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4726000000008

第8章 剿匪十万大山(1)

有一次,从北京来了一位女编剧,她想写一个兵营生活的剧本。连长给她讲军事斗争准备她心不在焉,指导员汇报思想政治工作,她也不喜欢。后来她在连史室里发现一本羊皮书。翻开一看,《大瑶山剿匪记》,这是七连战士记录的剿匪历程,一下子把女编剧高兴坏了。后来她送给连队一个带子,战士们一看也乐了,原来正是反映广西剿匪的故事。

——采访手记

有一个小战士家住大西南,他带你走进十万大山,这里真是山青水秀,悬崖峭壁中还有枪痕弹丸,那支无言的歌声又在你的思绪里旋转……

小战士说,那部电视剧我知道,情节高潮跌宕,故事十分好看,曾在央视黄金时间播映,据统计收视率创历史新高。但我们战士却无缘看到,每天三个半小时是听广播读报看新闻,有空就要出公差勤务搞训练,谁有时间看那么长的电视剧,多亏女编剧没有忘记我们,他给七连寄来了影碟,待我们打开一看,才知片名叫《十万大山》。

我正为找不到七连广西剿匪的历程而烦恼,指导员安排广西籍的小战士,回乡探亲带我转一转,我的思绪又飞向了大西南。

衡宝战役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解放,国民党的正规部队也大部歼灭,但盘踞在广西的桂系军阀土匪则活动猖獗,妄图割据祖国西南一方。

蒋介石对桂系一向提防,当时桂系部队在衡宝被围的时候,蒋介石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如果此次共产党能重创桂系部队,等于剪去了白崇禧、李宗仁身上的翅膀。一想到这一年来桂系的所作所为,蒋介石心中就恼火。现在共产党狠狠打击桂系主力,蒋介石心中算是吐出口气。从长远角度看,蒋介石不反对白崇禧回广西,倒是很害怕白崇禧的部队退向福建。如果桂系部队大部分退到福建,继而去了台湾,那么蒋介石在台湾就真的没立足之地了。

所幸李、白二人都没想到走这一步棋,那么,尽快借共产党之刀杀一杀桂系的威风,也算是一件高兴的事。

然而蒋介石心中又充满忧郁,自己在大陆的多年经营破碎了,要想扭转局面,还得指望桂系的力量支撑着。如果桂系的部队全部被歼灭了,自己在西南的嫡系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要是共产党抡起快刀,扫平了大陆,自己很难再翻转身了。

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还是认真过问一下衡宝战场上的情况。他发了一份长长的电报,向白崇禧提出了下一步作战的设想。蒋介石还没有得到回电,桂系就残败而逃了。

我军乘胜追击,为加快大西南的解放,部队没有时间休整就奉命追歼逃往广西之敌。

“打到广西去,消灭白崇禧!”这是当时官兵们很喜欢喊的一句口号。

1949年9月份,这口号回荡在湘江两岸,蒋家王朝彻底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当时连队的英雄誓言是:“不全歼白崇禧,决不停止追击!”

10月份,这口号更成为战士们的实际行动,因为七连就要和其他部队一同打进广西了!

当气吞山河的四野部队正准备打进广西白崇禧的老巢时,白崇禧从战场上收拢起他的残部,回到了广西,企图利用多年盘踞建立的基础,扭转败局。

广西山多林广,地理复杂,确实难进,但他的幻想再度破灭了。

七连和大部队一起从湖南入广西,战士们背着全副武装和粮食,不分昼夜,忍受着风吹、雨淋、饥饿、疲劳,行进在崇山峻岭中。

“山虽高,路虽窄,挡不住我们的铁脚板!”

这时全连上下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行军中,许多人的脚腿全走肿了,但咬着牙坚持着,谁也不愿意掉队。有一名战士叫李玉将,拖着一双肿腿,扛着70斤的重机枪,20天里还给全连做了19天的饭。指导员张冠佐,脚肿得穿不进鞋,就把鞋剪了四个口子套上,还帮着战士扛枪。这两个人后来都立了二大功,在朝鲜战场都牺牲了!

那时候的兵和现在不一样,能吃苦能打仗就行。那些兵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打进广西去,要是自己参加不上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谁也没有想到啥时会牺牲。实际上以后牺牲的同志还不少。当时还有不少兵是国民党军队投诚过来的,在那边他们贪生怕死,到这边却变了一个人,很多成为战斗英雄,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啊!想现在政府官员一出门就车水马龙,警车开道,警察拦阻群众,谁还跟你当官的一条心呢?这是题外话。

11月29日,先头部队进至象县罗秀镇,发现由桂北仓皇南逃至此的敌军部队正在罗秀镇的东南渡河,面对敌人的残兵败将,我先头部队当即发起攻击,一举消灭了敌两个团的残余部队。

一场激战刚刚结束,罗秀镇的北面又响起了枪声。这是七连刚刚走到这里与敌后面的一些工兵后勤人员遭遇。敌人手中武器不多,却利用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七连毫不畏惧,分成六个战斗组,向山上的敌人一齐开火,结果躲在山上的敌工兵马上派人下来与我军接洽投降,很快地,500名国民党军成了俘虏。那时候我军官兵一鼓作气,望风披靡!

