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中国医籍考
4926200000014

第14章

本草(六)

〔杜氏(文燮)药鉴〕二卷 存龚氏(廷贤)本草定衡 医藏目录十三卷 未见〔姚氏(浚)药品征要〕未见按上见于江南通志。

〔亡名氏药性辑要〕一卷 未见按上见绛云楼书目。

〔邢氏(增捷)本草辑要〕未见新昌县志曰。邢增捷少习儒不就。遂精素问内经丹溪东垣诸书。治剂无不立活者。其于证之险。方之奇左验。

着医案心法数卷。又着本草辑要。伤寒指掌详解。脉诀删补。为岐黄家指南。性冲和不计赠遗。尤善导引。盖养生以生人。有仁人之术者也。

〔吴氏(文献)药性标本〕十卷 未见婺源县志曰。吴文献字三石。花桥人。幼好岐黄术。既补邑诸生。犹不废方书。久而曰。古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竟辞博士籍。殚精百家医。及素问等书。所着有三石医教四十卷。药性标本十卷。洪侍御觉山余司徒中宇序之。

〔梅氏(得元)药性会元〕三卷 存陈性学序略曰。春三月。以岁清囹圄之役。奔走沅卢辰溆间。会平溪经幕钱塘梅元实。持所辑药性会元三卷。

谒予于舟次。卒业之。词简而详。理约而明。指实而核。族类以部而分。方所以产而别。性味以品而殊。燮之以阴阳。

别之以经络。济之以水火。参之以君臣佐使。附之以畏恶忌反。析明验于方施。识成功于已试。不必远稽古籍。

近搜旁门。惟按类随索。如持左券。殆照心之方诸。辨昧之指南也。肘后神奇。至今珍之。此胡可秘。因授渠阳备司周南王君。梓以传焉。元实才如操割。谭如悬河。只以数奇。博官戎幕。初抵廨。值平溪亢阳疫甚。施药救之。所全活无算。甲午入棘闱供事。有分试刘司理疾笃。微息垂绝。群医视之。却步而走。元实植方进剂。起死回生。效捷于响。甫旬日康复如初。斯固医神药神。而实此书辨性之功神也。

〔许氏(兆祯)药准〕(吴秀医镜序。作药径。)二卷 存〔吴氏(昆)药纂〕未见按上见于鹤阜山人小传。

〔沈氏(愚)药能〕未见按上见于松江府志艺文部。

〔万氏(全)本草拾珠〕未见〔卢氏(复)本草考汇〕二卷 未见〔杨氏(崇魁)本草真诠〕二卷 存〔张氏(懋辰)本草便〕二卷 未见〔亡名氏本草图形〕四卷 未见按上见于淡生堂书目。

〔徐氏(凤石)本草大成药性赋〕五卷 存〔倪氏(朱谟)本草汇言〕二十卷 存凡例云。是书先尊神农本经。次录陶弘景别录。次唐本。唐新定本草。次甄权药性本草。次孙思逊千金食治。

次陈藏器本草拾遗。次孟昶本草。次宋开宝本草。次宋嘉 本草。次日华本草。次东垣用药法象。次丹溪衍义补遗。

以至会编蒙筌,并元明旧本。不下四十余种。最后李氏濒湖本草纲目。该博倍于前人。第书中兼收并列。已尽辨别之功。后贤证验确论。每多重载。谟更加甄罗补订。删繁去冗。名曰汇言。志核也。志纯也。一本草诸书。可云渊广。然历考之。主其说。而古今人有不然者。是知用药之神妙。非可执一。不容 弗辨也。谟搜辑往代名言。庶无渗漏。复自周游省直。于都邑市廛。幽岩隐谷之间。遍访耆宿。登堂请益。采其昔所未详。今所屡验者。

一一核载。校李氏原本。稍有减增。用供国手之取裁。殊有大裨。一论药集方。必见诸古本有据。时贤有验者。

方敢信从。每论每方。必注姓氏出处。公诸天下。犹恐字有讹脱。贻误于人。复再三考订而存之。缔观旁注。略见苦心。至于芟繁汰复。尤不待言。一神农尝百草而定药。故其书曰本草。意必先以草为正。嗣后果木金石禽鱼等继之。故集中先列草部。然取药求其切于治病耳。方士家谓可以供炉鼎服食。如先贤韩柳。历陈服钟乳金丹之误。不止一人。下及砒石可化热痰。生漆可补脑髓。一切荒诞之谈。误听之而横夭者多矣。概屏不录。所以正道术辟邪说也。

