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4246700000005

第5章 第一次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培养孩子的爱心

人类只有行善,才能接近上帝。

——(古罗马)西塞罗

妈妈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教育我要主动帮助别人。我却不以为然,认为管好自己就可以了,省得操那份心。然而,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这种看法。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准备过马路,忽然妈妈对我说:“丹丹,你看前面那位老奶奶行动不方便,你赶快过去扶着她过马路吧!”我抬头一看,的确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正在过马路。周围的人只顾自己飞快地跑过去,剩下老奶奶一个人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妈妈,我们拿着这么多东西,怎么办啊?”我们刚买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也很不方便,于是我向妈妈提出了抗议。妈妈急着催促道:“你先把东西放下,我在这里看着,你赶快过去帮忙吧!”我无话可说了,就迈步跑过去,扶着老奶奶过了马路。

走到马路对面,执勤的警察叔叔冲我微微一笑,同时伸出了大拇指。哦,他在夸奖我啊。我又高兴又有点内疚,因为刚才我还不愿意帮老奶奶过马路呢。我也朝警察叔叔笑笑,然后就跑回来了。

妈妈有点得意地说:“怎么样,警察叔叔夸奖你了吧?刚才你做好事的时候,旁边许多人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阿姨们也向你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呢!”我心里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帮助别人,能有这种荣耀啊。

从此,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特别是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但给对方提供了便利,更会赢得对方的真心感激,而自己内心收获的那份幸福,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我感谢妈妈,她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爸爸总是冷淡地对待我对他的爱

上小学以后,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告诉我们,在家要尊敬父母,善于体谅父母。从此,我开始注意帮助妈妈做家务,并得到了妈妈的赞赏。有一次,妈妈在饭桌上对爸爸说:“我们的乖女儿现在知道帮我干活了,真懂事了。”谁知道爸爸听了并不以为然,还满不在乎地说:“这算什么,把学习抓好了才行。”听到这里,我兴奋的心凉了半截。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我在客厅里写作业。这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我知道爸爸忙碌一天,一定累了,就马上倒了一杯茶水,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

让我想不到的是,爸爸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想要倒茶我自己来,过几天考试的时候给我考个第一比什么都强!”我慢慢地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又回到了座位上。妈妈听到了爸爸的话,走过来说:“孩子也是好心,瞧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谅她。”

我手里拿着铅笔,本来早已经无心继续写下去了,被妈妈这么一说,心里感觉更委屈了,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不敢说出来,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对我。长大后,我对爸爸始终有一种畏惧,不是怕他,而是难以承受他那种冷淡。或许爸爸只是嘴上那么说,但是他那冷冰冰的话确实很伤人心。

一个人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孩子如果从小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只看重个人利益,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养成自私自利、做事霸道的性格,既难以成为一个孝顺的人,也难以得到同伴和大人的喜爱。

一个人爱心和同情心的养成,一方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每个人天生都有这种心理指向;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引导。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同情心,进而对他人产生出怜悯、爱心。对孩子来说,无论男孩女孩,他们都有帮助别人的倾向。通常,男孩更愿做些体力上或“营救”之类的事(比如教别的孩子学骑车等),而女孩则更能起到精神支持的作用(比如安慰心情不好的同伴等)。

当孩子对他人表现出同情和关爱时,他们会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反之,爱心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无助。在故事二中,孩子给爸爸倒了一杯茶水,却遭到了爸爸的冷漠相对,这无疑刺痛了孩子善良的心灵,使亲子关系走向淡漠。

生活中,有的孩子似乎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富有同情心。心理学家拉德克·雅罗和扎恩·瓦克斯勒在对蹒跚学步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有的孩子在看到同伴遭受痛苦时,表现出同情心,并想提供直接的帮助,而有的只是旁观,仅仅表示出兴趣而非关心。对那些极富同情心和爱心的孩子,父母应该作出积极的回应,保护好孩子这种可贵的品质,引导孩子在这一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品格。

那么,有的孩子我行我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即父母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引导方面的问题。在故事一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就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在过马路的时候启发孩子扶着老奶奶,并在事后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行为的可贵之处,以及由此赢得的赞誉。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主动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而不会成为一个对周围环境冷漠的人。

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孝顺,只记得自己的生日,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养不教,父之过”,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孩子身上,父母朋友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如果没有,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这样一来,孩子就能从他人的感激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建议一:树立培养孩子爱心的意识

