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悠悠种田记
491600000152

第152章

鱼片又在锅里翻滚着,外面传来“啪、啪”地响声,有栓脸上露出来笑容:“在放鞭炮。”然后门上敲门声:“有栓出来放炮仗。”拍门的是平时和有栓玩的土娃几个人。

有栓下炕去开开门,说吃饭呢没有人信,就把伙伴们都让进屋里来,看着炕上摆着的吃食,果然是有吃饭。孩子们就不好意思来了,只是咽一咽口水,就对有栓道:“俺们去了,你吃饭吧。”

“小牛。”福妞喊住大牛的儿子小牛,憨头憨脑的小牛看着炕桌子上的菜,愣头愣脑地说一句:“俺吃过早饭了,你喊俺弄啥。”引来一片笑声。

福妞也笑了,对着有栓道:“把你的糖块拿来分分。”喊住小牛却是为别的事情,福妞看着有栓分了糖,才问小牛道:“大牛哥和人贩鞭炮回来了?”

小牛这就机灵了:“福妞姨你要买去咱家买去,肯定不贵,俺拿出来这几个出来玩的。”把手里的鞭炮给福妞看,福妞看一看外面包的红纸,裹得紧紧的,也看不出来好不好,这个福妞也不懂,只是说一声:“蛮好。”就还给小牛。

听着小牛又道:“村里不少人要入伙哩,都来找俺爹。”福妞笑着听小牛说是哪些人:“你隔壁的柱子入了伙……”听着真是让人心动。

孩子们走了以后,福妞若有所思地吃着饭,象是涮锅子不再那么香甜,其实在福妞的心里是在想着要入一个大头才行。明年要买牛,保不齐再遇上一个更倔的老汉……福妞吃着好吃的涮锅子先就叹上一口气。

吃过饭是福妞在刷锅碗,不做饭的福妞要捡一样活做一做。把最后一道刷锅水倒入院中,四婶来了,是给福妞送新馒头的。福妞不会用酵头发馒头,而且一蒸几十个馒头有栓也做不了,一向是把面给四婶,麻烦四婶在做。

白白胖胖的圆鼓鼓馒头,上面还有小红点儿,福妞一看就觉得乐:“四婶,真是要过年的样子,这馒头上的红点真好看。”这样的馒头,在福妞的记忆里只有超市里才有,但是超市里的馒头不如四婶发的好。

“里面还有红枣呢。”四婶抬着一扇笼屉过来,是和媳妇冬叶一起抬过来的:“你给了俺家不少红枣,我都放进去了。”冬叶不怎么说话只是微笑,和婆婆一起把馒头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放到福妞给的一个竹篮子里。

福妞又要开始打听了:“四婶,说柱子哥也去贩鞭炮了是吧?”这件事情现在弄得沸沸扬扬的,象是全村都参与一样。是以福妞要认真考虑,我是不是要参活一脚才是?

“你有钱也来吧。”四婶是觉得挺好,这还是家里第一次冬天贩鞭炮,四婶只见柱子一天几十文钱往家里拿,这两天一天有一百钱,说过年还要多,当然要把这件挣钱的事情告诉给福妞:“钱不少呢。”

快要过年了,要挣钱的人的主意只能是鞭炮和过年亲戚的点心盒子,那种油纸盒子包起来,最上面一张红色有吉祥画儿的纸,然后是细麻绳包扎起来,这样拎着就去走亲戚了。

这里不过是个小山村,贴着一个小集市,还谈不到走亲戚的时候办几个大盒子,所以这点心果子和鞭炮是人人家里都要备办的。

就是贫穷如躲债的杨白劳,年三十也要买一对门神贴起来才行,何况是别人家里。福妞越听越心动,就站着和四婶拉起话来:“鞭炮都说危险呢,依我说,多多的进些年画儿,再进些吃的,这个最好。”

四婶格格地笑:“你也要入伙呀,你就快去。大牛和你柱子哥他们这几天有赚头,正觉得本钱太少呢,你倒不要出多,最多出个二十两银子,五分的利息可以有十两银子,这样的高利寻常是没有的。”也只有过年这一会儿,进货要走的远,这山村和集市其实是有些偏的,一般人是不来,所以利息也就高起来。

冬叶微笑站在婆婆身后,听着她在和福妞在说话。就站在这里打量一下福妞的灶屋,这一间灶屋盖得倒是不小。

灶台案板样样俱全,灶屋里还有放菜的菜橱子,就有两个,看着都还八成新。一个大水缸也是看着不旧,这院子是当年新盖的,没有想到盖得很不错。灶屋一般都黑暗,独福妞这里安上一扇窗户,光线很明亮。

再就是菜橱子上面悬着一根绳子,挂着十几串猪肉,让冬叶吃了一惊,这日子过得象集市上的富裕人家一样,姐弟两个人过一个冬天能吃得下去这些肉吗?

正这样想着,听到福妞喊一声:“小凌,过来。”冬叶这才想起来福妞家里把屋子租出去给别人,听说包吃包住,一年收不少钱,听到的人都是会先羡慕一下,真是有活钱,再会想一下,姑娘当家的家里,房子租给外人,也不怕人说。

反正福妞是不怕,她心里坦荡荡,不怕别人说。和四婶说的不错,就把凌墨喊过来拿主意,看着凌墨进来,福妞笑眯眯:“你觉得如何?四婶都说好。”看着就象问家里人征求意见一样,福妞全然不管,就这么问一声凌墨。

进来的凌墨一听就觉得不好,又是鞭炮,生意,这妞想钱就快钻进钱眼里了。四婶一象是看好凌墨,觉得他人不浮夸又能做着福妞做做家里的活儿,也认真拿凌墨当成福妞家里的人一样来问他:“俺家柱子一天能挣一百钱呢,福妞要是入伙,只怕是一天会有五百钱,又不要她出力,只要拿本钱入伙就成。”

眼前四个人,冬叶是笑不说话,还有两个人是觉得不错,凌墨也没有心情管福妞怎么折腾去,本来送她来就是她来折腾的。凌墨说一声:“好,就是少些本钱吧,鞭炮这种东西,一旦炸了就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