浙江通志曰。倪朱谟字纯字。少沉默好古。治桐君岐伯家言得其阃奥。治疾奇效。多奔走而延致之。不得则怨。朱谟乃集历代本草书。穷搜博询。辨疑证误。考订极其详核。名之曰本草汇言。子洙龙刻之行于世。世谓李之本草纲目得其详。此得其要。可并埒云。

〔顾氏(逢伯)分部本草妙用〕十卷 存自序曰。尝闻用药如用兵。余读兵书。而知兵之水土有异也。伎俩不同也。南人习于水战。北人习于陆战。山川利于峻险。边境利于沙漠。或有长于剑戟。长于弓弩。

长于矛盾。长于火攻。长于车战者。假使驱陆战者而攻水。则先溺之于波涛矣。驱平原者于险地。则先危之于垒卵矣。易弓弩而戈矛。则措手下能支。易车战而火攻。则倒施自陷。至于天时地利之不可违。彼己虚实之早宜量。

此又因时权变者也。予读医书。而知用药亦犹是尔。心肝脾肺肾。药之性也。各走其脏。寒温补泻平。药之能也。

各效其灵。引经谬则生克颠倒。补泻差则证候反剧。至于阴阳气运之更改。五方燥湿之不一。表里虚实异形。风寒暑湿异证。又宜因天时人事。而灵应之者也。妙得其机。而适投其窍。药之灵奇也。不犹亚夫武穆之军。有令人不可测识也哉。予故以本草一书分为脏。犹兵之有五部也。其兼经杂药。犹兵之有擅众长堪令使者。类序其寒温补泻。犹兵之各善其长。而各利一方者。昭列于前。井然不乱。俟识者得其性知其能。而各奏其效也。不犹王家之兵。听之能将将。能将兵者之调遣也耶。至于以阴阳五行之微。运用乎草木金石之药。宜是知彼将识九天九地之机。而操纵如神者。噫。当我世而安得医师如赤松卧龙者哉。非曰能之。愿学焉。崇祯岁次庚午一阳日。古吴友七散人顾逢伯君升父题于赞育斋。

〔李氏(中梓)本草通元〕二卷 存〔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旧本题明李中梓撰。凡金石部三十三种。果部十八种。谷部十一种。

草部九十六种。木部五十七种。人部十种。禽兽部十八种。虫鱼部二十六种。每味之下。各有论案。其称雷公云者。盖采炮炙论之文。别附于末。考宋雷 炮炙论三卷。自元以来。久无专行之本。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之差详。是编所采。犹未全备。不得冒雷公之名。又江南通志。载中梓所着书。有伤寒括要。内经知要。本草通原。医宗必读。

颐生微论。凡五种。独无是书。卷首有太医院订正姑苏文喜堂镌补字。亦坊刻炫俗之陋习。殆庸妄书贾。随意裒集。因中梓有医名。故托之耳。

〔吴氏(武)雷公炮制便览〕五卷 存〔张氏(光斗)增补药性雷公炮制〕八卷 存〔卢氏(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十卷 未见杭世骏名医卢之颐传略曰。之颐字繇生。明熹宗时。号晋公。又自称芦中人。父复字不远。精于医理。从游者众。会父复着纲目博议。有椒菊双美之疑。不能决。得之颐私评而决。因令面判匕药。皆有至理。病亟。趋令之颐成之。历十八年。而本草乘雅始出。中冠以先人字者。即博议也。中分覆参衍断四则。遭乱后书籍零散。

参覆二种。稍补其残缺。衍断倍多。不能追忆。遂名乘雅半偈。凡十二卷。今已行世。父殁后述先人之志。成摩索金匮九卷。右目偏盲。摩索者。言暗中得之也。继摩索而作者。有伤寒金 钞。医难析疑。遐引曲譬。几三十万余言。难扁鹊。诮华佗。曲王叔和。驳成无己。自孙思邈以下无讥。以引灵素之热病。以言卒病则谬。指七情六气。房劳刀杖。为内外三因则谬。以形层皮肤肌 腹胃。限病者期日则谬。以化气为本。以经脉为标则谬。纵横奥衍。精以理解。悟以禅机。旋入闽。归理旧业。积三十余年而后成。旧史曰。陈曾 传论之颐云。岁丙戌。

