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文化之谜:千古疑案
4778200000005

第5章 文明拾遗(4)

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哈米拉金字塔旁边,是由一整块巨大的天然石灰岩雕刻而成的。石像大约有一条街的厚度,约有六层楼高,面朝东方。每年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可从正面看见太阳升起。犹如蹲踞在原地沉睡几千年后,终于决定要提步前进一样。

狮身人面像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它非常非常的古老。长期以来,考古学家认为这座石像大约建在公元前2500年,它的主人是埃及古王国时代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但是近来地质学上的新发现却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地质学家断言,狮身人面像的建造时间远比卡夫拉统治的时间要早,从而引起了关于狮身人面像建造时间的一场争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狮身人面像是卡夫拉所建,因为在图特摩斯四世所建的狮身人面像的石碑的第13行空栏中,出现了卡夫拉王的徽章记号,因而考古学家们就自然而然地认为石像是属于卡夫拉王的。此外,与石像相邻的河岸神殿,也是卡夫拉王所建的。加之许多人认为狮身人面像的面相与河岸神殿洞穴中发现的卡夫拉雕像非常相似,这样斯芬克斯就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了卡夫拉的所属品。然而,这些证据真的能支持这种说法吗?图特摩斯在对狮身人面像进行修复后,立下了石碑,碑文中留下了卡夫拉的徽章记号,但是我们不能仅凭这就断定斯芬克斯“出生”在卡夫拉时期。由于石碑上残留下来的只有那个惟一的徽章记号,其他前后文均已漫漶不清,无法判定碑文的真实含义,或许这一记号的出现只是出于对卡夫拉的尊敬。很明显,这不足以证明卡夫拉是狮身人面像的建造者。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定狮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的作品,显然是非历史的态度。至于认为邻接的河岸神殿为卡夫拉所建的说法,也只是依据神殿中有卡夫拉王的雕像这一证据,人们无法断定这具雕像是否是后人放进去的。至于斯芬克斯的脸,也可能经过多位匠人的整修。所有上述论据都不足以说明斯芬克斯像的成型年代。

著名的地质学家罗伯特·M·肖赫对狮身人面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像与其周围的石灰岩石床受风化时间比人们原以为的时间长得多,而石像与其它建造年代确定的建筑物之间侵蚀程度的差异表明石像比我们想象的古老得多。1992年,在美国先端科学协会的年度大会上,魏斯特发表了他的调查结果,狮身人面像暴露在风沙中的时间最多不过1000多年,其余的时间,它都被保护在沙石中。这一点在各种文献及历史事实中都得到了证明。不过,重点不在这里。如果石像真的是在古王朝时代由卡夫拉所建,而被风沙如此快速地侵蚀的话,那么同一时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筑物也应当遭受到同样程度的侵蚀才是,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古王朝时代遗留下来许多象形文字及碑文,没有一块受到同石像一样严重的侵蚀痕迹。波士顿大学的教授修奇更是提到,石像所遭到的侵蚀不是风造成的,而是在古王朝时代以前,连续好几千年长期大量雨水冲刷的结果。他指出狮身人面像的身体和沟渠受到风雨侵蚀,有的地方侵蚀痕迹之深达2米左右,使得外观看来蜿蜒弯曲,像波浪一般。这种波浪状外观,很明显是石灰岩经过几千年风吹雨打侵蚀后的痕迹。然而,我们都十分清楚,吉萨高原从早王朝时代(公元前3000年)以来,一直没有足够的雨水造成狮身人面像身上的侵蚀痕迹。这就必须要回到更久远的年代,才能在埃及找到如此大规模侵蚀石块的气候。而这个年代至少应该在公元前10000年,因此,斯芬克斯似乎又应该是10000年前的作品。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狮身人面像是规模宏大而复杂的工艺品,公元前10000年的时候,埃及是否存在着发达的文明,足以支持人们完成狮身人面像的宏大建筑工程呢?美国加州大学的考古学家卡洛雷蒙表示,狮身人面像的年代比卡夫拉久远的说法“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因为吉萨地域在卡夫拉统治前的几千年,不但没有那种工艺水平,更没有必备的管理组织和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物所需要的意志力。这就又动摇了狮身人面像是建于公元前10000年以前的说法。直到目前为止,关于狮身人面像建于何时的问题仍无定论,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狮身人面像的身世扑朔迷离。但正是这些谜一般的问题引领着人类在探索远古文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7.亚历山大灯塔怎样导航

