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原本是件好事,可当受赠人拿到实物后,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奇怪的捐赠
一杰
这是什么
村里有个红旗小学,里面只有一个老师,姓李,已年过半百。这天,村委何主任经过学校,捎给他一袋东西,说这是上海一家公司捐给他们的。
李老师乐呵呵地打开一看,怪了,原来是几根二尺来长的透明管子,不像玻璃,也不像塑料。他拿起来横看竖看,又敲又捏,弄不懂这是啥玩意。管子上没有任何说明,何主任又走得急,连这东西是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了。
李老师知道人家给他们捐这东西肯定有它的用处,可就是猜不出来。他心想,要是小关老师还在就好了。小关是大城市来的志愿者,曾在他们学校教过一年。这丫头懂得多,这奇怪的东西她一定知道怎么用。
一晃过了一个月,这天李老师刚到学校,就见学生们叽叽喳喳地围着一个背着背包、挂着相机的小伙子。小伙子笑着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拍客,喜欢到处跑,喜欢拍照,网络上的名字就叫“任我行”。这次是无意中来到这儿的,想在这里拍几张照片。
见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李老师急忙把他请进自己的房间,然后拿了个碗,给他接了碗水回来。任我行喝了一口,眉头一皱,差点把水喷了出来。
李老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的水不好喝,都是接天上的雨水存起来,有点怪味。”
任我行勉强把嘴里的水咽了下去,点点头,然后抓起相机说:“李老师,麻烦你带我去看看,我想把这里全都拍下来,特别是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方面。”
李老师带他转了一圈,任我行十分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环境方面,对着他们的集水池以及学生们喝水做饭的地方拍了好多照片。
拍完后,两人回到房间,任我行忽然发现桌子底下有什么东西,便弯腰捡了起来。李老师一瞧,原来是之前何主任给他的那些奇怪的管子。
任我行一脸诧异,说:“这个……怎么放在这儿?”
“这是人家捐的。”李老师高兴地说,“村里转交给我们,也没说清楚是什么东西,正好,您知道这东西怎么用吧?”
任我行若有所思地拿着管子敲了敲,说:“我……也不懂。这样吧,我们去村里问问就清楚了。”
李老师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一片热心,于是安排好了学生,就带着管子上村委去了。
到了村委一看,何主任正趴在桌上打盹。李老师把他叫醒,向他介绍了拍客任我行。何主任热情地说:“欢迎,欢迎啊!”他笑哈哈地请他们坐下,端上来两杯水。
任我行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又像上次那样眉头一皱。何主任一看,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里的水难喝呀,你们大城市来的人,肯定喝不惯。”
任我行摆摆手,皱着眉头把水吞下去,然后拿着那个杯子左看右看。那杯子也没啥特别的,也就是个普通的一次性纸杯子。何主任见他盯着杯子看,脸上有些不自然起来,咳了两下,问李老师来这儿有什么事。
李老师忙把管子拿出来,尴尬地说:“何主任呀,您上次转交给我的东西,我没见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何主任一看,顿时怔住了。
一路探寻
任我行忽然把杯里的水一口喝干,说:“其实它是用来装杯子的。”说罢,把手里的杯子放进了管子里。
“装杯子的?”李老师愣了愣,现在还有专门用来装杯子的东西!
任我行微微一笑,给他演示了取出杯子的过程。看到这儿,李老师明白了,这管子真的是用来装杯子的东西,可没有杯子用来干什么呢?他疑惑地望着何主任。
任我行笑着问何主任:“这些捐赠的东西是乡里转下来的吧?人家捐了装杯子的管子,应该还会有些杯子吧?”
何主任脸红红的,沉默了半晌,叹了口气说:“唉,是还有些杯子的。那天乡里派人送来,来了人,水总得请人家喝一口吧?可咱这里连个像样的杯子都没有,碗又脏兮兮的,就先拿了几个杯子用。后来想,以后乡里还会来人的,就把剩下的杯子留在村委了……”
一听是这么回事,李老师愣了愣,接着苦笑着摇摇头说:“其实,有没有杯子都一样,咱们这里的水用碗喝跟用杯子喝,没什么两样。”
两人走出村委,任我行突然说:“李老师,咱们到乡里去一趟吧。”
李老师疑惑地问他去乡里干啥。任我行说他想去见见乡领导,而且只会对他们学校有好处。李老师心动了,他觉得这个拍客有点神秘,又好像有很大的能力,或许真能给他们学校带来点好处。
一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乡里,进办公室一瞧,只有个胖大姐坐在桌子前嗑瓜子。任我行说他想找个领导说件事,胖大姐一打量他,觉得来头不小,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迅速从饮水机接了两杯水过来。
李老师拿起来喝了一口,感觉甜丝丝的,扭头一看任我行,这回也不皱眉头了,反而赞道:“这水真好喝!”
