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让你的商路四通八达
借幽默的梯子登高楼
幽默是一个获得别人认同的捷径,现在的商界人士越来越了解幽默具有破冰的功能。幽默是人性的一部分,也应该是人们在商战中登高的阶梯。
幽默可以借对方的话来为自己服务。借梯登楼幽默术是借别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楼。反映在商战中,就是借助对方,巧妙地为自己服务,二者巧妙关联,并且出乎对方意料,幽默就油然而生。
借梯登楼幽默术多用于商战中斗智性的场合。对方不怀好意,对你进行故意挑衅或诘难,甚至直接让你难堪。这是经常会碰到的情形。此时,你一定要冷静,不让对方的目的得逞。你可以抓住对方言语里的漏洞,作为一种过渡,并借此说出令对方感到难堪或意外的话,来反击对方。对方攻击性的话,成了你“上楼”——反攻击的“梯子”,一反一正中,包容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便是借梯登楼幽默术的奥秘。
借梯登楼有一个要点是,这借来的梯子一定要稳稳当当地把楼和地面连接起来,而且这梯子必须要能上到楼上去,梯和楼要吻合,收到的效果才显著,才能顺利地“登上楼”,幽默才能产生。
借梯登楼幽默术的功能很多,不一定都用于攻击性的戏语,一般性的调笑也可以派上用场。只要你抓住对方话语中的某个词语或某种意义,就势发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对方意料不到,造成对方预期的失落和发现的惊异,幽默就随之而生。你呢?因为借助对方不怀好意的话,或回击对方,或调侃对方,借对方的梯子,登自己的楼,当然是一举两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柔克刚的说法,不尚发力而尚顺势借力,即借用对方的反应力。“高人能顺势借力,收发自如;庸人则枉费力气,处处受制。借力的手段也有高低之分。其低者,借他人之力,分化瓦解,不战而胜;其高者,借时势之力,顺势而为,势不可挡。”就包含这个道理。
在生活中,幽默也可以通过借力的方式产生,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的话来为自己服务,这也是所谓的“借别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楼”。
这种方法多用于应对攻击性的话语。当对方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对你进行嘲讽、侮辱时,你可以抓住其话语中的某个破绽,顺着对方的逻辑推下去,从而得出一个令对方无地自容的自然结论。这样既能使自己脱离困境,又能给对方有力的回击。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借人力,顺势而为”的幽默故事:
有两个贵族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在路上趾高气扬地行走着,迎面走来一位驼背的老妇人,手里牵着两匹瘦骨嶙峋的小驴子。
两位年轻人打趣地向老妇人“致敬”:“早安,驴妈妈。”
“早安,我的孩子们!”老妇人答道。
老妇人巧妙借用对方话中的“驴妈妈”这个词语,顺其之势,取其神髓,再把自己要说的话经过刻意地加工,平和而又幽默地回击了两个贵族青年的侮辱,在和缓的气氛中,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对两个贵族青年予以温和的批评和教育。
“巧借人力,顺势而为”的关键在“借”和“顺”两个字上。首先要在别人的话语中发现可借之物,把握其内在的精神,然后顺着这种内在的精神,运用可能前后并不协调的话语,表达出乎对方意料的意思,幽默也就轻松产生了。我们来看达尔文是怎样运用这种技巧的:
有一次,达尔文应邀出席一次盛大的晚宴。宴会上,他的身边正好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小姐。
“尊敬的达尔文先生,”年轻美貌的小姐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问,“听说您认为人类是由猴子变过来的?”“当然不是,我所指的是古代的猴子。”达尔文耸了耸肩膀说。
“是这样啊!那么我也应该是在您的论断之内的吧?”小姐问。
“那是当然!”达尔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回答,“我坚信自己的论断。不过,您不是由一般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美貌的小姐还不肯罢休,她又以自己的容貌为题材,想再次为难达尔文一下,她说:“猴子的脸也能变得这么美吗?”达尔文却借她的美貌做出回答:“当然不是所有猴子的脸都能变得这么美,自然是迷人的猴子才能变成这样。”
美貌的小姐想戏谑一下达尔文,以自己的美貌为手段去怀疑达尔文的进化论,意思是:“猴子能变得这么美吗?”达尔文却借她的美貌为梯子:“你不是美吗?自然是迷人的猴子才能变成这样。”巧妙地登上楼,维护了自己的进化论,诙谐风趣。并且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进化论,而不失绅士风度。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流氓地痞找碴儿或者偷抢我们的东西,这时候如果我们孤身一人,无人相助,就可能发生危险,尤其对于女性朋友,更是要多加小心。在被流氓之类纠缠之时,如果你能急中生智,幽默一把,就很可能顺利借得人力,从而摆脱他们的威胁。
下面是一个女孩凭借幽默和机智摆脱无理纠缠的故事:
晚自习后,一个女学生在教室里被几个流氓学生纠缠,她踉跄地奔出狭窄的教室,跑到外头,一面拔腿狂奔,一面大声嚷叫:
“哇!不好了!发生火灾了!发生火灾了呀!”
