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五十五)
〔徐氏(春甫)痘疹泄秘〕一卷 存〔匡氏(铎)痘疹方〕一卷 存王敬民序曰。昔人谓不为贤相。当作名医。医之道难言哉。乃幼科则尤难。而痘疹。则幼科之大关节也。
余承乏大名之明年。适匡公来守是郡。政暇出所辑痘疹书视余。余庄阅已。喟然叹曰。仁哉公之为心乎。今天下父母之心。孰不欲仁寿其子。顾天于痘夭于疹。以伤天下父母之心,岂皆造物者之默运欤。实明医之希觏也。公刊定是书。流布天下。俾荒村僻 。咸得以对证选方用药。收奇效于万全。即在在皆明医矣。昔汉以父母召杜公。
亦今天下之召杜乎。贤相名医。公当终兼之矣。公名铎。登乙丑进士。由左掖出守是郡云。万历甲戌岁孟春上浣之吉。赐进士直隶大名府推官西华王敬民书。
〔支氏(秉中)痘疹玄机〕四卷 存小引曰。医家以小儿科为难。至于痘疹。号为尤难。盖其禀受之毒有浅深。则其所发之痘有顺逆。如顺者可必治。逆者不可治。惟介乎可否之间。兼之以他证者。则必藉药力以维持之。然昔之立法者。不偏于寒热。则偏于攻补。以致今之胶柱调瑟。不知合变者。惟执前人一定之方。以变化不测之证。往往陷人于虚虚实实之祸。非人不之知。虽彼亦不自知。余窃悲之。乃即痘之始终本末类次。为论随症。附以方药。盖惟因人之气血虚实寒热。
痘之多寡轻重。相机施治。并录其所治者于后。以备参考。初未敢削规裂矩。别之枢轴。妄为臆说。以欺世误人也。录成。名之曰痘疹玄机。期与同志共之。因付诸梓。若曰良医不立方书。此则吹齑之谈。非仁者之用心也。
览者幸相谅焉。是为引。万历甲戌孟冬日。改斋主人支秉中书于仁寿堂。
〔汪氏(若源)痘疹大成〕一卷 存〔郭氏(子章)博集稀痘方论〕医藏目录二卷 存自序曰。昔秦越人入咸阳。闻咸阳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咸阳人无不称善。顾其自言曰。圣人豫知微。得早从事。则疾可已。又其对文侯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越人者。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夫医者理也。理者意也。意者发也。药者瀹也。瀹者养也。圣人无死地。非能长视区宇。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泉。如 然。独其防之者。豫莫得而死也。不待其发。而后意以药之。瀹而养之也。故曰。发乎不意。则全胜而无害。医如越人。犹不得于其长兄并者。越人治形。长兄治其未形。病未形而治之。即圣人之所谓豫也。若婴孩之病。惟痘最属邮不可不早豫者。脉者不得定。口莫能抒。一七少 。生死旋踵。防之不豫。待其发而后为之所。则虽起越人饮以池水。吾未必其万全。而矧其付之诸矫氏矣。予往往悲 焉。泛读方书。博咨国工。得一稀痘方论。遂为手录。久之成帙。间以饮未痘见。辄饮辄效。即未能置方书。蠲药裹。委诸空虚。顾用之未夭未乔之先。遏之始然始达之顷。亦庶几所谓豫且早者。夫痘者胎中之毒阳火也。诸家方论。言人人殊。总之解蕴毒。泻郁火。毒解则利。火泻则凉。脏亡停秽。
痘恶从发。理有固然。亡足异者。予来泗上。苦淮水混混不可食。庖徒多方。告曰。投之桃之仁。曰。杂以绿小豆。又曰。沉之矾。如其言。顷焉清冽可鉴须眉。痘之可稀。大都类此。或谓治痘家无虑十数书。既晰且详。何弃其全。而仅录其半。噫乎欲火炽矣。贪水溢矣。其登彼岸。而脱火宅者。几何人矣。吾执其半。而早从事犹全也。非然。即全书具。亡足以为也。故曰。至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病而曰吾有古方书。挽矣。时万历丁丑孟秋既望。默逸拙者青螺郭子章书。