监国者在山阴。之颐杖策往谒。大为所亲信。授职方郎。事败。跳身归乡里。间与旧相识者往来。门庭杂沓。踪迹不测。性又简傲。虽以医术起家。轻忽同党。好自矜贵。

出入乘轩车 从。广座中伸眉抵掌。论议无所忌。识者谓必中奇祸。顷之两目皆盲。 成废人。不出户庭。而曩所交游。皆断绝。诧叹一室。竟以偾懑卒。此殆天之所以保全之也。(道古堂文集)四库全书提要曰。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但古有今无者。居三之一。

因于本经。取二百二十二种。又于历代名医所纂。自陶弘景别录。至李时珍纲目诸书内。采取一百四十三种。以合三百六十五之数。未免拘牵附会。然考据该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虽辞稍枝蔓。而于本草。究为有功。其曰乘雅者。四数为乘。此书初例。有核。有参。有衍。有断。每药之下。其目有四。故曰乘也。

又曰半偈者。明末兵燹。佚其旧稿。之颐追忆重修。乃以核参该衍断。已非原书之全。故曰半也。立名亦可谓僻涩矣。案杭世骏所撰之颐传。称其父复精于医理。尝着本草纲目博议。有椒菊双美之疑。不能决。得之颐私评而决。因令面判匕药。皆有至理。病亟。趣令之颐成之。历十八年。而本草乘雅始出。中冠以先人字者。即博议也。

则此书实继其父书而作。惟此本十卷。而世骏传。作十二卷。则不知其何故矣。

〔陆氏(仲德)本草拔萃〕未见钱谦益序曰。医经经方之义。至河间东垣而大备。国初诸明医。各有师承。而本草一经。几为绝学。吾友缪仲淳常喟然叹息。以谓三坟之书。烬于秦火。独素问本草存。本草朱黄正文。出黄帝岐伯之手。古之至人。所以相天地之宜。

类万物之情。穷理尽性。精义入神者。发挥变化。实在于此。而世之学医者。徒取以庀汤液给方剂。荟蕞津涉。

未有能沉研而钻极者。盖此书。自唐宋以来。增益于古人之别录。 驳于近代之纲目。学人目庸耳食。莫知原本。

于是乎医学承陋。经方传讹。用药石杀天下。实自此始。乃奋笔为经疏。以救其失。参治简误之文。若列掌故。

若置甲乙。金科玉条。犁然毕举。上下五百年。发轩岐不传之秘者。仲淳一人而已。仲淳少苦疾 。壮多游寓。

所至必访药物载刀笔。五十年而成书。仲淳没后二十余年。家子陆仲德氏读缪氏之书。而学其学。作为本草拔萃。

以发明其宗要。呜呼何难也。仲淳天资敏捷。磊磊瑰伟。从紫柏老人游。精研教乘。余事作医。用以度世耳。余观其理积 起奇疾。沉思熟视。如入禅定。忽然而睡。焕然而兴。掀髯奋袖。处方撮药。指麾顾视。拂拂然在十指涌出。语其险。则齐桓之断孤竹。语其奇。则狄青之度昆仑。语其持重。则赵充国之金城方略。浅人曲士。逖听风声。犹为之口 不合。况有能论其人读其书。知而好之。好而传者乎。余每思仲淳绪言。叹后世无子云。今得见吾仲德。则仲淳不死也。于其着斯书也。乐为之叙。以导引其志意。而假仲淳以发其端。仲德好学深思。束修矫志。进德修业。日新富有。余虽昏耄。尚能为仲德详叙上医医国之事。如太史公之传扁鹊仓公者。姑书此以俟之。(有学集)〔岳氏(甫嘉)本草辨真总释〕未见按上见医学正印种子编。

〔刘氏(默)本草发明纂要〕未见苏州府志曰。刘默。字默生。钱塘人。侨居郡城之专诸里。以医名。遇危证能取奇效。所着有证治石镜录。本草发明纂要。

〔沈氏(穆)本草洞诠〕二十卷 存自序略曰。余读蕲阳李氏纲目一书。精核该博。叹其美备。从而采英撷粹。兼罗历代名贤所着。益以经史裨官。微义相关。并资采掇。勒成一编。顺治辛丑菊月吴兴沈穆石匏氏书。

〔张氏(志聪)本草崇原〕三卷 存自序曰。神农本草。谓之本经。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

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 瘕。中病即止。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申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

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着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

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俾上古之言。了如指掌。运气之理。炳如日星。为格物致知三才合一之道。其后人之不经臆说。

