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伦汇编交谊典乡里部
4727900000006

第6章 艺文一

告高密县立郑公乡教   后汉孔融

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

实怀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吴公谒者仆射邓公皆汉

之名臣又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

其高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

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

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

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书蜀公约邻        宋苏轼

范蜀公许我卜邻许下许下多公卿而我蓑衣蒻笠

放浪于东坡之上岂复能事公卿哉若人久放浪不

觉有病忽然持养百病皆作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

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

也要且坚忍不退所谓一劳永逸也

恤邻里          郑至道

古者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

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

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如此则百姓之情欢欣交

通而和睦之道着矣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

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盖为此也礼记云

居乡之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见父之执不使之进不敢进不

使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其于道路则父之齿随

行兄之齿雁行所任轻则并之重则分之以至斑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则古人所以待乡党之老者又如

此也乡饮酒之礼于岁十二月率乡党之民会聚饮

酒以正齿位长者坐少者立老者食以厚少者食以

薄所以示民以孝悌之道也其有祸患则邻里之人

同其忧故曰邻有丧舂不以声相劝里有殡不巷歌

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汉万石君居乡里其子庆

为内史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怒而不食

庆惶恐请罪万石君责之曰内史入闾里里中长老

皆走避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如此自后庆及诸子

入里门尝趋至家王吉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木垂吉

庭中其妇取以吉后知之乃去其妇东家闻之欲

伐其枣邻里共止之因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

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全去妇复还又曹节素

仁厚邻人有失豕者相似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

失豕自还邻人大惭送前所认豕囗谢节笑而受之

夫古人所以睦邻里者如此今尔百姓以富役贫以

强凌弱以少犯长岂知古人所交邻里之意哉

浦城谕保甲文       真德秀

古者于乡田同井之义甚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今之里社亦古之遗意然今人少知此义

