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酬唱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杨亿《序》,称卷帙为亿所分,书名亦亿所题,而不言裒而成集出於谁手。考田况《儒林公议》云:“杨亿《两禁》变文章之体,刘筠、钱惟演辈,从而效之,以新诗更相属和,亿后编叙之,题曰《西昆酬唱集》。
然则即亿编也。凡亿及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刁衎、任随、张咏、钱惟济、丁谓、舒雅、晁迥、崔遵度、薛<口英>、刘秉十七人之诗,而亿序乃称属而和者十有五人,岂以钱、刘为主,而亿与李宗谔以下为十五人欤?诗皆近体,上卷凡一百二十三首,下卷凡一百二十五首,而亿《序》称,二百有五十首,不知何时佚二首也。其诗宗法唐李商隐,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效之者渐失本真,惟工组织;於是有优伶挦扯之戏,石介至作《怪说》以刺之。而祥符中遂下诏禁文体浮艳。然介之说,苏轼尝辨之。真宗之诏,缘於《宣曲》一诗,有“取酒临邛”之句,陆游《渭南集》有《西昆诗跋》,言其始末甚详,初不缘文体发也。其后欧、梅继作,坡、谷迭起,而杨、刘之派,遂不绝如线。要其取材博赡,练词精整,非学有根柢,亦不能镕铸变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轻诋。
《后村诗话》云:《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宜为欧公之所厌。又一条云:“君仅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刘、杨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岂公特恶其碑版奏疏?其诗之精工稳切者,自不可废欤。”二说自相矛盾,平心而论,要以后说为公矣。其书自明代以来,世罕流布。毛奇龄初得旧本於江宁,徐乾学为之刻版,以剞劂未工,不甚摹印,康熙戊子,长洲朱俊升又重镌之,前有常熟冯武序。冯舒、冯班,本主西昆一派,武其犹子,故於是书极其推崇,然武谓元和、大和之际,李义山杰起中原,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皆以格调清拔,才藻优裕,为西昆三十六体,以三人俱行十六也。考《唐书》但有三十六体之说,无“西昆”字,亿《序》是集,称取“玉山策府”之名。题曰《西昆酬唱集》,则三十六与西昆各为一事,武乃合而一之,误矣。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本以待高丽使人,时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案《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盖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幹、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凡十一人。又有但题其名曰“向”、曰“益”,而不著姓者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则不知何人也。耒、补之、肇、南仲、公麟、武仲、益七人,《宋史》有传;忠臣、倚并入元祐党籍,惟幹、子文,行事不概见。辅亦非靖康时为枢筦者,楼钥误合为一。王应麟《困学记闻》已辨之矣。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耒、补之《传》,俱称元祐初,为校书郎,以“耒诗雠书芝阁上,补之诗辍直雠书省”二语核之,乃正其官秘省时,而元祐三年,知贡举者为孔平仲,事见本传。此集并无平仲之名,则非在三年可知。惟忠臣诗有“单阏孟夏草木长”句,自注云:丁卯四月还朝。丁卯为元祐二年,意者即在是岁欤。
又案:辅诗云:“九人同日锁重闱”,而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连房”句。注云:同舍十九人,余独后入。疑试官许先后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时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阙其八人,盖古人真朴,不强为其所不能。如“兰亭修禊”,与会者四十一人,有诗者仅二十六人,非佚脱也。诸家专集,惟耒《柯山集》、补之《鸡肋集》、武仲《清江三孔集》,今尚存於世;其馀如肇之《丹阳集》、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传;其馀并有集、无集亦不可考。残篇阙句,实藉此以获见一斑。即有集诸人,以集本校之,亦颇互异。如补之五言“官醪持饷妇”,《鸡肋集》“官醪”作“宫壶”;七言“诗似凉风凄有兴”句,《鸡肋集》“凄有兴”作“来有思”。