逐末忘本者。概置勿录。学人能于此会悟之。则神农观天察地穷理尽性之学。庶几近之。后世之书。有涉讹谬者。

屏弃勿道。可也。

王琦跋曰。因陋就简。舍其本而末是图。学人大弊也。今之言药性者。往往杂取世俗孟浪之说。奉为律令。

而于神农本经。弃犹敝屣。譬之经生家四书五经。不之研究。而只记腐烂时文。以为应试之用。思侥幸以取科第。

安能冀其必得哉。先民卢不远作本草博议。其子晋公广之作乘雅。张隐庵高士宗作本草崇原。皆以本经为宗。

而推衍之。发前人所未发者甚多。可谓良工心苦。第乘雅间杂闲文。语兼晦涩。性根谫陋者。多不能读。崇原则诠解明皙。中人以下。咸可通晓。似于新学为宜。在昔张君创其始。张殁而高君集其成。缮写样本。方欲锓板。

高君又亡。事遂中辍。厥后样本传归胡念庵家。念庵父子谢世。不知又归谁氏。兹从胡之门人高端士处。得其移写副本。惜乎雠校未精。文句间有缺略讹谬。恐后之阅者。不免夏五三豕之叹。爰加订正。而授之梓。以公于世。

学人苟能根据此而详译之。举一反三。引伸触类。自可以入烈山氏之藩篱。而得其妙用。视彼因陋就简之徒。杂采世俗之说。以处方定剂者。其得失不大有迳庭耶。乾隆丁亥冬至后七日。胥山老人王琦跋。

〔郭氏(佩兰)本草汇〕十八卷 存自序曰。本草之书备矣。予曷为而有是编哉。是编盖成于养 。二十年来当体求医。诹今稽古。由博反约。以有此书也。夫医之为道至隐。而唯药之在本草则甚显。命名有义矣。审形有状矣。产有地矣。制有法矣。五行五色之异用。五气五味之殊涂。其昭明较着如此。宜乎所投辄效。

应不旋踵。而往往试之不验。且以召祸。斯何以故。则读本草不熟也。何言之。药物之胪于本草。固各有成说。

然其义蕴之妙。生克之宜。或根柢于灵素之精微。或散现于方书之绪论。或参变于古今诸名家之意悟而心得。相远也而实以相成。相近也而反以相贼。匕剂之微。死生反掌。岂刻舟按图。守一卷之师。所能仿佛乎。所以古人立一方必不可移。制一剂必不敢率。则有擅改前贤之成方。与株守先辈之余唾者。俱不知医者也。予禀弱善病。

寄命药饵。草草尝试。濒危者屡。虽博取轩岐之书读之。未识纲领。间与默生朗仲诸方家。纵谈蕴奥。赖其启翼良多。继得游念莪李先生之门。不为先生弃遗。辄耳提而面命之。历有年所。于是反复深思。 然有会。作而起曰。医之道。无形之理也。医之药。有形之物也。有形之物不精。则无形之理安寄。乃即前所谓根柢于灵素。散现于方书。参变于古今诸名家者。本先生之教。汇而为书。所与晨夕者。又复有陈子白笔。同病相怜。遂得同方毕业。而请求借以不孤矣。编既成。凡一药当前。必始终具备。冠以短言。可资记诵。后列注疏。以便考稽。间附单方。旁罗制度。譬如千支万派,总归一流。夏书曰。东汇泽为彭蠡。东迤北会为汇。予于是编。亦此义尔。

他如羌独活之不分。大小蓟之混一。麋鹿角之同用。赤白芍赤白苓之殊功。决明子之不辨青葙。相思子之承讹赤豆。石燕失收禽部。淡竹仅见草中。诸若此类。要皆曩贤代为阐发。而未立科条。故世人习用不知。能无乖反。

裒而出焉。亦卫生之一助也。每于铩翮之暇。杜门无事。既辑四诊指南。劳瘵玉书二种。类经纂注若千卷。并是编录而存之,非敢云作。亦验而后言尔。今年春家咸树侯获睹是编。请助梓以公世。亟命其季梅在操笔牍以从。盖树侯走善如骛。而梅在亦以忧中。愿留心于此也不复为北上计。而陈子白笔仍粲寒斋。课儿子树 树畹树畦为时务义。得始终藉其是正云。康熙五年。岁次丙午。夏六月。吴阊上津里郊西郭佩兰章宜题。