立马引来很多的人,那几个流氓学生自然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大胆妄为,她也就得以顺利脱险。
现在,很少有人会见义勇为,所以就算她扯破喉咙大喊“救命”,恐怕有人挺身出来救她的可能性也很小。可是她幽默机智地喊一句“哇!不好了!发生火灾了!”听到话而不奔出来看看的人就很少了,她也就可以趁机溜之大吉。这种技巧不但能帮我们脱险,有时候还能帮我们抓住犯罪嫌疑人,避免损失。
两个打工妹在某个城里租了一间平房居住。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潜入她们的房间偷东西,却不小心把她们惊醒了。她们想抓住小偷,又怕打不过;喊人,别人又未必会管这“闲事”。
这时候,一个女孩看到她们房子的门口放着附近邻居家的几辆轿车,就大声喊道:“有贼偷车了,赶紧起来啊……”有车的邻居都慌忙起来看是否自家的车被偷了。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小偷被抓获了。
以上的例子分别说明了“巧借人力”的幽默技巧既能给不善的嘲讽以有力的还击,还能在危险时化险为夷。
其实,“借梯登楼”幽默术还能帮我们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中的安宁和工作中的顺利等等。
以幽默化干戈为玉帛
人与人之间思想不同是必然的现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顶着不同的脑袋,但是,当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要会用技巧,使得气氛不至于弄僵,也避免让双方的对话进入死胡同,变成意气用事。
英国有所大学的外籍学生为了磨炼辩才,时常举行辩论会。有一次,辩论的主题是“文化差异和思想认同的关系”。两队人马争辩得脸红脖子粗。主张文化差异对思想影响不大的主辩是个美籍学生。她侃侃而谈,以美国是各种民族的大熔炉为例,除了言语、衣着和食物有些不同之外,思想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否则岂不天天闹革命。她说完之后,赢得了响亮的掌声。
这时,一位英俊的中东学生站了起来,对这位美籍女生说:“你确定文化差异对你的思想没多大影响,是吗?”
“那是当然!”美籍女生回答。
“这么说,你绝对能接受我们的文化?”
“是的!”
“那太好了,我注意你很久了,你绝对有资格成为我的第三个太太。”中东学生开心地说。
有些人的个性霸道,不愿接受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即使是大多数人所作的决定。在这种时候和他讲道理是没用的,甚至会中了他的圈套,把事情闹大。反向思考的幽默技巧,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协助你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个旅行社举办了一场国外旅行的行前说明会,但是有一位旅客有意见,他想要游湖不愿爬山。这位旅客大声嚷嚷,弄得现场气氛很不好:“你说了这么多有关山上风景多么秀丽,怎么就没说一下,万一我们由山上掉下来的时候怎么办?
负责说明会的导游心想,我已经说过,这山都开好了道路,很好走,这人分明是来找碴儿的。他很不高兴,但是念头一转,忽然说:“如果您不小心滑落下来,请务必记得向右看,右边的景色奇异,会让您终生难忘。”
旅客们一听,都哄堂大笑,那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运用幽默手法可以使你化干戈为玉帛,赢得主动。幽默可以使棘手的商业谈判友好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有段时期,苏联与挪威曾经就购买挪威鲱鱼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在谈判中,深知贸易谈判诀窍的挪威人,开价高得出奇。苏联的谈判代表与挪威人进行了艰苦的讨价还价,挪威人就是坚持不让步。谈判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代表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贸易难题,苏联政府派柯伦泰为全权贸易代表。柯伦泰面对挪威人报出的高价,针锋相对地还了一个极低的价格,谈判像以往一样陷入死胡同。挪威人并不在乎僵局,因为不管怎样,苏联人要吃鲱鱼,就得找他们买,可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柯伦泰是拖不起也让不起,而且还非成功不可。情急之余,柯伦泰使用了幽默法来拒绝挪威人。
她对挪威人说:“好吧!我同意你们提出的价格。如果我的政府不同意这个价格,我愿意用自己的工资来支付差额。但是,这自然要分期付款。”
堂堂的绅士能把女士逼到这种地步吗?所以,在忍不住一笑之余,挪威方同意将鲱鱼的价格降到一定标准。柯伦泰用幽默法完成了苏联政府前任贸易代表们历尽千辛万苦也未能完成的工作。
报刊、出版社的编辑与撰稿者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关系。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许诺给纽约的一家出版社写一本小说,却迟迟没有交稿。出版社编辑一再催促均无结果后,便往杰克?伦敦住的旅馆打了个最后通牒式的电话:
“亲爱的杰克?伦敦:如果24小时内我还拿不到小说的话,我会跑到你屋里来,一拳揍到你鼻梁上,然后一脚把你踢到楼下去。我可从来是履行诺言的。”
杰克?伦敦回答说:
“亲爱的迪克:如果我写书也能手脚并用的话,我也一定能履行自己的诺言,按时将书交到你的手里。”
编辑与作家之间的玩笑说明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而作家为自己不能交稿所做的辩解更是巧妙。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曾当过杂志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退稿。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您把我的小说退了,可是您并没有把小说读完。因为我故意把几页稿纸粘在一起,您并没有把它们拆开,您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
柯南道尔回信说:“如果您用早餐时,盘子里放着一只变味的鸡蛋,您为了证明这只鸡蛋变味了,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一家杂志的编辑收到一封来信:“亲爱的编辑:我希望和您达成一项默契,您如果刊用了我的稿子,您将得到稿费中的一半,希望能得到您的首肯。”
编辑回信说:“您的意见很好。我希望钱都由您支付,每行五元。当您把稿子和钱寄来以后,我将把它刊登在广告栏里。”
因为合作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事情应该平等协商,相互提意见,表示不同看法也应客气委婉些,不能伤了和气。以幽默语言来表达是比较高明的办法。
歌唱家狭诺?帕蒂拉举行独唱音乐会,那位钢琴伴奏自顾自弹得很起劲,以致琴声经常盖住歌声。帕蒂拉虽然几次向他暗示,可他全然不加理会。
演唱会结束以后,帕蒂拉与自己的合作伙伴——钢琴家亲切握手,并谦虚地说:“先生,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您的钢琴独奏会。”
歌唱家用幽默语言表达出了对合作伙伴的不满,又照顾了对方的面子,是一种巧妙而得体的化解冲突的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语言是很好的沟通工具,利用诙谐幽默将干戈化为玉帛,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风趣幽默对紧张关系的润滑作用,无不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上。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一种同情心和爱的表现。
在一次重要谈判中,双方以前未有过任何接触,气氛略显沉闷。这时甲方的代表开口了:“刘经理,听说你是属虎的,你的厂在你的领导下真是虎虎有生气呀!”“谢谢,借你吉言。唉,可惜我一回家,就虎威难再了!”“咦,为什么呀?”“我和我的夫人属相相克啊,我被降住了!”“那么你妻子…”“她属武松!”这一幽默虽有刻意营造之痕迹,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缓和气氛中的作用。
人们在说话交流过程中有时由于言语不合,或者话题转入令一方或双方难以应付的内容,气氛就会突然变得尴尬、沉闷。这时适当运用幽默语言,对于避免和消除尴尬都很有效果。
比如在商店、酒店等服务性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尴尬、难以应付的事情,使顾客和店方的关系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一次,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闯进一家食品店,向营业员喝道:
“为什么每次我儿子在你这儿称的果酱都缺斤少两?”
营业员没有慌乱,仔细想了想,猜中了其中的原因。于是礼貌地回答:
“夫人,你为什么不称称你那个可爱的小宝宝,看他是否身体加重了?”
这位母亲一愣,继而恍然大悟,怒气全无,心平气和地对服务员说:“噢,对不起,误会了。”
做商战谈判中的幽默大师
君子雄辩 幽默助阵
在商业谈判中采用幽默方式,能够缓和紧张形势,制造友好和谐的气氛,从而缩短双方的距离,淡化对立情绪。
每个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接触。个人的,团体的,或为企业,或为金钱,或为地位,或为荣誉,这样你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谈判的参与者。
在许多人心目中,谈判是很庄重严肃的。其实,谈判中采用幽默姿态可以缓和紧张的形势,促成友好和谐的气氛,也就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钝化了对立感。
因此,幽默能使你在谈判中左右逢源。谈判时具有幽默心理能使你情绪良好、充满自信、思路清晰、判断准确。
一位房产商对一个机关大院的破礼堂有兴趣,准备买下来重建一个多功能的娱乐场所,但双方辩论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后来这个房产商得知此单位是急需要这笔钱的,他不再步步紧逼,他对人家说:“如果你们没有其他选择的话,就来找我吧。”
他如愿以偿,这笔生意按他的设想成交了。
他认为,做生意好比追求女性,如果你狂热地追求她,她会扬长而去;而当你幽默地激她一下时,她却会跟着你走。
谈判中要使自己进退自如,没有幽默感是难以如愿的。
运用幽默技巧同样可以消除与顾客之间的紧张感,使整个交际过程轻松愉快,充满人情味,使产品顺利推广。
在一家豪华商店,一位男顾客指着一个瓶子问女售货员:“小姐,这种清凉饮料好喝吗?”
