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心赋注
4792100000004

第4章

此八識心有四分。一見分。二相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華嚴記云。如契經說。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釋曰。此即華嚴經。上半明無外境。下半明有見相二分。各各自從因緣所生。名自然而轉。下結正義。論云。達無離識所緣境者。則所變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自行相。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釋曰。此中雖是立二分家。義已有三。故次論云。若無自證分。此者應不自憶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故釋曰。此明有自證分。意云。相離於見。無別自體。但二功能。故應別有一所依體。若無自證。應不自憶。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謂如見分不更相分之境。則不能憶。要曾更之。方能憶之。若無自證。已滅心所。則不能憶。以曾不為自證緣故。則如見分不曾更憶。今能憶之。明先有自證已曾緣故。如於見分憶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論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徵。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釋曰。所量是相分。能量是見分。量果是自證分。自證分與相見為所依故。論如集量論伽陀中說。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釋曰。所量如絹。能量如人。量果如解數智。果是何義。成滿因義。言無別體者。唯一識故。則離心無境。次立四分。論云。又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如前。第四證自證分。若無此者。誰證第三。心分別既同。應皆證故。釋曰。見分是心分。說有自證分。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皆有果故。釋曰。見分是能量。須有自證量見分。說有第四果。恐被救云。却用見分為第三果。故次論云。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則非量攝故。因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釋曰。意明見分通於三量。三量者。謂現量。比量。非量。即明見緣相時。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為現量果。或見緣相。是於比量。及緣自證。復是現量。故自證是心體。得與比量非量而為果。見分非心體。不得與自證而為其量果。故不得見分證於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現量。故得相證無窮過矣。意云。若以見分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見分為所量。必須第四為量果。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所量果。是自證分。若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於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分。鏡明為見分。鏡面如自證分。鏡背如證自證分。面依於背。背復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分。鏡依於銅。銅依於鏡。

非一種而罔賴心成。言思絕矣。

心識變者。如密嚴經頌云。汝等諸佛子。云何不見聞。藏識體清淨。眾或所依止。或具三十二。佛相及輪王。或為種種形。世間皆悉見。譬如淨空月。眾星所環遶。諸識阿賴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遊寶宮。江海等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於世。當知亦復然。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寶宮。旋遶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眾行。顯發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讚於如來。在於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受記。廣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密嚴諸定者。與妙定相應。能於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氣故。所取能取轉。此性非如幻。陽燄及毛輪。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未曾有一物。與幻而同起。幻燄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幻成種種名。去來皆非實。如鐵因磁石。所向而轉移。藏識亦如是。隨於分別轉。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定者勤觀察。生死猶如夢。是時即轉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若以此一心。為一切法之定量者。如秤稱物。斤兩無差。似鏡照像。妍醜皆現。又心成者。古釋一心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故祖佛法中。皆以心為印。楷定萬法故。若能決定信入。請各收疑。離此別無奇特。故云言思絕矣。

動靜之境。皆我緣持。如雲駛而月運。似舟行而岸移。

圓覺經云。佛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譬如動目能搖湛水者。古釋云。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又如定眼猶迴轉火者。如定目看旋火輪之時。眼亦迴轉。前因眼動而水動。即是因心動而境動。後因火動而眼動。即是因境動而心動。故知心即是境。境即是心。能所雖分。一體常現。故華嚴疏云。往復無際。動靜一源。雲駛月運舟行岸移者。亦復如是。故知真心不動。妄念成差。如起信論云。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魚母憶而魚子長。

如魚散子。魚母不憶持。其子即爛壞。魚母若憶。子即生長。如獨影境。過去等諸法。心若不緣。境不現前。一切諸法。皆是心緣識變。若無心。即無法。

蜂王起而蜂眾隨。

大智度論云。諸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心王若起。從心所有善惡等法。悉皆隨起。況如王出。百司盡隨。

印前後而無差。諸賢共仰。揩初終而不謬。千聖同推。

如王寶印。其文頓現。無前後際。又印定天下。如佛法中。若無心印。不成佛法。是知前亦是心。後亦是心。古亦是心。今亦是心。故云。非古盛而今衰。匪愚亡而智現。又云。萬法不出一心矣。華嚴經頌云。眾生心行無有量。能令平等入一心。以智慧門悉開悟。於所修行不退轉。又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云。諸佛隨宜所作業。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

是以朕迹纔生。皆從此建。快馬見鞭而鶖子先知。

經云。外道問佛。不問有語不問無言時如何。佛默然而坐。外道讚曰。快哉。瞿曇。開我迷雲。令我得入。禮拜而出。後阿難問佛。外道得何道理而稱讚之。佛言如快馬見鞭影。疾入正道。鶖子先知者。舍利弗亦名鶖子。於法華會上。初周法說。最先領解。前得授記。

