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缪斯情结
4715400000030

第30章 映日荷花别样红(2)

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悬念是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构成读者有寻根究底之妙,它可以增强作品的生动感,产生出抓取读者的吸引力。《扬眉剑出鞘》的开头,就有这样的艺术力量:“一辆闪着红十字标记的救护车和两辆小汽车,驶出马德里体育官,沿着公路向前疾驰。”……不用多引,这“红十字的标记”,“马德里体育宫”,如同一个谜,叫人追其究竟。在《威震峡谷的七勇士》中,作者首先从七名战士在火线上各自被打散写起。战斗仍在继续,敌人冲上来了,寡怎能敌众,情况是险恶的。你要知我们战士的结局吗?你就得往下读吧。《请爱她》中,作者用“我”在采访中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引起,层层展开,写得饶有兴味。悬念的安排和设置是小说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理由把它移植到报告文学的写作中,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刻意追求。理由自己曾经说过,他在构思作品时,总爱“追求悬念”的。比如《扬眉剑出鞘》在初稿中是直接从比赛写起,后来,才改成这样,由受伤进医院开头。作者原来是写小说的,在写报告文学之曾前发表过小说作品,可以看出他有意识地运用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把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描绘得生动曲折、引人人胜。当然报告文学设置悬念又不同于小说,它是要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基于生活事件的真实。这同合理想象、虚构是绝缘的。理由以他的写作实践证明,只要在不伤害艺术部类的本质前提下,这种刻意追求手法上的多样化、通用化是有生命力的。

三、突出“特写镜头”,加强艺术效果。为了加强作品艺术效果,往往把某一人物生活的片断,思想行为,作重点的渲染、描绘,使之在读者面前印象深刻。这恰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个短焦距的突出,人物形象须眉可见,动作表情一目了然。理由是擅长于“突出”特写镜头的,在我们读到的一些作品中,把一幅人物行动的肖像式大特写展现在篇首。这种手法有利于读者对主人公有粗线条的第一印象,也有利于作者引出人物思想行为以及事件发展。《伟大的瞬间》中,作者首先把一个手持相机,寻找制高点,捕捉目标的人物“特写”,突出开篇,让读者对这个有胆有识的英勇战士英勇行为有“先入为主”之见,然后作者的笔又向纵深开掘,追溯这种大无畏行为的思想和社会的历史背景。在《她到底有多少孩子》中,对林巧稚思想性格形成以及生活经历的变化,作者着力描绘了几个别致生动的“镜头”。第一个:59年前,林巧稚只身北上求学,来到长江渡口:

艄公问:“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家在厦门鼓浪屿!”

“到哪块去?”

“上北京。”

“啊,这一趟真不近哪!”……“小木船在江心吱吱哑哑地摇呵摇,年轻姑娘的天真理想也在眼前摇啊摇,”……第二个:新中国刚成立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议厅。会议预定在下午3时举行,她和几位同事走进会场,刚刚坐下来,神情未定,台上忽然想起一个洪亮的声音;“请大家坐好,现在宣布开会。”……林巧稚本能地看看手表,分秒不差地指向三点。一股新鲜的感奋震动全身,一番感触随口而出:“呀!想不到共产党这样遵守时间,看起来可以跟他们走呀!”……再一个:她不知什么时候,在她家的房子里,在那干静的墙壁上,新添了一幅精致的镜框,镶着开国大典盛况的一幅画片……“她默默凝视着,虔诚地擦拭着。”……通过“突出”这么几个片断,作者把林老纯真、爽朗又带有点童心稚气的女科学家思想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理由写作手法的多样灵活,不仅仅表现在上述这几方面。从他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作者技巧娴熟,写人叙事不拘程式,没有框框。笔者在这里归纳这几条,不尽确当。但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有追求的,并有一定成效。正如前所说,报告文学作为一支年轻的文学样式,它的表现手法在不断完善、发展,对于那些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为寻求报告文学表现手法的新天地做出了努力的人,读者是不会忘记的。

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语言是作品思想的外衣,是形成作品艺术风格的基本要素。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精当是作家们刻意追求的。但是每一个作者因他们自己的创作实践不同,而逐渐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如同理由所说的那样有自己的“语言底色”。在我们当代报告文学家中,有的是典雅华美,有的是苍劲雄浑,有的质朴清秀,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清淡自然,而理由则是以精警含蓄、俊逸隽俏见长。在语言的调色板上,他有时也浓抹盛妆,雍容典雅,但是他的语言底色则是,畅达似行云流水,一泻无余;精警如品茗饮醪,耐人咀嚼。当然这种从风格上区别还不足以说明他语言艺术的个性特点。我们觉得其具体表现在:

一、情理并茂,哲理一体。在语言中赋予作者充沛感情,同时又插入作者对事理的分析,情理并茂,在理由作品中常见。往往一句话情感饱和,析理透辟,把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点染得色彩鲜明。“民族感情是体育运动的血液,殷红的血液不容亵渎,麻木者沉沦,知耻而后勇。”(《扬眉剑出鞘》)。“有的人,即使输入十倍的燃料,却悭吝得不发出一分光来;也有的人,只需送去一丝温暖,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热能。”(《中年颂》)是沁人心脾的抒情,是醒入耳目的说理。情乎?理乎?溢于纸面。

