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4484900000407

第407章 兵政六保甲下(2)

若闻兵部新定之例。则州县城池。不过三里五里。官兵聚居。商民辐辏之地。较之道路墩铺。自更严密。盗案窃发者少。稍加防范。则匪类绝迹矣。有司则以为城内无警。则吾职已尽。捕役则以为城内无事。则吾役已供。他无所问也。使兵丁而缉捕道路墩铺之贼。则是以驭车者而使之行舟。以为农者而使之贾贩也。既不能穷贼之窝线。探贼之风声。又不便于离汛远缉。不过束手以待参罚而已。彼捕役见有兵丁。以代其责。不但袖手旁观。以为笑乐。且纵其投拜门下之贼。肆行于道路墩铺。其贻害曷可胜言哉。再查兵部定例。止分别城内道路墩铺而已。至于州县东西南朔四乡。尽有僻处村庄。离道路甚远。从未设有墩铺者。一县之中什尝八九。此等地方失事。当责之文职乎。抑当责之武职乎。责之文职。则曰我管城内者也。责之武职。则曰我管道路墩铺者也。不几置村庄于无人管辖乎。部中未经议及。无可适从。臣以为文武俱属 朝廷臣子。凡事俱当秉公据理。臣系文臣。不敢庇护州县。而使营员武弁独干严谴。且州县而处分一轻。慢视盗案。则贻祸民生。为害地方。所关甚巨。臣又不独为武职偏枯起见也。故臣请皇上停止兵部新定之例。仍照旧例。一体缉拿。一例处分。而限年缉盗之参罚。独当责之有司捕投。有司怠玩则督抚题参。捕役废弛则道府提比。贼自无不获矣。又臣于雍正五年。准刑部咨开九卿议覆山东兖州府泇河通判张若矩条奏一折。内开嗣后同知通判等官。有捕盗之责者。俱令添设捕役。于所辖州县分报承充。遇有盗案。该厅即查明原报充之州县。易地差遣。协同缉拿。等语。臣查外省同知通判有捕盗之责者。不过令其督捕。非若四路同知之令其跴缉勾捕也。四路同知因系畿辅重地。并设有该管兵丁番役。处分较外省督捕厅员甚严。未可同日而语。故外省同知通判衙门。从未设有捕役。责令协捕。如同知通判。果能不徇情面。按限提比。或因公下县之时。逐案就近查比。则经承捕役。俱不敢玩法作奸。受贿纵贼矣。且同知通判。名系州县上司。实属佐贰闲曹。虽节礼捕规。久经禁革。而平日物产土宜。不能不邀惠于有司。缓急所需。不能不望济于属吏。因此而求其廉介自持。正己率属者。十不选一。尚能大破情面。毫无瞻徇乎。虽行牌提比。无非虚应故事。行提之厅差。又不过索县捕之酒饭差钱。州县则徇庇己役。代为具一帖。求请宽限。便可回销。臣不得已。近日严饬各道府提比。并臣亦自行提比矣。且官场痼癖。鲜不庇护自己衙役。视当官值役之辈。即同世仆家人。凡上司行提。即曰令我无颜。属员触犯。即曰目中无我。衙役知有本官曲护。每多足高气扬。肆行不法。臣于此又尝严行申饬。至再至三。窃恐能改者尚难其人。况以州县之捕役。而欲其缉拿厅捕贿庇之贼盗乎。此必不敢也。如原条奏内。或捉拿一二穿窬。混行搪塞等语。此诚县捕之弊。但厅捕与县捕。有何区别。县捕如此。能保厅捕之不如此乎。厅捕而贪赏。窃恐搪塞者不止穿窬。而且系良民。不几多一役即多一扰乎。且州县既为同知通判之属官。则州县之捕役。即可应同知通判之差遣。何难依限提比。今既不肯勒比州县之捕役。而又求其勒比厅捕。其可得乎。臣请皇上停止厅捕一项。以省钱粮。以杜窝纵。并将同知通判不提比捕役。州县官不将捕役解比。作何处分。部严行定例。未必非捕盗之一助也。

弭盗九条疏

佟国器

窃惟天下一切刑名。惟人命强盗为重。然人命有证佐可据。其事易明。有伤痕可验。其迹易见。盗贼则不然。昏夜莫知谁何。踪迹杳无定在。迨至拘摄到官。不加严刑。必不肯认。然彼自为之计。与其摧残肢体。伤折肌骨。何如苟缓一时。姑俟后日。真盗固不轻招。招者未必真盗。臣以为刑讯之法。未尽可恃也。若使弭盗有术。缉盗有方。审盗有法。则盗贼自少而地方得以宁谧矣。臣谨条议九款。为我皇上陈之。