逃敌拼命南窜,我部则奋力追击。12月3日,我军又在贵县三里圩的河边抓住了正在南逃的一个师,立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我收集了许多这样的战斗资料,那仗打的真是如火如荼。

敌师长见状不好,下令已经渡过河去的部队就地筑工事进行抵抗,他自己却带着卫队向山上逃去。当官的怕死,当兵的谁还愿意当炮灰。担当前卫的七连干部战士战快速反应涉过齐腰深的河流,扑向对岸。上岸后,先是一顿迫击炮,把正在朝山上逃跑的敌师长及其部下拦截在山谷里。在隆隆的炮声中,前卫团投入战斗,七连各排各班自动地插入敌群,人自为战,敌师长见走投无路,只好率部下举手投降了。三里圩战斗结束的当天夜里,七连和大部队一起,踏着朦胧的月色,继续前进。这一段在电视剧里都有反映,你看那炮弹爆炸的冲天水柱,都是用炸药炸的,当时还炸死了不少鱼,南方的江河鱼虾多,许多的鱼虾被炸晕了,漂在水上,一条鱼有几十斤重,当然这些镜头电视剧没用。

突然,前方侦察员抓到几名国民党军士兵,从他们口中得知一个团的敌人正在云表圩场的广场上宿营。前卫七连和友军一起又立即奔上前去,将正在酣睡的敌人团团包围了……这是一个漂亮的包饺子战术。

几十颗手榴弹一齐抛向广场,爆炸声惊醒了尚在梦中的敌人。只见火光冲天,枪声大作,许多敌兵赶忙爬起穿衣服,有的光着屁股就被活捉了,有的干脆举起了双手。

这个被认为是白崇禧的174师中最能跑的团,最终还是成为我军的俘虏。战士们开玩笑说,兔子再会跑也逃不掉老鹰的利爪!

在横江东北的江面上,敌舰艇“新安号”和“天明号”载着白崇禧46军15重炮团急匆匆地朝南方驶去。12月4日下午,我部追击到江边,敌舰艇慌忙朝我部开炮,企图逃离。这是很壮观的一个场面。许多战士还是头一回经过。到嘴的肉岂能让他跑掉?战士们情绪高涨,我军轻重火力一齐开火,隆隆的枪炮声震撼着江岸。在浓烈的烟雾中,敌舰“新安号”渐渐下沉,一会儿像鱼鳖一样沉入江底。

那艘“天明号”掉头开足马力向东逃窜,说也巧,我军的一发炮弹正好落到了它的烟囱里,只听舰体内部一声巨响,随即军舰再也不动弹了,水面上漂浮着几艘救生艇。

那些掉落在水中的国民党士兵在水中挣扎着,到头来还是我军战士们撑着竹筏从水中将他们救起,这些被救的国民党兵悔恨地说:“早知道解放军要救我们,我们何必逃跑呢!”

在广西追歼战中,我军战果辉煌,抓了近2万名国民党。后来,部队又挺进桂西南的十万大山、桂南的六万大山进行剿匪。在平而关地区全歼了逃出国境又窜回国内的17团团部、第100军军部及两个师残部,一下子消灭了六千多人抓获了中将司令官刘嘉树——但是山中剿匪绝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军开始就吃了不少亏,也牺牲不少同志,七连战士刘俊良、张禹廷、曹振国、杨吉、李定财、王喜、黄樟奎荣立一大功,易文生、张国顺惨遭土匪杀害。

我背着行囊来到大瑶山,一阵山歌飘来我的心头一颤:“难了难,竹竿挑水上高山,挑到半山竹竿断,上也难来下也难……”

这里是歌的故乡,一种敦厚、古朴、自然的乡土文化扑面而来。早有“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小战士说,“如今西南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相传当地有一个有财有势的财主莫海仁,重金请了三个秀才,装了满满的一船歌书与刘三姐赛歌,那秀才被三姐唱的堂目结舌,狼狈逃窜。

小战士家就住在大山里面,从小妈妈带他上山砍柴,他是大山的孩子,出门爬山下山练就了一双飞毛腿,所以他在四百里障碍、五公里越野是全师第一。他说他家门前有个一千多米的大山,常常带几个糠馒头,背着斧头上山砍柴。“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郎罗,挑起扁担郎郎扯光扯上山岗欧罗罗……”他高兴地唱起来!