二、既专业化又不专门化。理由的报告文学比较多的取材于从事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家和运动员的生活,他在描写这些人物时注意化专业语言为通俗形象语言。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一经他手下点化,生动、贴切、通俗,“状难写之物如历眼前”。在描绘击剑运动紧张对峙时,语言绘声绘色:“这是一种互相调引的动作,两道剑光翩翻缠绕,仿佛在空中划着问号,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她连续转入第二战术意图。趁对方一个防守动作还没完时,一抖腕子,把剑抽了出来,那剑在空中划出一个扇面形,从内侧绕到外侧,指向对方暴露出来的空挡。同时弓步上前,飞剑直刺。这一连串娴熟细腻的剑法,伴随着力度、幅度、精度、刹那间爆发出来,灵蛇吐焰,银光一闪,正中对方的腹部。”描写专业性很强的击剑运动,作者把它变成通俗形象的介绍,是语言的艺术力量。按照理由自己说法,是把专业化语汇拆开来,变成生活的语汇,变专业化为通俗化。另外,通俗化又不流于平俗化,不失去人物身份特点和职业习惯。华罗庚创造了“优选直接法”,作者在描绘他30年代留学剑桥时,是攻博士学位,还是求学问?作者写道:“不等式在他眼前闪烁迷离,而我们数学家的头脑象严冰一样冷静。在数学方程式的两边,从来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从数学家的身份出发,作者描绘他的步履是“圆和切线”,形容他习惯在闭上眼睛后,“思维的奔马进入了数与形的空间……”作为妇产科火夫的林巧稚,作者把她誉为“生命的使者”,她是“在从事迎接生命、保护生命,连接巨夫的生命链条的事业”。

三、引喻连譬,铺张扬厉。理由的语言艺术同他作品中表现手法一样,不拘一格。苏东坡曾说过,作文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理由的笔触是变化多姿的,从人物、事理的情况出发,有时吝啬,有时慷慨,有时惜墨,有时泼墨。在《中年颂》的开篇之首,对主人公活动的时代特点,不惜用两大自然段达450字之多进行了铺写。在《请爱他》中,作者对其中的一个“他”,受害情况的描写,洋洋洒洒:“一头浓密的粗硬的头发,覆盖着低矮的前额。额头有一道长长的紫色的伤痕,象是在陡峭的河岸上斜布着一条沟壑,使这张年轻的光润的面孔变得粗野可怕。他走路时,两手装进裤袋,两肩向上举起,把下额深埋在肩胛窝里,全身如一根压紧了的弹簧,一双冷漠的目光左顾右盼好象随时警惕着什么危险,又随时准备扑向什么目标。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理性的影子,只剩下某种最初野性,游弋在捕获与被捕获,伤人与被伤害的交界限上。”这一大段仔细的描绘和恰当的比喻,把一个受害者精神麻木、形象粗野刻画了出来。

四、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理由是很讲究语言的结构艺术的,他也学习西方小说语言艺术,他自己就曾说过喜欢欧·亨利的小说。但他并不是食欧不化,照搬西方语汇,使之露出读者讨厌的那种欧化的痕迹。他更多的则是以中国语汇为基础,吸收古代作文之精华,起承转合,把人情事理写得有头有尾,严谨紧凑。比如《高山与平原》,洋洋2万文字,作者截取华老生活的纵断面,写了他漫长的一生,先后以13个章节展开的。作者在节与节之间,借助语言的力量,衔接得自然得体,有起承转合之妙。一节终了,往往巧妙地安插一段作“引子”的叙述,其内容既是该节的收尾,又是下节的起头。在第一节“童年”中,作者描写数学家童年时代,周围环境的愚昧迷信,感叹道: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将要走过一段多么漫长的道路啊!笔一转,引出下文。在另一处,作者写“东方访问者”华罗庚在剑桥,“建立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先是引出一个外籍数学家的称赞引起:“这是剑桥的光荣。”然后笔,又一转,“到底是光荣属谁?”最后问题切合到一个答案中:“他告别剑桥,取道伦敦回家……”文章自己起承,又自己转合,自然天成,事理来龙去脉清晰,很符合中国人欣赏的习惯,这是作者吸收古文作法的精华和借鉴古代艺术语言的结果。除此之外,还表现在直接对古语翻新上。

五、古语翻新,贴切自然。理由有时撷取古语中精美的语言,增加作品的语言艺术,他古语活化,达到一种自然熨贴的境地。在形容华罗庚读书时的情景,用两句诗:风人四蹄轻,踏尽落花去。可以看出是从杜甫“竹披双耳峻,风人四蹄轻”脱化而来的。人们还可以联想到“春风得意马蹄疾”,“踏花归来马蹄香”等诗意。轻松自然,酣畅惬意的境界,活脱而出。在描绘栾菊杰受伤后还顽强地对阵比赛,作者直接引用两句唐诗;“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河凝清光”。翻江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如临眼前。高尔基曾引用俄罗斯的俗话说,语言是个蜜,它能粘住一切。从以上的几点分析,可以看出理由笔下的这块艺术的蜜糖,刻意求工,曲直、胀缩,变幻得五彩缤纷。艺术之蜜、飨食读者。

以上是从理由报告文学的艺术成就中,选取了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管窥蠡测,不尽完全、准确。对于报告文学的写作,理由是献出了佳作的,但是就我们读到的他10几篇作品来说,也不一致。有的就比较一般化,主要的原因是人物缺乏个性,缺乏更深刻思想,形象就苍白一些。而恰恰是写出了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格和气质的作品,引起读者的好评。另外,作者的笔触有时还略显粗疏,虽然写出了一些细腻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活动,但一些较为平淡作也失之于精细,包括缺少好的“细节”,这些大概与作者采访所得有关。由此,我们想到,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写实文学,它应该是需要作者严肃认真的艺术劳动,正如理由自己所说的,“功夫在稿纸之外”,“在写作之外。”作者的才能和对艺术的态度,奠定了他写作报告文学的实在基础。作为读者,我们赞美他已经取得的成绩,也向他表示我们的热望;在艺术的春天里,“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一九八〇年《语言文学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