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51

第51章

二文殊下總答。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識云。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佗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佗受用身依之而住。此上二類。並得稱為淨妙國土。故云從二利成。依此經宗。二利萬行。總能成就自佗受用及變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攝。或以一因。頓成諸土。或以一土。遍從諸因。故此相參便成四句。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無有障[得-彳]。如此無碍方為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碍。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得-彳]。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今經宗意。但取身土不壞異相皆悉相融。餘不異彼。已知大意。次正釋文。文有三行。一無憍慢。即自利行。二心平等。即利佗行。三真供養。通二利行。並通事理。下自廣釋。

三善財童子白言下總徵。謂總牒三行。

四文殊師利言下別釋。別釋三行。即分為三。初釋無憍慢。次釋心平等。後釋修供養。

[○@、]今初文四。初標。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釋。四善男子是為下結。文顯可知。

[○@、]二復次下。明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文亦有四。初標。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釋。於中二。先列釋十義。後喻釋平等。今初。一所作平等者。即是總句。謂說法教化種種施為。法界眾生同一子故。餘九為別。五云亦不依止無二之相者。迴向經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悉皆離。知其盡是語言道。謂遣二病。說於無二。若依無二。便有能所。即是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餘句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喻釋平等。文中二。先喻。後合。前中三。初舉喻。二反問。三仰答。初中。應有三喻。一長者育子喻。二起惑焚燒喻。三長者等救喻。其第三喻。影在問中。今初。世間總喻法界。長者以喻如來。年耆德艾。事長於人。故稱長者。佛壽長遠眾德圓極。故以喻之。菩薩德高。未居尊位。故況居士。生育五子者。五道眾生皆一子故。故法華云。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約天性。若約結緣。則五百名人。結三乘種。三十稱子。言生育者。乃有二義。一約天性。性由佛顯義曰生育。二約結緣。三乘人天乃至五道。皆沾佛化。即為生育。並同一子。為平等念。禪定解脫資具亦同。而彼諸子愚小無知者。若約天性。本迷為愚。善徵為小。迷第一義。稱曰無智。不辨四諦。為一切處未能分別。即同法華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二時彼長者宅舍之中下。起惑焚燒喻。舍宅即是生處。三界生死眾生所居。故云舍宅。佛應統之。屬于長者。火謂惑苦。准下合文。但云三毒惑最重故。以因攝果。不說苦火。若法華云。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悉燒煑。出於橫造。名曰欻然。五道異生。云各居一處。二善男子於意云何下。大聖反問。即是影顯等救之喻。雖舉諸事。意在平等。故牒問之。三答言下。善財仰答。在心必等。事則隨緣。緣發為近。所以先拔。二文殊師利言下合喻。先雙合育子起惑焚燒。後菩薩等心下。合前反問長者等救。安置寂靜即是涅槃。前文所無。含在出字。四善男子是為下結。

[○@、]三復次下。明修真供養。文中二。先正明。後校量顯勝。前中亦四。初標真供養謂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故名為真。若能行者。是真供養三世諸佛。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釋。十句之中初總。餘別。別中九句。皆法供養。若通相說。於佛深經難見妙理。起十法行。皆名供養。以財供養。資養四大。受持讀誦解說修行。增於法身。又全其理。供養義也。九句別中。唯顯修行。從勝說故。以法對財。十皆名勝。就十法行。修行最勝故。淨名說。深觀緣起等。名為最上法之供養。九中初句。復是修行之總。餘皆是別。唯辨利他。菩薩利佗為自行故。三正利樂。四利佗心。五利他智。以十力智。知而化故。六利他行。七常不捨。義通二利。八兼能說。訥言敏行不能利他。辯口缺行自無分故。又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有目有足。為真導師故。智論第六云。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供雨。九長時者。前辨橫具。此明堅堅。十不忘行本。忘菩提心。修諸善根。魔攝持故。四若諸菩薩下結。

