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19

第19章

[△@△]大文第二。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有十善友。寄十住位。謂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為住。住義多種。寄圓說十。以菩提心。而為其體。直心偏增名入空界。語其相也。與於法界虗空界等。十住不同。即為十段。然下諸友。古德判文。從一至十。今略敘一二。辯公分三。初聞名求覓。是加行位。二受其所說。是正證位。後仰推勝進。是後得位。有開五分。一舉法勸修。二依教趣入。三見已請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勝進。然上二義並約位說。於義甚善。在文不便。以後友名義雖屬後。前會說故。今依意公及五臺論。約會科之。分為六分。而名小異。一依教趣求。二見敬諮問。三稱讚授法。四謙己推勝。五指示後友。六戀德禮辭。而諸文多具。故總科之。小有增減。至文當辯。更有多分。但六中別義。又多不具。故不顯之。

●今此吉祥雲比丘。寄發心住。謂緣佛十力。而發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識。悲智相導種智相應。名發心住。文具六段。

今初。依教趣求中。准後諸友。多分為二。一念前友教。二趣求後友。今略無初義。或前未入位故不說耳。唯說趣求。皆言漸次南行者。總顯加行。見心陟位故曰登山。智鑒位行為遍觀察。情懷得旨名為尋求。七覺助道云經七曰。法無所得為竟不見。要須忘懷為絕諸想。寂不失照為正觀察。希離輕毛。心安不動。然先德釋經。通有四例。一隨相消文。二以教揀別。三本迹融會。四觀心虗求。一文一義罔不皆爾。今通用之。隨便取捨寬文用。初義義含用。第二意濫用。第三本意用。第四第四一義。似濫師心。得此一門。非數他寶。託事顯法。經文甚多。輕此一門。解脫逾遠。故下釋友依正等法。多用此門。若約事相。相多易了。

第二過七日已下。見敬諮問。即分為三。初見。次敬。後諮問。下多例此。今初。離七覺相為過七日。忘所住位方為得旨。故見。在別山見。即定慧雙流。為經行徐步。徐即是止。不住亂想。行即是觀。不住靜心。若約事相。即正修習般舟三昧。二即前往詣下。明設敬儀。重人法故。三白言聖者下。諮問法要。是本意故。於中三。初自陳發心。明有法器。次而未知下。正陳所問。顯為法來。問中略者。翻譯略耳。若善財略。友云何知。下友不應遍牒前問。後我聞聖者下。歎德請說。希垂拔濟。謂有智善能有慈無恡。故應為說。誘謂誘喻。即是教授。以成前解。誨謂誨示。即是教誡。以成前行。下皆准知。前雖廣問。但至因圓。此中結請。期於果滿。雙結發心。問行意故。

