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的坎
4778900000008

第8章 带队篇(8)

用。内部导师在完成导师职责时,也要接受考核和激励。对于积极奉献、业绩突出的导师,要给予奖励(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激励),表彰他们的贡献;对于表现不好的导师要给予降级或取消资格等处罚,真正达到“鼓励冒尖,拒绝平庸”的激励目的。

留。内部导师是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内部导师更是企业的重要人才,除了培养、考核和激励,也需要重点留用他们。企业可以优先让这些导师参加外派学习,还可以让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晋级、晋职或加薪等“特权”,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培训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不可忽视的是,企业内部导师制不能代替企业培训管理,它需要建立在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

大胆引入外部活水

当内部导师资源相对匮乏的时候,企业不妨大胆转换思路,从外部来寻找导师资源。比如,本节案例中的企业完全可以从自身的供应链上着手,从供应商或者客户处来挑选合适的人选担任导师,这样做,除了利于提升员工的产业经验外,也有助于巩固企业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另外,企业还可以考虑从跨行业的公司中寻找合适导师,以便能从其他行业中汲取智慧。这将有利于企业在行业界线日益模糊的现代商业环境中取胜。

13.让“夹生层”high起来!

我的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创立八年来发展一直很稳定。当前经济环境不是十分理想,尽管我们公司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未雨绸缪,我还是希望能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让大家卯足了劲儿一起奋斗,实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我最近才意识到,公司过去采用的传统绩效考核和激励方法,无论是奖励先进者还是惩罚落后者或末位淘汰,都与一群员工关系不大。这群员工既不是那种成绩斐然、光芒万丈的明星员工,也不是排名垫底、满口抱怨的落后分子,他们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能够完成本职工作,整体表现尚可,与同事也打成一片,但是对于追求金钱和职业发展似乎兴趣不大,也无意改变现在的状态。

这群员工在公司占不小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整体氛围和文化,如果能够激励他们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公司的发展无疑会上一个新台阶。但是一般的管理工具对他们几乎没什么作用,我该如何激励他们?

——赵子铭 海豚会会员,深圳卓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让员工“有欲有求”

“无欲无求”的员工,指的是在本专业或者本公司有一定的资历、适应岗位要求、拒绝主动变革、安于现状的一群员工。其实,我们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完全能够调动起这群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者,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最大程度释放能量,形成管理者、员工和公司三赢的局面。针对这群员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变“无欲无求”为“有欲有求”。

要让这群员工“有欲有求”,企业首先要完善考核体系,优化绩效目标。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往往只关注“明星员工”和“落后分子”这两类,而处于中间层级的员工在适应了绩效考核规则之后,基本处于绩效管理的盲区。管理者需要适时地调整绩效指标和目标值,除了传统的业绩类指标,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成长类指标,同时也要提高指标的目标值,让员工“跳起来才能够得着”。

紧接着,企业还需要完善激励体系,提升激励力度。现有的激励体系往往只关注“明星员工”,而对“无欲无求”的中间层员工缺乏激励因素管理和政策指导,即使有,也是让他们感觉不疼不痒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企业完善激励体系,就是要让激励因素多样化,从而加大对中间层员工的激励力度。

要调动中间层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内部轮岗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鼓励内部轮岗,拓宽员工的职业宽度,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对管理者也要提出要求,使内部轮岗能够作为一种制度被执行,另外,部门人才输出也是衡量管理者贡献的一项重要指标。

针对上述绩效指标优化提高、内部轮岗等制度的实施,企业还得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价值理念。因为只有相应的培训配套跟上,才能保证员工学得会、跟得上,实现整体提升。

除了常规的绩效、激励、培训和发展等方法手段,企业还可以针对员工的兴趣,进行“非行政组织”的兴趣团队管理。只要这群员工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个人价值就可以更好地实现。

三个价值一个关心

按照“二八法则”,企业通常把激励重点放在为企业创造80%价值的20%人员身上,所以,传统激励方式无法惠及“夹生层”员工也属正常。

对于“夹生层”员工的激励,可以通过“三个价值一个关心”来展开:

其一,体现岗位价值。企业对岗位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岗位相对价值排序,建立岗位薪酬晋升通道,即宽带薪酬标准,给予员工薪酬晋升的空间,例如:2500-3000-3500-4000-4500-5000。

其二,体现绩效价值。企业建立基于目标计划、工作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确定能上能下的考核系数,例如:60分以下对应0,60~90分按照实际得分除以100,100~110分对应1.2,110分以上对应1.4。

其三,体现能力价值。建立基于能力态度的综合素质评估机制,将综合素质评估结果应用于薪酬晋升。

其四,关心人的态度。管理者要保持关心人的态度,包括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心态的调整、技能的提升等。通过关心人的态度,帮助员工体悟工作的意义。

打破职业倦怠

事实上,并不是“夹生层”员工当真无欲无求,对金钱和职位晋升没有渴望,而是他们认为,蛋糕总是有限的。要改变这种局面,管理者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第一步,反思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等是否清晰,如果界定得非常明确与精准,对于这群员工应该还是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第二步,要考虑这群员工中是否有很多人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因此失去力争上游的动力与冲劲。企业要对产生倦怠的员工进行轮岗,以扩展他们的工作范围,提升工作兴趣。

第三步,既然单个考核个人的激励作用不大,企业可以考核团队,将团队成绩与个人表现挂钩。如此一来,他们自己的表现已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自尊心会激发他们为了不拖团队后腿而尽力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步,赋予其中一些人更大的职责与权限,用“担子”迫使其挖掘自己的潜力。

14.如何应对管理层的绩效异议?