〔朱氏(东樵)惠民局本草诗笺〕十卷 未见蒋溥序曰。予闻医之有方也。犹陈之有图。弈之有谱。善用之。足以制胜。不善用之。未有不失算而败者也。

故河汾氏之言曰。医者意也。药者瀹也。先得大意。后以药物疏瀹之。此可谓善言医者矣。尝考古之着医书者。

自神农本草。而后汉有七家。唐九倍之。得六十有四。宋以一百九十有七。元明以迄本朝。著作如林。奚啻充栋。第以有定之方。治无定之病。予不知其意于何指也。吴郡东樵朱子业精和缓。疗治惠民局贫病。屡收成功。

复以肘后之奇。谐之音律。着为本草诗笺十卷。析类分门。旨该词简。其殆先得大意。不失河汾氏之指者乎。昔张长沙有云。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术。上疗君亲。下救危苦者。非失也。玄晏云。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

而不知医事者。游魂也。是书发微阐幽。独开生面。不独津梁后学。抑且使博物君子。摩挲吟咏。详性辨功。其为金针之度者。良非浅鲜。故谓之华佗养性也可。谓之桐君药录也亦可。是为序。(长洲县志)〔翟氏(良)药性对答〕未见益都县志曰。翟良字玉华。弱冠聪悟有思理。从父宦游武昌。婴弱疾剧甚。会遇明医。数月得瘥。从此刻意方书。穷治冥逊。如是七年。转得统绪。既尽发古人之奥府。又能以意参互用之。及归为诸生。其好方书。日益甚。凡有病者。一投药饵。小试小效。大试大效。轮蹄童叟。日集门庭。所活不可量数。声飞海岱间。自抚军下。罔不钦奉。名日益彰,遂数被召。年八十四岁。着书数编。曰脉诀汇编。经络汇编。药性对答。本草古方讲意。痘科类编。刊行于世。

〔陈氏(元功)本草纂要〕一卷 存王心一序曰。吾吴陈晏如先生世将也。而习儒。于古今之书。无所不窥。更精心轩岐之理。诸凡孙子兵书。

太公阴符诸篇。特其胸中武库之一也。庙间海内治安。烽烟息警。无所用武。晏如盖折节为医。因病处方。施罔不效。说者疑为长桑君别有秘授。晏如曰。我非有异人药也。亦以用药者有微异耳。夫古之圣人。尝百草以辨五味。分阴阳以治五脏,一似未有难经。先有本草。升降浓薄。温寒燥润。药性之异。介在毫厘。故同一药。而宜君宜臣。宜佐宜使。根枝已辨浮沉多寡。即分生死。嗟乎。学医而不读本草。犹之为将而不晓用兵。皆以人之性命戏者也。第今本草具在。有图经。有证类。有纲目等刻。名目太繁。几至一千八百余种。使人不胜读。读亦不胜记。于是乎本草始贵有纂。然或纂而失要。或要而不详。亦何取焉。乃纂而皆药囊中之所必需。且有一药。必备言其性之所以可独用可兼用。与所以不可用。使读者君臣佐使。了然于心手之间。虽庸医知之。皆可以活人。

虽初学得之。不迷于下手。则惟晏如之纂要乎。晏如纂要。仅得一百八十余种。已删去十之九。余闻汉初所存。

亦止三百六十种。而今又几减其半。说者得毋犹存乎见少。而不知用药者。如是足也。晏如为将。尝以杀卫生。

今则以此回生起死。而又欲付诸剞劂。以公海内。盖仁人之心远矣哉。至于察脉知微。妙同见垣。则信乎长桑君有秘授哉。亦惟晏如自知之。而余又何足以知之。吴郡友人王心一题。

〔刘氏(若金)本草逑〕三十二卷 存高佑记序略曰。大司寇潜江刘云密先生在先朝。举天启乙丑进士。起家县令。历监司。忤时拂衣。以正气名闻天下。崇祯末。一再膺荐。后驰驱闽海间。见政柄下移。知事不可为。即于学易之年。坚乞骸骨归。自号蠡园逸叟。隐居着书三十载。而于是编。尤加意焉。盖其存心济物。不获见诸行事。而寓意于此也。其学博。其识精。

故能辨别本草禀受之性。以窥阴阳之奥。而得其协议而化之原。乃编采诸家方论。权衡而上下之。即世所奉为金科玉律。如李东璧氏本草纲目。亦时有去取焉。观止矣。蔑以加矣。

吴骥序略曰。故司寇潜江云密刘公道德洽闻。以刚肠直节。名于海内。年登八十。称 造 遗之老。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笃好轩岐之学。探赜反约。竭三十年之力。而本草述成。其曰述者。本经合论。曲鬯旁通。以明夫不居作者。骥夙获撰杖。辱公呼为小友。甲辰阳月。访公于家。公神明不衰。剧谈弥夕。酒阑烛 。自云。