“当然好喝。不信,您只要尝上一杯就会上瘾。”
顾客沉思了一下,说:“好吧,那我就不买了,省得以后麻烦!”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幽默是从内心涌出的,它更甚于从头脑中涌出的。在商业活动中,幽默的作用很大,如果使用得当,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从实际效果上看,富于幽默感的人一定充满活力,他会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广泛的交往、充沛的精力和开阔的胸怀。
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也不论你是董事长、经理或是普通商人,幽默都能助你一臂之力,拥有了幽默,你也就拥有了一具所向无敌的事业“推进器”。
运用谈判的幽默力量就是在谈判中采用幽默姿态,可以从而缩短双方的距商,淡化对立情绪,加快合作关系的达成。
让谈判气氛带有幽默味道
适度的幽默对建立良好的气氛有两大好处:让谈判双方精神放松,进一步密切双边关系。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友好、轻松、诚挚、认真的合作氛围,对谈判双方来说,都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
194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与法国总统戴高乐由于对叙利亚问题的意见产生分歧,两人心存芥蒂。直接原因是戴高乐宣布逮捕布瓦松总督,而此人正是丘吉尔颇为看重的人物,要解决这一件令双方都颇为棘手的事,只有依靠卓有成效的会晤了。
丘吉尔的法语讲得不是很好,但是戴高乐的英语却讲得很漂亮。这一点,是当时戴高乐的随员们以及邱吉尔的大使达夫?库柏早就知道的。
这一天,丘吉尔是这样开场的,他先用法语说道:“女士们先去逛市场,戴高乐,其他的先生跟我去花园聊天。”然后他用足以让人听清的声音对达夫?库柏说了几句英语:“我用法语对付得不错吧,是不是?既然戴高乐将军英语说得那么好,他完全可以理解我的法语的。”语音未落,戴高乐及众人都哄堂大笑。
丘吉尔的这番幽默消除了谈判双方参与人员的紧张情绪,营造了良好的会谈气氛,使谈判在和谐信任中进行下去。
在谈判开始后,礼貌问候对方,轻松地引入谈判的话题,讲究策略,有利有节,求同存异,必要时运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一下紧张沉闷的空气,放松一下绷得太紧的心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商业活动中,谈判双方刚进入谈判场所时,难免会感到拘谨,尤其是新手。在重要谈判中,心理上往往会忐忑不安。而谈判又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为争取各自的利益努力。但如果你固执地认为,谈判就不可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必须唇枪舌战,那你就走进了一个谈判的误区。如果你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以极其认真的态度上来就“言归正传”,没有一点活泼的气氛,谈判场所死气沉沉、闷不可言,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就会造成暂停、僵局的次数很多,于是就会出现满足双方利益的灵活方案少有建设性的提议,达成协议的日期一推再推的情况。所以你应该主动去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某个警匪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谈判专家与匪徒的对话:
匪徒:“你怎么来得这么慢,你们是不是想拖延时间?”
谈判专家嬉笑着说:“不好意思,堵车嘛!”
轻松愉快的气氛能缓解谈判中的紧张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增进人们的感情。在良好的氛围下,人们更容易被理解、被尊重,也更容易获得支持和关注。反之,沉闷抑郁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猜忌和隔阂。在谈判中,不能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就好像机器缺少“润滑剂”一样,给人很别扭的感觉,也就谈不上有效地减少双方心理障碍,给双方沟通增加困难,甚至可能使谈判进展缓慢。
谈判双方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为达成协议,双方不可能摒弃竞争,也不可能拒绝合作,那么合作,就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气氛,这是从谈判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并注意的。首先,在谈判开始以前,主动热情地去接触对方,发掘双方的共同点,为谈判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就双方的兴趣爱好,双方曾有过的合作经历或共同认识的朋友,进行交谈,引起双方心灵“共振”的变化。
全国著名笑星赵本山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一村之长》在上演时引起轰动。后来《中国电视报》上有篇文章谈到了摄制过程中导演与演员之间一段愉快的合作关系。
导演与演员原来并不认识,在确定了男主角邀请赵本山来担任后,导演找到了他。初次见面时,演员穿一件紫红色夹克衫,比电视小品中要年轻不少。所以导演有些迟疑。
赵本山开口说:“咋的,不像吧?虽然今年34岁,看上去却像43岁……”不愧是笑星,第一句话就有幽默效果。
导演也是一个风趣的人,他摘下帽子,露出那“地方脱离中央”的秃顶回敬说:“本人虽40有余,但被人称为老爷爷,这叫有风无度!”
两人一起哈哈大笑。合作就这样在笑声中开始了。
有一次拍摄踩高跷的戏。37℃高温下赵本山穿着厚厚的戏装,踩着高跷扭来扭去,辛苦可想而知。突然,他扑到了前面踩高跷的人身上,昏了过去。大家全慌了,捏人中,抓心窝,忙了半天,才清醒过来,但仍面色灰白,大汗淋离,于是导演下令暂停、休息。
这时,只见赵本山依着卡车站起来了,说:“导演,干吧!”导演含泪劝阻他,他却风趣地说:“你这上百号的高跷队可不是吹糖人,说有就有,今天不拍完,你就哭吧!”
