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4238000000007

第7章 食品化学化危机(1)

导读

如果说几十年前的中国社会还对食品添加剂十分陌生,或者说只局限于对简单的食品发泡剂的了解的话,那么现代社会的食品添加剂则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然而,这些种类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带给人们的并不都是肚肠之福,相反,却在一步步让人们的餐桌变成化学品竞相争艳的天下,而人类的健康也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竞争中受到伤害。

苏丹红丢掉了红利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造化学色素,一般情况下,苏丹红一号常用于工业方面,例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然而由于其使用方便,着色效果好,常常被不法商家用来给食品调色。尽管全球多数国家都明确禁止将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仍难以杜绝苏丹红一号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不过,到了2005年初,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命运走到了终点。因为,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紧接着,英国食品标准署在第一食品公司制造的伍斯特郡辣酱油使用的辣椒粉中查出了苏丹红一号。据查,这种酱油又被许多下游厂商用来制造不同食品,其中就包括麦当劳连锁快餐店、联合利华公司、亨氏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紧急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截至2月21日,清单上的产品增加到了419种,不久该清单上的产品又扩大到618种,这些产品包括虾色拉、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英国食品标准署不仅要求立即召回这些产品,而且还要求销售这些产品的商家立即将其下架,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哗然,迅速产生了全球性连锁反应。

在英国食品署对苏丹红亮出红牌一周后,中国也对苏丹红一号下达了封杀令,一个星期后,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首先在北京被查获,由此揭开了中国对苏丹红一号实行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拉网式围剿行动的序幕。而受此打击首当其冲的当属百胜餐饮集团公司旗下的肯德基。

2005年3月21日,《北京晚报》以《北京加大力度清剿“苏丹红”》为题对当时的事件进行了报道:被苏丹红一棒击中的百胜餐饮集团在北京肯德基各门店贴出《告北京消费者通知》,称肯德基已全面完成清查,产品中不会再出现苏丹红……靠“鸡”吃饭的肯德基万万没想到鸡年伊始就面临安全危机。据估算,因5种“拳头”产品全都牵扯进了苏丹红事件而被停售,肯德基全国1200家店在这次事件中4天来至少损失进账2600万元。

蒙受巨大损失的肯德基的拥有者百胜餐饮集团,一边后悔不迭叫苦连天,一边发出“安民告示”,称“涉及苏丹红的范围限于目前停售的新奥尔良烤翅、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以及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劲爆鸡米花产品的部分调料,其他所有调料确认不含苏丹红”,同时称将追究调味料供应商基快富公司的责任。而后,肯德基通过权威部门已经全面清查了50多家供货商、70多个品项的原料,证明只有基快富公司一家有问题。百胜餐饮集团公共事务资深总监王群表示,此次事件暴露了供应商管理上的问题,下一步,肯德基将重新评估供应商管理的流程,注重对类似苏丹红这种不属于常规原料的特殊成分的检验。(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杨滨)

比较而言,苏丹红一号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肯德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后的围剿事实证明,苏丹红一号在国内俨然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完整的地下渠道。承担检查职能的国家质检总局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一方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一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另一方面,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对近期已进口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或原料进行清查。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对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抽查检测,严把厂门,禁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

2005年11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报了北京市个别市场和经销企业售卖来自河北石家庄等地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所生产的“红心鸭蛋”,并在该批鸭蛋中检测出苏丹红。15日,卫生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紧急查处“红心鸭蛋”。北京、广州、河北等地相继停售“红心鸭蛋”。

国家质检总局16日表示,据有关方面对涉嫌“红心鸭蛋”企业的初步调查表明,此次查出的这批“红心鸭蛋”主要销往北京。

被检出苏丹红的6个“红心鸭蛋”样本,有5个来自河北、1个来自湖北。

此后,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对检测不合格的红心鸭蛋采取了紧急下架控制措施,并加大了排查和检测力度,并责令有关单位停止购进、销售和使用检出苏丹红的咸鸭蛋。对已经购买了被检测确定为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的消费者,商业企业和市场主办单位应无条件退货。

鉴于北京发现6种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广州市工商局15日发出禁令,从16日开始,全市禁止向消费者出售红心鸭蛋。不管是在批发零售市场还是餐饮市场,一律禁止销售。

广东省工商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门立即对本辖区销售红心鸭蛋的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涉嫌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详细登记进货和库存情况,并将所有产品予以查封销毁。同时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市场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各项制度,认真建立购销台账,坚决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广东市场。

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河北省相关部门集中对平山、井陉两个重点养鸭县进行检查,通过逐户排查,共发现可疑鸭场7个、存栏鸭9000只,查封可疑饲料800千克、可疑鲜鸭蛋510千克、咸鸭蛋70千克。在对安新县68家禽蛋制品加工企业排查过程中,初步发现有3家企业产品可疑,并依法控制了与此相关的3名人员。而后,在当地畜牧、动物防疫等部门监督指导下,捕杀、焚烧、消毒、掩埋了5100多只问题鸭,销毁了数百千克问题鸭蛋。问题鸭的养殖户坦承,为了让鸭蛋卖个好价钱,他们使用了“红药”,但并不知道这是一种可以致癌的药物。