提起埃及,人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那巍峨的胡夫大金字塔。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埃及金字塔外,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埃及,还曾经以亚历山大灯塔而闻名遐迩。该灯塔位于距开罗以北20多公里的亚历山大城外,其高度仅低于胡夫金字塔约10米,是古代世界第二座最高的建筑物。说到这座伟大建筑的问世,还得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东征谈起。

公元前332年,血气方刚的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占领埃及。他在前往埃及西部锡瓦绿洲朝拜阿蒙神庙时,途经地中海滨的拉库台通村,看中了这儿的地理位置,下令以他的名字在此建立一座城市。到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05-前283年)时,这座默默无闻的小村一跃成为繁华的大都市、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地中海最大的海港。由于对外商品交换发达,船只来往频繁,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靠岸进港,于是古代文明史上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就应运而生了。

关于这座灯塔,历代旅行家和史学家虽有所记载,但均不完整。生于安达鲁斯(今西班牙南部)的阿拉伯史学家伊本·谢赫(公元1132-1207年)于1165年访问了亚历山大,写成《艾列夫巴》(意为“入门”)一书,较详尽地描述了灯塔。1909年,德国工程师特里希根据各种文献绘制了灯塔的复原图。这两份资料成为我们今天了解灯塔的主要依据。

距亚历山大海岸约一公里的海域上,有一座与陆地相平行的小岛,名叫法罗斯。据考证,远古时它曾是大陆的一部分,岛长2600米,宽400-500米。岛的东端为一整块长230米、宽200米的巨石。托勒密一世时,修筑了一座全长为1300米的人工桥,把大陆与小岛连接起来,成“工”字形东、西两港,东港为主要出入港。大约在桥建成后便在上述岩石上修建灯塔,到托勒密二世初期(公元前280-前278年)正式使用。

塔由四部分组成。下层高60米,底部呈正方形,由底往上逐渐缩小。它有十几层,300多个房间,供管理人员和卫兵居住,并作存放物资器材的仓库。它的顶部为平台,四角竖有海神波塞冬的巨大青铜雕像。平台下面,正门上方镌刻着建筑师的一行题词:生于开俄斯的台克西凡斯之子——苏恩特拉图斯以海员的名义敬献给两位救世神。第二部分为8边柱状的建筑,高30米。第三部分为圆柱形,高15米,8根花岗石柱支撑着8米高的穹窿状圆顶,它是夜间导航的灯室。再往上便是海神波塞冬的立像。塔身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内有螺旋形石阶通灯室,塔外有升降的吊车往上输送燃料。整个灯塔由石灰石砌成,柱用花岗石,有些部分饰以大理石和青铜。

确切的导航方法未见记载,一说那矗立于岸的高大塔体,成为亚历山大港的标志,船只驶近海岸50-60公里时就能发现它。另一说,灯室内装有透明的水晶石或玻璃镜,其作用类似今日的望远镜,能远眺接近海岸的船舶;有人甚至称此镜为“魔镜”,说它的光芒可射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城市拜占庭(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它照到哪条船,哪条船就会立即燃烧起来。工人依靠燃烧石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反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便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白天则依靠阳光反射,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并具有防卫和侦察敌人的功用。

随着各国商船的不断来往,亚历山大灯塔之名传播到非、亚、欧洲许多港口和地方。欧洲各国语言中“灯塔”一词,即为法罗斯岛名的音译。早在13世纪,我国南宋著名地理学家赵汝适,可能是根据海员们的传闻,在其所著的《诸蕃志》(约成书于1225年)中记述了这座灯塔的情况,但不确切。

