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仰望深邃
4712100000010

第10章 玄妙地球

地球沐浴着阳光,置身于数以亿计的芸芸星系中的一个星系边缘。在茫茫宇宙,地球很容易被忽略。但,又有谁比生活茌地球上的入更知道地球的神奇和美妙呢?

感觉晨昏,仰望星空,与山野中的风同行。穿过小树林,走进爬满青藤的小木屋,把窗户打开让天与地连接,是谁酝酿着泥土的气息和草叶的芬芳呢?是谁催动着蜜蜂的翅膀打开了花朵的门楣呢?

蚯蚓还在劳作吗?

地底下树木的嫩白色根尖在游走,牵牛花牵挂在晨光里。

地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竟然把一切指向神秘、神圣?

在太阳系中,地球更容易被忽略。它平凡而普通,它所处的远离星系中心的边缘状态,仿佛说明了它的渺小和无足轻重,倘若再从边缘处想开去,甚至还能感觉到它的迷惘与孤独,尽管它有一颗更加不起眼的卫星陪伴着。

也许,这是观察者的错觉,身处天宇,谁都微不足道。

除非另有反证,迄今为止,地球却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天体,它的内部圈层结构、外壳、海洋、河流、大气乃至它在太空中的运行,以及它和月球的脉脉含情的关系,综合组成了一个妙不可言的生存环境。

它自己便是一个天地。

它拥有一切,彻上彻下,彻里彻外。

从日光之炽烈到月色之清幽,从高山之挺拔到沙粒之细小,从海洋之磅礴到江河之悠长,从大地之深厚到雨露之缠绵,从永不停止运动的原子到人类绚丽斑斓的灵智,以及万类万物的姿态与风情……

因而,在宇宙难以计数的天体系列中,地球的渺小一点也不妨碍它的伟大,地球的平凡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神奇。与其说地球是孤独的,还不如说它是卓尔不群的;与其说地球是迷惘的,还不如说它的运行是有始有终有方向的。

很难说清楚,人类是在远古年代的哪一个早晨或晚上突发奇想地问自己、问别人:我们的居住之地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它有多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凭直觉认为,他们的狩猎处、居住地便是宇宙万有的中心。古希腊入、古埃及人以及中国古人都对地球进行过种种奇思妙想。

地球从不在乎人类是怎么看它的,也从不争辩,甚至宁可隐退,让各种错觉纷纷扬扬。地球是那样胸有成竹:只要人类还持有一份可贵的直觉,他们就不得不从谬误出发,寻觅他们认为的各种各样的真理。

好在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尤其是在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理学年会期间的精确测量,有关地球今日之状态的资料已初具规模。而详细的各项参数的发布,则还是1975年由第16届国际大地测置和地球物理协会大会修订、统—的;地球赤道半径:6378340公里;地球两极半径:6356;755公里;地球长短半径差:21385公里;地球扁率办0033528公里;地球赤道周长:4007536公里;地球子午线周长:39940.670公里;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体积:10830亿立方公里。

尽管被数字化的地球多少显得枯燥和一般,除此之外人类却别无良策了。当然,这些数据仅仅是指地球的大小、形状、面积而言的,远不能说明地球作为生命体的神圣、美妙。不过就有限的准确度而言,它已经使地球学家们放弃了对地球的传统描述,不再把地球说成是“扁平球状体”,而以“梨状体”去形容。确切地说,地球是从两极方向稍稍压扁的“椭球体”,如果忽略了地球表面山峦与盆地的起伏,也有人称之为“大地球体”。有的宇航员却认为地球表面的起伏,实在是不应略去的,它使地球比起那些别的一般星体的平滑表面多了一种坎坷起伏,而远离了单调枯燥。这就是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峭壁地貌,以及由此带来的植被变化的色彩。