朱彝尊曰。郭子章。字相奎。泰和人。隆庆辛未进士。历官都御史。巡抚贵州。进兵部尚书。(明诗综)〔吴氏(子扬)痘疹二证全书〕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朱一麟曰。吴东园。字子扬。泾上人。
〔小儿痘疹要诀〕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李氏(实)痘疹渊源〕未见〔张氏(晴川)痘疹便览〕未见〔李氏(言闻)痘疹证治〕未见按上三书。见于本草纲目采用书目。
〔龚氏(廷贤)痘疹辨疑全幼录〕三卷 未见〔胡氏(廷训)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四卷 存按是书。与陆道元补遣痘疹金镜录。全然不同。考陆序其书。在万历戊午。而朱仁斋锲行是书。在万历戊申。
相溯十年。乃知胡书先陆而成焉。且所载诸论。多与龚廷贤诸书相符。自发热三朝生死。至结靥三朝生死五则。
及麻疹附余章。见于古今医鉴。济世全书。颜色轻重篇。痘疹辨疑赋。见于寿世保元。论痘始终总要篇。见于普渡慈航。原书之出于廷贤者。亦可知焉。盖翁仲仁取龚说。而为己所撰。道元更袭胡补遗。以托名。后人不察。
特奉全镜录。为痘科之章程。而是书殆废不行。江旭奇痘经大全。二书互引。孙一奎痘疹心印。特称翁说。其在当时。真假不辨若此。夫廷贤亦一代之名医。所着诸书。盛行于世。更岂为此狡侩之伎俩耶。仲仁麻疹心法。又与万氏世医心法相类。偶足以证其袭用之迹矣。是说闻之于医官他田柔行(晋)。精确可喜。盖其祖嵩山翁(正直)受治痘法于归化人。戴曼公(笠)。而戴在明。尝从云林龚氏而讲医术云。其学有所渊源。宜乎柔行之表章是书。以谂后世矣。
〔孟氏(继孔)治痘详说〕一卷 存自序曰。古人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黄帝曰。吾不能察其幼小。是以小儿医为难也。而不知其所最难者。犹莫甚于婴儿之痘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吉凶在反掌之间。生死在旦夕之内。可不慎欤。治痘者若不能表里虚实。气血寒温。毒势深浅。而施治焉。未有不为害者。于深慨夫治痘之医。
或有拘于日数者。或有拘于方书者。当用升麻药保元汤。而强执不用。不当用者。则又妄用之。血不足矣。反补其气。里本实矣。反补其虚,热毒盛矣。反助其火。阳气脱矣。反解其毒。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非医杀之乎。病死不之知也。为人父兄者。亦不之知也。至于方书所载。又有偏于温补者。有偏于凉泻者。
有先人之妙用则可。无先人妙用则误矣。岂应以当今粗率孟浪之见。滑诈嗜利之人为之哉。予素研穷于此。尚未得其奥旨。因被逮淹禁比部二载。遂将闻人氏钱氏陈氏蔡氏。及痘疹全书。玄机博爱心鉴等书。细加参详。将其已出未出,长发灌浆收靥。形色治法。肤浅易晓之说。采集及予素所经验者。编成一帙。名为治痘详说。不特宜于东南。虽西北之人。亦不越是矣。惟高明同志者校之。时万历癸巳夏后学孟继孔识。
〔柳氏(樊邱)痘疹神应心书〕二卷 存谭起岩序曰。余家世南云。去和夷七千里而遥。戊戌夏。捧檄来游。维时母大人春秋高矣。儿才五龄。意犹豫不欲发。母大人 曰。而夙志谓何。何以吾为念。吾尚能与而俱西也。如虑此五龄儿。独难得一岐黄家乎。遂促装行。今年春之正月。儿偶发热。医不意痘也。药之。已而见点矣。又药之。转见昏闷。舌黑。头腰痛。诸恶证并生。医无所复之。察形诊脉。第谓必死。余母大人与余妇。携持号哭。声彻外庭间。而余亦勉强从延陵季子事。乃阖境人士。犹皇皇为余走望于神。有如卫父兄而捍头目者。顷之。部民刘文光扣璧请见。余因辟内而见之。