他说有一次他在山上拉着柴禾,柴要往下掉,他拽着不放,连人带柴摔下来,石头砸到腰上,把妈妈吓坏了,从此却练出了胆量,他经常腰系绳索在半山腰砍柴。砍一天的柴用绳子拉,一拉二百来斤,上下坡很难走,就需要一种毅力。那时砍的多,一次五六千斤。每家都有柴山,有野树,杂树,山民靠山吃山。他家住的大山叫帽子顶,春天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风景真优美。

他说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他们爬到凤凰顶,顶峰有个差转台,有一个女播音员长的很漂亮,山上有清泉,能照见人,姑娘就用那水洗脸,心想以后就找这样的女孩做老婆。那山很陡,山上有个土圩子,土匪住过的地方,易攻难守。有石垒的床铺,锅灶,仓库,现在都是残垣断壁,还有累累弹痕,那时土匪占山为王,据守顽抗,等待蒋介石反攻大陆,没想到解放军来了,把他们全剿灭了。还有一部分据说跑到金三角去了,在那里种罂粟。他说连队也安排他陪同女编剧,去过一回。

小战士对这里轻车熟路,他还画了一个部队剿匪路线图:1950年1-2月,剿匪区在大瑶山一带,这里有中平、寺村、象县、金鸡、黄茆、石龙、武宣、贵县,是属于柳州市管辖地带;5月,又到大容山一带,这里有平南、桂平、滕县、容县、北流、玉林,是属于梧州市界内;6-11月进入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在沙田、双凤、陆川、日王茂、博白、水鸣、鸦山、合江,风山,这里离南海、北部湾不远了。

大瑶山属亚热带气候,山多、水多、石洞多,林木茂密,葛藤蔓生,河流纵横。这样的地理环境,当年给部队大规模搜剿行动造成一定困难。广西是桂系军阀的老剿,潜伏了大批匪特,形成了封建势力、特务、伪军官、贯匪四位一体的封建匪霸武装。他们以特务、伪军官为骨干,以封建地主恶霸作靠山,以贯匪当先锋,裹胁落后群众,掠夺民间枪支,敲诈勒索山民,攻打人民政府,形成了严重的匪患。当地群众有较浓厚的封建排外思想,受反动宣传较深,一时不敢接近我们。当地股匪不敢公开活动,有的匪徒改头换面,混进我地方武装。他们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所以在部队中产生了轻敌麻痹思想。战士们认为敌情不严重,没有几个土匪毛了。敌匪看我这种情况,便与国民党溃散人员合股,打我乡政府,杀害干部群众,抢劫公粮,破坏交通。这时有的同志才认识到问题严重性,部队经过教育,投入到新的剿匪行动。

小战士说七连追歼残敌时只是一个前卫连。部队到达广西以后,地理环境已不适应大兵团作战,残匪钻进深山里很难剿灭,部队主要是分队分组行动。这里有许多深山剿匪的故事,和《林海雪原》打座山雕,《乌龙山剿匪记》抓钻山豹差不多。他还说山里有个老人,就一户人家住在山凹里,从小母亲带他上山砍柴,有时在那老人家里要口水喝,老人知道很多剿匪的故事。

我很想见见这位老人,他说有些事情提供给女编剧了,不过她在电视剧里也没全用上。他说在山里剿匪,离不开当地群众,当时向群众了解匪情,有老人妇女儿童。他们能提供不少信息。他让我看看影碟,说不定有用呢。

当晚来到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住在一家小旅店里,我让小战士回家看看,说不定妈妈正想他呢?他说他家离这儿没有多远,坐半天的汽车就到了。他说连队给他的任务是陪同采访,怎么能擅离职守呢?他说这里他以前来过,这里的住宿费不贵,一晚只要五块钱。我说他说的那个编剧我认识,我和她在一个单位待过。她人长的很漂亮,很会编故事,后来被上面调走了。他也说那个人很灵,有时抓到一点点线索,她也能编出好几集剧情,他还向她透露过一个秘密,说在连队荣誉室的玻璃柜里有一本羊皮书,里面是老兵写的《大瑶山剿匪记》,谁知道她拿走了这本书就不还了呢?

他说其实我也想看这本书。我去要过,她说丢了。我很不高兴,这可是连队留存的唯一资料啊。她说基层连队是更新换代最快的地方,义务兵两年,干部也不会三年不动吧,新世纪都来临了,要老的有何用呢?旧与新、生与死、存在与毁灭都是相辅相成的。我说现在有记者要给连队写历史,找不着它,就少了一段!她说不就是剿匪那一段吗?看电视剧不都有了么。

我一直没有看过《十万大山》这部电视剧,我想,真实和虚构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