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
受命于朝廷,讨伐李希烈的宣武军节度使李勉、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江西节度使李皋、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各路官军,在与李希烈军的一场场拼杀中,各有胜负。三月间,张伯仪与叛军大战于安州222,大败;张伯仪丢弃旌节,狼狈而逃。李希烈拿着张伯仪的旌节和被杀害的官军首级,在颜真卿面前大肆炫耀自己的战绩,冀图震慑,使颜真卿降服。颜真卿悲愤已极,大声呼叫,从床上扑到地下,一时不省人事,许久才苏醒过来,从此不再与人言语。
此后,哥舒曜收复了汝州。李希烈派他的部下大将周曾——就是那位在李希烈为颜真卿“压惊”的宴席上,彬彬有礼、眉宇间隐隐地透出儒将气概、颜真卿暗自慨叹明珠暗投的将军——将兵三万,赴襄城进攻哥舒曜。周曾明受李希烈之命,却暗地密谋返回许州袭击李希烈,以王玢——李希烈在“压惊”宴席上介绍说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为内应,拥戴颜真卿为节度使。
颜真卿得知,心头激动、振奋无比。他从未想过做节度使,但欣喜于不动朝廷兵马而除掉李希烈,平息叛乱。欣喜之余,心中忽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长安曾经写过的一首诗。那时,裴将军以其舞剑的超群技艺,名满长安。看了他娴熟的剑技,颜真卿心潮澎湃,作了那首五言诗。四十余年的岁月逝水已将自己的诗作记忆,冲刷得七零八落。颜真卿苦思追忆,补缀成篇,以其惊喜激越之情、磅礴浩荡之笔,写于纸上。
裴将军诗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223
颜真卿多么希望在圣明君主统治下,周曾能够以猛将的气魄和威力扫荡九州。像善于舞剑的裴将军那样,胯下战马龙腾虎跃,雄壮威武,纵横驰驱,所向无敌,展现出自己的英武超群。手舞宝剑,似风驰电掣,萦回旋转,神出鬼没;忽地跃身腾高,似乎望断天山上崔嵬的白云;入阵破敌,威名似惊雷般吓得强敌鬼哭狼嚎。拉开弓弩,一箭射去,敌阵百马倒伏,再射一箭,廓清万里。强敌匈奴不敢来犯,互相呼叫着:快快回去吧,回去吧!大功告成,回报天子,美名可以镌刻在汉武帝当年图画功臣像的麒麟阁内。
颜真卿对周曾的期望如此殷切,然而,遗憾的是,风声走漏,消息为李希烈所知,即派遣心腹大将率其精锐——三千骡子军袭击周曾。周曾始料不及,全军风声鹤唳,一败涂地,血战而死。等待内应的王玢自然也被杀害。颜真卿得知,悲痛欲绝,撰写祭文,于院内古槐下设酒食哀悼周曾等遇难将士。阴霾四合,阴风呼号,古槐悲泣,颜真卿撕心裂肺、涕泪交并地宣读着祭文。看管的兵士无不为之唏嘘落泪。
壮烈殉国
遭遇了这场变故,李希烈暂时回到了蔡州224。这儿是他的治所所在。颜真卿也被押至蔡州龙兴佛寺。
龙兴佛寺坐落在县城之北,南濒汝河,远离城垣,独处一隅,绿树云合,高墙环周,清幽寂寥,人迹罕至。在数十名荷枪执刀的兵丁把守下,李希烈自信颜真卿插翅难飞。
眼看着寺院方丈、和尚们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双目为被拘囚于这里的自己流泻着怜悯,眼看着看守自己的兵丁虎视眈眈、如临大敌的神色,颜真卿感觉到自己随时可能被杀害,心中怒涛翻卷,却又无可奈何,提笔写下了一纸书帖:
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十九日书。225
后人称此帖为《移蔡帖》。颜真卿慨叹自己被李希烈移拘于蔡州,乃是天意。相信皇上当如苍天,清明而洞察万象,难道可以让李希烈之徒随意诬蔑吗?大唐的德政,将是不朽的。其书虽数语寥寥,却于苍劲老辣、笔墨飞动中流荡着洞明世相、正气凛然的阔达襟怀和老而弥坚、视死如归的不屈气概。放下手中之笔,颜真卿面向京城长安,面对佛寺和尚,坦然地指着西墙说:这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颜岘与属吏好不容易到了京师,向朝廷递上了颜真卿的表章,却被卢杞扣压,更不用说面见皇上。卢杞心怀鬼胎,窃视颜真卿写于许州囚所的“心中悢悢,始终不改……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之《奉命帖》,于蔡州龙兴佛寺内所写的“天之昭明,其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之《移蔡帖》,只觉其中腾跃着一股直冲云天的威严正气,磅礴浩荡的阳刚之气,不屈不挠、不可遏抑的坚毅之气,禁不住不寒而栗。
作为一代书法巨擘的最后之作,两帖熔铸忠贞爱国之德、洞明时势之识、纯熟老辣之笔于一体,法度严峻而质朴疏淡,气势磅礴,淋漓酣畅。那笔墨的飞动中,分明跃动着生命的真诚;那腾挪婉转的线条中,灌注着一腔浩然之气;那随心挥洒的横竖撇捺中,喷薄着至为崇高的品性光辉。似笑傲群丑之老帅,又似怒张之弓弩;似凌空之宝剑,又似巍然神怡之泰岳。那么雄浑,那么富于凛然不可犯、不可欺、不可诬的尊严气象!字字从心所欲不逾矩,恣情适意而挥洒自如,于奔腾、豪壮的笔势之中,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炉火纯青;笔势中蒸腾着豪情,点画的起落中激扬着刚强,字句的连接中充盈着老而弥坚的品性;如老卉鲜蕊,姿峻香馥,生机盎然,气概凌云。颜真卿由一介书生而成为勇斗凶顽的良臣、铁马金戈的平叛统帅,由正色立朝而遭诬外黜,又由外黜而正色立朝的风雨平生,一寓其中,一派凛凛然不可犯、不可欺、不可诬的尊严气象,可谓“精贯天地,义伏群丑”。如果说《祭侄季明文》、《争座位帖》、《颜氏家庙碑》等书作,彰显着以其端庄筋健、雄浑敦厚而立则后世的“颜体”书法的成熟,那么,此两帖则标志着颜书的又一新境界——一种前无古人、恢弘无比、至大至刚、无可逾越的至高境界,堪为价值连城的传世瑰宝。如被德宗李适看到,恐怕也是难以心情平静的!
朝臣得知颜真卿有表章被扣压,不少人都深自为之而不平,但畏于卢杞的淫威,一个个噤若寒蝉。当年曾参与湖州诗会的史馆修撰张荐得知,毅然冒险上疏:颜真卿于四朝为臣,为国家元老,忠贞正直,孝悌友爱,尽忠于社稷。他快要八十岁了,身有年迈人的病疾,却被拘囚在四墙之内,睁眼看到的是对着他的刀枪剑戟。他悲愤疾呼,寝食不宁,不知道怎样经受着这种磨难!226他请求以被押在京城的李希烈之母以及其他亲属三人,赎回颜真卿。张荐哪里知道,卢杞所真正期待的就是颜真卿早日一命呜呼!他的表章呈上,当然只能遭遇石沉大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