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CEO谈管理
4704800000033

第33章 把握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纵横职场(7)

【天外天】这问题的提法有些不妥。站在企业立场上、站在老板立场上,与站在员工立场上,并不是完全对立、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两者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职业经理人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会站在企业立场上,许多事情处理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企业更健康地发展。但是,在具体事务的操作中,又一般会考虑平衡各种关系、平衡各种利益;而一旦涉及法律问题,则更多地站在员工立场上去将心比心,力图促使企业与员工达到一种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所以,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凌霄花】你如何看待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

【天外天】这才是敏感的问题!如同社会道德的缺失一样,职场也呈现出一种人心不古的趋势。在金钱至上、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之下,许多职业人士实际上只做两件事,不是帮助老板欺压打击员工,就是帮助员工坑蒙拐骗老板。这类所谓的职业人士属于职场上的害群之马,牵连了许多真正具有职业道德的人士得不到老板和企业的信任。职场诚信的缺失与这类人具有很大的关系。

【凌霄花】你感觉物价上涨对企业有些什么影响?

【天外天】影响确实很大,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一是,以前做外贸的企业因为外需不景气,纷纷转回国内市场,参与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产品价格在竞争中相互压价。而原材料却始终处于上涨的趋势,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能够维持企业的运转就算阿弥陀佛了。二是,由于2008年许多企业的倒闭,引起上游企业的货款颗粒无收。于是,为了吸取教训,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很多企业不得不改变结算方式,实行现金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也导致了企业周转困难,资金链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三是,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在产品利润本来已经极度狭窄的空间再增加人工成本,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凌霄花】到处都在宣传上调员工工资,你们究竟上调到了什么程度?

【天外天】上调工资,怎么说呢,普通员工工资确实上调了,提高了,但职员的工资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打个比喻,21世纪初期我在小家电行业,一名主管的工资一般相当于5名员工的工资总和,一名经理的工资相当于10名员工的工资总和,高层管理者的工资相当于20名员工工资的总和。十年过去了,现在出现了一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小的现象,职员的工资基本上还是维持在21世纪初期的水平,普通员工的工资则翻了几番,基层职员的工资,甚至低于一线员工的工资,一般幅度为1/3。

【凌霄花】我也听说过办公室小职员的工资低于生产员工的工资,出现了脑力劳动贱于体力劳动的现象,你如何看待?

【天外天】“脑力劳动贱于体力劳动”,这话说得有点难听,但话粗理不糙,现实确实如此。我们很多办公职员宁愿在办公楼待着,每月领取不到2000的工资,却不愿到生产线上去争取3000多的月薪,或者去一线学点技术作为今后生存的资本。这类现象,我个人的看法有两点:一是学校为我们“制造”了太多过剩的职员。为了就业,他们争先恐后地降价推销自己,因为不这样做,他们就没有饭碗。二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习俗还在影响着年轻人,总以为去做一线员工就没有面子,就低人一等。于是,为了面子而死撑着。

【凌霄花】你如何教育你的孩子,将来也会让孩子为了面子而死撑着吗?

【天外天】一滴露水养活一棵草,这道理我们人人都懂得。但很多人做不到,总是越俎代庖为孩子筹划未来。在这个方面,我个人自认为还算开明。孩子有本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自然高兴。我的心境,用苏东坡的一首打油诗来描述应该比较到位:“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希望孩子上进,望子成龙,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到公卿”,这是现实。因此,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个人平时对孩子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触犯社会的法律底线,二是不越过基本的道德底线,这就是好人了。至于如何生存,有多大发展,顺其自然,没必要强求“到公卿”,更没必要为了做“人上人”而去吃那些“苦中苦”。平平淡淡地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美满选择。

【局长同学】很多人现在都不再外出打工了,选择就近打工,留在家乡发展。你有没有规划过什么时候淡出江湖,回乡择业?

【天外天】前面我说过,现在回去时机不成熟,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之类的现象消除之前,我们这代人应该是暂时不会考虑这类问题的。当然,其中也有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果我说完全不为银子,只为工作开心就愿意回去,那是彻头彻尾的谎话。在这类现象消除之前,我们即使回去,也只能贱卖自己。人家总以为是本地人,大家都差不多,你值不了那么高的价。如果参照外地标准给你工资,人家心里不平衡,也不会真正做到。退一大步说,即使工资减半我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大多数企业还是不能做到,还是不能接受。那么,开出的工资只是相当于外地的1/3或者1/4甚至1/5,人家给得勉勉强强,我们拿得不开心、不甘心,双方都不愉快,何必呢?

