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4325100000023

第23章 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需要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物质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志,只有当它走向市场并与消费者融为一体时,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文学艺术作为精神产品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同样需要文化市场的调节。只有当它成为文化消费的必需品时,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并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说文化消费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文化消费者都是开发我们时代文化的主要潜力。一方面,文化消费市场需求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产品只有赢得广泛的消费大众认可,文化产业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消费需求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这种互动的结果既提高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质量与水准,也造就了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者。因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

一、扩大宁夏文化内需的基本措施

2008年,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28%。各类娱乐行业固定资产达6.6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42亿元,上缴税金2798万元,较“十五”末有了成倍增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宁夏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广大群众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不主动花钱和不愿意花钱消费的问题十分突出。居民收入低,文化消费的总体水平不高,城乡差距突出,地区差异较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07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863.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5.8元,农村居民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山区普遍低于川区。文化消费结构简单,文化消费总体处于知识型消费阶段,娱乐型消费还不发达。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构有待优化。调查显示,居民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看报纸、看休闲消遣类书刊、看电子光盘、上网、打麻将、打扑克。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消费构成单一,除上网属于新兴文化消费项目以外,其他均属于传统项目,文化消费层次偏低,农村问题更为突出,等等。从中反映出,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体系下,按照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着力培育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打消人们文化消费的保守心理。当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机遇,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决策部署,继续把保持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根本目标,着力加快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黄河金岸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打消人们文化消费的心理障碍,增强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居民的文化消费。

加大宣传,引导人们树立并强化文化消费的观念和意识,激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当前,在文艺晚会、演唱会、音乐会等演出的组织过程中,“白看白不看,花钱宁可不去看”是很多宁夏人的心理写照。让人们掏钱买票看演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他们出不起这份钱,而是因为无论是多么知名的艺术家、多么精美的文化盛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都只剩下了一个衡量标准: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可见宁夏文化消费市场尚不成熟。要促进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先在如何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方面下一番工夫。首先,我们可以仿效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先从观念上对消费者进行引导,通过领导带头、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努力让大家意识到文化产品也是商品,它的获取也必须通过物质交换,你要得到一张演出门票,就如到商店买一件商品一样,付钱是天经地义的,引导居民自觉进行文化消费活动,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要坚持市场导向和精神导向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品位,引导群众的消费心理向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倾斜。对文化消费市场进行积极培育,不能为了将文化产品推向市场而只顾迎合文化市场中的某些消极、低级趣味的消费,努力引导全社会形成文化是发展的核心,文化繁荣和居民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样一种共识,引导居民自觉形成以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追求较高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文化消费理念,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积极健康发展。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公共事业建设步伐,带动居民文化消费的增长。通过体制改革使现有的文化团体(单位)转变观念,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消费者,充分了解研究并尊重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生产、服务什么,不断满足最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文化消费环境。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培育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的增长,走“政府投资扶持——文化得到发展——文化市场充满活力——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提高——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繁荣”这样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宁夏文化市场注入活力,带动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依据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应立足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文化服务。要调整目前文化市场定价过高的产品和项目,如电影、景区门票等,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文化消费定价过高,老百姓承受不了,势必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单纯靠高价位反而不能换取高额利润。文化产品和服务既要有标志性的经典项目,更要贴近群众、社会、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最终实现不断提高全体居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营造和谐文明社会氛围的目的。要改变“闭门造车”、关门搞创作,重生产、轻消费,脱离市场需求、脱离群众的消费实际,要改变打造文化精品“基本投入靠政府、基本观众是领导、基本目标是评奖、基本归宿是仓库”的做法,坚持“三贴近”,深入挖掘宁夏“九大主流文化”资源,重点发展群众需求旺盛的文化消费项目,如综艺性文艺演出、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消费基金以及动漫经济等新兴产业,带动群众的消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精品,引进精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

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消费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要看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其生产和经营,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尽管这一要求与市场法则有时是相悖的,但这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进行宏观调控,而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其兴衰存亡。要进一步严格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工作,努力净化文化市场,继续深入开展“国际汽车摩托旅游节”“大漠黄河旅游节”“国际风筝节”“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已有的文化展会、展览活动,规范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不断优化文化消费机构。

二、宁夏文化消费市场个案研究

(一)华夏西部影视城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21日,系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由著名作家张贤亮任董事长。因以古时屯兵的镇北堡两座废弃城堡为基地,俗称“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华夏西部影视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当地人称之为镇北堡,过去是一个边防戍塞,在宁夏像镇北堡这样的边防戍塞有20多个。从明弘治到万历年间即明孝宗皇帝至神宗皇帝时期,明朝政府一边加强在西北修筑长城,一边在黄河到贺兰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修筑关隘,有历史可查的南路有10个关隘,北路有4个,从地形险要的中卫胜金关南路开始,自南向北形成了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以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当年北路中的“镇北”指的就是今天的镇北堡。