二非以財寶下。校量顯勝。於中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今初。財施益近。多在人天。法施益深。終成佛果故。三千七寶三恒沙身。日日長時布施一切。不及受持一四句偈。何況具足受持修行。二何以故下徵。三如來恭敬下釋。於中四。一正解釋。二重徵釋。三勸修行。四結成前法。初中。先釋總句。後釋別句。今即初也。有法有喻。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佛從法生。法即父母。孝子重父。敬父子悅。如來重法。敬法佛欣。故書云。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故敬一法。十方諸佛無不皆悅。是為所敬者寡而悅者眾。二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下。釋別句。唯法無喻。於九句中。一釋修行。佛從修行中來。修行即合佛行。亦即法身。故能修行為真供養。此句具足。餘八文略。一向利他。二佛為利樂。若能利樂為真供養。三為慈悲。若能慈攝為真供養。四以隨順利樂。故有十力。以十力利。是真供養。上三句順釋。餘六反釋。五若不勤修不能利樂。若能勤修則能利樂。若能利樂為真供養。他皆倣此。利樂即是利他總句故。句句牒之。二何以故下。重復徵釋。三善男子汝應下。結勸修行。四善男子是為下。結成前法。並顯可知。

△第五爾時文殊師利顯示下。結用皈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即見三千下。轉遇勝緣。修行敬事。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表證法界離此彼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勝益故。二者順後。是見普賢之方便故。三者通論自是一分。故見諸友。應分為三。初明別見。即是純門。此一時見。即是雜門。後見普賢。具前諸友。即是純雜無[得-彳]之門。然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別。文略不具。申本廣本。必應有之。

[△@△]大文第五。從增長趣求下。顯因廣大相。以前文殊智照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隨一一因。稱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攝相皈體。普賢法界。即祕密重重。若以二聖。自相對者。文殊菩薩則為能證。若以二聖。對於善財。是則文殊亦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得故。文中分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聞覩前相。第三見聞親證。第四聞佛勝德。第五重示普因。

今初有三十句。增廣行願。義同前來思修證入。於中。初二句總明。後以大悲下。二十八句別顯。攝為十四對。一悲納慈覆對。二敬果住因對。三淨眼圓德對。四信正增助對。五善能迴向下。向因知果對。六入教了法對。七現世入願對。八竪修橫照對。九增善得智對。十普照十方下。照理化生對。十一成益知苦對。十二摧障無障對。十三證理住用對。十四內求外加對。唯末後句。明其外緣。前皆內因。上文殊通指。今善財普觀。不同前友各指一友。普觀方得見普賢故。

第二善財童子起如是等下。聞覩前相。於中二。先結前生後。由依上觀普賢境故。方得見聞。此普賢境即前所觀二十句境。即文殊處成益之中。令入普賢諸行願輪。由前令入所以能觀。由前能今觀故聞見。後即聞普賢下。正明聞見。於中二。一聞。二見。今初。此中聞者。非從一人及多人聞。即稱法界聞。有十四句。初句聞人。餘聞行位。於中。一行。二願。三助道。四功德。五威儀。第六句及聞普賢菩薩諸地下。皆明聞地。於中。初句為總。餘七為別。總云地者。若約行布。即等覺地。若約圓融。總攝諸位。皆普賢地。別中。一地處所者。謂證十如。一真法界。二有為功德調柔果等。三十勝行及願樂等。四十地親證各有差別。五長時無間無餘修等。六神通作用摧邪攝生。七種種差別同依佛智。二既聞此已下明見。於中二。一仰德修觀。二覩見希奇。前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於下。正明修觀。菩提場中蓮華座上。明修觀處。約事說者。即其地堅固猶若金剛。蘊德深廣。名為海藏。故上經云。諸色相海。無邊顯現。寶蓮華座。即普賢座故。十定下文。皆於此見。若約表者。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內。起因陀羅網普賢心觀。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盡。今且順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攝末歸本。是以善財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求。若對本會。應歸誓多。何以會歸菩提場耶。歸本有二。一歸本會。前文已有。謂遍遊法界。而亦不離逝多林中如來之所。今約會歸諸會之本。故歸覺場。前既不起菩提樹王。遍一切處。今證窮極。故須會皈。後起等虗空下。正顯觀心。有十六心。前十自分境。後六勝進境。一一皆稱普賢境心。故後得見。二善財童子起如是心下。覩見希奇。於中二。先結前生後。謂由起前心及宿善等因緣力故。後欲見普賢下。正覩希奇。於中二。先見十瑞相。有標徵釋結。釋有十句五對。各先所依淨土。後住處眾生。後又見十種大光明相下。覩見光明。前瑞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謂遍法界剎所有極微。皆出法界塵數境故。皆是依中現於依正。上二段文。並是普賢依報殊勝。