孩子拥有爱心和同情心,不但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满足,还能在无形中培养责任感——这是孩子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一位持续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人士指出:“伴随着爱心的成长,是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会感到迷惘,会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也容易为一些物质性的虚浮的事物所吸引而沉浸其中,导致终身一事无成。”

因此,在许多国家,人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在美国,许多中学都要求学生们参加社区服务,否则不能毕业。在英国,父母往往通过宗教活动和豢养小动物来教育孩子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培养孩子对公众事业和社会的责任心。在澳大利亚,有一所大学让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呼啸山庄》、《我桌上的天使》等小说,以此来培植学生的爱心。

在现代生活中,经常性的迁徙(搬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容易使儿童丧失责任心和爱心。许多中国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业,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这种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失误。爱心和责任心的减弱,会导致孩子的上进心、纪律性及荣誉感的衰退,使孩子难以在日后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爱心捐助、扶持弱小,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开发孩子的慈爱精神。否则,即使父母不断地把慈爱思想灌输给孩子,他们也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要说付诸行动了。

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朋友态度冷漠,对社会和他人的冷暖漠不关心。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孩子内心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可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心智也是不健全的,将来难以承担更大的责任、取得更大的成就。面对这种情形,父母朋友们难道不应该有所警醒吗?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把慈爱之心牢牢地融进心灵之中,他们的成长就会更加完善,并收获更多的快乐。

建议二:父母要做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为孩子树立榜样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心是可以培养的。父母注意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并加以模仿。因此,父母不仅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同时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发挥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拥有“爱”的心灵。

有一对年轻夫妇,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爱心和同情心。与长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主动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当然,他们每一次都不会忘了带上孩子,有时候还会让孩子发表意见,注意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节假日,这对年轻夫妇会带着孩子到公园、游乐场、书店等公共场所,在让孩子开阔眼界的同时,教孩子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遇到年幼、年长的,还告诉孩子怎样主动提供帮助。

此外,他们在家里总是平等、体贴地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注意给孩子必要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而在饭桌上,他们给孩子夹完菜,还不忘了给爱人夹一筷对方爱吃的菜。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潜移默化,自然学会了什么是体贴、什么是关爱,懂得如何孝顺父母。可以想见,当孩子步入社会以后,他一定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自己的空间里作出更大的成绩。

建议三:善于把爱的机会留给孩子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关爱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回应,对孩子表达感谢、鼓励,避免态度冷漠,甚至对孩子冷嘲热讽的做法。有的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萌发出来的爱的火花视而不见,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善于把爱的机会留给孩子,才能让孩子心中爱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周末,张女士带着四岁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在公交车上,他们旁边坐着一个外地来的游客。张女士和这名游客聊了起来,很快张女士的儿子就参加进来。

这个可爱的小男孩问那名游客:“你来过这里吗?”

游客逗趣地说:“从来没有来过,如果迷路了,我肯定找不到家。”

小男孩认真地说:“没关系,有我呢!”

游客来了兴致,接着说:“那就好。可是,晚上我没有睡觉的地方啊。”

小男孩拍着胸脯说:“你放心,一会儿去我家吧!”

这名游客一下子被可爱的小男孩感动了,旁边的张女士也感觉很骄傲,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这么有爱心。

接受别人的爱是幸福的、快乐的,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并能得到回应,对他们来说显得更加快乐、幸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别人的回应如果是一种鼓励、赞赏,就能让他们兴奋、感动。然而,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在无形中垄断了孩子爱的机会,剥夺了孩子爱的权利。特别是在现代普遍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接受着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却完全不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爱,也就失去了发展同情心、爱心的机会。

因此,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爱的美好。爱,不能仅仅包括“被爱”的幸福,还应该有“爱”的表达机会。当孩子学会表达“爱”的时候,他们自然能获得那种快乐、荣耀和感动,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喜悦。

建议四: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相互关心、帮助的情形。父母应该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孩子随时随地做帮助别人,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对一个母亲说:“培养孩子同情心和爱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简单至极的好事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善良。与缺乏同情心的孩子相比,具备“助人为乐”精神的孩子习惯和别人分享快乐,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成长中的一切。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

除了引导孩子做好事,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尝试着饲养家里的小动物,从中培养孩子的耐心、爱心。研究表明,幼年时期饲养过小猫、小狗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更富有爱心。早年,马克思家里就喂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孩子们照顾小动物的饮食起居。孩子饲养小动物,会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日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也能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