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4169500000045

第45章 吴鞠通,妙手回春的温病大家(12)

我的母亲当年患上了肾小球肾炎,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患的,更不知道是怎么患的(其实也有些遗传因素)。她是个女强人,是肛肠外科的专家,整天光顾着忙工作了,有一段时间因为不停地感冒发烧,到医院一检查,居然出现了尿蛋白,这才发现自己患病了。当时尿检红细胞满视野,腰酸欲折,没有力气,在我们当地最好的西医医院里住了半个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住院打抗生素,尿中白细胞是没有了,但是红细胞依然极高。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最后出院的时候,主治医师和我谈话,说你母亲血压高、血糖高,所有的不利因素都有了,这个病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以后会一步步进入肾衰阶段的。(西医第五版《内科学》写道:“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治疗过肾病,在以前学习教材时,也知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不好,那段时间我很悲观。那天晚上,在医院的外面,和父亲在饭馆中吃完了饭,我认真地把医生的话向父亲交代了,告诉父亲要有个思想准备。后来知道,父亲回家后自己哭了一场。

出院回家的时候,母亲虚弱得只能被两个人搀扶着上楼。她在家里总感觉冷,总要比别人多穿几层衣服,永远穿最厚的袜子,还要穿几层,晚上睡觉腿冷如冰,要暖水袋焐着才能睡觉。

母亲的朋友有些是各医院的中医主任,他们给开了补肾的药物,结果也不见好。

按照一般医生的想法,如此怕冷,岂不是个寒证,当然要温补来治疗了。

就在那段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经验培训班。当时我的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问我,说赵绍琴是清宫御医的传人,我是否想要来学习。其实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赵老擅长治疗肾病,但还是报名来学习了,来了才知道赵老是中医温病大师,中医肾病领域的权威,他的观点是肾病很多情况是热邪潜伏在肾经,不是寒,不要温补,不要补肾。我学习了以后,恍然大悟,回到家,就给母亲开了凉血活血的方子。

这个方子就是赵绍琴教授治疗肾病的方子:防风6克、荆芥炭6克、炒槐花10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腰酸时加入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杜仲10克。基本是以此方加减的。

当时母亲的舌质鲜红,无苔,脉数。开始母亲不同意服用这个方子,母亲也是中医,她说冷成这样了,还要凉血?该用热药啊。

后来我给母亲做了思想工作,就服用了我的药,结果从服药开始,身体就逐渐感觉轻松了,尿中的红细胞每周下降,很快在镜检时就只剩下七八个红细胞了,这样没到一年,这个肾病就彻底地痊愈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尿检一直完全正常)。

在最后一次验尿的时候,是父亲带着母亲的尿液去验的,当干净的尿检结果出来以后,父亲激动地往家里打电话告诉母亲,据说当时父亲再次流泪了,当然,这次是高兴的泪水。

等到病好了,母亲才感到身上都热了,不用穿那么多的衣服了,也不用穿大棉鞋了。现在我回家,看到母亲穿得比我都少,整天出去和老太太们弹琴、跳舞,是个积极的文艺活动分子。她自己说,现在的身体比患病前要好很多倍,身轻体健的。妹妹在家里生孩子,全靠七十多岁的母亲一个人帮忙照顾。

母亲经常说:我给了儿子生命,儿子现在又给了我一次生命。

我从医以来治愈了很多患者,但我最自豪的,就是给母亲的这次治疗。因为我当时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倒下时心里的痛苦,后来痊愈后我心里的欣喜也是加倍的。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母亲从此也宣传这个温病的理论,身边遇到肾病的患者时,经常把方子给他们,结果居然也有很多人痊愈了。

自从这次给母亲治疗以后,我开始倾心于温病理论的学习,并且从中受益不少。

后来,还因为对赵绍琴教授的仰慕,在读博士时,考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但是很遗憾,赵老已经去世了。

一位病了七年的人

再聊一个我使用温病理论治病的例子吧。有位女患者,今年四十来岁,患了个怪病,已经发病七年了,每年到了夏天,就开始发低烧,到了秋天,烧就自然退去。为了治好这个病,她几乎走遍了当地的医院,中西医都治疗了很久,尤其是西医,几乎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可就是无法退烧。中医呢,几乎什么清热解毒的药物都用了,但是毫无效果。另外她还整日昏昏欲睡,没有精神,后来几乎无法工作了,只好专门到处求医。

显然,这个患者很是痛苦,当她找到我时,把我当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似乎是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我这里了。

我照例是先看舌象,这是我的基本功,结果一看舌头,我就觉得其他的都不用问了,甚至当时我都不想诊脉了(这是私底下说说的,当然,这样不好),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个病会治疗了七年之久呢?难道大家对温病理论如此不了解吗?

