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三编
4484400000256

第256章 洋務五外洋國勢(2)

論印度興衰並英人治理之始

陳耀卿

印度又名溫都斯坦係亞細亞洲南境之半島有恒河一道與印度中國分隔自北緯七度二十七分至四十一度四十分京師西經二十四度六分至四十九度六分其地為三角形銳角在南底線在北其西海邊浸於印度洋中其東海邊為孟加拉海灣北以雪山為界即希瑪納雅山也自北至南長五千二百餘里自東至西其最寬處四千三百餘里其居民二百兆有奇其地可分為四截一為北印度一為南印度其中之人大半係昔時蒙古人所居一為北德千一為南德千是為南界盡頭處直至哥麼林角而錫蘭一島亦屬於南德千之內此半島之西南海邊俗稱名馬拉巴東南海邊俗稱科羅滿秩耳江河之最大者一為恒河二為信河此二河為其旁之支河匯合而成又有勃拉馬布特拉河其大幾與恒河相埒天時之寒暑與地形之高下而有分別但一離高山無處不熱終年惟有二種氣候乾燥與雨水雨水之勢如瀑布布江中之水泛濫淹溢風之狂猛能拔老樹天氣大率清淑惟常有疫病最害人者莫如霍亂吐瀉地土之膏沃出產之蕃富非他處所可及礦產五金之類甚多金鋼鑽之美麗甲於天下兇惡之獸及有毒之虫亦囗聚於此間居民種類甚雜除印度人為土著外又有巫來由人蒙古人中華人該白爾人阿喇伯人土爾其人而近百年以內又增歐洲人其中以英人為最多各種人每各奉其教不相問聞言語之分別有二十種都城名加爾各搭居民四十五萬人其中英人僅有四千如連城外民數總計之有八十三萬人此城係一極佳之海口土地低窪係淤泥所積大炮台一座名福爾脫威廉耶穌教士駐此城統轄印度教務獄訟有平反衙門又有英人喬口五斯所創亞洲博學會以刊布博議著名官私學塾亦皆有之[孟加](子和)拉省之總督駐此城內其衙門頗壯觀瞻並有無數高堂大囗故俗稱之曰宮殿城貿易極大製造蕃服此印度都城之情形也印度初有之史記全係臆造印人鋪張其來歷言過其實細推其第一朝約在中華伏羲以前首創律例者名瑪奴其婆羅門教之始源亦古其佛教之始在周定王時當阿力山特王時希臘人始知印度之名自彼時起即有多人往印度游歷阿力山特王收服本若部一分之地命彼羅司管理之後又有人名賽亂古司進攻印度直至恒河立通商之事隋文帝時有教士游歷印度帶蠶種回國唐中宗時有回教王之提督名瓜載倍收服信地河兩岸之地唐德宗時回教人得印度之地於是西人更知印度之情形矣當時印度內有無數土酋分踞其地其中最強者係雷嗄爾之土酋彼等為自主之國歷百餘年古里特朝統轄印度以回教攝政嗣古里特朝以其位讓於阿富汗人西里裴斯此家初為蒙古王之附庸後又作帖木兒之附庸此朝至明永樂十一年滅絕印度一國竟為帖木兒子孫所得有名勃勃者擊敗阿富汗人立一蒙古之國幾全踞印度而有之但其國政暴虐國王懦弱各省督撫有大權又有僭號稱王者與之為敵所以其國漸衰我 朝乾隆四年波斯人內弟爾屠戮得列部遂令蒙古一朝敗衰至不可救當明末至 國初時有葡萄牙人及荷蘭人考察印度海濱而未嘗至其內地嘉慶初年法國總督蒲爾同餒及其弟潑累乘蒙古人之衰敗而分裂欲為法國開拓疆土但法政府令其辦事而不為之保護於是有英人聽候印度公司調度而有克里佛與浮倫罕司丁兩人掌執兵權取法王路易第十五所棄之地之事英人始在孟加拉作為立足之地收烏德之土酋作為附庸後設計取緊要之各城與法人戰[伐]賣索爾之王而克之至嘉慶二十二年英人幾統轄全印度或作為英國徑治之省或作為英國之附庸咸豐六年印度總督陶爾西肆其詐謀吞併烏德國加以他項欺壓令人憤怒之事至七年五月遂有印度土兵之變激成大亂佔踞德列羅克拿二城為叛黨之根本重地八年英人裁撤印度公司而以治理之權歸於英君主攻戰二年英人尊其君主曰五印度開拓疆土其管轄之權格外堅固得未曾有光緒三年春英人尊其君主曰五印度大后帝當是時英人在印度中國已得極大之利益即恒河沙上流今之緬甸等處是也嗚乎觀此可知英人之志矣其初通商其繼經營其終蠶食而併吞之以致數千年之古國卒為英人所有此前車之鑒也可不懼哉