企业的HR部门作为绩效管理的组织实施部门,往往要承担起绩效考核制度的起草、修订、颁布、执行等职责。然而,企业中的每个人对绩效考核的认知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绩效制度的修订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达成共识,还会因“屁股决定脑袋”的本位因素影响,对绩效考核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知。若管理层对绩效制度持有异议,将是HR部门尤为头疼和棘手的问题。

下面这个案例描述的就是在制订绩效考核制度时,很多企业的HR部门都会遇到的现象。

直面棘手问题

A公司的HR部门正在修改公司最新的管理层绩效考核制度,之前已就大部分相关事宜征集过管理层的意见。正式文件经老板拍板后出台。但是,管理层有多位经理人对其持有异议,认为某些制度设计得不合理,不符合实际工作情况。HRD(人力资源总监)感到问题很棘手,既不能推翻老板的决策,也不能得罪管理层的经理人。如果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还可能对今后的HR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HRD该如何处理呢?

处理好这类问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HRD不能因怕得罪老板和管理层而回避问题,畏缩不前,应面对现实,积极沟通,尽快找到对策,采取积极策略来应对,化解矛盾。第二,HR部门要认真反思:绩效考核制度引发管理层异议,出现如此棘手的问题,HR部门自身的原因在哪儿?第三,HR部门要吸取这件事情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绩效考核制度修订等类似工作的注意事项,纳入HR部门的工作流程中。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异议处理的应有逻辑

要正确应对管理层的绩效异议这一问题,必须有个正确的思路和思维逻辑,最终形成解决方案:

第一步:了解事实

要解决棘手问题,积极有效的沟通是前提。HRD应先与有异议的管理层人员充分沟通,了解他们认为制度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问题是什么?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设计才能更合理?

第二步:分析原因

首先,要根据第一步了解的事实,分析异议者提出异议的动机是什么?异议者对制度设计不合理的态度是什么?异议者期望通过纠正不合理制度得到什么?

其次,分析HR部门在此事件中的缺陷在哪里,造成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出现此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分析上一案例可知,发生此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缺乏制度修改流程,制度修改随意性大。

从案例的描述可见,HR部门缺乏制度修改所需的执行流程,制度的修改更多是根据老板的意图来操作。这也恰恰是制度出台后管理层持有异议的根源所在。修改制度的原因是原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各种不合适,而这些不合适大部分是管理层在实践中遇到的,他们希望通过制度修改来改善。但是,由于没有“制度修改流程”的保障,他们没能充分表达制度修改意见,未能与HR进行彻底的沟通,所以导致管理层对出台的制度提出设计不合理的质疑。

●事前沟通不充分,事后出现异议。

从案例的描述可见,HR部门仅就部分事宜征集了管理层的意见,也就是说没有就绩效考核制度的全部修改内容,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就将定稿后的文件交由老板。这样就间接造成了管理层对制度设计不合理持有异议。

●忽略被考核者对制度修订的意见。

本案例中,HR部门更重视老板的意见,而忽略了被考核者——管理人员在制度修改中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组织绩效,离开了绩效制度的执行者——企业管理层,要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恐怕就会成一句空话!

第三步:解决问题

首先,HRD应根据了解到的事实和原因分析,确定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积极的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HRD要承认HR部门沟通不充分的失职之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解决问题。

其次,HR部门应对管理层人员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果管理层反映的不合理内容属实,要向老板汇报。如果老板也认同异议者的意见,同意修改,HRD应组织老板和经理人,就这部分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然后进行制度的修改。

如果老板不认同管理层反映的不合理内容,不同意修改,HRD应将异议者提出制度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如不修改将带来的影响,与老板进行充分沟通。必要时,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咨询顾问,说服老板接受修改建议。

如果管理层反映的不合理内容不属实,HRD要在继续执行制度的前提下,与异议者进行沟通,求同存异。同时,HRD应就异议者认为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理性的解释和说明,帮助异议者理解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亡羊补牢吸取教训

问题解决后,HRD要组织HR部门总结该事件带来的教训。

教训一:要重视制度所有相关人的意见,不能只关注老板的意见。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对各种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后,再修改出台制度。

教训二:对修改内容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不能只征求部分意见。要确保制度相关人在制度审批前,就修改内容达成一致。

教训三:要有明确的流程和要求,避免因流程不清晰导致可避免的分歧。完善制度修改流程,避免制度出台后产生异议的现象发生。

企业HR部门在进行绩效制度修改时,至少要完成六大流程:一、由HR部门征集制度相关人对全部修改内容的意见;二、HR部门形成制度修改初稿向老板汇报,并征求老板的修改意见;三、HR部门汇总老板及制度相关人的修改意见,形成制度修改讨论稿;四、HR部门就讨论稿分别征求老板及制度相关人的意见,组织研讨形成审批稿;五、HR部门就审批稿征集制度相关人意见并签字确认后,报老板审批;六、HR部门在老板审批通过后,发布修改制度并组织宣贯实施。

15.该不该用股权激励骨干员工?

我创立的峰辉公司,是一家已经成长了八年的中小型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四年前公司转变经营策略,进入目前的电子控制细分领域,在这个较窄的行业里积聚了一定的名气和品牌效应。公司自行开发设计产品,以自有品牌委托外部加工,同时也替较大的国内外贸易商贴牌设计和生产,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开发与设计、成品质量以及客户服务上。

公司现有50名员工,其中操作工和领班大约30人,设计和工程工艺技术人员6人,销售人员5人,其他职能人员5人,主要决策人员3人(我、销售主管、产品技术经理)。公司虽然规模尚小,但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13年销售额达到两千万,毛利率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