不佞壮而多病。以医药自辅。看题处方。良用娱慰。虽古人之好 好屐。诚弗若也。笔其所见。幸底于成。子其为我序之。 诿郑重而别。逾年乙巳。公正星辰之位。又逾年。乃克为序。

〔陆氏(圻)本草丹台录〕海宁续目二卷 未见朱彝尊零丁为陆进士寅作序曰。钱唐陆先生圻字丽京。一字景宣。高尚之士也。甲申后。卖药海宁之长安市。

会湖州有私撰明书者。为人告讦。辞连先生。既而论释。游岭南。时前进士知临清州事囗囗囗遁迹浮屠。南雄陆大守世楷为辟丹崖精舍。 铁锁以上。先生根据焉。一夕梦至琳官。丹梯碧瓦中。有神建龟蛇之 。寤对寺僧言状。僧楚人。

谓曰。此大和山也。先生乃易道士衣往访。竟不知所终。

〔王氏( )握灵本草〕二十卷 存自序略曰。夫士不通六艺之书。其临政制治。殃民必多。医不知本草之经。其临病制方。伤生必甚。尝见市药之人。昧于药之方土节候。惟听之采药之家。求药之人。昧于药之根茎花实。惟听之市药之家。其用之也。是名是而实乖。或质同而效异。此之不知药。医之得过也犹浅。若乃真赝既分。良毒已辨。而暗于阴阳。迷于升降。

其用之也。或应阴而用阳。成宜升而反降。此之不知药。医又安所逃其罪哉。孔志约撰本草序。有曰名实既爽。

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斯言良足畏已。窃考近世本草。惟宋证类一书。最称明备。明李东璧为之增品益方。资以百家考辨。撰为纲目若干卷。嗜奇之家。无不什袭珍之。而俗医习守蒙筌摘要之旧。既苦其不能读。又苦其不易购。将使作者之心。空怀利济。终古 可慨也。夫方药所以疗疾。非以炫博。当未经考辨之先。即绘图山海。未足供其睹记。及考辨既定。则经略之阴阳。性用之宜忌。与制剂之大小奇偶。无不亟待讲求。而方土形性。又其次矣。故考信一则众说可芟。精义存则繁言可节。方则务取合理。苟涉迂诞。概置弗录。昔杨医博去有名未用之药。而有删繁一书。日华子详华实性味。而作诸家本草。又若珍珠囊之成于洁古。用药法象之撰自东垣。数子者。并以巨眼卓识。精别弃取。 虽不敏。窃效斯旨。是编也。始于丙申。

迄于壬戌。凡四易稿而成。法尚精严。文仍璀璨。视海虞华亭牵合附会以疏经。 栝芜陋以为汇者。则无间矣。学人尊之为本经。勿卑之为方技。是则余删述之微意也。是编初成。

西昌嘉言喻先生适馆余舍。曾出以示先生。先生喟然曰。雷桐不作。斯道晦塞久矣。君其手提灵珠。以烛照千古乎。握灵本草者。喻先生之言也。康熙二十二年。岁在昭阳上章大渊献月临则且中浣谷且嘉王 撰。

〔陈氏(士铎)本草新编〕五卷 存金以谋序略曰。陈子远公所着石室秘 。皆传自异人。而于青囊肘后。阐发尤多。故拨肓起疲。捷如附应。

余既序之。梓以行世矣。无何,复邮本草新编。余读竟。而益叹其术之奇也。服其心之仁也。粤稽烈山氏躬尝百草。教后世以医。轩辕岐伯相与论性命之学。即今金匮灵枢素问难经。一以天地阴阳。四时寒燠。五行屈伸。悔吝之道。通于人身之风寒暑热。五脏六腑。相生互伐。强弱通塞之机,盖古先哲之明乎天人合一之理。而后颐指意会。将使天下之人之病。无有不治。且并其病也而无之。而后快焉。是道也。犹之政也。先王固以不忍人之心行之矣。后世若淳于意华元化孙思邈许胤宗庞安时诸公。咸以医鸣。而长沙张公能集大成者。得是道也。得是心也。其间继起立论著方。或多偏畸。犹滋訾议。而况其凡乎。自挽近以来。家执一言。人持一见。纷然杂然。囗囗行天人同一之旨晦。由是习焉。莫测其端。狃囗囗家其变。而冀得心应手也。必无几矣。陈子乃慨然以著作自任。上探羲皇。旁证仙真。寤寐通之,着书累千万言。而本草一编。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考纲目辨疑诸善本。