一察为盗之人。凡不农不商不工不佣。无恒业之人。与盗近矣。不事生计。恣意赌博。与盗更近矣。迨其为盗。形状自异。出入无时。潜去潜归。一也。往来多面生可疑之人。二也。常有赢余。费用不经。三也。此皆民间之盗。最易觉察者也。迩来为盗。多是逃兵。冒营伍之装饰。无将领之钤束。地方不敢问。捕役不能诘。惟有乡保法严。流寓必稽。则此辈无所容身矣。甚至见在食粮之兵。亦有为盗者。传闻各处禁城居民。往往被劫。非本弁故纵。岂能猖獗至此。臣以为事发之日。该营将领。应按军法处斩。

一严藏盗之地。除深山大泽。绿林啸聚外。其欲劫掠城市人家。若非往来窥探。路径习熟。岂能突然而来。是以娼家酒楼旅店开场赌博之处。皆为藏盗渊薮。庵观寺院次之。诚能信赏必罚。勒令捕人不时讥察。非但得本地之盗已也。四方大盗。俱无所容矣。

一缉窝盗之家。世无窝主。则盗贼何处踪。盗之去来无常。而窝之居处有定。盗之踪迹犹秘。而窝之举动甚彰。凡被劫之处。其盗之窝家。近不出五里。远至十里二十里止矣。强盗行劫。势难远涉。一恐腹饥力尽。二恐天明追捕。岂有劫掠良久。分赃扰攘之后。自二十里外而来。复出二十里外而去乎。凡盗发后。密访附近地方。情形可疑之家。未有不得盗者。此就被劫处言也。又有久惯窝盗。四出行劫。仍串通本地之窝为线索者。此乡甲之法不行故也。合应着为法令。获得其实者。一窝准十盗之赏。凡本州岛县窝主。在别州县事发者。即就窝主所在。印官以昏庸参革。

一厘审盗之弊。凡获一盗。未有不令供招伙党。初获之时。神魂无主。情实易露。亦有狡黠之徒。故将睚之。诬扳数人。以脱严刑。问官不知。即有落笔附卷之害。据彼口说。信笔填写。此单一经粘卷。凡有姓名者。即为盗案中人。纵得辩清。身家已不可问矣。故为问官者。必细心辨其声口。察其情状。真伪之情。辞色自别。虚捏之语。辨问则穷。我多方以辨之。则掩护之术。不及卒备。我隔别以讯之。则无备之语。不及会同。如果情节真正无疑。此单方可附卷。若是覆荅差谬。其中必有扳。玉石不分。最为大害。故审盗有司。切不得以参差供单。草率附卷也。

一剔审赃之弊。盗以赃获主认为定案。然而执赃论盗。往往失真。臣每见一招之中。盗数多者尝二三十人。某人分某物。一一分明。种种招出。未尝不叹鞫狱之胶柱也。今有杂物数拾。以二十人分之。数日后问所分物。各自言其所分。能不爽矣。以一人而言十数人之所分。能一一不爽乎。况盗皆乌合之众。当昏夜之时。作仓皇之事。能以一人备记某人分某物乎。比皆沿习叙招格套。而不近情理者也。究所分赃。当云花费无存。夫以真赃花费。而无凭坐盗。谁不曰花费无存耶。凡盗情未确者。则当审其赃归何处。卖与何人。若夫盗情既确。则不必待赃以定狱。律称但得财者斩。谓一人得财。则同行者皆斩。故又称同行而不分赃。分赃而不同行。皆斩也。今定狱必拘于赃。则真盗以无赃得脱者多矣。

一严捕盗之法。除负固连营者。应官兵剿除外。凡往来劫掠。出没无时者。惟责成于捕役。盖盗贼原捕役之供户。捕役即盗贼之窝主也。若信赏必罚。法严令明。未有不得盗者。又盗之动静。惟同伙知之。当悬重赏云盗伙之中。有能出首渠魁及党与。引领兵役剿捕者。除免本罪外。仍论功擢用。则盗党人人自疑。而有解散之势矣。