渠以捻子照儿面三部。便跪而前曰。民得请于神矣。请听民。民传有九味神功散。当令必生。余造次恍惚。计莫知所出。一惟是听其便宜。而专制之。日晡散就。煮以饮儿。稍得睡。再煮以饮儿。稍得睡。再煮以饮儿。稍知寻母。又再煮以饮。东方白矣。儿遂大悟。索粥饮。更穷日夜。进一服。副痘渐出。佐以紫草茸。毒尽解。而红活可爱。余始大神其术。至问所从来。即以是书进。余受而卒业。则正统壬戌间上饶樊邱公教授凌江时所着。而其弟子裴生庶为之论治者也。嗟乎。方神方也。公神人也。余见再生。又神视于民而应之者也。独恨公以南人宦南方。而其着述编刻。更自南方始。南人治痘疹家。往往不闻珍录。即录之亦第引其发渴痒塌一二款。以备参互。
如类聚保赤诸书止尔。无甚赏识也。岂不谓参着难常试。遂于神剂妙论。一切资覆瓿乎。抑其所编次者。浮漫不雅训。剞劂氏又鲁鱼任意。或令观者厌薄之。致未尝致目乎。不然。何此土此书。既廑廑有之。而用其万一。而在吾南土。则尤泯泯也。余特为之正其讹。汰其冗。补其阙。叙而一再锓之。题其额为痘疹神应心书。一以庆吾儿之遇。一以拜神人之嘉。一以广邱公神明之德于无穷也。至其立论主方。圆神断制。具方论中。中所称紫草茸者。出乌思藏。自是一种。用之化毒活疔。活血排脓大有神。又邱公所未常见。未常用矣。并缀数语。具入心书。
只眼者当自得之。
按是书收在于王象晋简易验方第六卷。题曰贵溪柳樊邱可封裁定。余别藏钞本痘疹心书二卷。不题撰人名氏。
盖亦是书。考书中载逆顺险三候图。及保元等汤。则其说原魏氏心鉴而演之者。非正统中人所着。起岩之语。殆不可信焉。孙一奎痘疹心印。朱一麟治痘大成集。采录其论。似出于嘉万间者矣。
〔亡名氏毓麟芝室秘传痘疹玉髓〕二卷 存〔治痘三法〕一卷 未见〔小儿痘科〕一卷 未见按上二种。见于淡生堂书目。
〔卢氏(铣)痘疹证治要诀〕五卷 存〔丁氏(凤)痘科玉函集〕八卷 存蔡曰兰跋曰。竹溪丁先生幼习举子业。卓有致君泽民大志。历数科而名不流。慨然托医道以利物。且曰。诸证惟痘科杀人较多。由药误之也。独留神在此三十余年。闻善理痘者。无远近师之。又上交黄龙二先生医谱。每看方书。虽夜分不寝。是于痘科真有得者。至壬午春。大试其所得。以活都中残喘。诸药附应。兰异其有秘书。
乃恳之授。及授间乃校阅黄龙旧着。又百恳之。又出黑舌等六心方药。兰检诸书无为。乃拊兰背笑曰。老友此腹稿也。兰叹服久之。
始信先生之心法在是。余可推矣。盖先生与兰。犹晦翁季通也。出是托梓人。刊附玉函集。而先生莫可。兰又以昔之活人心讽之。先生遂自道曰。子之言然。壬午夏江西门生丰城县虚所山人蔡曰兰恳刻。
按江宁府志。为丁毅所着。是书全袭黄廉痘疹全书。而第八卷。附古西蜀龙公说心法六条。无复所发明矣。
〔管氏( )保赤全书〕二卷 存沈尧中序曰。书云。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盖赤子之心。真心也。而未必能施之民。苟以保子之心保民。
然后可以为民父母。虽然。九垓一家。万物一体。而若之云者。犹两之也。岂以理一而分殊耶。若乃方书所贻。
则保子保民一而已矣。余阅素问。知医之道渊深微奥。未易窥测。世所传丹溪东垣诸书。其术颇备。独痘证书。
多所缺略。吏治之暇。访之管孝廉。得所遗书若干卷。因命医工。互相校正。梓之以传。可以保子。可以保民。
可以保陵民。亦可以保四方之民。故直命曰保赤全书云。时万历乙酉仲夏之吉。赐进士第文林郎嘉禾沈尧中执甫书于阳春堂。