此类颇多,题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尝不藉为参订之助矣。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宋王安石编。安石有《周礼新义》,已著录。是书去取,绝不可解,自宋以来,疑之者不一,曲为解者亦不一,然大抵指为安石。惟晁公武《读书志》云:《唐百家诗选》二十卷,皇朝宋敏求次道编。次道为三司判官,尝取其家所藏唐人一百八家诗,选择其佳者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为一编。王介甫观之,因再有所去取,且题曰:欲观唐诗者,观此足矣。世遂以为介甫所纂,其说与诸家特异。案《读书志》作於南宋之初,去安石未远。又晁氏自元祐以来,旧家文献,绪论相承,其言当必有自,邵博《闻见后录》引晁说之之言,谓王荆公与宋次道同为群牧司判官。次道家多唐人诗集,荆公尽即其本,择善者签帖其上,令吏抄之,吏厌书字多,辄移所取长诗签,置所不取小诗上。荆公性忽略,不复更视。
今世所谓:《唐百家诗选》曰“荆公定”,乃群牧司吏人定也,其说与公武又异。
然说之果有是说,不应公武反不知。考周煇《清波杂志》,亦有是说,与博所记相合。煇之曾祖与安石为中表,故煇持论多左袒安石,当由安石之党以此书不惬於公论,造为是说以解之,托其言於说之,博不考而载之耳?此本为宋乾道中倪仲传所刊,前有仲传《序》,其书世久不传。国朝康熙中,商邱宋荦始购得残本八卷刻之,既又得其全本,续刻以行,而二十卷之数复完,当时有疑其伪者。阎若璩历引高棅《唐诗品汇》所称,以元宗《早渡蒲关诗》为开卷第一,陈振孙《书录解题》所称,非惟不及李、杜、韩三家,即王维、韦应物、元、白、刘、柳、孟郊、张籍皆不及,以证其真。又残本佚去安石原序。若璩以《临川集》所载补之。其文俱载若璩《潜邱劄记》中。惟今本所录共一千二百六十二首,较晁氏所记多十六首。若璩未及置论,或传写《读书志》者,误以六十二为四十六欤?
至王昌龄《出塞诗》,诸本皆作“若使龙城飞将在”,惟此本作“卢城飞将在”,若璩引唐平州治卢龙县以证之;然唐三百年,更无一人称“卢龙”为“卢城”者,何独昌龄杜撰地名?此则其过尊宋本之失矣。
《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宋孔延之编。前自有《序》,首题其官为尚书司封郎中,知越州军州事,浙东兵马钤辖;末署熙宁壬子五月一日,越州清思堂。案:施宿《嘉泰会稽志》,延之於熙宁四年,以度支郎官知越州,五年十一月召赴阙。壬子正当熙宁五年,其岁月与《会稽志》合。惟《志》称延之为度支郎官,而此作司封郎中。集中有沈立等《和蓬莱阁诗》,亦作《孔司封集》为延之手订,於官位不应有误,知施宿所记为讹也。延之以会稽山水人物,著美前世,而纪录赋咏,多所散佚,因博加搜采,旁及碑版石刻,自汉迄宋,凡得铭、志、歌、诗等八百五篇,辑为二十卷,各有类目。前十五卷为诗:首曰《州宅》,次《西园》,次《贺监》,次《山水》,分《兰亭》等八子目;次《寺观》,分《云门寺》等四子目,而以祠宇附之;次《送别》,次《寄赠》,次《感兴》,次《唱和》。后五卷为文:首曰《史辞》,次《颂》,次《碑铭》,次《记》,次《序》,次《杂文》,书中於作者皆标姓名,而独称王安石为史馆王相,盖作此书时,王安石柄政之际,故有所避而不敢直书欤。所录诗文,大都由搜岩剔薮而得之,故多出名人集本之外,为世所罕见。如大历浙东唱和五十馀人,今录唐诗者,或不能举其姓氏,实赖此以获传。其於《唐、宋太守题名壁记》,皆全录原文,以资考证,裨益良多,其蒐访之勤,可谓有功於文献矣。其书世鲜流传,藏弆家多未著录,此本乃明山阴祁氏“淡生堂”旧抄,在宋人总集之中最为珍笈,其精博在严陵诸集上也。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新喻孔文仲及其弟武仲、平仲之诗文。庆元中,临江守王<辶苇>所编也。