一慎缉盗之票。凡缉拿余党。不可不填明住址年貌。若胡涂混开姓名。则处处可设牢笼。家家可施吓诈矣。凡审供余盗时。先要讯明某人年岁若干。身长身短。有须无须。面白面黑。住于某处。一一开注票上。庶无影射吓诈之弊。臣见有事关叛逆重案。隔省关提者。并不开注籍贯年貌。止列姓名。以致逐县搜查。各里取结。天下同名同姓之人甚多。其为诈索。何可胜计。伏乞天语申饬各直省内。凡有事属叛盗二案。关提人犯者。必须注籍贯年貌。一一明确。如无籍贯年貌。不许行提。

一申首盗之令。凡盗贼自首。原准免罪。若大功以上亲。及同居亲属。虽无服者。出首与自首同。亦准免罪。此律愚民不晓。故父兄明知子弟为盗。而溺于情爱。遂致隐瞒。凡为盗一二次者。父兄知之。一二月者。乡邻知之。乡邻首盗。其实甚难。盖官司捕获真盗。或赃有可疑。尝十数驳未已。良善之民。出身首盗。东奔西走。妨工费钱。万一审不成狱。不惟自坐虚枉。且致盗报复。身命俱丧。以难事责之小民。似非情矣。惟乡甲法行。责成甚严。则人畏法而不畏盗。盗亦法而不人矣。以后审实初盗。其父兄应连坐。审实久盗。其乡邻应重处。

一清为盗之源。劝善莫如乡约。弭盗莫如保甲。第实行则事理民安。虚行则事烦民扰。夫盗岂能不与人同里而居。朝夕相见乎。彼生理经营。里人有不知者乎。所与交游姓名面貌。里人有不识者乎。纵在孤村。岂无亲戚族党往来乎。纵属流寓。其来踪来迹。居停主人有不熟悉者乎。若以乡甲之法。实在举行。如有一人为盗。则阖约举发。如有一人非盗。而被盗诬扳。则阖约保救。惟乡甲废而盗贼敢于公行。乡甲废而盗贼始有渊薮。乡甲废而被劫无声援。乡甲废而真盗无举首。乡甲废而被盗扳诬不敢保救。此盗风所由日炽也。乡甲之法甚严。则奸宄无处容身。天下不忧不治矣。

弭盗四条

沈荃

一剔窝藏以除盗薮。盗贼行。必有众谋之所。寄顿之家。盗之去来无常。或难根究。而窝之居址有定。自易稽查。盗之行劫。每在旷野荒郊。而赃之窝藏。反在通都巨镇。今请严饬番捕约保。于各乡村保甲中。逐细查察。但有窝藏形迹。许即公同密首。有能举首得实。获出真贼真赃者。准给银五十两。如有藐法行私。隐匿不举。非系畏缩避祸。即系通同受赃。事发一体坐罪。窝首既剔。则盗党无依。诚治本穷源之法也。

一禁游猎以消异萌。近访各属地方。有种浪子游棍。不务耕作。专事盘游。或持鸟鎗而走城市。或架鹰犬以入山林。借打猎之名。为资身之策。每见出入无常。其实形闪烁。今即申饬各州邑。严谕保甲。凡乡村中有此辈。用鸟鎗架鹰犬者。尽行开报当官试验。如技艺果精。即当收入民壮之列。量给衣粮。即令巡缉道涂。擒拿贼盗。以羁其身。倘有不肯改业。仍旧胡行。该乡邻保。立行举首。收其鎗械。严逐重惩。盖利器不可以假人。而防奸不厌其过密也。

一毁空庙以穷伏莽。中州地土荒芜。村居寥落。独古庙空祠。是处皆有。或倚山岗。或依林樾。近来屡讯盗案。凡聚谋落脚插秤分赃。多在此中潜迹。供招历历不爽。今请申饬各州县。凡郊原静僻。人迹稀疏之处。有空闲庙宇。严谕乡保。开报有司。如果系古剎名祠。暂令堵塞封闭。或拨防甲居守。使不轨之徒。无可歇足。将见原野廓清。而雈苻屏息矣。

一葺废砦以保宁居。北地居民。往往葺砦而栖。恃楼为固。瞭望周防。其法良善。自遭兵火之后。往时土砦。圯毁甚多。今地方多事。即使大镇巨乡。亦难安居高枕。况村墟寂寂。井舍寥寥。一有不虞。谁为援捄。今请仍饬远近居民。修葺废砦。或十里五里之内。有三家五家之村。并入团居。互相捍卫。内圉既固。外寇不侵。计无有善于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