我为什么奇怪呢?因为这个患者的舌头上,舌苔厚腻满布,微微发黄,这是什么舌象啊,这是体内严重湿热的反映,是湿和热结合在了一起,像这种情况,越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病情就会越严重。湿气重就要泻去水湿,湿去热就没有了依托,这个人就会自己恢复过来了。

她的舌头我还用相机给拍了下来,作为治疗的依据,以后有机会出版舌诊的书籍时会刊发出来给大家看。

于是我很快就开了方子,用了藿香、佩兰等药,来化去湿气,同时还用了苍术、薏苡仁、厚朴等药,其实是很小一个方子,我只开了三服,告诉她,如果三服见效了,就告诉我。

结果,三服以后,她来了电话,说她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头脑也清醒了。

我听了以后,就知道她的湿气开始化去了,于是就又给开方子,治疗了一段时期。这个患者开始治疗时,还没到夏天,看到她平时的状态很好了,我就停止了治疗,但是我不知道夏天来了以后,她还会不会出现低烧。

后来,我就把这个患者给忘记了。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看着这封邮件,我才回忆起了这个患者,在邮件里,她告诉我,2008年的夏天已经安全地度过了,没有再次发烧,她再三感谢,感谢我解除了她长达七年的病痛。

其实,这种清利湿热的方法,就是典型的温病中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非常有效。古人在临床中总结出来了温病理论,吴鞠通等温病大家对此理论又做了发展,我们是一定要掌握的,否则就会有患者求医七年,痛苦七年,我们做医生的情何以堪?

三仁汤的故事

再给各位讲个我自己的故事,是关于吴鞠通的三仁汤的故事。

我学中医,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自己尝试,我给患者开的方剂,很多都是自己尝试过的,所以下手有准,对药物的反应心中比较有数。记得刚开始学中医时,有一年夏天,桑拿天,闷热得不得了,当时感冒流行,我也被传染了,就觉得自己口渴,想喝水,可是喝进去肚子又胀,同时发烧,怕风,出汗,难受劲儿就甭提了。

于是我就自己琢磨,给自己开方子,心想怕风,出汗,再一看舌头,全都是淡白色的,这是受了寒了啊,有汗出,这是太阳中风证啊,应该用桂枝汤啊。于是就去药店,买了桂枝汤,自己熬了,满心以为对症,就等着痊愈了。但是没得意多久,就发现病根本没有好的迹象,心里很困惑,难道桂枝汤真的不好用?踌躇间,再次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舌头,猛然发现,我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铺满了整个舌体,几乎看不到舌质了,所以我才会误认为舌质的颜色淡白,其实是被舌苔铺满了,这才恍然大悟,这是湿气重的缘故啊,并不是寒气侵袭。

于是,立刻就开了吴鞠通老师的三仁汤,方子很简单,就是:杏仁15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薏苡仁18克、法半夏6克,原方有滑石,因为会致癌,我给去掉了。这个方子里没有任何杀灭感冒病毒的药物,就是化湿气,行气机,结果服药后我算是知道三仁汤的反应了,可能大家都没有体验过,我只觉得胸口开始发热,然后前胸后背出了很多黏汗,然后体温开始下降,烧就退了,效果是一剂知,两剂已,第二天,这个感冒就好了。

就在那几天,我开始用这个方子给别人治疗,结果也是应手而愈。后来,三仁汤成了我最擅长的方剂之一,每次遇到这种湿重的患者,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于中药是怎么治病的,我们从三仁汤这里可以看个详细,我们中药并不是直接去杀灭感冒病毒的(至少作用不明显),我们只是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等把你体内的湿气去掉,这样,你的身体就开始正常运转了,防御系统也开始工作了,最后你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把病毒杀灭的,这是我们中医的一个重要的治病原则啊。

温病理论,是中医不断发展的标志。这个理论的出现,不知道使多少人的生命得以拯救,对此我深有感触,所以,有人如果想要了解中医,一定要全面掌握,既要知道伤寒学派,也要知道温病学派,两者都是救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