邻里相视往往皆如路人近因官司举行保甲某甚

以为喜盖不惟可备不虞之患亦欲因此与里社相

亲渐还古意以诸隅区处未定故未能行近者官司

又再催促而各隅之人反生疑惑者恐其别有差使

故也某尝闻令君与丞公之议矣大抵保甲之行止

是堤防小窃与遗漏而已一家有盗不能自获也邻

里毕至则其获必矣一家有火不能自灭也邻里毕

至则其灭必矣若夫扞御外盗近则有尉寨之兵与

招募之兵远则有朝廷之大兵不以责之保甲也一

家一名特其大纲耳贫士之无仆者单丁之老弱者

不强之使出也五日一点欲见其大数耳虽有拽队

巡警之说未必常行也此皆县官本意而外人未尽

知故有疑论不知此法之行实以恤民而非扰民特

疑之者过耳某卜居于此倏已六年阖邑之人皆吾

邻里乡党也思一聚会而未能今因此遍会吾同邑

之人而力有所不及将以此月中旬与同社百家修

祀于本坊之社牲牢酒醴皆一力自备退而分胙则

百家之人皆预不以士农工商为间庶合古人崇重

乡社之意其坐次则别有区处是日当为陈说邻里

乡党相亲相睦之义及官司所以团结保甲本意庶

几众心晓然无复疑惑今先浼隅官总首遍行告报

仍为此文揭之门首庶邻里通知焉

体仁          明方孝孺

天之生人岂不欲使各得所哉然而势有所不能故

托诸人以任之俾有余补不足智愚之相悬贫富之

相殊此出于气运之相激而成者天非欲其若此不

齐也而卒不能免焉是气行乎天地之间而万物资

之以生犹江河之流浑涵沦其所冲激不同而所

着之状亦异水非有意为巨细于其间也而万变错

出而不可御人何以异于斯乎智可以综核海内而

闇者无以谋其躬财或可以及百世而馁者无一啜

之粟天非不欲人人之皆智且富也而不能者势不

可也势之所在天不能为而人可以为之故立君师

以治使得于天厚者不自专其用薄者亦有所仰以

容其身然后天地之意得圣人之用行而政教之说

起故圣贤非为己设也所以为愚不肖之资货财非

富匹夫也固将俾分其余以补人之匮乏三代之盛

是法行于朝廷达于州里成于风俗而入于人心是

以天下无怨嗟之民今世之志义之士有推其所有

余行其所可为者其亦先王之所取者乎然非知本

者不知其意之美也使知斯人之生皆本于天视人

之颠隮陷溺与己无异则民焉有所失之患哉余病

乎未能而欲试诸乡闾以为政本数百家之乡其人

必有才智赀产殊绝于众者虽废兴迭出而未尝无

每乡推其尢者为之表使为二廪三学廪之法丰岁

夏秋自百亩之家以上皆入稻麦于廪称其家为多

寡寡不下十升多不过十斛使乡之表籍其数而众

阅守之度其九岁可得千斛以备荒凶札瘥及死丧

之不能自存者其入也先富而出也先贫出也视口

而入也视产多者皆庚加息十一不能庚则否廪之

左立祠以祠入粟多而及人博者祠之左右序揭二

版左曰嘉善书其人之绩版以朱书以青右曰愧顽

版不饰书以白书吝而私者为衣而不均者渔其利

而不恤民者岁再集众谒祠而读之以为戒学之法

各立师一人以有德而服人者为之立司教二人司

过二人司礼三人乡人月吉盛衣冠相率谒学暇则

游于学问乎师有违过者于师乎治悖教不良者师

与其罚其教法如族学之仪

议行乡约以转移风俗     姜宝

乡约之行于民间风俗甚有益其与保甲法相兼行

者则善俗而弭盗于民间尤更有益者也第在长民

者实意行又能选择约正副保甲长得其人斯善矣

往见尹翀莘父母曾行此未兼保甲也而约正副未

尽得人凭信一二人名实不相副者主兹事而约正

以狡而奸者厕其间甚至委以剖决词讼查勘事情

清理课税而往往为所欺是以徒为文具而未见有

实效甘紫亭父母相继欲行此谋于予予告以实意

行请自予家奉法始说具予所作乡约序中而亦未

兼保甲也兼行保甲法及予宗自为约不令他姓人

得参与有所妨惟予自请于公公特许可尝行之而

已有效矣公丁艰去他约皆停寝而独予家请于府

改乡约为宗约以宗约行又以保甲法相兼行冀垂

诸永远而不废今犹念公意专诚不粉饰为文具乡

士夫致其事及诸生已告出学有行者坊里有其人

必敦请请以礼必不慢必无有作辍彬彬然风俗为

之变约正副即一二非其人寻革去恶外界流来刁

棍教唆诬害我良民驱逐之禁治之地方有惯盗某

为患害者擒致之立毙于杖下良善赖以安生不文

具苟简为而一以真实行仁且勇先教化而后诛罚

若公非真欲敦行古道者欤今即已去任犹可仿其

意损益而行之第一在选撰约正副得人约中真有

孝父母敬长上睦乡里教子孙及凡为义夫节妇真

修实行之人务推举以凭核实而旌赏真有不孝不

弟不睦不囗惯为讼师惯赌博宿娼一切开局勾引

及行使低假银之类一切为非不法亦从实开报以

凭查访而罚治至于各保长与其各保下之甲长每

月稽查各甲下有出入不时往来不明交游不类者

地方有惯掏摸惯捵窃者囗举首有水火寇盗等事

甲长闻于保长务相与防御而救恤在乡以若干家

为一约一保务使地相近声相闻休戚相关也而一

闻有事不辞星雨率有众即赴之如手足腹心之相

扞护在城以某坊某坊为一约一保约于每月一再