惟囗注方与真赝。与甘温凉热。治病 制而已。兹则一药必悉其功用。权其损益。入某经,通某脏。人能言之。

入某经而治阴之阳。阳中之阴。通某脏而补水中之火。火中之水。人不能言也,至或问辨疑。蕉抽茧剥。愈入愈细。举灵枢以上诸书。后世有误解误用者。必引经据史。以辨明之。使人不堕云雾中间乎。陈子术之奇也。且其论滋补。则往复流连。论消散则殷勤告诫。而于寒凉之味。则尤其难其慎。不翅涕泣而道之。固唯恐轻投于一二人。贻害者众。

错置于一二时。流毒者远也。斯其心可不谓仁矣乎。今医统久替。似续殊难其人。若陈子所云岐伯雷公仲景纯阳诸先哲。或显形而告语。或凭乩而问答。殆亦悯医理之不明。欲以斯道属斯人也。陈子何多让焉。谋也三载薪劳。

一官丛脞。不能仰副圣主如天之仁。以广仁政。而独于民人死生之际。三致意焉。故得是书。而乐为之序。

〔程氏(履新)山居本草〕未见(按上见于易简方论凡例。)〔汪氏(昂)本草备要〕四卷 存自序曰。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

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是以补母泻子。扶弱抑强。义有多端。指不一定。自非兼贯博通。析微洞奥,不但呼应不灵。或反致邪失正。先正云。用药如用兵。诚不可以不慎也。古今着本草者。无虑数百家。其中精且详者。莫如李氏纲目。考究渊博。指示周明。所以嘉惠斯人之心。良云切至。第卷帙浩繁。

卒难究殚。舟车之上。携取为艰。备则备矣。而未能要也。如主治指掌。药性歌赋。聊以便初学之诵习。要则要矣。而未能备也。近如蒙筌经疏。世称善本。蒙筌附类。颇着精义。然文拘对偶。辞太繁缛。而阙略尚多。经疏发明主治之理。制方参互之义。又着简误。以究其失。可谓尽善。然未暇详地道。明制治。

辨真赝。解处偶有傅会。常品特多芟黜。均为千虑之一失。余非岐黄家。而喜读其书。三余之暇。特裒诸家本草。

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为小帙。某药入某经治某病。必为明其气味形色。所以主治之由。间附古人最恶兼施。制防互济。用药深远之意。而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以十剂宣通补泻冠于前。既着其功。亦明其过。

使人开卷了然,庶几用之不致舛误。以云备则已备矣。以云要则又要矣。通敏之士。由此而究图焉。医学之精微。

可以思过半矣。题曰本草备要。用以就正于宗工焉。休阳 庵汪昂题于延禧堂。

〔增订本草备要〕四卷 存自序略曰。医学与堪舆不同。堪舆当有秘奥。天机不欲轻泄。若医集。所以济生救疾。自应无微不阐。无隐不彰。恣意极言。不遗余蕴。及泛览诸书。惟灵素难经仲景叔和。奥衍弘深。不易究殚。自唐宋而下。名家百氏方书。非不灿陈。而义蕴殊少诠释。如本草。第言治某病某病。而不明所以主治之由。医方第云用某药某药。

而不明所以当用之理。千书一律。开卷茫如。即间有辨析病源。训解药性者。率说焉而不详。语焉而不畅。医理虽云深造。文本多欠通明,难以豁观者之心目。良用怃然。不揣固陋。爰采诸家之长。辑为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二编。理法全宗古人。体裁更为创制。本草则字浅句释。仿传注之详明。医疗则诠症释方。兼百家之论辨。书分两帙。用实相资。要令不知医之人。读之了然。庶裨实用。两书甫出。幸海内名贤。颇垂鉴许。今本草原刻。字已漫灭。特再加厘订。用酬世好。抑世尚有议余药味之简者。余惟歌赋汤液。药仅二百四十种。拙集广至四百种。不为少矣。如食物仅可充口腹。僻药非治所常需者。安能尽录。盖既取其备。又欲其要。应如是止也。兹因重梓。更增备而可用者。约六十品,聊以厌言者之口。仍不碍携者之艰。苟小道之可观。倘不至致远之恐泥也乎。康熙甲戌岁阳月。休宁八十老人 庵汪昂书于延禧堂。

