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4703500000012

第12章 这十年,要明白这些交际常识和规则(1)

俗话说“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跟对人一阵子”,这句话谈的是“跟人”、“站队”问题。而如何跟对人,考验的则是一个人的交际本领。不善交际甚至交际低能都不要紧,关键是利用好自己的大好年龄,二十几岁时拥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锻炼出一双慧眼,培养出自己的人脉圈子。

1.别把“酒肉朋友”当真朋友

朋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有朋友,可是朋友也分为很多种类,交什么样的朋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本身的品位和阶层。但是,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有一种朋友是绝对不能交的,那就是“酒肉朋友”。

所谓的酒肉朋友,就是指那些一起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我想,每个人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可能不存在,但是一定要与之少来往。古人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谓的“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指的就是酒肉朋友。

要看一个人的品质,看他交的朋友就能窥得一二。在人们眼中,那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必然自己也是一位博学的君子。而那些每天与鸡鸣狗盗之徒往来的人,即使没有作奸犯科,也绝对称不上好人。如果真的给别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你就算能力再出色,也不能轻易改变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所以,交朋友虽然是你自己的事,但它却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

其实,少交酒肉朋友,最关键的,是因为这种朋友对一个人的发展没有好处。我们交朋友,是为了能有一个在你困难时帮助你,在你快乐时与你分享快乐,在你犯错误时阻止你的人。显然,酒肉朋友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他们只会在你有成就的时候来找你,当你落魄时,你会发现,那些好哥们儿、好朋友,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莎士比亚曾说,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一片冬天的乌云刚刚出现,这儿飞虫们早就躲得不知去向了。克雷洛夫也说,交上了坏朋友的人,是难以得到世人的敬重的。由此可以看出,交朋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毕加索是著名的画家,像这样的艺术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怪癖。因此在毕加索死后,很多人出版了关于他的传记和回忆录,在这些书里,很多人说毕加索是个自私、贪财并且专横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吝啬鬼”和“虐待狂”。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理发师厄热尼奥·阿里亚斯拿出了自己的私人珍藏到巴黎博物馆展出——这位96岁的老人与毕加索有三十几年的交情。

他不忍心看见自己的老朋友在死后被人污蔑,于是拿出了他的珍贵收藏,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毕加索。

友谊的价值,就是能在危机时刻站出来为你说话,就像毕加索已经死了,他的好朋友还在维护他的名誉。

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能有几个厄热尼奥·阿里亚斯呢?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固然是非常快乐,可是一转身,又有几个人能把你真正放在心上呢。所以,酒肉朋友绝对没有必要多结交。只有一两个泛泛之交,算作自己好人缘的证明也就足够了。如果身边每一个朋友都是这样的,那就非常悲哀了。

酒肉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只是你的玩伴,并不能在你发生危险或是犯错误时帮助你。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品格高尚、博闻强识,且性情耿直的朋友,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给你帮助。尤其是年轻人,往往最爱热闹,一大帮朋友一起出去吃喝玩乐的感觉,当然比有人整天对着你唠叨的感觉强。其实,只要想想,那些整天跟你一起吃喝玩乐的人会不会因为担心你的身体而劝你少喝点酒呢?他们会不会怕你的父母担心,然后让你早点回家呢?这些都不会,而那些整天对你唠叨的朋友们则会。

劝你是因为真正把你当成朋友,否则何必对你唠叨呢。没有人有义务这么对你,真正的朋友这么做是因为珍惜你们的友谊。所以,不要觉得唠叨你的朋友很烦,也不要觉得跟朋友吃喝玩乐很快乐。只要想想唠叨你和陪你玩,会给你造成什么后果,你就会明白,酒肉朋友为什么要少交了。

2.积极主动,拒做“宅虫”

随着网络的普及,“宅”这个概念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宅人”。所谓的“宅”,是一种由日本引入的概念。到了中国,常指那些对人际交往不甚了解,朋友不多而且多是网友,没有什么社交活动,同时也对任何事都没有什么积极性的人。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对社会的恐惧,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等原因,选择了在家里做一只“宅虫”,沉溺于网络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浪费了。

里查生曾经是美国“巴尔的摩驹”足球队的一员,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拥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了。但是他家里有两个孩子,而且妻子还怀了孕,凭借一年一万美金的收入,他很难养家糊口。为此他曾要求加薪,但是被拒绝了。

因此里查生辞了职,全家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南卡罗来那州。在那里,里查生决定自己做点生意,但是却没什么想法。这时里查生的老朋友来邀请他一起买下一间速食品商店,里查生马上答应了。但是每天辛苦的工作却没有为里查生带来太多的财富,一个月后,他只挣了不到500美元。

然而,里查生并没有绝望,他主动出击,到处寻找改进的机会,利用自己从球场上学到的知识,真诚待人,降低食品的售价。不久,他的快餐店就开始赢利了。几年后,里查生的快餐店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本人也积累了上亿美元的资产。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主动走出去,多参加面试,多换几份工作,到最后肯定能找到你的定位在哪里。如果每天宅在家里,跟电视电脑为伴,那是不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与其每天躺在床上,脑子里有一百个念头在转,还不如走出家门,选择一个计划,彻底地执行它。

很多年轻人觉得“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很新潮的事,甚至以自己是个“宅人”自居。确实,每天待在家里,睡觉睡到自然醒,有什么实际需要也是通过网上购物,这种生活非常具有吸引力,所谓的“SOHO”族和“自由职业者”听起来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可是,当你真正选择这样的生活时,你是否想过,这样的生活你能过多久呢?没有真正在社会中锻炼过的人,就算是宅,也不可能宅太久的。等到你发现,这样做一个“宅虫”对你没有任何好处的时候,你就只能像小宋那样,在接近不惑之年从头开始。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在刚毕业的时候就把该做的事做完、该积累的经验积累好呢。