文仲字经父,嘉祐六年进士,官中书舍人;武仲字常父,嘉祐八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平仲字毅父,治平二年进士,官金部郎中。事迹具《宋史》本传。文仲兄弟与苏轼、苏辙同时,并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语。南渡后遗文散佚,<辶苇>始访求而刻之。前有庆元五年周必大《序》。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与此本合。文仲诗仅七首,然吕祖谦《宋文鉴》载其《早行》古诗一首,乃佚而不收,《文鉴》编於孝宗淳熙四年,《舍人集》编於宁宗庆元四年,在其后二十一年,不应不见,岂<辶苇>有所去取耶?武仲《侍郎集》,青词、斋文同题曰“制”,於例未安,似非原目,平仲《郎中集》中古律诗外,别出《诗戏》三卷,皆人名、药名、回文、集句之类,盖仿《松陵集》杂体别为一卷例也。案:王士祯《居易录》,载宋荦《寄三孔文集》,通仅五卷,惜其已非庆元之旧。士祯、荦皆家富图籍,而所见尚非完帙,则此本岿然独全,亦深足宝重矣。
《三刘家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涣字凝之,筠州人,登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恕,涣之子,有《通鉴外纪》;羲仲,恕之子,有《通鉴问疑》,并已著录。涣祖孙父子,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据”,诚公论也。是集为咸淳中,其裔孙御史元亨所辑。盖南宋之末,已无传本,仅掇拾於残阙之馀,故涣仅诗四首,文二首;恕仅《通鉴外纪序》一首,并其子所记《通鉴问疑》;羲仲仅《家书》一首。馀皆同时诸人唱和之作,及他人之文有关於涣父子者也。其中称涣曰“西涧先生”,称恕曰“秘丞”,称羲仲曰“检讨”,固其子孙之词;至於诸人诗文,标题一概删去其称字之文,而改曰西涧先生、秘丞、检讨,则非其实矣,是其编次之陋也。至明万安贪鄙无耻,为世僇笑,而独存其一《跋》於卷末,涣父子祖孙岂藉是人以表彰乎?今刊除之,俾无为三人玷焉。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所刻本。是宋世所传已参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之长沙,安国於原文颇有改削。如《定性书》、《明道行述》、《上富公谢帅书》中,删落至数十字;又《辞官表》颠倒次第,《易传序》改“氵公”为“氵斥”;祭文改“侄”为“犹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国为主,朱子深以为不可,尝以书抵珙及栻,盛气诟争,辩之甚力,具载《晦菴集》中。然二人迄不尽用其说,盖南宋之初,学者犹各尊所闻。不似淳祐以后,门户已成,羽翼已众,於朱子之言,一字不敢异同也。元至治间,临川谭善心重为校刊,始与蜀人虞槃商榷考订,悉从朱子所改,其《定性书》、《富谢》二书,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补足;又搜辑《程子遗文》十六篇,《遗事》十一条,并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於后;惟伊川诗仅有三章,《河南府志》载其《陆浑乐游诗》云:“东郊渐微绿,驱马欣独往。舟萦野渡时,水乐春山响。身闲爱物外,趣逸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无之。《地志》率多假借名人以夸胜迹,其殆好事者所依托欤。
《宋文选》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矣。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於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焉;中无“三苏”文字,而黄庭坚、张耒之文则录之;岂当时苏文之禁最严,而黄、张之类,则稍宽欤?又其中无“二程”文,盖不以文士目之也。何焯《义门读书记跋》,所校《元丰类稿》后曰,己卯冬,於保定行台(案:焯是时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署中)阅内府所赐大臣《古文渊鉴》,有在集外者六篇,则《书魏郑公传后》、《邪正辨说》、《再上田正言书》、《上欧蔡书》也。后知立斋相公(案:立斋为大学士徐元文之别号)有建本《圣宋文选》数册,其中有《南丰文》二卷,嘉善柯崇朴借抄,遂传於外。此六篇者皆在焉云云。案:《书魏郑公传后》一篇,《宋文鉴》亦载,不仅见於此集中,焯盖考之未审;然《南丰外集》、《续稿》,今并不传,其佚篇惟赖此集以存,盖亦不为无功矣。宋人选宋文者,南宋所传尚多,北宋惟此集存耳。其赅备虽不及《文鉴》,然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尤未可与南宋建阳坊本,出於书贾杂抄者,一例视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