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室和波塞冬塑像塌毁。关于此事,传说拜占庭帝国一位皇帝企图攻打亚历山大,但惧怕其船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哈里发进言,谎说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是在黎民百姓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了。880年,灯塔修复。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地震的浩劫,只剩底层。灯塔失去了作用,成为望台,在平台上修起了一座清真寺。1301年和1435年,经过两次地震,塔身被全部毁掉。

1477年,卡特巴苏丹巡视亚历山大,见灯塔的石块狼藉于地。为预防土耳其人入侵,他下令在灯塔的原址上,利用原有石块修筑一座城堡。1480年,城堡落成,取名卡特巴。城堡四周筑高墙屯兵把守,为亚历山大海防要塞。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除金字塔外的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此后,城堡几经沧桑,多次修缮。到1966年,它被开辟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绘画、模型、实物等,介绍埃及的造船业和航海史。

如今,当人们再次从海上望到亚历山大灯塔遗址时,心中只会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昔日闻名遐迩的伟大建筑“已乘黄鹤去”,至于它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来导航的,也一起被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了。

8.吉普赛人源于何处

说到全世界最富传奇色彩的民族,恐怕非吉普赛人莫属了。他们热情奔放,聪慧开朗,能歌善舞。在无数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巴黎圣母院》中单纯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丝美拉达,《叶塞尼娅》中热情奔放的叶塞尼娅,《卡门》中浪漫多情的卡门。吉普赛人似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他们以表演马戏和为人占卜为生。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备受歧视,甚至被认为是魔鬼的使者,但是始终保持乐观,如同一群落入凡间的精灵,无忧无虑,自由随意。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数千年来,吉普赛人一直过着浪迹天涯的日子。他们四处游走,随遇而安,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故乡在何方,不清楚为什么要四处漂泊,难道这是他们的宿命吗?吉普赛人究竟来自何方呢?

关于吉普赛人的故乡,有两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罗马帝国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拯救人类,上帝将自己的儿子耶稣派到人间来帮助人类。但是耶稣被其门徒犹大出卖,落在罗马总督彼拉多的手中。罗马统治者对耶稣早就恨之入骨了,决定处死耶稣,便命令一个铁匠打制用来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铁钉。但是这个铁匠拒不从命,结果他受到了惩罚,被罗马统治者驱逐出埃及。于是可怜的铁匠和一批信仰基督教和同情耶稣的埃及人离开埃及,浪迹异乡。另外一个传说则是:1427年的冬天,一群来自埃及的神秘流浪者到达巴黎,他们被迫改信了伊斯兰教。这件事在基督教至高无上的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基督教会无法容忍这群吉普赛人背叛上帝的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派兵征讨,希望他们能重回上帝的怀抱。后来欧洲统治者们经过协商,决定让这些吉普赛人到罗马去朝觐教皇,以求得教皇的宽恕。教皇宽恕了吉普赛人的背叛行为,但却要求他们流浪七年,以表示对上帝的虔诚和悔悟。就这样,吉普赛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

这两则传说都强调吉普赛人来自埃及,而“吉普赛人”一词在英语中的意义就包含着“从埃及来的人”的意思。在英国,人们也都习惯于将吉普赛人当作埃及人的后代。但是这些都只是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吉普赛人的故乡就是埃及。

18世纪末,德国和英国的语言学家通过对语言的比照研究,发现吉普赛人的语言中有许多词汇与印度的梵语和印地语非常相似。因此,他们推断吉普赛人的祖先很可能居住在印度。沿着这条线索,学者们又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发现吉普赛人不仅在语言上与印度人相似,而且在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上也与古印度的多姆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印度的多姆人能歌善舞,精通占卜,而吉普赛人恰好以这两点著称于世。多姆人身分卑微,遭人歧视,这一点又与吉普赛人的社会地位不谋而合。更为凑巧的是,多姆人精通打制金属器具,他们所使用的风箱与吉普赛人使用的风箱几乎完全相似,都是用皮革做成的两个口袋,用脚踏鼓风。因而,便有人认为吉普赛人就是古代多姆人的后代,他们不断地迁徙,先后辗转于波斯、东南欧、西欧,最后到达南、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遍布全世界。

虽然这一说法的证据看似充分,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考古上的证据,还不足以据此做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