很多所谓的“宅虫”,他们能够“宅”下去,是因为父母的支持。他们吃住都靠父母,自己只是偶尔做一些工作赚一点零用钱。我们没有资格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在这样“宅”的时候,想想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每个人都要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算安稳,父母也才会放心。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比尔·盖茨那样的魄力,能从哈佛退学自主创业。我们都是普通人,走出去,到社会中就业,参与社会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会的看法往往还很天真,所谓的“工作能力”大都也只是书本知识。这更加需要我们积极地走向社会,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生存技能。做一个不见天日的“宅虫”并不新潮,这只是年轻人天真的幻想。机会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连家门都不出,工作都不去找,又怎么可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呢?就像一个人从来都不买彩票,却天天幻想自己中了500万大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在职场上,积极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不主动地表现自己,不主动去寻找机会,那就没有人会注意到你。那些能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能够把自己的优点表露出来、积极地寻找机会的人。就算是在古代,不也是有“毛遂自荐”的典故吗?与其每天在家里想东想西,倒不如出去闯荡一番,说不定,我们真的会撞上好运。

1977年恢复高考后,张艺谋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但当时北影的规定是只招收22周岁以下的学生,张艺谋已经超龄了。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就此放弃,但是张艺谋没有放弃。他鼓起勇气,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写了一封信,信中附上了自己的摄影作品。于是,在文化部部长的推荐下,张艺谋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走上了他成为著名导演的道路。

如果张艺谋当时放弃了,屈服于现实,那么今天中国就会缺少一位著名的导演。所以,既然张艺谋可以主动出击,我们为什么不行呢?走出家门,积极投身于社会,难道不比在家里当一只“宅虫”更有吸引力吗?要知道,就算是再著名的作家和文学家,都不会只是待在家里写作,他们会到各种地方采风,跟社会上各色人等接触,因为他们知道,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道理。

所以,如果想不被社会抛弃,就要积极主动地向社会靠近,去适应社会。如果每天宅在家里,那你恐怕永远也适应不了社会,更别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了。

3.以不给他人“添累”为基准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我们的生活被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圈子,可能互不相干,也可能产生交集,可是,不论是哪个圈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总有那么一个或是几个人,被大家交口称赞,是每个人心里的好朋友。我想,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在人群中备受欢迎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凡事基本不求人,别人有求于他们总会尽力帮助。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大家当然会喜欢那些无私帮助别人,而且从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人,而非那些总是给别人添累的人。

很多人觉得,自己人缘好,人脉广,这是自己的“本事”,证明自己的有魅力。殊不知,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这就成了你“不懂事”的证明,不但同性不会喜欢你,就连异性也不会再理睬你了。

在人际交往中,最要紧的,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管做什么,都要想想别人,把不给他人“添累”当成做事的基准。要知道,朋友、同事,包括家人,他们都不是你的奴隶,没有义务帮你做任何事。他们之所以事事帮助你,那是出于对你的感情,如果因此而事事麻烦别人,那再好的感情也会因此而产生裂痕。

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从小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孩子,所以经常认识不到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件事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从小都备受父母和长辈宠爱,所以长大后就认为别人帮自己的忙是应该且合情合理的。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父母,他们不会无条件地对你好,给别人造成麻烦,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别人会记在心里。每个人都有远离麻烦的本能,如果你总是给别人添麻烦,那时间长了人们自然会避开你。而此时,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不管做什么事,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可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却不能只想着自己,而是要多想想别人。可能你觉得,只是让别人帮你做一点小事,不会给别人造成太大的麻烦,可在别人眼里或许不是这么想的,你的一点小事可能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这将直接导致你日后的人际交往因此而受阻。

一位在美国的朋友说,在美国,辅路路口都有“STOP”的标志,而在中国路口只有一个“让”的标志。停止和让,一个是强制性,一个是靠自己的觉悟。而在美国,过马路考虑其他司机的利益已经成为所有人的一种思维习惯。不像在中国,抢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庆幸的是,政府正在积极解决这一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人民一定会有优良的交通意识。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见最多的,却是那些只会麻烦别人的人。其实,不管做什么,只要自己能办到的,就不要麻烦别人。中国人最讲究“人情”,而“人情债”是最难还的。你欠了别人的人情,如果日后他托你办事,你肯定要帮忙,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看你让别人帮忙是给自己省了事,可在实际上过一阵子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思来补偿曾经帮过你的人。

佛家讲因果,凡事有因必有果,今天你给别人添累,日后必然是要偿还别人的。确实,你可以假装没有这回事,不去还这个人情债,可是这样下去,你也就交不到朋友了。

也可能有的人认为,朋友之间关系好,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让朋友帮个忙也无所谓。可是朋友跟你的关系再好,也没有必要为你做任何事。如果你长期给朋友添麻烦,时间长了恐怕连朋友都没得做。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谁愿意跟一个只会给自己添麻烦的人交朋友呢?

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不给别人添麻烦”作为行为的准则。这除了能不让自己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之外,还能锻炼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学会事事自己动手。要知道,靠别人只能靠一时,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能办到的事为什么要别人帮忙呢?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想别人的想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你自己都不想做的事,为什么要别人来做呢?谁都不喜欢总是被人麻烦,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做那个不去麻烦别人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