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4162700000005

第5章

这种不良情绪使李小姐无法安心工作,对任何工作都提不起精神,脑子里闪现的总是老板不满意和摇头的画面。她想,如果再不作调整,她就可能要从这家待遇极佳的公司辞职了。于是,她独自跑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假,来到大自然中精神得到了放松,紧张情绪也消失了。然后她慢慢地思考,自己的压力来自何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不仅仅是老板的挑剔,更多的是自己的过错。自己不应该带着不良的情绪去工作,不应该只想到老板对自己的不满,而应该想想自己该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自己没有必要因老板的挑剔来为难自己,使工作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她暗暗下定决心:认真做好工作,从下一个方案开始,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向老板的挑剔挑战,一定要让他说出“好”字!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己。后来,她接手了一家大型企业的宣传活动,她决定打一个漂亮仗。于是,她加班加点,精心地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从四个方面进行策划,这次,效果明显与以前大不相同。

看到李小姐提交的方案,老板还是摇头,但当李小姐说出最后的思路:把四份方案的亮点结合在一起时,老板终于露出了笑容。至此,李小姐的压力终于得到了释放。

情绪是影响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李小姐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让压力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学会排解不良情绪,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好心情,拥有好心情,工作就变成了自己的乐趣。

工作如同生活,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如意,如果稍有不顺,便把情绪带入公司,带入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遭遇坏情绪的困扰时,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造成坏情绪的“传染”,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误会和摩擦。例如,把消极情绪带入工作,对周围同事冷言冷语,在公司的个人形象难免受到影响,人缘能好得了吗?或者,带着消极情绪接待客户,对客户不热情,可能会导致业务上的失利。这不仅是你个人的损失,也是公司的损失,公司把资源交给你了,你却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与客户合作关系恶化。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形象会因你而受损,因为你的一次不好的态度,致使外界对公司评价非常恶劣,给公司声誉抹了黑。可以说,无论哪家公司都不会喜欢带着情绪工作的员工。

工作中,避免受到不良情绪、消极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减少情绪波动。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们永远不要让消极情绪生根、发芽。在工作中当因为某些小事影响到心情时,我们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不良情绪来的时候,要反复告诫自己:冷静、思考、再冷静!直到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2)与每一位同事搞好关系。不能任性地对待不喜欢的人,纵使不愿意也要与其和睦相处,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3)不要在上司面前说“不”。即便遇到万般不愿接受的任务,也要尝试接受,从心里克服对工作、任务的排斥情绪,这样才能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

(4)学会巧妙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不同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不良情绪来袭时,不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部门去转转,了解其他同事的工作情况,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和同事进行短时间的沟通,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化解紧张的情绪等。

每天早到10分钟,晚走一刻钟

如果你想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不妨养成早到晚走的工作习惯。每天提前10分钟到单位,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每天再晚15分钟离开,把一天的工作内容做一个梳理,掌握好工作的进度。

在日本有一个神奇的一秒钟故事,我们来看一下:

当日本本田公司打算在美国建厂时,曾任命一位美国劳工专家参与建厂前的一些准备工作。这位专家受邀到一家工厂进行参观,让这位美国人备感惊讶的是,他发现当工厂休息10分钟的铃声响起时,许多生产线上的员工会继续工作30~50秒,即使是负责打字的打字员也是要打完一个段落后才停下来。

这位专家严肃地说:“延迟休息对于员工不公平,毕竟他们一天工作下来只能休息两次。”

听专家这样说,本田公司的经理马上说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所有的工厂都是这样。”

因为,本田公司的员工都清楚,每个人只要节省一秒,全公司职工就能节省下4000多秒,也就是一个多小时。日积月累,每天额外的1个多小时就会变成许多汽车。所以,员工们经常会说:“千万不要小瞧一秒钟的威力!”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提出过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结果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却经常有着天壤之别。

在工作中有时只要你多做那么一点儿,你的工作效果就大不一样,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而且这种努力的差别非常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

某机械制造厂的普通技术员工小萧,主要负责该厂生产的某种机器的零部件加工。

和他在同一个车间的有二三十个同事,做着和他一样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同事那样每天卡着点儿上下班,而是每天早上比其他的人早到5~10分钟,下午下班的时候,晚走几分钟。

他会在其他的同事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检查一下机床,将机床启动预热;在下班后,他会在机床停止转动之后,把一些相关的物品收好,并且清洗和检查一遍机床。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车间规定和安排的,同样没有人要求他那样去做。同事中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因为这样吃力不讨好,老板既不会看到,也不会给他多加薪水。

