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爱唱歌,唱的歌皆我之所好,格调是清新的。今年一个春节过完,一首《万事如意》便柔柔乎盈耳,至甜至美。我喜欢唱这种悠扬的、抒情的、高亢的民族经典歌曲,这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这时因为这些歌曲的韵律动人,抑扬顿挫,音乐里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张扬着正直的事物和思想,陶冶着我们的性情。而有些颇为流行的歌曲我就不能接受,感觉唱起来像是独白,喊起来声嘶力竭,哑不成音,看起来很有劲,但你不懂歌词的意义,比如一首歌的词叫“在人间已是颠”,我至今仍解释不清它的语法和意义是什么。我请教了许多歌者,都说不懂。糊涂就糊涂吧,反正我不会唱。不过流行也是一种骄傲。我想这大抵与喝酒一样吧。近年来,国酒似乎已经骄傲辉煌不起来,尽管茅台、五粮液等名牌国酒,连洋人喝了都称好,尽管还有许多优质国酒我们可数出一串串名称来,尽管我们绝大多数民众仍然热恋着国酒,但在宾馆、饭店、酒吧、歌舞厅,国酒却似乎已经土气,掉价,似乎不上洋酒便不够档次,不够身价,不辉煌。于是各种曲,喃的、喊的、读的如同洋酒便如潮似浪涌向我们这块古老的大地,汹涌地荡漾着我们古老而广阔并已浮躁的市场,那就看各人的取舍,是有味之味还是无味之味了。
我始终认为许许多多的民族歌曲就特别美仑美奂!也许这种偏见很难使我改变,这是一种精致的定力和坚持。
1995.9.
我的荔乡情
灵山素有荔乡之称。而我在这块土地生活了整整23年。我离开这块土地也快20年了。
20年前那个夏天,我离别灵山带给异地朋友的礼物,就是那红如火甜如蜜的荔枝。此后,年年盛夏,当荔枝成熟的时候总给我带来童年的怀想,青春的记忆。
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人从灵山来看我,都要他们为我选购些荔枝或荔枝干,送给亲友们。当这些为数不多的特产送到他们手里时,我总是得意地坐在他们身边,亲眼看着他们吃得有滋有味,直至脸上绽开惊喜的感觉。此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往大人嘴里寨上一颗糖,大人越吃越香甜,自己就越兴高采怎么能不自豪呢?这享有声誉别有风味的水果是从灵山的土地上结出来的。别的地方虽可以引种,但只能做到形似,却无法达到“神似”。不过我也明白,说灵山荔枝也不是每一颗都一样甜的,偶尔也会碰到不那么甜的,甚至还有酸的,我带回的荔枝就遇到过这种情形,可我硬是不服气。看到有谁吃着吃着,突然摇了摇头,我便立即站出来选一颗,送到他的手里……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连我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情感,也可以说是一种由自尊心而产生的偏爱吧。我虽不是灵山人,但我确信,一个人只有当他在那里洒下了汗水,并同那里的土地融为一体,才会产生这种由衷的偏爱之情。
20多年前,我高中一毕业,便不能幸免地投身到生活的洪流中,山区这豁达而温柔的母亲,虽然她很瘦弱,但却是这样慷慨无私,她向我们敞开巨大的胸怀,让我们尽情吸吮她身上甘甜的乳汁,多少颗苦难的年轻的心不知不觉地被她溶化了。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曾经参加一支青年突击队,到一个叫做烟墩公社的地方营造一片荔枝生产基地。当时每到一个地方,使我们难忘的,便是在劳动之余,我们不断地挥动着草帽,宣泄出抵消劳累的动人心弦的叫喊声。
但这毕竟是诗的语言。我清楚那无法忘却的荔乡情是我们用心血和青春凝成的,而灵山还有许多没有开垦的荒山等待我们用汗水去浇灌。我们沿着前人踏出的小路,奔向荒芜深处;我们顶着酷暑,铲平山丘,靠手锄肩挑,种下了一片片荔树林。我们的青春像一滴滴露珠无声地渗入了灵山秀水。我不知道自己这滴露珠对于滋润广袤的大地是否曾经起过哪些作用,但我永远不能忘记荔乡这块土地怎样锤炼了我。
我曾多次拿起这支沉重的笔,写过同我一起创业的青年人的生活,我也时刻感觉,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我们都一样仍继续在走着不同的漫长的道路。我们今后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
这些天,朋友带来基地生产的荔枝,那种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想,比起生活给予我们的,我们付出的那一滴滴汗珠的确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我回首往事时,不仅没有悔恨,没有惋惜,相反,我似乎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充实感。我感觉这土地渗透着多少代人的心血,凝聚着多少代人的理想和追求,当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曾经是蔡乡的一撮土、一滴水、一棵苗,心里能不踏实吗?