香象迴旋而龍女親獻。

象王迴旋者。文殊師利於覺城東畔。如象王迴。顧示四眾。最初善財童子得入。法華會上龍女獻珠。此是實報畜生女。以不得人身。是戒緩。得悟大乘心宗。是乘急。如淨名經云。於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又處胎經云。釋梵女。皆不受身不捨身。皆現身成佛。又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愚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返掌。

得果而榮枯已定。盡合前因。舉念而苦樂隨生。悉諧初願。

唯識變定。豐儉由心。飲啄有分。追身受報。未曾遺失。不唯人間報應隨心。一切出世功德。皆在初心圓滿。如華嚴演義記云。初發心時。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則法身開顯。得究竟智慧。得一切智慧光明。則般若開顯。以心離妄取。寂照雙流。故解脫開顯。故此心中無德不攝。因該果海。並在初心。從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梵行品。又言初後圓融者。以初是即後之初。後是即初之後。以緣起法。離初無後。離後無初。故舉初攝後。若約法性融通。一切因果。不離心性。契同心性。無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於初心頓圓滿故。如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十善業道經云。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是知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不淨之財變為膿血。非分之寶化作毒蛇。如昔有娼姬。捨錢造普光王寺。主者不受。遂令理於寺東北上。邇後尋掘。悉變為血。所亦有屠羊之人。聚錢於竹筒之內。死後。母開之。亦成赤血。如古德云。眾生世界海。依住形相。苦樂淨穢。皆是眾生自業果報之所莊嚴。不從他有。諸佛菩薩世界海。皆依大願力。自體清淨法性力。大慈悲智力。不思議變化力。之所成就。故知染淨緣起。不出自心。世界果成。更無別體。如經頌云。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又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又唯識變定。報應無差。千駟一瓢。各任其分。朱門華戶。盡逐其緣。隨善惡現行之心。感豐儉等流之境。如前定錄云。韓晉公在中書。因召一吏。不時而至。公怒。將撻之。吏曰。某有所屬。不得遽至。乞宥其罪。晉公曰。宰相之吏。更屬何人。吏曰。某不幸。兼屬陰司。晉公以為不誠。怒曰。既屬陰司。有何所綰。吏曰。某主三品已上食料。晉公曰。若然。某明日當以何食。吏曰。此非細事。不可顯之。請疏於紙。過後為驗。乃如之。而繫其吏。明旦。遽有詔命。既對。適遇大官進食。有餻糜一器。上以一半賜晉公。食之美。又以賜之。既而腹脹。歸私第。召醫者視之。曰食物所擁。宜服少橘皮湯。至夜可啗漿水粥。明日愈。思前夕吏言。召之。視其書。則皆如其說。公固復問。人間之食。皆有籍也。答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而有權位者。旬支。凡六品者。季支。其有不食祿者。歲支。又云。京兆府趙郡李敏求。應進士。入就禮部試不利。太和九年秋。旅居宣平里。日晚擁膝愁坐。忽如沈醉。俄而精魂去身。約行六七十里。至一城門之外。有數百千人。忽有一人出拜之。敏求曰。何人也。答曰。某李岸也。敏求曰。汝前年隨吾旅遊。卒於涇州。何得在此。對曰。某自離二十二郎後。事柳十八郎。職甚雄盛。二十二郎既至此。亦須一見。遂於稠人中引入通見。入門。兩廊多有衣冠。或有愁立者。或白衣者。或簡板者。或有將通狀者。其服率多黲紫。或綠色。既至廳。柳揖坐。與之言曰。公何為到此。得非為他物所誘乎。某力及。公宜速去。非久駐之所也。敏求具如此答。柳命吏送出。將去。懇求知將來之事。柳曰。人生在世。一食一宿。無不前定。所不欲人知。慮君子不進德修業。小人惰於農耳。君固欲見。亦不難爾。乃命一吏。引敏求至東院。約有屋一百餘間。從地至屋。書架滿文簿。籤帖一一可觀。吏取一卷。出三行。第一行云。太和二年罷舉。第二行云。其年得伊宰宅錢二十萬。其第三行云。受官於張平子。餘不復見。敏求既醒。具書於標帙之間。明年客遊西京。過時不赴舉。明年遂娶韋氏。韋氏之外祖伊宰。將鬻別第。召敏求而售之。敏求因訪所親。得價錢二百萬。伊宰乃以二十萬貺敏求。既而當用之劵頭。以四萬為貨。時敏求與萬年尉戶曹善。因請之九十君用所資伊亦貺焉。累為二十四萬。明年以蔭調授河北縣。有張平子墓。時說者失其縣名。以俟知者。

美惡無體。因念所持。

一切萬法。因第八識之所持。一切好惡。是第六意識分別之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