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政海秘辛
443300000014

第14章 桂 张(发奎)军攻粤失败

张发奎、黄绍竑在石桥经过四小时的会商,决定了以下各事:

一、李宗仁以中央传达所长名义,统一指挥第三、第八两路部队作战。

二、李宗仁为便于和汪精卫、张发奎联系起见,任用汪派中委陈树人的胞侄陈翰誉为第八路总司令部参谋长。

三、张发奎的第三路经怀集、广宁到清远;广西的第八路经德庆、肇庆、四会到清远;定十二月六日两路在清远会合。

张发奎的部队一共有四个旅,即:第十旅旅长邓龙光,第十一旅旅长黄镇球,第十二旅旅长吴奇伟(1890—1953,广东大埔人。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四军军长。1938年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司令。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2月在香港通电起义。),教导旅旅长陈芝馨,兵力共约二万一千人。

广西的部队共有六师一旅,以吕焕炎为第一纵队总指挥,杨腾辉为第二纵队总指挥。第一纵队辖许崇武、梁朝玑、杨义三师和封克鲁旅;第二纵队辖梁重熙、黄权、蒙志三师。除吕焕炎率杨义一师留守广西外,余悉东下作战。三、八两路出征兵力大略相等。

蒋介石对桂、张联合攻粤早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的部署除陈济棠以第八路总指挥统率余汉谋、蔡廷锴、蒋光鼐、香翰屏、李扬敬各师外,还派朱绍良的第六路谭道源、陈继承、毛炳文三师援粤。另外,蒋又令何键的第四路由湖南进攻广西,并以何应钦为广州行营主任负责指挥。

三、八两路向广东推进行程如下:

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三路到冈寨,第八路一纵队集中都城。

十二月一日:第三路到四会下黄冈,第八路一纵队到下茅墟,第八路二纵队到肇庆。

十二月六日:第三路经清远、高田到上岳,第八路一、二纵队集中清远。

两路在进军途中,张发奎与黄绍竑曾于十二月三日在迳口会晤一次。

李宗仁于十二月六日在清远下总攻击令,七日晚第三路和第八路第一纵队由横石、第二纵队由洲心墟渡过北江,攻击前进。第三路八日到花县,即以吴奇伟、陈芝馨两旅为右翼,攻花县、两龙墟;邓龙光、黄镇球两旅为左翼攻新田石角。左翼对阵为蒋军朱绍良、毛炳文、陈继承三师。九日邓龙光旅在新田破敌,攻到石角。十日邓旅得陈芝馨旅协助,将石角至象山蒋军完全击溃。本来他们可以乘胜直追,进击广州,惜因右翼方面吃紧,他们追到李溪,即被调回两龙墟赴援。

右翼吴奇伟旅,八日晚在莲湖击破谭道源部,即占领花县。九日进攻象山。陈芝馨旅九日下午三时占领象山,吴旅追敌到两龙墟。从十到十一日,战事完全集中在两龙墟,对方为蒋光鼐、蔡廷锴两师,凭坚固工事作战,十一日午黄镇球旅长受伤,邓龙光旅再增加上去,十二日,蒋军在陆空协同下对张军展开反击。张部团长李汉炯、欧震受伤,黄世途、孟敏失踪,全线损失惨重,又与第八路联络不上,张发奎不得已于十三日下令撤退,十四日集中琶江。

李宗仁的第八路系新编部队,士气低落,久攻军田不下,到第三路退却,左侧背受到威胁,也下令后撤。白崇禧特于十三日函张发奎云:“接兄文电,敝军占领芦苞后,决定元晨分由芦苞、白泥渡河,向炭步、新街前进。但主力渡河尚未完毕,迭见贵部军官由花县到军田,谓贵部已向原路退回,故德(指李宗仁)季(指黄绍竑)两公决心暂撤回北江右岸,以便与兄会商后再定计划。敝路正面攻坚三次,毫无效果,甚愧。已令蒙志师开往银盏坳掩撤护贵军。”后来三、八两路都撤经广宁、怀集回到广西。李宗仁原拟以一部扼守梧州,但广西部队还没有退到信都,梧州已被陈济棠部进占,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退往平乐整理,十二月二十八日到达。

关于此次攻粤失败的原因,张发奎在《四军纪实》一书中评论说:“此次之败,在于轻敌。左翼追到人和墟后,不直下广州,处置失当。两军联络不确实。友军不十分拼命攻击前进。且敌有空军参加作战,以至功败垂成。”黄绍竑在他的《五十四忆》中谈到此次失利的原因时也说:“首为步调不一致。次为广西部队频经变动,战斗力已减。对方有空军参加作战,予我军以极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