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痘疹门
4781200000028

第28章

马兜铃:味苦,气寒。主肺热咳嗽,气上逆,痰结喘促。只取里面子,去壳膜炒用。

大黄:味苦,气大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入手足阳明经。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性走而不守,泻诸实热不通,心腹胀满,下大便结燥。号称将军,取其荡涤峻快也。《圣惠方》治时气发豌豆疮,用川大黄半两微烘,以水一大盏煎服。

择坚实锦文者佳。切,以酒浸蒸,九浸九蒸,晒干用。痘疮惟大便不通腹胀烦躁者宜之,不可妄用。

葶苈:味辛苦,气大寒。治肺壅上气咳嗽,喘促痰饮,通利水道,走泻为功,大降气,病人虚者宜远之。

择味甜者,以酒淘净晒干,纸上微炒,研入丸用。惟疹子欬不止,宜之。

猪苓:味甘苦而淡,气平,气味俱薄,升而微降。入足太阳、少阴经。解伤寒温疫大热,除湿,利水道,治渴。

择坚实肉白者佳。去黑皮。痘疮惟小便濇者用之。

泽泻:味甘咸,气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入足太阳、少阴经。治淋闭,逐膀胱三焦停水,泻肾邪,除湿行水,为最要之药。

择白净者刮去皮毛,治与猪苓同。

木通:味辛甘,气平,气味俱薄,阳也。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治五淋,利小便,导小肠热,出音声;疗耳聋,治鼻塞,散壅肿诸结不消。

择小者去皮用。凡痘疹小便不利者最宜之。如痘后发痈毒者,用木通节酒洗浸晒干。

瞿麦:味苦辛,气寒,阳中微阴。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决痈肿,排脓,明目去翳。

择去枝梗取实者用。凡痘疹小便不利,与木通同功。

紫草:味苦,气寒。洽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利九窍,通水道。《经验后方》治婴儿童子患疹痘疾,用紫草二两细銼,以百沸汤一大盏泡,便以物合定,勿令气漏,放如人体温,量儿大小,服半合至一合。服此药者,疮虽出,亦当轻减。

择肥嫩者去芦用之。如痘疮大便滑利者勿用。

大戟:味苦甘,气大寒,阴中微阳。主行十二水,伐肾邪。

去芦,泔水浸洗晒干。惟痘疮黑陷归肾,大小便不通,腹胀烦躁者,宜此以泻膀胱之邪,非此者不可妄用。

大青:味苦,气大寒。主疗时气天行热疾,解一切斑疹热毒。凡出疹子用之,痘子不同。

射干:味苦,气平微温。主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消肿毒,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勿久服,令人虚。

掘取新者去根切片,以甘草水浸晒干。疮疹咽痛者用之。

菊花:味苦甘,气平寒。明目,养目血,去翳膜。

择花黄味甘应候开者佳,去枝叶用。主痘后目病。

木贼:味甘微苦。主目疾,退翳膜,明目,益肝胆。

摘去节,以酒润湿,火上烘用。治痘后目疾。

谷精草:味辛,气温,主明目,去肤翳。

淡竹叶:味辛甘,气寒,凉心经,除烦热止渴。

择节间有白粉者是,不可以山谷中生者为之。

桑白皮:味甘辛,气温。入手太阴经。泻肺气有余,喘嗽唾血,消痰止渴,去肺中水气。

新掘取入土深东行者佳,出土上者杀人。刮去青黄薄皮,勿令皮上涎落,细銼,以蜜水浸透,晒干再浸如此三次,炒黄色用。

蔓荆子:味苦辛甘,气微寒温,阳中之阴。太阳经药。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散风邪,除目睛内痛。

择净以酒浸晒干,痘疮头面大肿者宜用。

密蒙花:味甘,气平微寒。主青盲肤翳,赤濇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择净花以酒浸一宿候干,又以蜜合调蒸之,晒干。痘后目病用之。

诃梨勒:味苦酸,气温性急,善降。开胃濇肠,止泻痢;又治肺气因火伤极郁遏,胀满喘急咳嗽。味酸苦,故有收敛降火之功。

择六棱黑色肉厚者佳,去核。痘疮内虚泄泻必用之药也。

马齿苋:味酸气寒,性滑。《肘后方》疗豌豆疮,马齿苋烧灰敷疮根上,根须臾逐药出,若不出更敷,良。

用叶小者,节叶间有水,入药去茎节,烧灰不去。

胡荽:味辛,气温,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经验方》:痘疹不出,用胡荽二三两切细,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泄气,候冷去渣,微微从项以下喷一身令遍,除面不喷。