聂尚恒曰。近年有庠生管 。编集保赤全书。载痘疹方论。颇为详备。然其人博而不精。未谙妙理。所论气血虚实寒热等。理多混杂。未能融通。所论其证该用其方多卤莽。又多乖舛。而不得其宜。在明者得之。犹可备参考。若昧者执而用之。鲜不误事。予恐其无益于世。而反惑世也。
〔朱氏(惠明)痘疹传心录〕十九卷 存朱凤翔序曰。吾家济川有深心。少学儒成。毕业辄弃去。以为老逢掖无补世用。其不如他道也多。我其为秦越人哉。于是遍搜岐黄家书。读之至哑科。心动曰。隶是科者。其有深意乎。科以哑称。志无言也。无言之疾。
不由已致。无言之医。不由形治。疾不由己者。小子所不免。治不以形者。庸医所不能。心解者垣外遇之矣。然则吾所读糟粕已夫。于是废书兀坐觅心。了不可得。而会王先生从云间来。言下似有醒悟。曰。心在矣。由此试其术。 然已解。自予族党。达乎 。以及乎乡。遂之子弟获寿者良多。以故济川声藉甚吴中矣。而间又取其所已试。作为日录。凡如干篇。诸缙绅好为之序。而付杀青以广之。弁曰传心。盖济川得心于起云氏。起云云。
得心于虚明氏。虚明吾不得而知。吾以题吾词。
臧懋中小传曰。济川先生姓朱氏。纬惠明。考亭一十四世孙也。其先生父钮宦长兴。遂徙家居焉。世世以儒术箕裘。而缙绅青衿。肩摩毂击。先生少习毕业。数不偶于有司。辄掀髯念曰。儒者究明心学。其在仁天下哉。
世有晦其身。以行其道。使此心生意。周流活泼。以传之乎无穷。吾愿足矣。于是遍搜岐黄卢扁仓公之书。以哑科为揣摩。揣摩成。候阴阳。调虚实。刀圭之所投。十不失一。先生曰。此犹以方书治也。赤子疾不由己。而口不能言。成方安可凭也。退而深维。察表里。测顺逆。耳目之所望。百不失一。先生曰。此犹以意见治也。呱呱稚。生存亡绝。动关一剂。苟乏真传。总亦 而中耳。于是凝神索玄。务得其所以不能言之心。官知止神欲行。
挥霍之乃疗。千不失一。佥曰。神哉。技至此乎。先生曰。此犹以治治。非以不治治也。吾所以验立断案。参画成法。留为左券。俾一览而人尽知医。吾足迹之所不到。心息到焉。傥所谓周流活泼。以传无穷者。其在兹乎。先生为人。冲夷恬雅。德质履素。
动止自渠。有先辈风。医声甲于郡邑。绝不作时医矜饬态。无分贵贱与早莫。叩无不应。应无不中。间逢不治。
亦以宜陈。而毋或延缓其期。狐疑其见。当夫破群议。排俗说。持论侃侃然。及其成功奏效。呐呐耳。恂恂耳。
是以缙绅大夫。不独神其技。而贵其人。至于乡里之孤寡。村落之茕孑。亦狎于先生亲昵。而毋至却走也者。盖先生之仁风。实有以来之也。以故济益博。试益多。法益变。用益神。奚独仁被一世。后有作者。恐亦不能易已。
然则如先生者。且尝不愧考亭。奚负缙绅青衿哉。赐进士出身兵部观政臧懋中撰。
〔朱氏(栋隆)痘疹不求人〕一卷 存徐维楫序曰。余亲家春海朱君乃江西宪副朱平野公之长子。自幼颖异。攻举子业。补京庠弟子员籍。有文名。
屡屈场屋。后因母氏遘疾。侍汤药者十年。遂刻意医学。自轩岐素难诸书而下。迄守真子和仲景东垣诸家着述。
悉考究精详。至于痘疹一科。尤注意焉。凡钱仲阳之药证直诀。陈文中之痘疹方。闻入规之痘疹论。魏直氏之博爱心鉴等书。更与名医参考研究。殆二十余年。撮此易简切要者。直指以示人。俾一展卷。而方证了然于心目。
取效易如反掌。又访制蜡丸三种。以备危急。治痘初出者。名稀痘丸。五六日用者。为快斑丸。十日后者。为解毒丸。俱应效如神。真治痘疹始终之圣药也。倘远方下邑。医药所不及者。预蓄此丸。临时服之。即可保全婴幼。免求医药矣。故名其书曰。不求人。呜呼。公之用心仁矣哉。使此书行之一方。则一方之婴幼全矣。行之天下。则天下之婴幼全矣。其与良相博施济众之功用。岂有二乎哉。君文刻廷寿易简周天诀。即能健脾祛病。其谓延年可知。且明农于天津静海。已舍药几三十年。无非欲人并跻寿域意也。故余乐为序云。春海讳栋隆。字子吉。