胖大姐呵呵笑着说:“这不是自来水,是买的桶装水。”
任我行左看右看,最后眼光落在那台饮水机上,说道:“这饮水机是新款啊,得不少钱吧?”
胖大姐说不是她经手的,不晓得,说着出去找领导了。过了一会儿,她领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回来,介绍说:“这位是我们郑副乡长。”
一看领导来了,李老师急忙站起来。刚要问好,哪知郑副乡长严肃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一扫,脸竟沉了下来,冲他说道:“李老师,你来一下。”
李老师惴惴不安地跟他走到楼梯口,郑副乡长转身严厉地盯着他:“李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我、我……”李老师摸不着头脑,“我怎么了?”
“你有意见,可以反映啊!”郑副乡长气愤地说,“你怎么就不能考虑一下大局,你知道你这样做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吗?”
李老师完全傻了,愣愣地看着他。郑副乡长的目光恨不得把他吃了:“你不声不响就带个记者来,你存心要整我们呀!你明摆着要跟乡里作对啊!”
李老师吓得一哆嗦:“他……他不是记者……叫什么拍客。”
郑副乡长手一挥:“拍什么客?你别说了,回去等着处理吧!”说罢手一背,气哼哼地往回走。
李老师蒙了,晕头转向地走到办公室门口,只见郑副乡长对任我行冷冷地说道:“对不起,我们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你请回吧。”
“我不是记者。”任我行急忙解释说,“我就是想来问个事而已。”
“问什么事?”郑副乡长咄咄逼人,手一指旁边的饮水机,“我知道你想问这个,我可以告诉你,是我们留下了,乡里经费困难,连个饮水机都无法购置,所以暂且把几个饮水机留在乡里作招待用,这是乡里讨论决定的……”
原来如此
门外的李老师听到这儿,头脑忽然清晰了:怪不得自己糊里糊涂挨了一顿骂,原来乡里的饮水机也是人家捐给他们的啊!
李老师默默转身走下了楼。刚出门口,任我行从后面追上来,说道:“李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乡里了吧?”
李老师苦笑着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记者,但我谢谢你了,不过也请你不要追究了。其实就算我们有了饮水机,有了喝水的杯子,那又有什么两样?水还是一样的水。”
“我真不是记者。”任我行笑着说,“但我有权利弄清楚这件事。”
任我行这才告诉李老师,他就是捐助他们学校的那家公司的人,公司派他暗中调查捐助物资的情况,所以他才没有公开身份。
李老师用力握了握对方的手,露出一脸苦笑:“谢谢你们的好意了!不过,事情弄清楚了,就算了吧……有没有饮水机,用什么东西喝水,我们也不介意。”
任我行摇摇头,也不说话,他打开身上的背包,从里面取出一张图纸,递到李老师面前。李老师看了看,上面印着一套机器设备。
“这是我们公司捐赠给你们学校的直饮水设备。”任我行说,“有个姓关的志愿者曾在你们学校任教,她在网上呼吁帮助你们解决饮水困难,所以我们公司给你们捐了这套设备。”
李老师的眼睛顿时瞪圆了,呼吸也重了起来,直愣愣地盯着图纸上的机器。
任我行指着图纸上的设备,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套设备价值三万多元,经设备处理出来的水可直接饮用,可供三百个学生饮用和做饭。
李老师越听,眼睛瞪得越大,双手更是微微颤抖。“这、这些设备呢?”李老师指着图纸上的设备,声音都哆嗦了,“在哪儿?”
任我行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通往县城的道路方向,半晌才默默地说:“都怪我们,只图省事,早应该想到,这套设备从省里到市里,再到县里……”
李老师眼眶都湿了,猛地一拉任我行的手:“走,我们这就到县里去!”