两个小时之后,戏拍完了,演员也流不出汗了。即使如此,笑星仍不改其幽默作风,他喘着粗气躺在村委会的石头台阶上,苍白的脸上现出顽皮的笑,对导演说:
“导演,再拍一会儿,你就把我直接送到八宝山去吧,这里离那儿也近。”他的话把周围的人全逗乐了。
跟这样幽默的人合作,工作再苦再累,也能在笑声中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处处惊魂未定,疲惫不堪。这段时期,法国政治家阿里斯梯德?白里安为维护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6年9月,白里安和德国政治家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就战争善后问题举行了成功的会谈,他俩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即使是这样重大的主题,他们也都是在笑谈中进行的。
为了避开外界的干扰,妥善处理战后赔款事宜,他们特地选择法国汝拉省一个小乡村进行会晤。他们在乡村的饭店里共进午餐后,两位政治家为付账友好地争起来。
白里安站起来说道:“不用争了,我来付饭钱,你来赔款。”
幽默能将针尖对麦芒的商业谈判气氛冲淡,把人们对金钱贪婪、独占的欲望平缓,让人觉得何苦斤斤计较,何不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一个商人没有一点幽默感,谈起话来如同嚼蜡,那么,他和他的客户都会感觉十分别扭,有时会由于双方都看着自己眼前的小利益互不让步,而使谈判或交易陷入尴尬的境地。
制人而不制于人
谈判要争取掌握主动权,要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在谈判中,主动权总是操纵在实力最强的一方手里,对于稳操胜券的主动方来说,“一步主动则步步主动”。所以我们认为,不仅同其他人合作要占主动,竞争中要占主动,就是在谈判中同样要占主动。
在谈判中占据主动的方法很多,利用幽默的技巧对对方进行步步引导,可兵不血刃地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下面就是一则在日常生活的谈判中占据主动的幽默故事。
父亲下了班回到家,他的正读大学的儿子以幽默的口吻问:“爸爸,你可知道人类学家说过,人本来不该是直立行走的?”父亲回答:“这又怎么样?”他说:“所以把汽车钥匙借给我吧!”
儿子先发制人,主动向父亲发问,一步步把父亲诱进自己设的语言陷阱,再提出自己“借车”的要求,使父亲没有理由拒绝,从而取得这次向父亲“借车”的谈判的成功。
要想最快地达到谈判的目的,就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多样选择方案,从中确定一个最佳方案,作为达成协议的标准。有了多种应付方案,就会使你有很多的余地。
小男孩:“妈妈,我要养一只小狗。”
妈妈:“狗多脏啊,宝宝听话,咱们不养狗。妈妈明天给你买只漂亮的玩具狗。”
小男孩:“妈妈,我不要玩具狗,没有小狗,我要一个小弟弟陪我玩也行啊。”
结果,第二天,妈妈就给小男孩买来了一只小狗。
小男孩主动提出要求,给了妈妈两个选择,要一只小狗或者一个小弟弟。妈妈自然会同意买只狗给他了。
而且,你可以提出两种或多种选择,这些选择都可以是对方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比较起来,其中总会有一种令对方最乐意接受的。这时候,你改变谈判结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你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维护自己利益的方法,就会迫使对方在你所希望的基础上谈判。即使对方不同意其中的任何一种提议,他也会在你提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运用幽默的诡辩制胜
运用幽默的诡辩制胜,是指在论辩中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制胜术,它能直接体现辩手的知识水平、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论辩,是探索真理,获得成功的有效手段。
无论是商场中的你争我夺,还是论辩场上的唇枪舌剑,你都需要反应机敏,表达流畅。如果还能巧用幽默,那你就一定会辩才高绝,难遇敌手。
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论辩。
对于上帝是不是万能的这个问题,在古代就长期争论不休。本世纪的神学家曾宣称: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世界就是由这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创造出来的。对此,有个经院哲学家反驳说:
“上帝能否举起一个连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
这位哲学家运用二难法巧妙地使“上帝”陷人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是回答“能”或“否”都不能自圆其说,让那些有神论者左右为难。
论辩是一门艺术,有很多运用的方法,但无论是请君人瓮也好,还是暗度陈仓也好,以及旁敲侧击、以守为攻等等,都包含着幽默力量在其中。
阿凡提去集市买毛驴。卖驴的地方挤满了乡下来的农民。其中有个衣冠楚楚的人经过这里,说道:
“这个地方不是农民,就是毛驴。”阿凡提听了,上去问那人道:
“先生,您是农民了?”
“不,我不是农民。”
“那是什么呢?”
面对衣冠楚楚者的侮辱性话语,阿凡提巧妙运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让其回答,几声追问,让对方窘态百出。
清朝时,有一天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之意何解?”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
乾隆皇帝立刻说:“那好,联现在就要你去尽忠,行吗?”
