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挺经
4700700000004

第4章 第二诀励志(1)

【原文】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此诸弟勉之而已。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译文】

大致上文人读书的话,首先要有“志”,然后要有“识”,最后要有“恒”。有志的意思就是不甘于人下;有识就是说必须知道学无止境,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就骄傲,就像河伯(河神)观大海、井底之蛙看天空一样,这都是缺乏见识的表现;有恒就是指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三者缺一不可。诸位现在只是有识无法做到,但有志和有恒,诸位还是可以勉强做到的。

如果能够发奋且自立,则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都可以读书,即使是在山郊野外、嘈杂的场所,也是可以读书的,就是砍柴背柴放猪羊,也是可以读书的。但如果不能发奋自立,则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无法读书,即使是在清净之地、神仙住的地方,也都是无法读书的。所以又何必选择地方、选择时间,只要问问自己,立志是不是真的就可以了。

【点评】

要励志,必须立志。

曾国藩对诸弟子有两个要求,第一是“立志有恒”,第二是“专心致志”。

他说:“苟能奋发自立,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奋发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又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庹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大多数人在一生中,总会常立志,有时是小志,有时是大志。立小志随口可以说说,而且可能也会实现,但难就难在立大志,更难的就是立了大志能否实现、如何实现。

每个人都有惰性,谁都不例外。大凡想有一番作为,也想好好努力的人,每天都在和惰性作着斗争,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彻底战胜惰性?即使自己战胜了惰性,可来自外部的一些影响,比如家庭、单位,也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坚持,放弃一些想法,甚至放弃自己曾立的大志。

梁启超曾说曾国藩是“其一身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就是说,他一生都在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作着抗争,与自己的惰性作着抗争。

勇敢地立了大志,而且也用自己的坚持和外部环境及惰性抗争成功了,这就算克服了一个难点。但接下来又有一个难点出现了:如何实现大志?

实现大志是需要超凡的勇气和精神的。同时,只有勇气和精神还不够,如果没有选择好方向,即使再坚持,也无法达到。甚至选择好方向,也坚持了,可方法不对,也还是无法实现大志。

曾国藩立志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圣贤,所以他说:“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将此作为人生准则的他,一生除了书籍和衣服,没有其他财产,有时候甚至还要靠借债来过年。

做了团练教官,开始带兵打仗后,他又以不怕死来要求自己。他不仅这么要求自己,还这么要求身边的人。为此,他挑选的将士大多都是和他一样有气节、不怕死的人。当然,在那个年代,有志之士、有才之人非常多。但如果心怀大志,却辨不清形势和方向,跟错了人,做错了选择,再大的志、再多的才,一样不能成就大事。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曾国藩不辨形势,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连上十四封奏章,想革除时弊、整顿吏治,但却惹怒了龙颜,差点获罪。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奏章是给同治帝看的,而不是给其他盛世的贤帝看的,因而差点获罪。不过,幸好他又遇到了洪秀全起义,给了他实现大志的机会。同样,洪秀全一路高歌猛进,定都南京,可以说他的大志也已实现了一半,但最终却因为一些错误的决策,导致不仅丢掉南京,而且还碰上了和他同样有着大志,一心要完成大志的曾国藩。

“两强相争,勇者胜”,曾国藩和洪秀全这两个同样深怀大志的人,最终因曾国藩的见识、胆量和策略而战胜洪秀全。最后的结局就是一个得志、一个失志。

从这点来说:有胆量、有见识、有手段,也是实现大志的条件。

说他有胆量是因为他敢越权杀人,敢三次拒绝皇帝的命令。而这种胆量也不是傻大胆,而是靠着他的见识和手段获得的。

那时的曾国藩不过只是团练大臣而已,他既没有地方权力,也没有钦差大臣的头衔。因为锐意练兵,干涉地方政务、军务,地方官还刁难他,派士兵追杀他。

这种事放在其他人身上会怎样?肯定要么退缩,和地方官同流合污,要么报复。可曾国藩没有,他既没退缩,也没有向皇帝告状,更没有报复,而是偷偷地躲在了衡阳。

曾国藩躲在衡阳并没放弃自己的大志,而是发愤练兵,用成绩说话,用自己的功绩来逆转、雪耻。

“能吃人吃不了的苦,能受人受不了的辱。”曾国藩做到了,成功理所当然。

果然,半年后,他领兵取得湘潭大捷。他成功了,也报了仇、雪了耻,因为仇人被革职了,他也扬眉吐气地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这是曾国藩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大志。从这座右铭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高:做不了圣贤,连人都不是了。

又有人说,拥有如此志向的人很多,可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几个?

曾国藩的大志是做圣贤豪杰,“做第一等人物”。掰着指头算来,古往今来有多少圣贤豪杰?又有多少第一等人物?可见,曾国藩的大志就不是一般人的大志,不是那种考上清华、北大,做上公务员、有个好工作这样的“大志”。

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又怎会立如此大志呢?其实曾国藩立此大志,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也是经过了循序渐进的变化,慢慢形成的。让我们先看看他立志的过程。

