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4734700000037

第37章 迁墓的曲折(2)

怀州是他的祖籍,李氏的祖坟就在怀州河内县,而且就在此次被焚的雍店之东原。现在战火烧到了这里,史书上只简简单单三个字“焚雍店”[3],当时当地老百姓所遭的灾殃可不是这三个字能表达的。忽然之间,兵火俱来,灾难从天而降,老百姓除了听凭被劫被烧被杀,还有什么办法!李商隐当时虽不在被焚的现场,但家乡遭难,为裴氏仲姊和曾祖母迁墓之事无法进行,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属刘孽叛换,逼近怀城,惧罹焚发之灾,永抱幽明之累”,“昨本卜孟春,便谋启合。会雍店东下,逼近行营,烽火朝燃,鼙鼓夜动。……潞寇朝弭,则此礼夕行”。[4]前句说的是去获嘉迁仲姊墓,后句说的是将曾祖母墓由荥阳迁至怀州,两件事都因刘稹兵抵怀州、焚烧雍店而无法进行。

再说,还有王茂元呢。经此两战,他的病势益发沉重起来,体况一路下坡,再也无法康复,不久就在军营中死去,也算是因公殉职了。

茂元去世前夕,商隐并不在他身边,但是正在洛阳。茂元一死,他虽在洛阳,也就跟着忙碌起来了。

首先是代草《遗表》。这是李商隐第三次代草遗表,前两次是代崔戎和令狐楚。

接下去是《为王侍御瓘谢宣吊并赙赠表》。王瓘是茂元长子,其时带侍御之衔随军侍于父侧。当朝廷派人到河阳宣吊致祭时,由他代表王茂元家答谢,但草写《谢表》的事,仍由商隐承担。

再接下去,是代王茂元两个出嫁了的侄女写《祭文》。这二位虽已是人家的人,但巴巴地求上门来,总不能回绝。好在商隐善体人意,腹笥又厚,此类代笔文章总能写得身份恰当、语气妥帖,而且声情并茂,相当感人。

最后便是他自己的《祭文》了。现存李商隐文集里,有祭王茂元的文章两篇。第一篇作于茂元刚去世不久,第二篇作于茂元灵柩送回洛阳崇让宅之后。第一篇是规范的祭文,全篇大部分篇幅是追叙王茂元的一生,其特点是叙述人事绝不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而纯用艺术化的比拟与典故指代,文章讲究句式整饬、音韵铿锵和诗赋化。全文太长,我们仅试看其中的一小段。此段叙述王茂元的出身,即其父王栖曜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家的事迹:

繄彼家声,重婴世故。值冀寇之北至,属虏马之南渡(二句指安史之乱)。肇允成公(栖曜谥曰成),悲丁国步。悼犬马之恋主,怆枭狼之据路。投笔三叹,弯弧一怒(四句说栖曜忠君,早年投笔从戎)。毙断后之王双,缚难宽之吕布(二句用典,说栖曜战功)。鈇钺赐杀,圭符锡祚(二句用《礼记》《仪礼》语,说皇上褒奖,赐予栖曜节钺和封土);实诞上公,载扬垂裕(上公指其子茂元,栖曜的功绩荣誉留给了后代)。[5]

小小一段,皆用对偶之句,四六交替,隔句押韵。说的是茂元先世的业绩,但仅可知其大概,而很不具体。接下去叙述转到茂元本人,用的是同样手法,典故成串,词华韵美,但所指事实只有作者和熟知茂元生平者明白。这在李商隐,当然是文才富赡的表现;而在读者若想读懂必大费周章,否则难免一头雾水。但这种运用含蓄隐晦手法的非直白叙事,是中国文学演变史上颇重要的一种现象,而且延续时间颇长、影响不小,李商隐又是一位成就特高的代表性人物,所以这里提一下。

李商隐给王茂元的第二篇祭文却是一篇变体之文。它不再以叙茂元之事为主——说实话,再叙也没啥好叙的了,商隐自己说得清楚:“公之世胄勋华,职官扬历,并已托于寄奠,备在前文”——这回是要以议论与抒情为主了。所谓议论,开门见山就涉及人之死生的辩证法,原于《庄子·至乐》阐发的思想(人由气而生,亦由气而灭,如四时之行)。所谓抒情,则是回忆自己与茂元的翁婿关系:

呜呼!往在泾川,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朝,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语皇王致理之道,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论次,必蒙褒称。及移秩农卿,分忧旧许,羁牵少暇,陪奉多违。迹疏意通,期赊道密。纻衣缟带,雅贶或比于侨、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于梁、孟。今则已矣,安可赎乎!呜乎哀哉!