“臣领旨!”
“那你打算怎么个死法?”乾隆皇帝问。
“跳河。”
乾隆皇帝当然知道纪晓岚不会去死,于是就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来了,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
纪晓岚答道:“我走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中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你在跳河之前应该先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不是昏君,你就不该投河而死;如果说是,你再来不迟啊!’”
纪晓岚不愧是巧辩之士,面对皇帝的戏谑,巧借屈原之说,金蝉脱壳,真是一代辩才!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俭朴,常常戴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游逛。
有个家伙嘲笑他说:“你脑袋上边的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顶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说:“你帽子下边的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个脑袋吗?”
安徒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法炮制,还以颜色,令那嘲讽者无地自容,半天还回不过神来。
在赛场论辩时,幽默更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能巧妙地表达观点,控制场上气氛,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比如,在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关于“儒家思想可以抵制西方歪风”的辩论中,反方复旦大学队有这么一段辩词:
“在孔子时代也有歪风。正所谓歪风代代都有,只是变化不同。孔子做鲁国司寇时,齐国送来了一队舞女,鲁国的季桓子马上‘三日不朝’。而对这股纵欲主义的歪风,孔子抵御了没有呢?没有。他带着他的学生人才外流,去了别国。”
这段辩词巧妙地古今连用,运用典故,切题新颖,“人才外流”一语更是神来之笔,因而取得了极好的论辩效果。
幽默以其巨大的力量被论辩家们称为“幽默炸弹”。“幽默炸弹”在赛场上轰炸,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为了驳斥剑桥队的“温饱决定论”,复旦队对裴多菲的诗作稍作改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两者皆可抛。”
又如,在辩论艾滋病问题时,复旦队又幽默地说:
“如果哪个人给艾滋病‘爱’上的话,恐怕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吧!”
论辩时幽默要能切时切境,天衣无缝。一般借用一些人名、地名、诗句、对联表达一种新义。如:
“我们多次问对方,善花里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为何有那么多的罪恶横行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不跟罪恶做一个潇洒的‘吻别’呢?”
论辩中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制胜术,它能直接体现辩手知识水平、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运用幽默来阐述或批驳对方的观点,会产生极好的论辩效果。
幽默妥协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谈判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必要的退让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咄咄逼人则有可能使谈判走进死胡同。
幽默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进退转折之间,走势向前,就是进步。
1. 大智若愚,巧避锋芒
谈判中也可以通过运用“装傻”的幽默技巧巧避对方锋芒。在谈判过程中,可以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或者装作没弄懂对方的意思,以便巧避锋芒,避免尴尬。它的特点是:谈判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装傻来打击、转移对方的谈判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反击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谈判中,这种方式往往被一些谈判高手使用。例如:
195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激烈地抨击了这个决议,并且怒容满面地嚷道:“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玩意更臭的了!”
尼克松曾认真地看过赫鲁晓夫的背景材料,得知他年青时曾当过猪倌,于是他盯着赫鲁晓夫说:“恐怕主席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屎更臭,那就是猪粪。”
在比较正式的谈判场合,作为国家元首,赫鲁晓夫肆无忌惮,出言不逊,有失体面,他明显是想为尼克松设置窘迫局面。好在尼克松幽默诙谐,暗藏机锋,装做没弄懂对方的意思,实际上却进行了巧妙的还击,打击了对方的气焰,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避免了谈判成为市井中的吵架撒泼。
尽管假装糊涂法有很多的妙处,但有时也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取胜,这就要求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看下面的这则小幽默:
保罗正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个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你最好还是要命吧!”保罗说道,“因为我比你更需要钱!”
这里,保罗的上半句回答显得很糊涂,遇上歹徒,恐怕谁也会保命的,其后一句才点出真意。
装傻实际上是大智若愚。谈判中,装傻可以使人自找台阶,化解尴尬局面;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傻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大智若愚的幽默力量取得谈判的成功。
2. 以退为进,善于忍耐
在谈判中,幽默可以被运用到“先发制人、得寸进尺”的策略中,但是,即使加入了幽默的手法,这种先发制人的策略还是很容易招致对方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使谈判陷于僵局。因此,有经验的谈判者还往往采取以退为进的幽默策略。
在谈判中如果发生意见分歧,一时难以得到统一时,不要急于要求达成协议,要善于忍耐。忍耐,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谈判者可以在忍耐中获取轻松,在轻松中产生幽默。美国前总统卡特就是一位具有忍耐力和幽默感的人物。
一次,他为了促成以色列和埃及的和谈,把双方领导人萨达特和贝京请到了戴维营。戴维营的生活十分单调,令以色列总理贝京和埃及总统萨达特都感到十分厌烦,但又不得不应付每天长达10小时的谈判。每天早晨,萨达特和贝京都会先后听到敲门声。
卡特总是这样幽默地说:“嗨!我是吉米?卡特,请你们准备开始烦闷的、长达10小时的会晤吧!”
