了深刻的反省:要是能及时把材料发过去,就不至于让那么辛苦的努力成为泡影。

他感慨道:是我的错,我对不起所有人。有了这次的教训,李万平在德国、丹麦的洽谈,不管时间多么晚,他都要完成当天的材料报告,及时发回公司总部。

他认为: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做好,拖到以后,损失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自己。

是啊,如果李万平能够当天就把材料整理好,而不是拖延到下周去做的话,那么就不会导致一个重要客户的丢失。

人们所面对的事情、问题、麻烦不会因为你不去解决而减少、不会因为你不去做而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拖延并不能让你心安理得地享受清闲,内心在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的困扰下会让你变得紧张焦躁,并且时间越长、越往后拖心理压力越大。

到了不得不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思维和行为效率都极低,事情结果很糟糕。在拖延中焦虑,在焦虑中又拖延,如此恶性循环,生活不顺利,工作低效率,最终一事无成。

每天一早来到单位,阿萨脑海里都会有几个专题打算写,可坐在那里总是不想写稿,常忍不住浏览网页、偷偷菜、打打电话,就是无法投入工作,一上午就这样恍恍惚惚地过去了。

阿萨心想吃过午饭再写吧,可是酒足饭饱之后,打开Word文档,脑子却是一片茫然,一点思路也没有,临到下班才猛然感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文档中一个字都没写……

下班后,陆陆续续有人约他出外吃饭,阿萨就开始纠结了:去吧,任务还没完成;不去吧,待在电脑旁,时间还是悄然滑过,自己还是不想干。

其实阿萨以前不是这样的。那是跑突发新闻的时候,稿子是需要当天就播出来的,所以每天工作效率很高,风风火火去现场,然后回单位立马就写稿,甚至在回来的路上就把稿子完成了一半。

现在阿萨做纪录片工作,时间上宽松了些,一开始他还延续着原来当新闻记者的工作作风,总是提前好几天就把片子做好了。可是连阿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懒惰起来,明明任务就摆在眼前,可就是一拖再拖,不愿及时去做,非要等到最后的“死期”来临,才将自己逼得“狗急跳墙”加班加点工作。

这样总是疲惫不堪不说,出来的成果自己都不满意。等到下一个任务来的时候,他又开始在心里发誓:明天我一定要早早开始,再也不把自己搞得这么累了。

明明任务就摆在眼前,可非要等到火烧眉毛的紧要关头或最后期限,才不得不打起精神去挑灯夜战;明明只需拨个电话、点下鼠标发封邮件,但总是抱着“再等等”、“就一下下”的侥幸心情。当这种情形成为一种牢固的习惯的时候,你就患上了拖延症。

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拖延过。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只有被上司逼着才向前走;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该实施的行动被无休止的“完善”所拖延;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向;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有着一种病态的悠闲,以致问题久拖不决;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憧憬。

拖延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松懈你的斗志。和拖延说再见,才能做一个执行力超强的人。

做一分钟效率专家

优秀员工之所以业绩优秀,就是因为他们能有效利用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他们使得每一分钟都极具价值。

美国有个保险业务员自创了“一分钟守则”,他只要求客户给予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介绍工作服务项目,时间一到,他自动停止自己的话题,感谢对方给予他一分钟的时间。他严格遵守自己的“一分钟守则”,总是充分地利用这一分钟,并且努力在一分钟之内让客户对他的业务感兴趣。结果,他大获成功。

信守一分钟的承诺,业务员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引起了别人对自己的兴趣,还让对方对这一分钟产生了好奇并珍惜他这一分钟的服务。

有效利用时间,不仅要利用好全部的工作时间,更要利用好琐碎的时间。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利用琐碎时间的人,这些平时被忽略的琐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就会让你大吃一惊。只要每天能够多利用10分钟,一个月就是5小时,而一年就是60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你完全可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每一个纵横职场的成功员工,都是善于寻找隐藏的琐碎时间,并能够合理利用时间的员工。就算是停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短暂时间,也有人把它很好地利用起来。

李霞是一家顾问公司的业务经理,一年要接上百个案子。她很善于利用空闲时间,即使在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时,也会拿出客户的资料翻阅,以加深印象。她在车上放着一把拆信件的剪刀,有时开车时带着一沓信件,利用等红绿灯的时间看信。她认为,这段时间正是可以用来淘汰垃圾信件的时间,所以她每天在到达办公室之前就先进行一番筛选,这样一来,一进办公室,就可以把垃圾信件处理掉了。

李霞每年还要在各地奔波,很多时间就花在坐飞机上。她常常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给客户写信。

她经常告诉她的下属:“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白白浪费这些琐碎的时间,要时刻想着为客户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