号瓶城子。锦衣籍。镇江府丹阳县人。时万历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夏六月望日。渤海徐维楫并书。
〔翁氏(仲仁)痘疹金镜录〕三卷 存〔陆氏(道元)痘疹金镜录补遗〕三卷 存自序曰。金镜录者。乃翁氏所辑诸书精要。与其平生鞅掌历试。汇而成集。真儿科妙诀也。医称寄人生死。
故与儒家共名为活人术。俗以儿科。不列于大成。不知天地生人。初无二理。况痘疹所关非细。岂浅浅肤见所能尽哉。元自幼业儒。不获窥宫墙咫尺。乃谋诸家君。命习弓裘。苟得一展活人艺术。亦于此生无忝。遂以家传翁氏旧本。讲究初终。潜玩融液。按而行之。参酌时宜。元父子借以少效微劳。虽不敢自谓活人几许。然皆翁氏力也。补遗者。补录中诸论。诚金镜隙光余照。未附杂证。亦以补痘科所未及。殆望闻问切具备。而保传之力。尤不可阙也。孰非所以拂金镜之尘者乎。痘科方书浩博。然旨趣要归。曲中膏肓者。殆不越此。愚是以多赘。幸同志者鉴云。明万历戊午阳月。云间南阳陆道元识。
平湖县志曰。陆金二子。道光号明 。道充号宾 。道光精幼科。道充诸生。亦精医。人称二难。有陆氏金镜录。
〔亡名氏金镜录钞〕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唐氏(守元)后金镜录〕未见〔顾氏(行)痘疹金镜重磨〕未见按上二种。见于浙江通志。
〔汪氏(琥)广金镜录〕未见按上见于李逢春伤寒论并证广注跋。
〔翁氏(仲仁)麻疹心法〕一卷 未见〔陆氏(道元)增补麻疹心法〕一卷 存〔孙氏(一奎)痘疹心印〕医藏目录二卷 存小引曰。余考痘之为证。上古轩辕秦越人淳于公辈。未之论列也。自东汉建武中。南阳征虏。染流中国。时谓之虏疮。医者以蜜煎升麻。数数拭之。然则痘盖肇于东汉也。已显。奈何张仲景华元化王叔和皇甫谧褚澄孙真人王冰许学士诸名公。亦未之置喙。至宋钱仲阳而下。陈文中李东垣王好古朱彦修乃始言之。迨刘 之幼幼新书。
王宾湖之幼科类萃。徐用之袖珍。寇衡之全幼心鉴。汤衡之婴童宝鉴。高武痘疹正宗。汪石山痘疹理辨。魏直博爱心鉴。李言闻痘疹证治。痘疹要诀。闻人规胡大卿八十一论。李实痘疹渊源。翁仲仁金镜录。万菊轩痘疹心要。
俞东皋痘疹卮言。皆特以痘疹为言者。不下数十家。各相发明。以无遗漏。宜乎今之婴童。可无虞矣。何为年来痘疹一临。殇轻相踵。十不保五。曷故哉。屈数前书。不为不多。吐心露胆。不为不悉。岂多歧而亡羊耶。抑其术犹有未臻者耶。嗟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者当心得之已。古谓用药如用兵。岳武穆云。车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书安能使人人必克胜哉。矧今之业专门者。以痘为秘术。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师其见。各颛其法。而不思融洽众理。以契所归。故乃宗张喙李。是甲非乙。殆派纷而不会其源。曷能齐其治哉。余烛斯弊。每为痛心。故节录各家成法。参以鄙意。会而同之。名曰痘疹心印。庶好生君子。得以窥其窍妙云尔。
〔郑氏(大忠)痘经会成〕九卷 存自序曰。仕宦而至将相。幼学而遂壮行。此人情之所欲。而今昔之所同者。倘不幸而逸。则虽困守穷经。总之博一所志之为愉耳。先儒曰。生无益于世。死无闻于后。是虚生也。余不佞。生逢盛世。唯惴惴抱虚生惭。遥瞻高曾大父。咸以齿德膺大宾。大人讳天宪。以尚书掇科目。仕大中大夫。致政。只以阴骘二字。砥砺课曹。故余向也闻之。不能一日妄耳。时偕二季弟进胶庠。负大志。求克夙抱。奈碌碌为名教羞。则所志谓何。一日大人患喉疾。因检丹溪朱先生医传。先生曰。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以远至。其可远至者。非医耶。夫丹溪古名儒也。