俄人國勢酷類強秦論

瑤林館主

天道善變者也地道不變者也人道應變者也乃有地隔數萬里時閱數千年人分數十種而運會所值形勢所成一東一西若合符節者何也豈天道亦窮於變乎囗始而終終而復始者天運也盛而衰衰而復盛者地運也合而分分而復合者國運也然則天也地也人也亦運而已矣中國之與歐洲各國交涉也自俄羅斯始而先有南懷仁利瑪竇等挾儀器東來以天算見重中國道光之季五口通商各國出利炮堅船以兵威相脅當日之智士即知泰西各國不足為患為害中國者獨俄羅斯至以俄比戰國之秦中外明哲無異辭者通商六十年與中國為難者英法日本而已德美俄奧無聞焉幾疑昔日之言不囗矣然英法為難者因越緬壤土毘連也日本則同洲鄰敵之國也德美奧義無相連之屬地自商務教案外他無所爭惟俄人接壤比鄰自黑龍江以迄西藏長至三萬餘里而敦槃玉帛從未以細故失利豈俄人之情敦信義篤邦交果異於歐洲諸國哉黑海之戰英法諸國助土攻俄後乃限禁俄船不許出君土丁海峽銳氣既挫蓄養需時西顧方勞東封遂緩猶之五國擯秦之舉秦兵不敢出函谷關者十五[年](千)也此其類秦者一也西向不得志始決計改道而東然中亞細亞諸部落皆土耳其之屬國勁悍好鬥騎隊尤所擅長後顧增憂豈遑遠略土倚英援不能滅土惟有漸剪其羽翼以自固其藩籬得寸則俄之寸也得尺則俄之尺也得其地不足以富得其人則足以強此俄所以西扼波斯南侵阿富汗東抵中國新疆盡收敖睪基發諸回部以掃除東道猶之秦人閉關謝謝客遂霸西戎且取蜀以為外府也此其類秦者二也秦併六國之時大勢既成滅國五十惟利是視無理可言故各國斥以虎狼詈以無道而當其始固卑禮厚幣甘言以事人者也以東帝奉齊以兄弟約楚交歡趙魏結好韓燕俄人歐亞連交措詞各極其微妙使歐洲各國之君相陰入玄中此其類秦者三也秦地北鄰胡貉西界戎囗南連庸蜀皆有沙漠山谷之阻東面以爭中原如虎負嵎莫敢攖其鋒者俄地背負北海雄據兩洲南向以臨天下攻人則易人之攻之也則難此其類秦者四也秦自孝公以繼體之君皆陰狠沈鷙祖孫父子一德一心休兵息民坐致強大不與山東諸國爭王爭霸以自竭其力自獘其財俄自大彼得至今家法相傳堅忍如一兼弱攻昧取亂侮亡見利則趨見害則避外如遲緩內實堅完此其類秦者五也秦民好武小戎駟鐵女子知兵怯於私鬥而勇於公戰俄人地處極北本古時用武之區舉國皆兵盡人樂戰此其類秦者六也戰國時天下諸侯奢靡相尚子女玉帛士氣久衰惟秦僻處西陲舉國惟知耕戰俄人無多商務國饒米麥販運歐洲有事之時不必仰求於外此其類秦者七也秦自商君著令表彰信義法制嚴明俄王彼得游歷歐洲仿而行新法齊整畫一無復拘攣雖國人意氣飛揚亦有私黨而奉公守法上下無二心此其類秦者八也韓最近秦為各國之屏蔽韓不滅不能窺中原韓既滅即各國俱非秦敵矣今亞洲之高麗歐洲之土耳其即東西兩韓也此其類秦者九也秦所畏者各國之合從耳使各國不相猜忌合力保韓秦人雖強安能越境而攻他國乃各國棄韓不保轉以獻媚於秦自因小嫌互相攻擊致韓地盡為秦割六國先後滅亡夫英法助土保大局也今日本貪目前之利不知聯中以保高已縱令俄人虎兕出柙矣法人結俄以仇英德猶秦欲滅魏先與趙和秦將破燕先止齊援而齊趙信之唇亡齒寒行將自及矣此其類秦者十也夫俄之與秦遙遙曠世而君臣上下定謀設策其相類至於如此豈戰國一書亦如雞林賈人流傳海外哉非也地勢使然而人事不得不然即天運亦若有不期然而然者而幸也禍機雖萌禍端尚伏泰西各國君相不乏雄才大略之人使均如當日助土拒俄同心禦侮則東海西海自當永保太平耳無如法蹶普興全局一變奧義聯合尚可支持然大勢已將岌岌矣自中敗於日高麗附俄英人袖手旁觀甘讓俄人已先著大東洋情勢危險異常遂與當日六國棄韓如出一轍夫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前車之已覆後車之鑒也歐洲各國前無所師其不知鑒焉宜矣獨怪中國通人智士知哀六國而不知情事之相同知畏強秦而轉引虎狼以自衛甚矣哉其愚不可及也彼日本者亦當日同文之國也國策一書豈其[未](本)見而甘為戎首招彼強鄰衽席未安屏藩已失正恐他日禍机所發患氣所乘與中國祗有後先並無彼此沈迷不返覆轍相尋今與古如一邱之貉耳嗚呼豈非天哉