香薷:味辛,气微温。治伤暑,除烦热,调中温胃,利小便;肺得之则清化行而热自下。用茎穗叶,去根上一半。夏月出痘疹不可缺,清暑故也。

薄荷:味辛苦,气凉,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经、厥阴经。主贼风伤寒,发汗通利关节,及小儿风涎惊风壮热。乃上行之药,能引诸药入营卫。

择叶小如金钱者佳。去茎用叶。痘疹发表药用之。

山楂子:一名糖球子。味甘酸,气平温,阴中之阳也。消食,行结气,健胃;又催疮疡,消滞血。

择色红肉厚无虫者佳,蒸去核用。

胡麻:一名巨胜子。味甘,气平。补五内,益力气,长肌肉,坚筋骨,疗疥癣及浸淫恶疮。

择如油麻紫黑色者佳。酒淘浸晒干,炒用。痘后成烂疮者最宜。

生大豆:味甘,气平。解诸毒,除胃中热,散五脏结积。《子母秘录》治小儿斑疹痘疮,熟煮大豆取汁服之。

择黑而小者佳。其壳去目中麸翳。

淡豆豉:味苦,气寒。治伤寒时疾发汗;主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痘疹发表解表宜用之。

择新者无盐者佳。

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平,阴中之阳。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解诸毒热。凡小儿未出疮疹者,宜常食之。疮疹中渴,以此煎汤饮之甚佳。

菉豆:味甘,气寒,皮寒肉平。治消渴丹毒,烦热风疹,解诸毒。未出疮疹者宜煮食,勿去皮。其皮能去目瞖。

丹砂:味甘,气微寒。痘将出,蜜调服,解毒令出少。大块光明者佳。细研水飞用。此物镇养心神,宜生用。

(石卜)硝:味苦辛咸,气寒,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主诸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破留血,停痰痞满,大小便不通,推陈致新;治天行热疾,消肿毒,排脓软坚。《梅师方》:伤寒发豌豆疮未成脓,研芒硝,用猪胆相和,涂疮上立效。非大小便秘结,烦闷欲死者,不可轻用。

滑石:味甘,气寒,性沉重。入足阳明经。主燥湿,实六腑,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妄火之要药。

择白如凝脂软滑者佳。青黑色及粗者不可用。研细水飞过用。痘疮溃烂,用此敷之,良。痘毒发渴宜用。

石膏:味辛甘,气微寒,气味俱薄,体重而沉降,阴也。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主时气肌肉壮热,大渴引饮,清金制火润肺,除三焦大热,泻胃火,解肌,化斑毒。

择细理白泽者佳。研极细用。惟疹毒最宜,痘家少用。

腊雪:味甘,气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腊月取瓶罂收贮封固,埋土中候用。

密陀僧:味咸辛甘,气平。主金疮口疮,面上瘢酐。

《谭氏小儿方》疗痘疮瘢面靥,以密陀僧细研水调,夜涂之,明旦洗去,平复矣。

龙脑:味辛苦,气温,属阳。《经验后方》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取一钱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豆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旧将息取安。

犀角:味苦酸咸,又云甘辛气寒。主百毒,疗伤寒瘟疫烦闷大热。丹溪云:属阳,性走散。痘疮后用此散余毒。若无余毒而血虚者,不宜用。

蜜:味甘,气平微温。色白如膏者佳。《外台秘要》:比岁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之,数日即死。此恶毒之气。世人云,建武中南阳击虏,染惹流入中国,呼为虏疮[虏疮:原作「鲁疮」,据《肘后备急方》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改。],诸医参详治之,方取好蜜便抹疮上,以蜜煎升麻数数拭之。

蝉蜕:治目昏翳,又风气客热,皮肤瘙痒不止。又水煎汁,治小儿出痘疮不快,良。凡痘疹出不快,或倒陷黑陷者,择完全者,以温酒洗去土,勿去爪翅,研细入药调服。若去目中翳,去爪翅研细,入汤调服。

人屎:气寒。主疗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治疮疹黑陷,烧过服之,甚佳。于腊月东行取绝干者,以火烧之,令烟尽,研细用。

人牙齿:气平。除劳治疟蛊毒气。入药烧用。

忍冬藤:一名金银花,一名左缠藤,一名老翁须,一名水杨梅,一名医鹚藤。味甘,气温,无毒。主热毒。

蟾酥:五月五日取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