方其始弃儒术。而业医以终母养。可以言孝也。医学之传。可以言仁也。倘所云青囊皆仁术非耶。不佞喟然曰。
丹溪我师也。我其掇习一二什科。为大人扶弱疾。效丹溪以终养可乎。乃大人不喜药。余因分心痘疹。藉慈幼以终先君积德之训焉。曰。咨长者非症于酒。则 于色。斧伐自伤。未足惜也。惟婴儿冲然无知。受胎孕之毒。遭縻烂之惨。则痘疹又医家急务也。矧吾湖南方多瘴。痘疹盛行。悲声道路。耳及而心伤之。于是传神丹溪。手不释卷。然未闻其所谓宗旨者。学尚模棱。亲友召问。执守靡应。曰。余焉敢以操孤疑。为婴孩误。无何二幼儿连罹此患。亦索手听命于医。皆为所促。不佞悼我儿之受误。而因悼天下之误群儿者不少也。遂益置寻百家。以求所谓宗旨者。将得之。偶岁首梦一神王飞 。道经弊地。余披葛衣而谒之。王曰。痘疹书。子可用心救世无辍尔医业也。时梦寐逼真。醒觉惊汗。口占曰。苍天岂忍婴儿蠹。特遣神明惕我心。自此心之忧危。不啻虎尾之蹈也。遂益置心于百家之书。始豁然得其所谓宗旨者。遂着宗旨论。俟孟夏果有报者曰。潮城痘至。未竟。又报者曰。痘及榕城矣。始知葛衣之衣。示夏至之义也。奋然应梦而出。以不肖之身。窃好生之仁。人有痘必报。报必至。至而幸效者十九。二十年间。摅胸臆若神扶。此岂余之功也。神之力也。至是纵不敢谓痘医司南。意不复为掇拾卢扁者愚弄已。屡负谢金至。余每谢之曰。仆不能以道为济。胡宁以药为市。若然。则大丈夫所谓博一所志者何。岂以婴孩性命。为囊橐计也。呜呼。慈幼一点。愿垂夭年。再拯群婴。奈衰朽逼眸。气不辅志。乃汇辑百家之书。焦思劳神。废寝忘食。择其精稳治验者。辍简成文。兼以特见参详。以补未尽之旨。意者遗后人再步我躅。于以延我业于无穷。流我心于永世。胡敢自居章程。更为高明者厌弃哉。不虞诸君按舍恳请莫何。盖咸欲扩贾父之恩。为群婴保命也。余骇然辞曰。予非不知衰朽之躯。无以济若事。故以言代身者。我之愿也。第始惧秽眼。终惧误人。矧此生既不能振先君遗绪。更以刀圭末技。贻方家耻。
诸君将欲何为。乃诸君强之曰。大丈夫何若奔尘事业。但志得远酬罢耳。君以末技为辞。将以医之无用乎。无用之用。其用乃弘。而济人利物。即造化且让功也。果欲为青囊秘。则二十年之履历劳悴几何。而几上之纸笔。更不能为盛世之珍。何益哉。君毋虑焉。余曰。俞。逐出所撰。付剞氏之梓。得授名曰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得我之心哉。得我之心哉。倘此书而可用。则非予一人之德意。实缙绅诸君作成之力也。虽然。人心难符。趋向不一。
知我者其惟此书乎。罪我者其惟此书乎。余不自揣。而遂为叙。万历岁己亥阳月之吉。东粤榕邑英翰郑大忠志。
〔张氏(宇杰)清源活水保婴痘证百问歌〕九卷 存〔阴氏(有澜)痘疹一览〕医藏目录五卷 存刘曰梧序曰。余按痘疹流布。世号为婴童人鬼关。无几免者。修天固原于天命。在人事之乖舛者亦多矣。不佞盖谭虎而色变焉。承乏江左。偶从宛陵。得博爱心鉴一帙。乃治痘方论也。余喜其简而有体要。而字版蠹蚀不可读。间以示芜医阴氏。欲令校而重梓之。阴起而对曰。唯唯否否。是书大旨在扶元气。执枢者保元汤一方。此探本之论。王道之宗也。然人生禀赋浓薄不齐。气血亏胜互异。受毒浅深亦殊。标本机宜。观变消息。谭何容易。