第三爾時善財下。見聞親證。於中四。初結前生後。二彰聞見因。三起觀增修。四正明見證。

[○@、]今初。由覩前相生必見心。

[○@、]二於時善財下。彰聞見因。謂外由內因緣力故。

[○@、]三能生諸佛普智光明下。起觀增修。有二十句。初三句總。一智能觀。二三所觀行願。後於一切如來下別。初二觀法身。謂佛菩薩境故。故上經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菩薩亦以法身為境。法界體周故。云廣大修習。得見普賢之想下五句。觀智身。此句標。二出觀相。以佛種智為普賢故。三以定攝。四以進策為能見因。五身心普周。是能見相。以佛智廣大既同虗空。今心離念等虗空界。則能見故。次即以普眼下一句。總觀十身。無有一境非普賢故。次以智慧眼下一句。觀普賢因。次其心下二句。等普賢心。次威德加持下。起普賢願。初句總。願不捨離下別。有五願。諸觀行人。應放此修。離此觀修。見亦非勝。

[○@、]四善財童子具足圓滿下。正明見證。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見下。正明見證。於中二。第一得益因圓。第二位滿齊佛。

△前中四。一見身得益。二摩頂得益。三顯因深廣。四觀用無涯。

[○@△]初中二。先見勝身。後得深益。前中四。一總見勝德身相。二別見毛孔出生。三重觀體內包含。四結通體用周遍。今初。由前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起觀想故。還於此見與諸如來平等無二。即等覺相。餘並可知。二善財童子見普賢身一一毛孔下。見毛孔出生。實則無盡。略顯二十一門。即出三世間。由前起觀等虗空心。故此所見。等於法界盡虗空界。是知隨心各見分齊。(下第三十九經)三爾時善財童子下。重觀體內包含。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重復觀察下。正顯觀見。於中二。先明見處。略舉三處。一身分者。全對於身。即頭等六分。二支節者。乃至一指一節。三毛孔者。遍上二類毛孔。意謂。但觀頭時。頭中見法界。觀指一節。一節中見法界。觀一毛孔。毛孔中見法界。故三重舉之。此即一毛含容無盡遍也。後悉有三千下。明其所見。於中亦二。先見三千。後如見此世界下。類通橫竪。謂十方三際。相續不斷。明念念見。各各差別。約相不壞。互相涉入下。性相無[得-彳]。以性融相。故相涉入。不壞本相。故不雜亂。四如於此毗盧遮那下。結通體用周遍。於中二。先所遍處。文有四重舉類。一舉此會。類勝蓮華。二舉蓮華。類於東方。三舉東方。類盡十方。四舉十方。類諸塵內。此則如理之遍。後於彼一一下。結處中之身。則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剎處。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處。重重重重。無盡無盡。以為普賢難思身相。二爾時善財童子下。得益。既得智度。已彰地滿。況十無盡。

[○@△]第二善財童子既得是已下。明摩頂得益。於中分三。初摩頂示普法界灌其頂故。次善財即得下得益。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摩頂內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一得主定。二攝眷屬。餘辨定用。後如此娑婆下結通。良以善財等普賢故。處處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