地球在紫外线和红外线交织背景下的蓝色轮廓,海洋、云彩、陆地的缤纷展示,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地球是寰宇之至美!宇航员并不费力地看见,植物荣枯由各大洲的色调变化清晰地反映出来了,就连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雪冠的升落也历历在目,云彩变幻,成堆成条,在堆与堆之间、条与条之间是蓝色间隙的色块。

这样的色调,我姑且名之为自然大色调,它显然不是旦夕之作,却又偏偏给人以不着痕迹地一笔涂抹的印象。

地球的诸般状态中,最令人眩目的也许是它的永不停息的旋转和运行,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空中轨道。它的旋转方式和路线,它在运动中保持的与太阳、月亮、别的天体的一定距离上的依存关系之精微缜密,是既定的呢,还是可选择的?谁为之调适?谁为之校正?

还有,地球为什么要如此这般地旋转?

地球为谁而转?

最显而易见的是地球绕地轴的自转,它使地表各地区由向阳而背阳,形成昼夜循环,晨昏交替,有了自古以来的人们鸡鸣即起,洒扫庭除,以及夜晚星空下的万籁俱寂,睡眠时生出的梦。

地球一年一度绕太阳的公转,转出的是春夏秋冬的相继出现,所谓花开花落,春华秋实,热风吹雨,冰雪严寒便尽在其中了。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地球上冬夏之间的温度变化,不是因为距离太阳的远近,而是地轴的倾斜度导致了冷冷暖暖的季节变化。也就是说对地球温度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而不是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太阳以接近直角的角度照射地面的季节是夏季,反之照射角度最小的季节是冬季。

千万不要忘记角度的重要。

远比地轴倾斜更加不明显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并非就是地心运行的轨道。地球月球这一对由万有引力连成一体的天体系统,在绕太阳而转的轨道上恰似一头大一头小的哑铃。因而围绕太阳运转的椭圆形轨道,是这不对称的哑铃中心的运行轨道,这就使得地球不断为之牵连而蛇行向前,若“之”字形曲线。

地球除了在公转轨道上作“之”字形运行外,导致地球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月球的引力。潮汐涨落的重量移动会使地球出现轻微的失衡,此外,当月球由南向北越过赤道时,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引力,使地轴略有旋晃摆动,此种运动被称为进动。

地轴顶端两极还在进行着速度极慢十足悠闲的“岁差运动”,需2.58万年才能转完一个周期。

由于太阳及月亮的引力,它们对地球的共同作用使进动的轨道并不是平滑的,地轴会产生好像微微点头的小幅度颠摇也称为章动。

除上述各项运动外,作为太阳系的成员,地球还随着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作高速盘旋推进,速度为每秒240公里。

对地球来说,运动便是生命。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上述种种或明或隐或速率极快或速率极慢的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是一个又一个鮝加组成的错综复杂到匪夷所思的复合轨道运动。其速率又是如此之大:赤道上各点在以每小时1690公里的速率自转,地球以每分钟1770公里的速率绕太阳公转,而太阳又以每秒240公里的速率带着地球在银河系中疾驰……

有关地球构造的种种推测,是在1798年消失的,这一年英国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居然测出了地球的重量。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制作了一个1米长的哑铃,用一根线把它吊起来,先测量它的一对球体与更大的两个球体之间的吸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进而卡文迪许算出地球的重量为66万亿亿吨。科学家说,考虑到他所计算的是道如此巨大的难题,这个结果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相当出色的。

地球不是空心的,地球是沉重的。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重的,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2克立方厘米,而地球上层岩石的平均密度,却只是地球密度的一半多一点儿。显然,从地壳向下、向地球深处,那里的物质密度一定要大得多,否则地球就不会有足够的重量。那是一些什么样的物质呢?有人推测是金属,密度大于8克7立方厘米,是地核。