对此,质检总局食品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说,此次查出的苏丹红四号与苏丹红一号相比,颜色更深、更鲜艳一些,在毒性上差别不大。据介绍,苏丹红分为Ⅰ、Ⅱ、Ⅲ、Ⅳ四种,均是化学工业染料,常用于地板蜡、鞋油、机油等产品的染色,我国及许多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95年确定,苏丹红属第三类致癌物质(即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它能够使老鼠和兔子患癌症。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远远高于人体可能摄入量,因此,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此次查出鸭蛋中的含量也远未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消费者不必恐慌。

声势浩大的围剿苏丹红活动给公众上了一次生动的食品安全课,特别是知名品牌诸如肯德基等许多大型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含有致癌物质这一事实令公众充分意识到,食品危机就在身边,必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以应对。

随后,《人民日报》不失时机地公布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苏丹红专项检测结果,一批检出苏丹红的食品企业得以曝光,而这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大检验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全国质检系统采取系列措施:依法严厉查处含苏丹红的食品及原料,所有检出含苏丹红的食品及原料一律强制收回;强化对生产苏丹红化工染料企业的监管;严格排查化工企业是否有将苏丹红变换名称后销售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违法行为;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后续监管。国家质检总局拟进一步加大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尽快建立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信息网以《“苏丹红”事件的本质》为题深入阐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食品企业的应负之责。现摘引如下: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全国质检系统对可能含有苏丹红的辣味制品、番茄酱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从第一批公布的结果看,未检出苏丹红的企业仅有60家,而检出苏丹红的企业多达30家;且30家企业共有88种样品含有苏丹红,60家企业仅有97种样品不含苏丹红。

自苏丹红事件出现以来,“标准缺失”成了很多报道中必提的话题,有媒体甚至说,苏丹红炸开了标准的漏洞,而这次检测的依据,就是3月29日发布并实施的苏丹红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就苏丹红事件而言,漏洞是否真的出在了标准上?

实事求是地讲,“苏丹红炸开了标准漏洞”的说法不仅有欠斟酌,而且缺少常识。苏丹红事发之际,我国确实没有检测苏丹红的标准。但是,早在1996年就已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8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就没有包括苏丹红。苏丹红出现于食品中,不在于是否有检测标准。类似苏丹红的化工染料至少上千种,随着技术的进步,不知还会诞生多少种新的化工染料,即使发达国家,也没有针对食品中本不应该出现的化工染料一一制定检测标准。但是,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之后,再研究制定检测标准则是另一回事。正如先有病毒,才研制抗病毒的药物,只有在食品中发现了苏丹红,才可能制定检测苏丹红的标准。

既然不是“标准的漏洞”,食品中又何以出现苏丹红?我们知道,支撑食品安全的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每个体系都可能存在问题,说到标准的问题,那是某些食品生产企业没有严格实施产品标准,因为这些产品标准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苏丹红等工业染料列为可以使用的添加剂。

但是,这些都不是苏丹红事件的本质。国家质检总局针对此次专项检查采取的5项措施之一,就是责令所有辣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严格自查。企业必须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否则,查处了苏丹红,今后还有可能出现“苏丹绿”、“苏丹黑”。可以肯定,那些生产了含有苏丹红食品的企业的老板、员工,知道苏丹红不能用于食品生产,也从不会将自己企业的产品带给自己家人。但是,对于含有苏丹红的产品流入市场,他们却安之若素。在被查处的含有苏丹红食品的产品标签或产品说明中,没有一件写有本产品含苏丹红的。所以说,苏丹红事件炸开的,是企业的良知,是企业的诚信。

企业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分量值得掂量。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忽略了这一点,即使上千种化工染料都一一制定了针对可能出现于食品中的检测标准,也无济于事。(来源:国家质检总局信息网,2005年4月13日)

客观地评价,苏丹红事件并非完全属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的缺失,也不完全属于食品监督部门的渎职,而是企业诚信的沦丧以及商业利益对人性的扭曲。

在舆论界沸沸扬扬讨伐苏丹红的文章之中,有许多声音超越了事件本身,触及了社会深层问题。新京报就以《中国现代化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覆辙》为题发表了长篇评论,现在回味起来仍旧余味未尽: 苏丹红一号无疑是今年中国食品安全的一号关键词。3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紧急宣布,有关部门从广州生产的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一号在中国的出现,再次让中国人想起了2004年甚至更早一段时间的食品安全梦魇。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包括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劳动纠纷、矿业安全、社会心理健康等多种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病”逐渐走近中国社会。

不可否认,现代化过程具有相似性,在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美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曾经遭遇到资源的大规模无限度开采、劳动者失去基本权利、社会公众职业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分化加剧等类似的问题。这让我们担忧,今天的苏丹红一号,抑或煤矿安全、环境污染等现代工业化带来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的痛楚?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是也要付出这些沉重的代价?

这些足以让我们担忧。因为一方面,诸多现代化研究都表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呈现加速趋势。以往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现代化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可能大大缩短。如果我们忽视这些现代化陷阱,那么百年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可能集中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上演,那么将会给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沉重负担。这些高昂的代价将会导致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尖锐化,制约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甚至出现历史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