讲勿怀市心勿习狷薄行保于坊每日夜相保受勿

分人我如家人父子之相亲爱合乡城成美俗合君

子细人皆改过而迁善以乡约法教民为善以乡约

法兼行保甲法又思所以为民防患推广甘公德意

由予一家遍推于家家由一时行之于时时将见化

行俗美盗息民安刁讼不严而渐少逋负不严而易

完无论民间受益即官长不烦心力可卧而待治矣

予着为此议望后来贤令君以二法相兼行务以实

心求实益庶民为良民贤令君亦为良大夫矣是为

题汝南乡约册       史桂芳

夫敷教同风莫善于乡约禁奸止乱莫善于保甲是

二法者盖相表里会而通之实一法也此法行而社

仓义仓即次第可举司牧者惟了此一法即盗可弭

奸可戢讼狱可省徭赋可均礼教可兴武备可饬诸

余簿书期会不足言矣昔明道先生令晋城近阳明

先生抚南赣率用此法其治效可睹也乃俗吏视之

以为迂阔腐儒行之多增烦扰故虽庙议勤拳当道

督切而此法卒格不行即行鲜效矣

金坛县保甲乡约记      王樵

保甲乡约实古司徒之教法也五家为比十家为联

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

相爱有罪奇囗则相及此即保法也州长各掌其州

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

以考其道德行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自州

长而下弥亲民者于教亦弥笃此即乡法也三代而

下惟汉此意犹存彼所谓三老啬夫者得与县令丞

以事相教又置孝弟力田二千石一人盖其重之如

此是以黎民醇厚几于刑措至我太祖高皇帝致治

实远复成周之盛上自六官下至比闾之长无不得

其人重其仕至亲降德音以代面命令布满天下所

谓圣谕六条者是已主之以三老家临而户至朝命

而夕申如父母之训子弟至成祖文皇帝又表章家

礼及取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使

诵行焉噫二百余年治平之美岂无自而然与吾金

坛为地最僻为俗最朴三十年前民有白首不识县

庭者既而人物日以阜蕃乃故俗渐失识者忧之万

历五载西川刘侯以治洋有声九重简命移治金坛

至则以安民厚俗之道莫如保甲乡约二法爰取近

贤之所已试者而损益推行之其详略适中其条贯

尽善也侯又躬先倡率无问穷乡下里靡不亲临督

视轩车所至民扶老携幼而往听之为之感动兴起

至多矣是岂声音笑貌所能为哉侯之家行纯备诚

意感人盖在于未言之先故其为教易成如是也侯

且报政于朝内召有期矣父老子弟恐其久而或忘

也请予记之则谓之曰不忘在汝之心盖所谓兴起

者非是外来也我固有之也尊所闻行所知侯之条

约具在也侯之劝民手抄具在也愿相与坚守之是

在父老子弟而已众曰诺是为记

行乡约法序        黄彦士

乡约之法即古比闾族党遗意牧民者万善之根本

也夫牧民者期于安之养之教之而止矣此法行户

口于是乎取焉田亩于是乎取焉是故可以稽逃亡

可以清赋税可以别淑慝可以靖盗贼可以恤贫困

可以移风俗故曰万善之本也今郡邑多行之者然

而其效不臻何也有司往往以为应上之具或行之

而法不备或备矣而时不久上既以刍狗陈之民亦

以土羹玩之已非法之过也语曰非常之原民惧

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立法之初小小劳扰岂能

无之若行之而三年五年愈详愈密愈习愈安民且

乐其利于善良者而趋之矣乐而趋之百年可无变

矣夫三年五年司牧者一考再考之日也若使莅政

之始即设诚而行之必有观其法之成而解任者矣

惮三年五年之劳而忽百年之计何其虑之不长也

不佞是书之颁不过取前人所已行者稍稍增损而

布之岂有他谬巧能使法之即举要亦需贤有司共

成其美而已矣然既已布之必不敢以刍狗自视且

将着为令甲定为课程巡方所至进父老子弟而问

之以验其当否其他以差往者必稽也以事至者必

询也而牧民者之殿最亦于是乎取焉不佞岂自为

哉亦与诸莅兹土者共此民尔并以告夫执事者

黄陂县乡约议       杨廷蕴

乡约之设原以宣扬圣谕劝诫一方民俾善者有所

兴起不肖者有所严惮法至善也鼎革来寝不复举

间有行之尽失古意约正约副先非其人即约讲声

说一番于开导劝惩本旨毫无关切方今举行必推

齿德兼优素履无玷者二人以为约正副朔望开讲

日即立善恶二簿存约正处一方有某人行某善事

某人行某恶事从公分注簿内徐俟长吏行查赏罚

诸凡地方利病通约恒得直陈之如是者一年约正

副公平方正果无只鸡壶酒之私则隆以礼貌给与

顶带以风通里使儿童妇女咸晓六谕之应遵绝域

穷乡皆识为善之可乐輶轩问俗所至良多可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