外洋國勢卮言

俄之侵鄰國也有進無退而發於不覺其在太平洋求出路也非以其所產之貨阻滯不銷而因在海參崴覓門徑乎此殆有深意存焉中國若波斯若土耳其以俄國為莫逆求其保護而京都政事日壞使俄之密探囗項密探各國皆有惟俄最重其事專探本國亂黨舉動及外國政事政府派員辦理所需之囗謂之密探囗行於土國者亦得行之於中國也其禍可勝言哉昔者文化盛行商務最旺之處首推地中海之國旋易而至大西洋今將至太平洋歟奧大利亞鈕西蘭日漸興旺北花旗西邊濱海各處自接通全洲之銕路後利源大開日本之崛起於東方中國及東印度又有此奇異之變故皆使太平洋頓加緊要也抑知西北利亞之銕路及中(國)米利加之運河告成後而太平洋長進之勢尤有速焉者也噫俄之勇往無前受其害者果何人哉曰英之百姓也然則將奈何曰惟有另擬治東方之新法而與俄京所定者無異耳中國我已棄之如敝屣可與同舟者要惟日本乎於是有以日本為我友邦者甚至有以之為我同盟者而友誼盟約固何在其可以昭我友邦者或以其退還戰勝應得之利權指還遼東事我未干預相逼其求治外法權之利益指管轄外人事我則首先允從因此厚英而薄俄未可知也雖然我亦有何功於日本哉其國事喫緊之時國體攸關我則束手旁觀而懦弱之勢畢現豈不足以使日人視我之友誼為不足貴也耶既往不咎若我必與之同盟則有難共當雖出師助戰不辭也以水戰而言日本不數年內將有之水師知之我駐在中國海面之兵輪掃太平洋猶乎反掌也以陸戰而言則日本又可以調五十萬之兵我若欲借此精兵之力以助我則我應痛改前非斷不可載蹈前之覆轍矣總之無論盟與不盟我必先有成竹在胸若何雖兵爭不允從若何雖允准不後悔俄惟有主意所以能不折一矢不傷一兵而獲全勝也我故曰凡有阻我為所欲為者必先以言辯繼之以力爭不然則主持中國及印度者皆開門而揖俄皇矣論太平洋大勢

德國某新報素稱精通該國政府事情頃者登報曰德國政府有司盛倡議簡派視察員於中國囗德國欲與俄法鼎立雄視東洋其於貿易久苦無策矣於是遂謂自政策上與貿易上起見苟欲成根本必應獲一新屬地也先是李中堂抵德京伯林道路喧傳謂德借中國某地為貯煤所久之此說囗寂無聞今方有說云中國東海岸必不可不得一屬地也苟如此而施以德政日後中國商務隆盛德民亦必享其利益若委諸民人私自經營則安能期其萬一哉意德國政府勇往直前故其欲得一新屬地之意已牢不可破矣要之如此手段英法俄諸國所嘗施焉德國欲成其志亦必當傚諸國之例也德國懷雄志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