到了第13天,双方终于签署了和平协定。
卡特能促成以色列和埃及的和谈,这中间原因很多,但卡特总统的忍耐和幽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以退为进不是消极地退让,其目的仍然是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运用以退为进的谈判策略,再辅以幽默智慧的行动和语言,往往比一味采取进攻策略更有效。
3.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幽默而智慧的谈判者,一般不主动先开价,而总是笑着请对方先开价。因为“后发制人”才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对方开价合乎自己的意愿,也不要喜形于色,而要略为沉吟思考一番,再落落大方地表示可以考虑先接受下来试试。
如果对方坚持非要你先开价或对方先开出的价不合你意时,你切记不要随便出价,而要尽可能幽默而又隐蔽地进行铺垫和引申,一旦他的思路进了你的“范围”,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就会觉得你开的价有一定可比性,至少做到了“知己知彼”。下面是一个生活中的幽默谈判故事。
在一所大学里,小王是农村来的,室友小郑则是城里人,因此小郑常讥笑小王不如自己聪明,并说自己无论哪一方面都比小王强,同学们故意说不信。
“不信,我敢和他打赌!我们相互提问,若有一方不知答案,就付五十元钱。小郑有些急了,沉不住气,大叫道。
小王则说:“既然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人聪明,这样赌我要吃亏。要是我问,你不知道你输我50元钱;你问了,我不知道,我输给你二十五元钱。你看怎么样?”
“就这样吧!”小郑自恃见识广,爽快地答应了。
小王问道:“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小郑答不上来,输了50元钱。随后,他也向小王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小王老实承认,“这25元钱给你。”
小王让对方先开价,然后巧妙地把对方引入圈套,再按照小郑的所谓城里人比乡下人聪明的理论进行推论,反过来证明了小郑的愚蠢。这之中还隐藏着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同样一个问题,同样都答不上来,而结果不一样。小郑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小王的“也不知道”砸了自己的脚,输了钱而又推辞不得,虽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在谈判中,当你对对手的情况不太了解,或者当你不能预测对手会采取什么谈判策略时,就最好“请对方先开价”,先让对方阐述利益要求。然后,你就可以大体了解对手的策略和意图,在此基础上审慎、幽默地表达己方的意见,提出己方的要求。这种后发制人的方式常常能收到奇效。
幽默化解对方疑虑
谈判中,当对方突然提出担心时,你应该给他吃一颗定心丸,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对方的疑虑。谈判中,面对面之外的外围战相当重要。先外围后内里,先幕后再公开,在谈判桌外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可以为场内谈判造就良好的气氛。谈判中的外围战,是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影响对手的手段,是对正式谈判的一种补充。
要化解对方疑虑,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困难,以及造成对方疑虑的主要原因,作一个清楚的分析,作一个清楚的整理。然后才能针对对方的疑虑点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双方的关系发展可能会相对稳定,歧见也比较容易化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中的船长是怎样做的。
有一条船在航行中,突然狂风吹来,海浪滔天,船马上就要翻了。船长急忙命大副去通知乘客弃船逃命,结果大副去了半天,悻悻而回,说道:“他们都不愿跳下去,对不起,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船长无奈,只好亲自到甲板上去,不一会儿,便微笑着回来了,他说:“都跳下去了,我们也走吧!”
大副很惊异地看着他,问道:“你是怎么劝说他们的呢?”
船长说:“我首先对那个英国人说——作为绅士,应该做出表率——于是他跳下去了;接着,我又板着脸对那个德国人说——这是命令——于是他也跳下去了;我又对那个法国人说——那种样子是很浪漫而且潇洒的——他也跳下去了;我对伊拉克人说——这是将军和真主的旨意——他马上起身,穿上救生衣就跳了下去。”大副一听,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太妙了,长官,那么你是怎么对美国人说的呢?”船长说:“我说——您是被保了险的,先生。那家伙赶紧夹着皮包跳下水去了!”
上面故事中,船长针对不同的人,总结归纳出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在我们看来,这些说法都很幽默,可是在听者耳中,它代表了另一种属于民族和职责的内涵。其实,在无奈的情况下,大家必须做出跳海的选择。每个人都明白船长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大副没有完成的任务,船长很轻松地就解决了。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想在谈判桌上说服他人时,除了要使自己的语言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分析对方的性格,因人而异采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说服外,最重要的还是先造成良好的形势,使对方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提议,这样幽默的说服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很可能因基本条件不充分而导致谈判失败。
幽默打破谈判中的僵局
在谈判过程中难免遇到僵局,此时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破解僵局的办法,它在直接体现辩手知识水平、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高下的同时,也将谈判带入到一个新的境地。
有一所大学,辩论社的指导教授有两位,一位是遗传学的教授,另一位是环境学的教授。
一天,两位教授为了指导学生,于是以遗传学和环境学两门学科中哪一门学科对人类的贡献最大为主题互相辩论。
两人各据铿锵有力的论证,各自说明自己的立论最为正确,没想到在唇枪舌剑之下,两人越辩越激烈,最后,环境学教授赌气说了一句:
“哼!遗传学有什么了不起,我儿子跟我长得像,就是遗传学。”
遗传学教授见到他动气了,于是幽了他一默,惹得所有学生大笑不止。你猜,他是怎么说的?