我们走过了沧桑,已不再年轻,愿那滴微不足道的露珠再去滋润另一块土地。当更多的人们吃到更香更甜的荔枝时,我想他们会用更加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青山绿水和南方的,荔枝也就成了南方的一个标志。我呢,就会感到更大的满足和自豪了。
也许这就是我的偏爱。我一向认为,偏见是不好的,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偏爱,没有偏爱就没有了感情。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偏爱会不会改变,但对我来说,要改变这一腔的荔乡情,那也许是很难很难的。
水也说怀旧
一个人生命历程将会留下许许多多的旧事。也许他走过一段长路之后,往往对得到的满足大都淡忘了,而对一些旧事,甚至是很小的旧事,却萦绕于怀,可能直到辞谢这个多事的世界。我想,我个人的和很多人的经验都能证实这一点。
有些旧事,在年轻的时候,感觉还不那么强烈,更不愿重新提起,为什么?实在说不太清。但进人中年之后,那些旧事就开始涌上心头,如影相随,似雾附帆,令我喟叹,令我感怀。
这种心境,使我对过去式的生活中一些事物十分敏感,它反映在我的创作过程中,近年来,尤为明显。因而我写出了一些所谓的怀旧作品,行文多了些凝重,也有了些反思的氛围。
有些旧事,大概人人都有,但每人的旧事必然不一样,犹如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在大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实行穷过渡的那阵子,那是一个动不动就实行专政的年代,我在一家工厂当工人。有一天,厂里的机修车间一把扳手不翼而飞,这对于当时的一个仅有很少固定资产的小厂来说,简直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于是,厂保卫科迅速侦破,全厂充满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恐怖气息。最后“嫌疑犯”便落在一个我认为是最老实、平时话语不多的工人身上,保卫科认定的原因是他出身不好,家里很穷,他很有手艺,平时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做一些手工产品增加收入,聊补贫困生活。于时,在没有法律可讲的年代里,保卫科便开始对他私设公堂,轮番逼供。炎夏之夜,给他穿上大衣,在二百瓦灯泡下罚站,非逼他承认偷窃不可,连续几天,一直没有结果。这样下去他将不断地受到折磨,看他这样,我隐隐感到他挺可怜的。作为厂里民兵小分队队员的我,便想主动找他谈谈,以为可能好一些。他说真的没有偷,我说不管是不是你偷的,他们都这样认定了,你就承认吧,承认不就坦白从宽吗?不然你将永远吃苦。当时我的感情是朴素的,是不忍他受到“群众专政”的痛苦,后来,他果真听了我的话,承认是他偷的。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地对他从宽,他当真被开除出厂的时候,我很内疚,就因为真的偷了一把扳手就永远推出了厂门,不太那个了吗?我这样善劝,反而害了他,我真羞愧,我曾想过向他道歉,终未成。也可能因为自尊或虚荣吧。几年后,我到了北京上大学,偶尔听到来京出差的工友谈起他后来的日子很难,我反而像个真正的窃贼,脸颊火辣辣的发烧。时至今口,这件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旧事留下的巨大遗憾,却挥之不去。我也做过许多假设,如果当时工厂不逼他,甚至帮助他发挥专长和技能,使他得到尊重,那么他的能力施展和生活走向将截然不同;如果我不去做这样的善良劝告,就不可能促使他违心地承认,工厂也开除不了他,这样他还会和大家过着吃大锅饭的日子,反之,我这样的可怜和同情,没有拯救他,却把他推向痛苦。愈是假设如果,自责和遗憾的心境愈严重。
一切过去了,在逝去的生活中,遗憾难以补救,假设不能实现。但我想这些旧事带来的遗憾谁都能感知它的滋味,我们今天应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因此,有人唱:往事也是一首歌。唱在心底。唱得沉沉甸甸。
这几年我对世事多了许多感觉。我才明白,没有遗憾的旧事,就像月亮没有阴亏一样的不可能。且不论人的生存受制于种种客观条件,就人本身来说,心智在不断成长,希冀永不驻足,感怀旧事,只要人不停止追求,只要人还有企盼,人就会在旧事的成功或失败中得到启发,以求完善自己。
所有的旧事,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过程,它在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或凝重或平凡的同时,更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厚。
1996.7.