第三時吉祥雲下。稱讚授法。即正入法界。於中。先讚美法器。後正示法界。

△今初。所以讚者。令自寶固欣聞勝法。文中二。先標二難。後所謂下。別牒前問。是釋後難。文有十句。小有開合。案次牒前。初一牒前總中二句。若學若修皆菩薩道。餘九牒別。一勤求菩薩境界者。即是前文起菩薩行發起趣向菩薩境故。二勤求菩薩廣博淨行者。攝前三句。謂行攝前行菩薩行。廣博攝前遍滿菩薩行。淨即攝前淨菩薩行。舊經具三。一是出離道。即是前行。行即出故。二清淨道。即是前淨。三清淨廣大心。即前遍滿。唯此句合。餘皆一句。以牒一問。三即前轉。菩薩行亦轉變故。四即深入。深入廣大解脫門故。五即出生。種種作業方能生故。六即觀察。觀察眾生心行異故。七即增廣。行無住道方增廣故。舊經云。求生死涅槃門。謂不住涅槃即生死門。不住生死即涅槃門。二俱不住即是出義。由俱不住方能俱住。即是入義。不住而住。故名示現。八即成就。於為無為心無所著。何行不成。故世尊說。盡無盡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於有為界示無為法。於無為界示有為法。何所著哉。九即圓滿。能除眾生微細過失。方圓滿故。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正示法界。即念佛三昧。推勝之內方舉其名。今正示中唯彰體用。文中二。先明體相。後辨勝用。今初。文有五句。具含名義。下結名云。我唯得此憶念諸佛平等境界無[得-彳]智慧普見法門故。文中。初句為總。謂自在決定解力。自在有二義。一觀境自在。欲觀不觀。若一若多。皆自在故。二作用自在。欲去欲住。隨心成故。決定亦二義。一智決斷故。二信無惑故。解即勝解。亦有二義。一為信因。於境忍可故。二為作用因。於境印持。遠處為近。若大若小。隨心變故。信智相資。他境不動。故名為力。即三昧義。餘四句別釋上總句。一信眼清淨。釋上信決定義。謂欲修念佛三昧。先當正信。信與解俱。故名為眼。則了見分明。由有信智。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令心等淨。故名清淨。二智光照曜。釋上智決斷義。文殊般若意云。欲入一行三昧。先聞般若。如說修學。然後能入。言一行者。一法界行亦無一故。故彼經云。法界一相。繫緣法界。即是此中決定解義。又顯諸佛等無二故。若約表位。此中正是發心住體。以本解性聞熏之力令開發故。名決定解。三普眼明徹者。釋觀境自在義。無境不觀。故云普眼。以如為佛。無法不如。則無非佛矣。以覺為佛。無心非覺。心皆佛矣。以虗心之覺。契唯如之境。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則心境皆佛。能所俱泯。豈非普哉。如此真眼。方為明徹。四具清淨行。釋前力義。非唯淨信。若沉若舉。諸蓋諸取。諸三昧障。皆悉不生。故云清淨。心造真境。故名為行。即一行也。第二慧眼遍觀下。辯其勝用。前明即用之體。一行三昧。今明即體之用。用無不窮。略有二用。一者內用。二者外用。今初二句而有三用。慧眼遍觀一切境界。是普眼用。善巧方便。是智光照曜用。離一切障。是清淨行用。二以清淨身下。明其外用。勝解印持。隨心去住。於中三。初明不動而往。二以信解力下。不念而持。三以智慧眼下。不往而見。於中三。初標。次所謂下。別顯數多。後隨其所見一一方中下。明所見事別。並顯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得下。謙己推勝。於中二。先謙己知一。即結自分。後推勝知多。即增勝進。

△今初。即結示其名。一切諸佛平等境界者。即是所觀。橫該十方。竪窮三際。義貫十身。故云一切。即上普觀一行三昧。觀其法身。十方諸佛。亦通餘身。真應無[得-彳]。十身圓融。皆是所念。平等有二。一約事等。一切諸佛利樂意樂受用變化。一切作業悉皆同故。二者理等。十方如來同一法身。三際諸佛無二體故。故般若云。若一佛出世。一切皆出。一佛涅槃。一切涅槃。何以故。諸佛法性無二相故。不如是知。非真念佛。故上經云。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勝。顛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無[得-彳]智慧者。結其能觀。即上智光照曜。見佛取相。滯於方便。知佛空寂。真慧所沉。念無念者不[得-彳]事而恒真。無念念者不動真而恒用。動寂無[得-彳]。方念真佛。普見法門者。即總収前二。以結其名。即前普眼明徹也。即此後句可為總名。問法門無量。何以初友便教念佛。答略有十義。一念佛三昧眾行先故。智度論云。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般舟三昧為父故。二依佛方能成勝行故。三功高易就以獎物故。四觀通深淺能遍攝故。五消滅重障為勝緣故。六雙兼人法易加護故。七十地菩薩皆念佛故。八三寶吉祥經初說故。初此念佛。海雲說法。妙住依僧。為次第故。九即心即佛易一境故。十為表初住緣佛發心樂供養故。

△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三。初總標。次別顯。後總結。

▲今初。凡諸推勝。總有二意。一者通指諸菩薩行。謂菩薩勝行無量無邊。我唯知一。即標中云。而諸菩薩無量智慧具足圓滿等。二者就一行中唯知少分。如一念佛即有多門。我但知一。餘不能知。如下別中二十一門。皆約念佛。下諸推勝。例此可知。而言門者。隨其二入佛境故。隨一一境智遊履故。

▲二所謂下。別有二十一門。各先標名。後釋相用。並從業用以受其名。准晉經中。一一皆有三昧之言。今略無耳。古德分二。前十念佛勝德圓備。後十念佛妙用自在。今釋有異。略為三門。一明所念差別。二者會釋經文。三以能念収束。