1961年,被下放到农场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时的张贤亮发现了它,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将其介绍给了影视界。迄今为止,这里已拍摄了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老人与狗》以及《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独行侍卫》《大敦煌》《火舞黄沙》《乔家大院》《老柿子树》等近百部影视剧。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在此摄制的影片之多,升起的明星之多,获得的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所以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誉。又因古堡的地貌和影视城内部场景代表着旧中国西北地区的乡镇风情,故被誉为“中国一绝,西北大观”。它是融合了历史遗迹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影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享誉海内外的以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最佳外景拍摄基地,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借影视艺术之体,还民俗文化之魂”,再现了祖先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游乐方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主线,逐步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向“出卖文化及历史”的跨越。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宁夏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它保留和复制了在此拍摄过的著名电影电视的场景140多处,有内容丰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展厅、古代家具陈列室、艺术摄影展览厅、个性化海报展厅,茶艺、点心、足浴、客房、网吧、棋牌服务一体化的“马缨花”休闲中心,宁夏特色风味的“食神府”餐厅、旅游纪念品商店以及古装摄影、骑射、姓名做诗等多种娱乐活动,还有捏面人、皮影、拉洋片、糖画、草编、泥塑、剪纸、活字印刷、烫画、布艺、刺绣、魔术表演、杂耍等民间艺术表演,配有免费全程讲解服务,使游客“在游乐中增长历史知识,在玩耍中领略古人生活”。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在一片荒凉,两座废墟,无水、无电、无路,只有几十家破旧羊圈的基础上,以极少的资金投入,在短短的时间里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具规模、知名度最高的影视城及旅游胜地,充分证明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论断,给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也是宁夏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著名作家张贤亮,抓住改革开放后影视拍摄的需求,1993年租用银川市西郊文物保护单位镇北堡明清古堡,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走出发掘利用文物古迹、创办文化智慧产业的第一步,将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和传媒市场,开创了宁夏文化旅游的一项新兴产业,培育出一支富有经验的文化经营与企业管理的产业队伍。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影视制作手段的创新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审美需求,又通过电影明星的影响和文化的包装,把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逐渐打造成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再往记录北方古代城镇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转向,让它在文化的滋养中走上以旅游为主的朝阳大道,变为“朝阳产业”。

(二)中华回乡文化园

2008年,中华回乡文化园成功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殊荣,填补了宁夏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空白,成为宁夏又一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园区门票收入800万,2008年园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41.21%,门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9.25%,该园已成为游客了解和认识宁夏回族历史文化的特色旅游景区。

中华回乡文化园建设历时6年多,先后注资1.6亿元(其中国家与地方政府补贴和扶持2600万元),可满足游客学习了解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文化、民俗与民间工艺,品尝穆斯林餐饮并欣赏穆斯林餐饮文化等多种精神文化的需要。该园的回族博物馆试运营3年来,累计接待各类游客与参观学习者20多万人次,门票等收入400多万元。中华回乡文化园赢得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赞誉与好评,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双赢。

展示回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华回乡文化园内的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回族博物馆,整体建筑为“回”字形,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中国回族的历史渊源,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国回族的形成以及风俗习惯,回族对华夏文明史的贡献,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每当海内外来到宁夏的游客,中央及各部委和各省市的领导及考察团、与会代表,必到中华回乡文化园来参观。中华回乡文化园已成为展示宁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成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华回乡文化园还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2008年10月,文化园亮相第四届中国西部(西安)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组织了20多人的队伍,编排了近10个具有鲜明回族文化特色的节目,安排了8个展位组成中华回乡文化园展区。展区突出了伊斯兰风格,将穹顶、尖塔和月牙等伊斯兰经典元素形象地再现在观众面前,成为文博会的一大看点,吸引上万人驻足,使观众立体地了解了回族文化、了解了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

整合特色文化资源的广阔平台。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建设立意充分彰显了伊斯兰建筑文化特点,设计和施工中,单体建筑造型、体量、装饰都各具特色,与其使用功能相匹配,并与群体建筑的文化氛围和色调相一致。中华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抓主体建设的同时,就着手组建懂民族文化、懂地域历史、懂文物的专业队伍,及时开展回族历史文化遗产资料和民俗标本资料的调查征集活动,进行回族文化资料的积累和收藏保管工作,编制以陈列展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为中心内容的博物馆设计大纲和筹展布展设计方案、展示清真寺建筑文化和礼仪文化的礼仪大殿陈列方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技艺的民俗村陈列展示方案、展示回族歌舞曲艺和饮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阿依莎宫和餐饮中心的营销方案,从而使建成的单体建筑尽早发挥效益。