曾国藩在湘乡涟滨书院读书时是21岁。那时候,他给自己改了个叫“涤生”的号。涤生涤生,涤旧更生。

仅仅是改了个号,但从这个号里,却也能看出他的志向。不过这时他的志向还不是很明确,或者说那时候的志向还只是针对个人。

当他考中进士后,他将原名曾子城改为曾国藩。这个“国”字明显让我们感觉出他的志向逐渐由“个人”转身“国家”了。

第一次北京行,他23岁。京城之行让他大开眼界,也放大了胸襟。在他回来之后,便越发勤奋苦读,整整一年都没有出门。

在家里苦读两年后,他再次去了北京。这次,曾国藩被赐同进士出身。这对其他人来说,已经是大喜事了,但对他,却是羞愧的事,因为离他的目标太远了。

进翰林院进修才是他的目标,可在清朝,一般只有一甲二甲才能进翰林院深造。曾国藩名列三甲,通常是进不了翰林院的。

翰林院是古时很多朝代的最高学府,设置于唐朝。自设置以来,便成了卧虎藏龙之地,那些身怀绝技的作家、学者、医生等都聚集在那里。所以那里也成了很多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

翰林院到了清朝,成了国家培养高级干部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干部进修学院”。那时候,清朝历任汉人宰相几乎都出自翰林院,而皇帝的老师一般也要翰林院出身。

通常进了翰林院的人,基本上可以说能光宗耀祖了。因为即使不能当大官,做大学士也属正一品。而如果做了官,做六部尚书就是从一品,做侍郎就是正二品,做总督是从一品,做巡抚是从二品等。因此,民间便有了“点了翰林”这个令人羡慕的荣耀说法。

正是因为这些,虽然中了进士,但因为点不了翰林,曾国藩还是懊恼之极。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有多高。

因为羞愧,想要急迫逃离北京的曾国藩,在好友郭嵩焘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并参加了后面的朝考,这次的朝考曾国藩成绩不错,如愿进了翰林院。

实现大志的大门打开了,曾国藩开始一边奋力读书,一边不忘和各界能人志士交流。从曾国藩结识的这些人来看,曾国藩的社交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因为他认识了当时的两名大官:唐鉴和倭仁。在这两位可以说是成功人士的启发下,曾国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成为圣贤。

为了实现大志,曾国藩时常向倭仁请教,并且开始静坐修身,甚至还把自己的欲念、坏想法全都记录在案,然后拿给倭仁批阅,让其监督自己。

“又酒时忽动名心,为人戒之”,“无奈我做诗之时,只是要压倒他人,要取名誉,此岂复有为己志?”,“同人射覆,有求胜心”……

从这些话语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大志,他是多么辛苦地在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而这种斗争,可以说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

和功名心作斗争的他,最终写下了著名的十二条日课,并抄录在家书中,给几个弟弟看。在他修身的那段时间里,还戒掉了依赖已久的水烟。

对于立志戒烟这件事,曾国藩曾给自己弟弟曾国荃写了一封信。那时候,他的九弟曾国荃才不过十几岁,因为受到他的影响,也便立志发愤图强,而且还要去外面找个学馆读书。

曾国藩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也经常劝诫弟弟们,他曾对在科场上失利的六弟曾国华说:“你小试不爽,就发牢骚,我笑你的志向太小。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愧为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完人。”

意思是说,你只是小考失利,就大发脾气,我嘲笑你的志向实在太小。若是君子立志,就要代圣贤立言,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

他不仅不齿于只立小志,更不赞同追求虚名:“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这些文字都体现了他的大志。他不但要做大官享大名,还要做圣贤豪杰,要做第一等的人物。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如此志向,如此功名羞耻之心,有多少人能说得出来?又有多少人敢说得出来?

当然,说得出来,也未必能做得到。不要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了,就是曾国藩,尽管有着如此大的志向和觉悟,也依然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惰性。不过,不同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任由惰性存在,最终屈服于惰性,而他却在尽力克服惰性,并打败了惰性:

“不专一,当力求主一之法,诚能主一……故一日之间,情志屡迁耳。”

“细思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

“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时。”

“自十月朔立志自新以来,两月余渐渐疏散,不严肃,不谨言,不改过,仍故我矣。新换为人,毋为禽兽。”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在和懒惰作了长久斗争后,惰性渐行渐远。不过,曾国藩在那时候可能还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成为第一等的学问家、圣贤,而是成了一个领兵打仗的人,虽然他也名扬天下了,但却靠的是军功、道德、文章……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下形势变了,洪秀全造反了。这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无人能控制。不过,“学问纯粹,器识宏深”,谥为“文正”就是清政府给他的最高荣誉,应该算是对他的另一种肯定和评价吧!

曾国藩以后的成就和他的立大志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立志考进士、立志成为理学家、立志做大官、立志清澄天下、立志镇压“粤匪”、立志洗雪耻辱、立志办洋务……这些大志的“立”,都是和当时的大环境相适应的。而在有了这些大志后,又努力沿着通向大志的方向走,最终成为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领袖等,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有人会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曾国藩所处的乱世成就了他吗?其实也不是,在和平时期,曾国藩立志做圣贤、做名臣,他也做到了。所以说,大志未必天生,才华也未必是天生的,都是可以在后期的环境中磨炼或提升的。如果没有大志、没有天赋、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再有利的条件、再好的机遇摆在你面前,也是无法成就大事的。

这,就是所谓的立志!更是励志!

【延伸阅读·曾国藩箴言】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译文】

古人处在艰难忧患的时候,也正是道德学业长进的时候,其功显现在胸怀坦荡上,其效体现在身体健康上。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关键都是在他们经历大磨难的时候,能把心放宽,滋养得灵活,有活泼泼的胸襟,有坦荡荡的心境,则在身体上虽然受到外面的伤害而感到不适,也不至于引发内心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