〔王氏(逊)药性纂要〕四卷 存凡例曰。明万历间。蕲州李时珍东璧者。汇纂诸书。名为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今逊于纲目中。选切要者五百九十七种。增金部神水、水中金。谷部人皇豆、朱米。草部烟草。鳞部海参。兽部狮子油、猴结。人部马子碱。共六百六种。名为药性纂要。以药备用五行。品类百千。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皆供治疗。未可专以群卉该之也。故药则录其功用。书则纂其要言。庶使览者不惮烦。而易记也。

〔顾氏(元交)本草汇笺〕十卷 存〔张氏(璐)本经逢原〕四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本经逢原四卷。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根据李氏本草纲目。而疏通大义。较为明显。自序云。濒湖博洽今古。尚尔。舍本逐末。仅以本经主治。

冠列于首。以为存羊之意。缪氏仲淳开凿经义。迥出诸家之上。而于委曲难明之处。则旁引别录等说。疏作经言。

未免朱紫之混。盖时珍书多主考订。希雍书颇喜博辨。璐书则惟取发明性味。辨别功过。使制方者易明云。”吴县志曰。张璐字路玉。吴之明医也。能审虚实决死生。又所着伤寒大成。诊宗三昧。医通。衍义诸书。梓行于世。

〔陈氏(治)药理近编〕一卷 存〔王氏(子接)绛雪园得宜本草〕一卷 存〔黄氏(元御)长沙药解〕四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长沙药解四卷。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之药。共一百六十种。元御各为分析排纂。以药名药性为纲。而以某方用此药为目。各推其因证主疗之意。颇为详悉。然药有药之性味。此不易者也。用药有用药之经纬。此无定者也。故有以相辅而用者。有以相制而用者。并有以相反相激而用者。此当论方。不当论药。但云某方有此药。为某证而用。某方有此药。又为某证而用。是犹求之于筌蹄也。

〔玉楸药解〕四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玉楸药解四卷。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

有不可用者。乃别择而为此书。大抵高自位置。欲驾千古而上之。故于旧说。多故立异同。以矜独解。

〔吴氏(仪洛)本草从新〕六卷 存自序曰。余先世藏书最伙。凡有益于民用者。购之尤亟。以故岐黄家言。亦多海内希见之本。余自髫年。

习制举业。时即旁览及焉。遇有会意。辄觉神情开涤。于是尽发所藏。而精绎之。迄今四十年矣。夫医学之要。

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故拙着医学十种。其一曰一源必彻。其二曰四诊须详。于经义病情。必斟酌群言。而期于至当也。而又念天之生药。凡所以济斯人之疾苦者也。有一病必有一药。病千变药亦千变。能精悉其气味。则于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然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自来注本草者。古经以下。代有增订。而李氏纲目。为集大成。其征据该洽。良足补尔雅诗疏之缺。而备医学之用。则病其稍繁。踵之有缪氏之经疏。不特着药性之功能。且兼言其过劣。其中多所发明。而西昌喻嘉言颇有异议。最后新安汪氏祖述二书。着备要一编。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近今脍炙之书也。独惜其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余不揣固陋。取其书重订之。因仍者半。增改者半。旁掇旧文。参以涉历。以扩未尽之旨。书成。名曰本草从新。付之剞劂。庶几切于时用,而堪羽翼古人矣乎。其余数种。将次第刊布。与有识者商之。乾隆丁丑岁三月上巳日。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

〔沈氏(金鳌)要药分剂〕十卷 存自序曰。按徐之才曰。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经。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

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诚哉是言也。内经发挥宣通等义亦甚详。而十剂之说。诚足尽药之用。以为根据矣。隐居陶氏续入寒热二条。仲淳缪氏以寒有时不可治热。热有时不可治寒。訾为背谬。因去寒热。而增升降二剂。夫缪之訾陶。其说良是。但即升降二义绎之。十剂中。如宣轻则兼有升义。泻滑则兼有降义。且诸药性。非升即降。

或可升可降。或升多降少,或升少降多。别无不升不降。专为宣通等性者。则升降二字。可以概群药。不得别立二门。次于十剂后。宜之才以十剂为药之大体。靡所遗失也。自神农着本经。

历代药性书。悉以草木金石等。根据类相次。读者几忘十字之义。并忘药有此十种之性。宜其制方用药。相反相戾。

错杂以出之也。余辑是书。爰据十剂。以分门类。非敢好异。欲阅者晓然于药之各有其性。因各有其用。庶临症时可无背云尔。沈金鳌自书。

〔赵氏(学敏)本草话〕二十二卷 未见〔奇药备考〕六卷 未见〔药性元解〕四卷 未见按上见于汇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