小萧面对同事们这些好意的提醒,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只是笑笑。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让同事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的机器不是这儿出毛病便是那儿出毛病,而小萧的机器却很少出问题;更让他们感到不解的是,他们每天都和小萧一样干活,可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难以和小萧相比,他们生产出来的零件次品率很高。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其实所有的一切在于小萧每天比其他的人早到几分钟,晚走几分钟,细心地保养好了自己的机床而已。

小萧所做的一切,车间主任和老板都看在眼里,他们在心里暗暗称赞这个小伙子,并且决定提拔他,不久后,车间主任在每周一例行的全车间员工大会上,表扬了小萧,让全体员工向小萧学习,并且任命小萧为该车间的质检部主任。

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曾用一句话总结他的经验:“你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必须坚持每天比别人多访问5个客户。”在任何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勤奋、多努力那么一点儿。谁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谁就能得到千倍的回报。

当亨利·瑞蒙德在美国《论坛报》做责任编辑时,刚开始时他一星期只能挣到6美元,但他还是每天平均工作13~14小时。往往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工作。“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扎实地工作。”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后来,经过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的长期积累,他成为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总编。

学会在苦差中潜水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蘑菇定律,它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英国著名作家、演讲家迪士累利是在遭受了一系列的失败打击之后,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人生历程的第一个成就。他的作品《阿尔罗伊的神奇传说》和《革命的史诗》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人骂他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作品也被人们视为神经错乱的标志。但他毫不气馁,依然坚持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后来终于写出了《康宁斯比》、《西比尔》、《坦康雷德》等优秀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迪士累利作为一个杰出的演说家,他在国会下议院的首次演讲却以失败而告终,被人戏称为“比阿德尔菲的滑稽剧还要厉害的尖锐叫嚷声而已”。

面对自己那充满学识的演说屡次遭到人们的冷嘲热讽,迪士累利在苦恼之际,举起双臂大声向人们喊道:“我已多次尝试过很多事情了,这些事情都是在你们的嘲讽下最终取得

了成功。我坚信今天的嘲讽只会令我更加努力,总有一天,你们听到我演说的时机会再次到来,到那时,也许该嘲笑的是你们!”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天果真来了,最终,迪士累利在世界第一次绅士大会上用扣人心弦的演讲,向人们证明了他的确是位伟大的演讲家。

迪士累利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值得所有人学习。他没有因为遇到阻力就放弃,而是把来自外界的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最终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假如他当初在压力面前退缩,不敢向压力挑战,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演说家和作家。

下次,当你的销售计划得不到上司的支持时,你要做的不是放弃或抱怨,而是重新去做市场调查,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去认真分析竞争对手,做到知彼知己。当你把一份完美的、有可行性的计划交给上司时,他会用赞美的语气说:“干得好!年轻人。”当同事不配合你,以致耽误了工作进度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与他们斤斤计较或是报复,而是要先反省自己,检讨自己在合作项目上是不是表现得不够好,是不是疏于和他们沟通……

很多人在背负压力时最容易产生的念头就是放弃。事实上,有压力并不是坏事,当我们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只有加倍努力地奋斗,在“苦差”中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和素质,才能为以后的“厚积薄发”做好铺垫。

用感恩替换所有的抱怨

工作中不少员工说起抱怨的话非常顺口,他们总是轻易地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些人,应该明白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与其抱怨,不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实干。如果你能每天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

刘洁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她相处过的同事都对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劳留有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一个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

有人不解,问刘洁有什么与人相处的秘诀。

刘洁微笑着说:“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给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态,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对我很照顾。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激。

“我一直带着这种感激的态度去工作,很快我就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很快过去。我总是工作得很开心,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我。”

企业也是一样,所有的同事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的人,老板也更愿意提拔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心态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更容易相处,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忠诚!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当你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张辉是美国奥美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师,有一次被公司总部安排前往德国工作。与美国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相比,德国的工作环境显得紧张、严肃并有紧迫感,这让张辉很不适应。

张辉向上司抱怨:“这边简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条放在死海里的鱼,连呼吸都很困难!”上司是一位在德国工作多年的美国人,他完全能理解张辉的感受。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至少说50遍‘我很感激’或者‘谢谢你’,记住,要面带微笑,要发自内心。”

张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开始觉得很别扭,要知道“刻意地发自内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几天下来,张辉觉得周围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许多,而且自己在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越来越自然,因为感激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悄悄发芽生根。

渐渐地,张辉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到后来,张辉发现在德国工作是一件既能磨炼人又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切!

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对工作的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工作顺利,会因感恩而感到心情愉悦。

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无论你是才华出众的“领导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如果你始终抱着对工作、对企业、对老板感恩的心,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会更有亲和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