今初。謂十身三身為觀不同。略為十種。前八三身。後二束上以成十身。謂念三身佛。則為三觀。各分依正。便為六門。就報化中。分於內外。以成其八。九謂性相無[得-彳]。十謂融攝重重。言十種者。一若作是觀。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無念念者。則念真如。是念法身。二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依真而住。不依國土。是念性土。三十蓮華藏微塵數相。此等皆是念報身相。四有無盡德。一一難思。念報內德。故上經云。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暫斷。如是業應作。五觀華藏剎無量寶嚴量周法界。是念報土。六或觀佛相具三十二。若總若別。若逆若順。丈六千尺。此等皆是念化身相。七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此等皆是念化身德。八餘方淨土水鳥樹林。此等皆是念化身依。九前二是性。後六是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性相交徹。真佛真土。是念第九性相無[得-彳]。十以性融相。相隨性融。令前九門合為一揆。故德德無盡。相相無窮。塵塵剎滿猶如帝網。是第十念重重融攝。得後二門。前皆真實。經隨別說。義必該融。

第二會釋經文者。今念十身。是後二門。故二十一門。前二十門。各以二門。念於一佛。以成十身。為十見佛。後一總融成第十門。謂初二門即是願佛。亦名願身。論釋願身願生兜率。初門宮殿。即天宮等。後門意樂。正是願體。故梵本中名上昇門。理實如來願周法界。隨樂令見。是出生義。故十見佛名出生見。三四二門即本性佛。名為智身。佛以智慧為本性故。前門十力智。後門無[得-彳]智。智則明了為見。五六二門是法界佛。名為法身。前門一切界中無有差別。後門入不可見微細難知。並法身相。為普至見。七八二門是住持佛。名力持身。前門多劫。後門多時。並自力持。常令物見。為隨順見。九十二門即隨樂佛。名意生身。隨眾生樂。如意生故。前門遍一切剎顯生身多。後門遍一切世釋隨心樂。隨心皆見。為普受見。十一十二即涅槃佛。名為化身。前門化身。後門涅槃。化即有滅。故說涅槃。須知性寂為深入見。十三十四即三昧佛。名威勢身。前門從住處出。是三昧用。後門加趺遍坐。是三昧相。一日之中見一切佛。是無量義。從此往化。是無依義。故云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既加趺坐。身滿法界。豈非威勢。十五十六即正覺佛。名菩提身。前門一毛頓現。是處微細。後門住剎那際。顯時甚深。如斯成佛。不著一切。為無著見。十七十八即是心佛。名福德身。前門心所住法。後門標自在心。故經心佛令安住見。隨心轉法。為福德身。十九二十即業報佛。名相好莊嚴身。前門應現業報。後門為真業報。坐華藏剎。即相海莊嚴。若真若應皆令物信。為深信見。末後一門。總該十身。故曰身雲等虗空界。則十佛十身皆等虗空。並合法性。為莊嚴法界虗空界也。是則隨門說異。舉一圓収。如是方為華嚴念佛。上來略辯。隨所念異。成此多門。若別對十觀。恐繁不敘。

第三能念収束。略有五種。一緣境正觀念佛門。若真若應。若依若正。皆是境故。稱名屬口。非真念故。略而不言。二攝境唯心念佛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況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心境俱泯念佛門。心即是佛。心則非心。佛即是心。佛亦非佛。非心非佛遠離一切。故無所念。方為真念。四心境無[得-彳]念佛門。雙照事理存亡無[得-彳]。等真門之寂寂何佛何心。鑒事理之明明常心常佛。雙亡正入。寂照雙流。五重重無盡念佛門。理既無盡。以理融事。事亦無盡。故隨一門攝一切門。融斯五門。以為一致。即是此中能念之心與前所念十佛境合。非合非散。涉入重重。難思境也。此初善友推勝之中。全具諸門。下諸善友或有別用。解脫長者用唯心門。普德淨光觀德相等。皆是此中諸門別義。將此五門。對會經文。可以意得。念佛一門諸教欣讚。理致深遠。世多共行。故復略敘。無厭繁說。

▲三如是等下。總結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力有國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正示善友。後歎友成益。今初。即治地住善友。海門國者。彼國正當南海口故。表觀心海為治心地深廣門故。比丘海雲者。海為法門。普眼法雲深廣覆潤諸眾生故。表治地中觀察眾生起於十種深廣悲故。後海雲比丘善能分別下。歎友成益。文有十句。初總。餘別。句各一義。即懸指後友所成益事。一即見竟得益。二即聞華宿因。三即歎發大心。四即聞受持法。五六及七皆普眼所詮。八聞依正莊嚴。九即發心之相。至文當知。

第六時善財下。戀德禮辭。如前已辯(下第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