遗传学教授说:“是啊!你儿子像你是遗传学,若是像你的邻居,那可就是环境学了。”
在社会生活中,类似的出奇制胜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全都在意志、情感的接轨点上灵机启动,在笑语中成功地破解谈判僵局,达到说服人、征服人、感染人的目的。
用转移话题的幽默谈判技巧也能打破僵局。这种转移话题打破僵局的方法,常常使谈判绕了一个圈子,多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又成功地到达了终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话题转移得幽默巧妙,不仅能调节气氛,还能为谈判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幽默能减少人们之间的紧张对立。因为代表各自的利益,恐怕很难轻易地让步,谈判期间必有一番唇枪舌剑的苦斗,有时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时,如果某一方代表说句幽默的话,或讲个小笑话,大家一笑,紧张的气氛就可能化解,双方可以继续谈下去。
其实,话题的转移有相当的难度存在,须有对语言驾轻就熟的技巧。话题转移得不好,有时虽然能暂时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但对于大局并没有什么益处。
转移的话题必须视具体情况和对象,因地制宜,就近转移,不能不着边际,随心所欲,风马牛不相及。
转移的话题主旨也不能变,虽然不涉及正题,但必须与正题有关,不管绕多少圈子,牛鼻子始终不能放,做到“形散神不散”。
旁巧侧击幽默找软肋
运用旁敲侧击法就是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对手的一些观点。由于运用旁敲侧击法时,谜底被深深地埋藏在幽默的话语下面。所以,要在谈判中运用这种幽默技巧并取得幽默效果,就要在己方发言之后,留给对手一个短暂的回味时间,对手才能体会到幽默的话语和谜底之间微妙的联系。因此,在谈判中我们不但要自己善于运用这种幽默技巧,而且还要善于领悟对手的这种幽默。
恩格斯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在言谈中寓庄于谐地表达一个严肃的内容,甚至用来进行善意的批评,每每使对象在轻松的感觉中备受启悟。
对此,生物学家格瓦列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一次他在讲课,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学开了鸡叫,引起课堂的一片哄笑声。这时,格瓦列夫镇定自若地看了看挂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只挂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能动物的一种本能。”
如果说,格瓦列夫的一番“张冠李戴”,是给同学们的一个警策,那么,它无疑是深刻巧妙的最好的警策,幽默而意味深长。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商人,假如都能以幽默的言谈交流,那么,祥和亲密的商业气氛便会形成,整体的商业行为规范也会确立。
常常有这种情形,迎和骄纵得不到理解和沟通,运用幽默巧妙地奚落、不甚客气地回敬反而能取得某种协调和平衡。对此,幽默是不露声色却得心应手的。
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的死期到了。警察唤醒他,问他早餐想吃点什么。
“对啦,我想起来了,”罪犯对警察说,“我最喜欢吃桃子。”
“你知道,现在是冬天,哪来的桃子呢?”警察答道。
“没关系,”罪犯说,“我可以等!”
在社会整体匀称平和的状态中,幽默言谈在各自固有的语言区域内熠熠闪光,避免了那些无谓的冲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体悟。
要在商业的舞台上应对自如,一帆风顺地交友、立身和推进自己的事业,向社会奉献才智,有时很需要学点“狡猾”,学点风趣。因为幽默言谈在交际中总是出尽风头,闯开一条成功之路。
在谈判中,当需要批评或提醒对手而又不便直接向对方提出时,也可考虑使用这种幽默风趣的旁敲侧击法,从侧面提出一些看似与谈判主题无关的话题,以此来达到启示、提醒、警告等目的。
1969年9月的一天,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越南战争的问题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举行会谈。谈判正在进行时,尼克松总统给基辛格打来电话,接完电话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机智地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驾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
基辛格立即回答道:“总统是非常注意选择词汇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在这次谈判中,基辛格巧用火车与飞机的比喻,幽默地对对手进行旁敲侧击,既鲜明、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而语气和态度又不是显得十分强硬,令对手容易接受。可见,在谈判中,语言幽默、形象,往往能有效地活跃谈判气氛,使谈判轻松、愉快,并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谈判中运用旁敲侧击时,还要注意在说话之前先动动脑子,从正面、反面、侧面多角度地想一想,寻找出可以使对手得到启示的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最好的,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