至于你提到的很多人不愿再来南方发展了,选择就近打工,这一现象我也观察到了。仔细分析一下,你可以发现,这类对象基本上属于没有技术、没有特长、没有个人优势的普工,也就是南方前几年私下称为“廉价劳奴”的对象。他们在目前内地得到发展、普工工资与南方接近持平的大环境之下,当然会选择留在当地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圆满生活。如果我做普工,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些人也是有底线的。如果留在当地,月工资低于南方500~800元,基本上可以接受;如果相差高于1000元的幅度,他们又会选择继续南下,就这么现实!同时,你还可以看到,大多数技术、管理人员,只要是在南方能拿到高薪,能得到发展的人士,很少有人留在家乡。因为那里目前还没有他们能挣到的工资,没有他们迅速成长的空间。

【凌霄花】大多数打工者都说打工不能致富,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天外天】那要看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了。就说乡下吧,第一代、第二代打工者当初在外面一般经历十年左右的奋斗,就可以回家建起一栋像模像样的二层小洋楼,取代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墙土屋。如果他们当时不外出打工,在家里仅仅死守着三分薄地,依靠当时刀耕火种的收获,他们一辈子也不敢梦想建起这样的楼房,这是不争的事实。我的个人观点,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致富。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如果将百万、千万作为致富的标准,大部分人确实不可能致富,这也是事实。所以,这个标准很重要。

【局长同学】你们在外地奋斗了这么多年,积蓄也有了一些,比起家乡人应该相对富裕一些,有没有考虑在家乡做一些公益、福利捐助?

【天外天】你又说错了,家乡其实现在真正受穷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不愿做工、不愿做农、不愿经商,整天好逸恶劳,或者抹牌赌博输尽家产的那一类对象,他们活该受穷!这类人不值得同情,不需要去救助。其他大多数勤劳的良民普遍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救助。那么,只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干部了,这些人本身富得流油,难道还要去救助他们?

【局长同学】这话有点以偏概全吧……

【天外天】我说个笑话给你听吧。前年春节回家,侄女问我:“你的工资是镇长的若干倍,是镇上那些办事员的更多倍,可是,人家从镇长到小小办事员,哪一家房子的面积都是我们家的几倍,装潢得金碧辉煌如皇宫一般。这是摆在眼前的东西,你说这是怎么啦?”我不想让年轻的晚辈直面残酷的现实,只得搪塞她:“人家的工资是金币,你叔叔的工资是纸币……”该死,心里又不平衡了,不捐就不捐,却还要说出这些话来攻击咱们的公仆队伍,死罪,死罪……

【局长同学】哈哈哈……哈哈哈……

【凌霄花】哈……哈哈……哈哈哈……(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言归正传吧,咱们说一个学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现象。姜太公的《六韬》中说:“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乐者,赏之。”你如何看待这一论述?

【天外天】别给我布陷阱了,我不跳!我既不是资本方的打手和砍刀,也没有权力去拿着东家的银子到下属面前通过随便行赏去笼络人心。前面说过,我平时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在劳资双方之间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达成约定之后,力争实现劳动与银子的等价交换。

【凌霄花】你常用的管理手段有哪些?

【天外天】最常用的只有一种方法:胡萝卜加大棒!

【凌霄花】哈哈……哈哈……插个题外话,局长大人说你QQ一直使用“天外天”的网名,是不是可以说明你内心深处时常感觉很自信?

【天外天】也不能这么说,惭愧啊!真实的情况是:年轻时,我使用“天外天”这一网名,很多狐朋狗友和陌生人都骂我狂妄,因为天外有天啊!但那个时候,别人越是骂,我越是置之不理,甚至在内心里鄙视他们。说真话,那个年纪,我也的确有几分自命不凡,心想,我就是要成为那天外之天,我就是那天外之天!等到后来历经沧桑,反躬自省,知道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也想过改用另一名称,但很多朋友早已习惯了,改了反而让别人不认识了,所以也就算了,让朋友们骂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老了,还在乎和计较让人再多骂几句?

【凌霄花】对了,又有一个敏感问题:假如上司挡住了你的职业发展之路,你一般会如何对待?

【天外天】我会想方设法为上司创造业绩,将上司“抬上去”,给我空出位置。然后,让他产生感激之心,举荐我作为接替者。这样一来,大家共同进步,以后还可以相互照应,岂不是两全其美?

【凌霄花】假如遇到“阿斗”一样的上司呢?

【天外天】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是无法可设的事,你能有更好的办法吗?

【局长同学】好像又要说到阴谋诡计了,大家悠着点儿吧……

【凌霄花】好,散会,散会,领导们外出也回来了,一起喝酒去,谢谢大家!

【天外天】美女,我有个要求,酒肉穿肠过,胡侃心中留,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就不要当笑话说给领导们知道了,免得领导心里不舒服,伤了大家的和气。我倒是无所谓,对局长不利的事,我们坚决不能做啊!

【凌霄花】哈哈……小女子明白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