这里的抒情也离不开叙事,但所叙更为空灵、概括、抽象,亦即诗化。从这里我们看不出什么具体的“事”,但能体会到他们翁婿关系颇佳:虽是前后辈、上下级关系,却实在像是朋友。这显然与商隐夫妻关系极为和谐有关。“纻衣缟带”一句,说的是翁婿关系如何知心与高雅;“荆钗布裙”一句则是说夫妻关系既和美又高尚,可与古代著名的模范夫妇梁鸿、孟光相比。而二者实乃互为因果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如果说李商隐对崔戎、令狐楚是敬畏和感恩,那么,他对王茂元却是更为亲近和无拘无束,就因为在李商隐和王茂元中间,有着一个他们共同的亲人王雪娘。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的最后,李商隐终于向王茂元,也向所有的读者明白地道出:

愚方遁迹丘园,游心坟素,前耕后饷,并食易衣。不忮不求,道诚有在;自媒自衒,病或未能。虽吕范以久贫,幸冶长之无罪。昔公爱女,今愚病妻。内动肝肺,外挥血泪。得仲尼三尺之喙,论意无穷;尽文通五色之毫,书情莫既。呜乎哀哉!公其鉴之。

李商隐说,恐怕自己在仕途上出息不大,难免要让妻子受苦受穷,他为此对王茂元感到抱歉,请求原谅,当然,言外之意是他更希望王茂元理解他们,保佑他们。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对崔戎和令狐楚说,只能、也只会对更亲近的王茂元说。

平泽潞之战打了几个月,朝廷方面决心很大,但军力方面却是捉襟见肘。在调动兵员的过程中,还引发了新的乱子。

会昌三年(843)年底,河东节度使李石奉命派兵支援前线,可他手头无兵可派,只得临时拼凑一千多人让都将杨弁率领前往。这支素质极差的队伍,路过太原,正是年关时节,在杨弁煽动下,借口赏赐太薄造起反来。

杨弁乱军在太原大肆抢掠,守城军士阻拦,两军竟打了起来,守军不敌,节度使李石吓得逃往汾州(今山西汾阳)。杨弁看事情闹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面进据军府,一面派人联络刘稹,欲图长久之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正受围攻的刘稹顿时缓过气来,一些本已向朝廷投诚的城镇关隘见势重又倒戈,降了刘稹,前一时期的讨刘效果眼看毁于一旦。

朝中主张姑息妥协的人趁势又是一番鼓噪:“(泽潞镇)养精兵十万,粮支十年,如何可取!”甚至连朝廷派往太原去观察虚实的中使(宦官),因得了贿赂,都替杨弁说话。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一场平藩战争面临半途而废的可能。

幸亏李德裕毫不动摇,唐武宗坚定支持,君臣二人力排众议,下令讨伐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才动员太原兵擒捕杨弁,平定了这场兵变。

应该说,李德裕和朝廷的措置是得人心的,面对强梁不法的暴徒,只有坚决镇压。李商隐对此持完全拥护的态度。这既与他的切身感受和利益有关,也与他忠于唐王朝的信念和从大局、从国之长远打算有关。

远在黄州任刺史的杜牧,深研兵法,素有治国大志,也十分关心这场战争,此时亦有《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向李德裕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策略建议。那是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平藩战争。[6]

这些都说明唐王朝此时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民众,尤其是士子文人对唐王朝还存在着一股向心力,还希望并支持唐王朝战胜藩镇。到后来,这种向心力渐渐变成离心力,唐王朝的分崩离析就不远了。

平刘稹之役在艰难竭蹶和矛盾百出中进行,到会昌四年(844)八月,胜利总算有了一点眉目。

先是邢、洺、滋三州投降,泽潞彻底孤立。本来鼓动刘稹抗旨自立的昭义大将郭谊等人,为了自保,采取杀刘稹及其家族而向朝廷投诚的办法,但朝廷接受投诚,却并不赦免卖主求生的乱臣,还是把他们统统处死。从郭谊杀刘稹一族,到朝廷诛郭谊等人,一时间诛杀连连,祸延无辜,死人无数,满城血腥。

但平泽潞之战毕竟结束,朝廷下令:刘从谏为节度使以来所订的地方苛法、横敛重赋一律取消,所纠集的土团兵勇全部解散归田;并宣布昭义五州免除一年赋税,征讨所经的州县免除今年秋税。这些减轻负担的措施,朝廷是不得不做,但总算是有利于百姓的。

李商隐的迁墓之事,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也终于一一完成。虽有弟弟羲叟的协助,他也已感筋疲力尽。在这个过程中,因经常来往于郑、怀一线,难免被当地的长官抓差,代他们写了不少上宰相、谢上任的表启,甚至为人写过做黄箓斋和祭赛城隍的文章。偏偏李商隐是个认真的人,对文事格外重视,凡请他撰文者又总是因为倾慕他的文才,对他抱着极大的期望,所以他写每一篇,都得有些新东西,绝不肯炒冷饭,敷衍了事。旁人不知,以为李商隐做文章摇笔即来,可他自己明白,写作是很辛苦的,何况那些都是有着特殊要求的各体文章。所以,等到迁葬事毕,他很想找个偏远的地方略事休息,来度过为母守丧的最后时日。

他决定带着妻子到永乐县(今山西芮城)暂住,那里离京城和洛阳虽不远,但位置较偏,应该比较清静。

[1]此信原题《为濮阳公与刘稹书》,冯浩《樊南文集详注》依此题。《文苑英华》《全唐文》收此文改题《为濮阳公檄刘稹文》。由劝诫而申讨,事态发展之自然进程,本无绝对界限也。

[2]此诗题名《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昭义,指昭义军,由泽潞节度使统领,故泽潞节度使亦称昭义节度使。“充昭义攻讨”者,担任攻讨昭义之军职也。

[3]《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唐武宗会昌三年:“王茂元军万善,刘稹遣牙将张巨、刘公直等,会薛茂卿共攻之,期以九月朔围万善。乙酉,公直等潜师先过万善南五里,焚雍店。”

[4]《祭裴氏姊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814—816页。

[5]李商隐《祭外舅司徒公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856页。

[6]《新唐书·杜牧传》:“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参《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杜牧《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见《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