广泛凝聚人心人气的创意品牌。中华回乡文化园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海内外穆斯林民众和伊斯兰国家友好人士还对项目的创意和建筑群体与其陈列展示给予了热忱赞扬与支持。他们协助提供信息资料,捐赠图书、文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合作建议。利比亚、阿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的驻华使馆大使等官员和一些学者在参观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陈列展示后,留下阿文、波斯文题词,并捐赠本国古船模型、服饰及博物馆图片资料、图书,愿与中华回乡文化园进行交流。中华回乡文化园与许多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宁夏科研普及宣传基地”“穆斯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举办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自治区文物局还组织中华回乡文化园文物出外展览。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2007年9月,“万人花儿漫塞上”的大型演唱活动在这里举行。为了把回族文化整合为文化产品与市场接轨,园区还组建专业研究宣传队伍,充分发掘利用回族文化资源,进行文化积累和集成,建立回族信息网站,并撰写文章、专论、报道,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华兴时报》和《回族研究》与《中国穆斯林》等报刊上发表。还为宁夏广电集团拍摄《中国回族》20集电视专题片,为宁夏人民出版社与宁夏大学出版《中国回族文物》大型图书和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资料、图片,策划、编制各种陈列展示、展演、群众参与活动的建设运营方案,充分发挥促成成功探索的主要因素。

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中华回乡文化园人既把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平台,又把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和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为文化产业搭建了广阔的市场平台,打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使文化产业的各项渠道得以持续、畅通的延伸。2009年1月15日,中华回乡文化园与银川艺术剧院正式签订了3年的合作协议,并精彩上演《月上贺兰》。今后每年4~10月,《月上贺兰》将在文化园演出100余场。这标志着中华回乡文化园为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提供了永久的大舞台。

(三)红枸杞(民族)艺术团

成立于2005年的中卫市红枸杞(民族)艺术团,是宁夏第一个私营艺术团体,也是一个在从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浪潮中突围成功的民间艺术团体。成立4年来,全团工作人员37人,共创作各类形式的节目129个。其中,大型剧目《珠光人生》《燃烧的红枸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2009年一年就演出120余场,有针对性地创作了歌舞《中卫颂》《欢庆锣鼓》等,小品《移民新村的故事》《脑门子》《家庭纪检》等,歌伴舞《花儿我可爱的家乡》《宁夏人》《红果红》等,舞蹈《清风亮节》《踩点点》《走出黄土地》《情满天路》,花儿演唱和表演唱《科学发展天地宽》《阳光工程暖人心》《服务厅里女税官》等精品剧目,实现收入100余万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改革浪潮,红枸杞(民族)艺术团大胆提出“创精品名牌,与市场共舞”的口号,把“深抓艺术生产,实施精品战略,走向市场要效益,服务群众创品牌”当作艺术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具体经营中,红枸杞(民族)艺术团的决策者紧紧抓住基层市场,坚持深入农村、街道、学校演出,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2005年以来,红枸杞(民族)艺术团多次被评为中卫市、中宁县文化“先进单位”。到2007年,艺术团共演出400多场,实现收入150多万元。

2009年2月23日,红枸杞(民族)艺术团被组建成中卫市歌舞团并正式挂牌,目前有演员42人,是民办公助性质的文艺团体。歌舞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自主经营”模式发展,本着“养事不养人”“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经营发展理念,迎来其跨越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一年来,艺术团先后承接了中卫市腾格里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庆典演出、首届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中卫在腾飞”专场演出、首届枸杞·硒砂瓜节开幕式演出、“爱心赞助基金会成立”挂牌仪式演出、“清凉宁夏”五市调演中卫市专场等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领导的赞扬。特别是在首届枸杞·硒砂瓜节开幕式演出中,由歌舞团编排文艺演出,阵容强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演风格让歌舞团的外在形象和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扩大。

在演出的实践中,歌舞团认识到,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进程,离不开市场也缺不了文化品格和艺术水准,所以艺术产品生产过程定位始终是市场。在对外商演活动中他们成立了外联部,主动出去走向社会联系场次演出,灵活掌握演出市场的行情,做到演出中保质保量。该团先后组织了30余场大型公益性演出活动,放弃了眼前的利润,赢得了品牌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和知名度,无形的资产开始逐步盘活。同时,他们还先后为中央第五城市检查小组、连云港市政府、各种投资商会、全国旅游局长研讨班欢迎会演出,这些专场演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截至2009年11月底,共演出19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团还专门引进了“花儿”演唱、创作人才,收集了大量的“花儿”曲谱、歌词,先后创作排演了“花儿”独唱《下四川》《吆骡子》等,“花儿”对唱《绿韭菜》《阿妈的盖碗茶》等,花儿表演唱《观光》《观枣》以及“花儿”歌舞《好日子越唱心越欢》等。歌舞团深入挖掘一批能够充分展示中卫对外形象的特色文化元素,既保护了以“回族花儿”为重点的现有文化资源,也打造出了歌舞团的品牌,为进一步占有市场、赢得市场,创造了资本。除此之外,歌舞团还将队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多种渠道在社会和艺术院校中挖掘、挑选、聘任那些业务水平高,有一定培养价值和发展潜质的演员进团工作。并对现有演员通过学习、培训和演出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演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如今,中卫市歌舞团已经是宣传中卫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和宣传中卫、推广中卫的“流动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