“算了。”任我行拉住他,“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我会向公司报告的,争取再给你们捐一套,到时我一定亲自押送,交到你的手上。”
李老师站住了,怔怔地望着县里的方向,心里无比高兴,却又分明想哭。
多了一个零
何学滔
张三喜欢泡澡,是洗浴中心的常客。老婆曾问他:“听说里面有各种服务,干啥都行,你不会是喜欢那个了吧?”张三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我是那样的人吗?”老婆知道张三的品行,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这天,张三想去泡澡,没想到常去的那家洗浴中心装修停业,他只好换了一家,这家环境不错,价格也差不多。他洗好澡,去休息大厅睡了三个多小时,才准备离开。
在换衣服时,张三听到有人喊他,转身一看,是自己的上司李经理。张三没想到李经理也来泡澡,连忙打了声招呼,并客气地说:“你先走,账我一起结了吧。”
李经理推辞了几句,见张三十分坚持,便道声谢先走了。
过了一会儿,张三来到总台结账。他之前看过价目表,洗澡搓澡足疗共40元,李经理的花费应该也差不多。谁知,总台小姑娘告诉他,两人合计370元。张三傻眼了,他没想到李经理花了330元。他反复问总台是否弄错了,小姑娘斜了他一眼,反问道:“不是你自己同意替人家付账吗?”张三没办法,也不好意思打电话给李经理问问多少钱,只好自认倒霉,掏钱结账。
张三结完账,转身打算出门,不料差点撞到一个人,抬头一看,竟是同事周天。周天挺意外地问道:“哟,你也来这里洗呀?以前咋没碰上?”
张三结结巴巴地说:“哦,我头……头一次来,你洗……我先走了。”说完,急忙走了。
说实在的,张三有点怕周天,因为周天是公司里有名的大喇叭,他知道的事等于所有人都知道了。他想,万一周天知道李经理花那么多钱的事,麻烦可就大了。
真是怕啥来啥。第二天一上班,周天看到张三,就嬉皮笑脸地凑上来说:“昨天走那么急干吗?不会有事吧?”
张三顿时紧张起来,问道:“你啥意思?我能有啥事?”
周天笑嘻嘻地说:“你找的那个咋样?没看出来你也好这一口呀。”
张三急了:“你啥意思?别乱说!”
周天不屑地说:“洗个澡花那么多钱,没找人按摩啥的,谁信呀?”
张三觉得头嗡的一下大了,不禁结巴上了:“我……我没有……不是……”说着,直央求对方别再说这事了。
不料周天转身就在公司里广播了,大家没想到看上去老老实实的张三竟然有这事,不禁议论纷纷。
很快,张三老婆也知道了这事,对着张三一通审问。张三反反复复地交代,说自己是替李经理买单的。老婆半信半疑,一时也不好判断。
另一方面,李经理也知道了这事,专门找张三谈话。张三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见李经理问起,索性开门见山问他是咋回事。李经理说自己就做了洗澡加足疗,价格是33元,他以为张三自己做了坏事反而赖上他了,但见张三赌咒发誓的样子,又觉得这事有问题。
两人仔细分析了一会儿,觉得定是那总台的小姑娘看错了,把33元看成了330元,多看了一个零。
下班后,两人立刻赶到了那家洗浴中心,可那天值班的小姑娘刚好不在。他们找到洗浴中心的大堂经理说明了事情经过,可大堂经理听完,摇摇头说:“不可能看错的,再说当天倒是可以查,现在查不了了。”
两人一听,十分沮丧,这钱是小事,可名声要紧呀。张三着急地问道:“就洗个澡,让我们消费那么多,合理吗?”
大堂经理眼一瞪,冷冷地说:“咋不合理?你们干啥了自己不知道呀?比你们花费多的人还有呢,你们算啥?”顿时噎得两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郁闷地出了门。
这时,李经理突然灵机一动,对着张三耳语一番,两人便进去洗澡。当他们在做足疗时,李经理突然对服务员说:“给我来上次那样的套餐,洗澡加足疗,不带按摩,330元的。”
服务员很奇怪,说:“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套餐呀。”可李经理坚持要这样的套餐,服务员没办法,只好找来了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听了,也表示为难。李经理冷笑道:“我就要上次那样的套餐,你如果收330元,我就找消费者协会投诉;你如果按330元的价位给我来点不正当的,我就报警。你觉得如何?”
大堂经理面红耳赤,急忙说:“不好意思,上次是总台看错了,是多了一个零,我这就把上次多收的钱退给你们,如何?”
一旁的张三听完,嘿嘿笑了。
小小一个账本,凝聚着人世间最美好的品德——诚信。
药商的账本
阿辞
奇怪的客人
程小峰是亳州人,在当地开出租车多年。这天下午,有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坐他的车,说是要找几个人,可差不多跑遍了整个亳州,一个都没找到。
程小峰好奇地问:“为什么你要找的人都搬家了啊?”男人说他离开亳州已经十年了。
到了傍晚,程小峰说他得回去交班了,男人只好付了车费。下车时,他不小心把头上的鸭舌帽碰掉了,程小峰发现,原来他是个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