一段生涯
1983年,我们这些被称为“新三届”的毕业生,从北京回到广西,便即接到通知去广西壮文学校学习。学什么呢?学壮文。那时候,我们特别听话,组织叫我们干什么,我们二话没说。
于是,我们即把行李搁置在桃源路一家招待所的一间房子里,拿上些便装和洗漱用具,便来到了武鸣灵水边上的校园。我认为这座校园是广西的院校景色最美丽的一家。校舍多是苏式建筑,红瓦白墙的“桶子楼”,它与我刚离别了的北京母校是一样的风格,似乎这种情调使我的异地生疏感得到了一阵缓冲。校园里有小湖,湖里有很多鱼;有小山坡,坡上有相思树,撒落在地上有不少红与黑相间的相思豆;到了一定季节,那满园的柚子树、龙眼树上便挂着丰硕的果实。据说这学校是50年代为了让壮族人民更多地享受自己拥有的语言文字的权利,请苏联语言专家帮助创制壮文,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壮文,促进民族团结和平等而开办的。因而灵水有着壮文创制策源地之誉。
我们这一期壮文培训班,云集了全国各地及区内一些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当时都很年轻,我们相聚在一起,诗人黄堃就戏称壮文班为“黄埔一期”。学习壮文是一件新鲜事,大家都感到高兴,朝气蓬勃,一切都显得新鲜、美丽、愉快。每天正正规规地从声母韵母开始,然后对话,练口语,都是标准音,还编了一些壮语歌曲。课余时间我们还不减大学时的兴趣,走到运动场上踢足球,到灵水去泡泉水,真是热闹得很。
打那个时候起,我就懂得了壮文。学习结束了,我到了出版社工作,这10多年的出版经历,我编辑出版了大量的教材,特别是那些壮文普及读物。说实在,当时那些壮文书籍为边远山区的壮族百姓文化脱盲、扶贫致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最原始的意义来说,我们那些祖祖辈辈生于山区、长于山区的百姓们,有的真连个斗大的汉字也不识,这又怎能去提高整个人群的素质呢。因此,我们那些山里人下了决心,再也不能用结绳数豆的那种方式活下去了。
只有真正走进山区你才真正了解山民的需要。为此,我记得,我们一批老同行为了调查研究,竟整整一汽车的人翻入山区的泥潭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还记得,我当社长的时候,就有两个来自中越边境那坡的老百姓给我送来一面亲手织成的壮锦,绣上了“科普救农,壮文积德”的文字。他们内心充满感激之情,讲述了村里关于养猪,关于种果,关于爱情的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个时代有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书面的记载段里,在建筑的实物上。但是,它同时也存在于老百姓的记忆4中。我们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从1981年恢复推广壮文至今,我们出版社共出版了壮文图书?近890多种,而这种存在是具体的,是更生动的。这些图书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农业、科技等各个学科领域,这实际就是一段文化史,是共和国民族团结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也许这一过程在泱泱大国的文化进程中没有非常显赫的位置,但这些默默无闻的壮文操作者以及为之努力过(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人们,他们那记忆的丝缕[永远同共和国的文化织在一起。
一晃便是10多年了,这是一段^^短的生涯,如今我已离开了曾经付出过心血的工作。世事多变,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条完全平坦笔直的道路一样,壮文的出版和推广也遇到困难,我脚下的道路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笔直的。尽管我们目前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未来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1998.5.
水岜蓬楼
岜蓬楼是壮语蓬楼山的意思,这富有诗意的名称让我产生许多的联想,多是与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婉约、缠绵的意境有关,有点柔美。
岜蓬楼离我居住的城市约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它有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特殊气息,那是没有被文明浸泡过的气息,如果不是我今天把它见于文字,它也许会依旧无法飘散着墨香。但岜蓬楼的气息是无法用鼻子嗔出而只能用心灵感受的,它轻风扑面而至,让你在不经意中被它熏陶着、感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