1897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维谢尔首先提出了地核的铁核假说,即地核是由铁,可能还有一些镍及微量的钴组成。这意味着铁是1750亿立方公里地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估计的地核压力与温度下,铁的密度至少是9420千克7立方厘米,铁又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惟一重元素,可满足地核的重量要求。而且,此处的铁还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液态铁液态的地球外核包藏着一个固态的内核。

人类可能永远无法穿透到地核,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地球从内到外的圈层结构:地核是由一层炽热密实的固态内地核和一层熔融态外地核组成,外有一层听起来柔软,其实还算坚硬的岩石地幔,最外则是薄薄的冷却了的地壳。

这是19世纪末关于地球结构的粗略线条。企图把地球的一切,纳入人所设定的有序状态的努力,并非都是成功的。我曾请教过地学专家,在地球表面水平方向上的水陆分布存在什么规律?或者有无规律可言?专家说:“现在还说不清楚。”可是说清楚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是不是要回答,在地球表面山因何只是这样高,水因何只是这样深?海为什么在这一侧而不是另一侧?河为什么只有这么多条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大地即自然。

大自然的大规律是既不可言说的,也不能替代的。

人类以为发现得越多,那么,可以体验并激活灵智的神圣的一切便愈少。

在地球的竖直方向上,其圈层结构却是坦坦荡荡的。

地球表面以上是大气圈。

地球表面70.8的面积为海水覆盖,剩下不到3咖的大陆地区中,江河湖泊与冰川的地表水断续分布,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层间则是连续不断的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互为连续。除此之外,还有大气水,包括空中的水蒸气、云和达到地表以前的降水;而生物水则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这是无处不在的水圈。

岩石圈是人类活动、植物生长、动物栖息均离不开的地球固体表层,包括了整个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这一圈层,因为海洋与陆地的形态所构成、雕塑的地表的差别、规模的复杂而千姿百态,显示着地理环埦的包容性与生命力,高大与细微,辽阔和参差,起伏及平缓互相镶嵌又各成单元。

山脉是大地的“骨架”,是高度、力量和雄浑的显示。

世界上比较高大的山脉集中在两个地带:一是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由喜马拉雅山往西经过高加索山到阿尔卑斯山;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

与山脉密切呼应的是高原,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万平方公里的巴西高原,并拥有号称“世界之肺”的最广大而珍贵的热带雨林。

岩石圈中最稀缺的是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处于大气圈底部,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就像一层薄膜覆盖在地壳表面。作为农业之根本,地球上60多亿人口的衣食之源的土壤,其土层平均厚度只有18厘米。

谁能告诉我:这稀薄的土壤从古到今,养育了多少生灵万物?为什么种子落到土壤中就能开花结果?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之所,它的范围从大气圈底部到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为20公里,大量生物集中在地面上下100米~200米的区域内。

生物圈是一个独特的圈层系统,它渗透于其他圈层中。在这一圈层中,因为空气、水和土壤三部分之间的连续不断的彼此交替、互为作用,从而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维持着现代约500万种生物、60多亿人口的生命活动。这些包括人类在内不及地壳重置0.1的生物体,为地球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也给环境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不用太多想像便能知道生物圈的繁荣以及触目惊心的变化:

下雨了,落雪了,春草绿了,杜鹃红了,瓜熟蒂落了。

大雁去了又归来了。

森林却是眼见着日益稀少了,林中的虎啸猿鸣沉寂了。

天上会落下酸雨,江河水变黑发臭了,海洋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流动垃圾场……

神奇的生物圈是由神奇的生态链维系的,这看不见的生命之链,却关乎每一根草每一只甲虫及至每一个人,亦即所有生物物种的生死存亡。可是,当生态链所有的生命不再平等,不再荣辱与共,人类为所欲为之后,其失衡与脆弱已经显而易见。

自从地球在太空的混沌冥暗中呈现雏形以来,便有各种强大的力量在对它发生作用,看似平静的太空始终骚动着强力与不安,而地球的动荡不宁的命运似乎是从初始就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