若执一方。以徇众病。不几于胶柱而鼓瑟乎。余曰。然则子固精诣其技乎。则又起而对曰。唯唯否否。澜早岁受医。即兼治痘。所经阅不知几千百。岂谓能尽死而生之。然以数十年之所尝试。人天善败。稍稍窥一斑焉。间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通且成帙矣。余亟令取而卒览焉。则见其源委有致。攻治有 。缓急先后有序。而又经分证别。穷指极归。而卫本抉元之意。实不背心鉴崇重之义。因击节而叹曰。痘疹证治。以彼所重若此。然素难略而不载。仲景语而不详,此后陈钱二氏。或主攻。或主补。各守其说。意不无偏 。鲜有括囊而得其要领者。子是之集。折衷融贯。成一家言。可称完书矣。是不可以不传。其以付之剞劂氏令子之苦心。不至湮没。而且以嘉惠将来。俾有所持循。毋委命庸医。而婴童得全其天年也。则不佞校刻博爱之初心哉。君姓阴。名有澜。九峰其别号也。嗜学好修。常从吾乡胡郭邹诸君子问业。而有得者。不独以医振江之南北已也。时万历壬寅中元日。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豫章生父刘曰梧书于姑孰之大微堂。
〔稀痘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吴氏(洪)痘疹会编〕明志十卷 未见〔何氏(洛英)痘疹发微〕一卷 存自叙曰。管公明有言。善易者不论易。盖变易乃所以为易。执而不变。即宏羲先天。犹属赘画。而况区区论说乎。医亦宜然。余夙多病。雅志岐黄。独于幼科懵焉。适子女患痘。委之族医。不问寒热。率投方剂。余时心知其非。而未有以难。遂两伤于虎。痛愤悒郁。日取诸家小儿方书。究其肯 。久之恍若有得。乃识古人治痘。
气血表里虚实。酌量变化。本自昭然。而医固未谙也。晚岁得子颇艰。复值痘疹流行。家人耸于畴昔。五色无主。
余独闭门谢诸医。自以所谙。消息药饵。虽数滨危险。次第应手皆起。里人往往转相诧告。携幼稚就余。余为随证裁方。若多奇中。一时谬共推与。谓善医痘。而实非敢以医痘名也。不过晓其变通云尔。会令留滞都门。司寇大夫陈公命余。着为一编。以备哑科采择。而国手贞一吴君复以公命从臾之。余辞不获。乃稍疏其大指。题曰痘疹发微。嗟乎。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古大医王。尚因病施药。以度众生。矧痘症颠末。变幻匪一。徒执一以应无穷。乌能有济。宜往者令余之伤于虎也。然余既着此编。而更以绮语。曲为辩论。得无悖于公明旨乎哉。余又养之赘矣。甲辰夏五月望日。汝南何洛英书于长安邸中。
〔龚氏(居中)小儿痘疹医镜〕二卷 存〔聂氏(尚恒)活幼心法〕医藏目录二卷 存小引曰。医之道。肇自神农。而源于黄帝。其来尚矣。而黄帝曰。幼小者。吾不能知也。以是知治幼之难。
虽圣人之神明。有不遍也。夫人之生也。无论贤愚贵贱。孰不由幼小而长成。当其幼之时。不能保其无疾。则治之不可无法也。至于痘疹自襁褓而上。人人皆不能免。则治之法。尤不可不精也。然而白今以历溯之于古。治幼之法甚疏。而治痘之法尤疏。虽自古明哲之士。着论立方。犹未得其窍妙。而况其下焉者乎。世之庸医。任其陋识以用药。世人不知。而过听之。其夭害生灵也。不可胜计。世之腐儒。率其浅见以着书。世人不察。而误用之。其夭害生灵也。又不可胜计。夫使儿童夭折。弗遂长年。登非举世之大患。而仁者之深忧乎。先大人专心理学。而旁通于医。予少时尝闻其训。曰。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慈幼者不可不知医。于是每乘暇日。博览方书。精察病情。而于活幼治痘。尤精心焉。盖因其术之独难也。是以用心独苦也。阅历之多。精思之久。天启其衷。豁然深悟其妙理。每用之家族。用之姻友。随试辄效。有可自信者。不惟庸医腐儒之浅陋。得以洞察其弊而救正之。
凡前哲之方论。皆得参酌裁决。无有能出吾范围者。于是写吾心之所独悟。而发前人之所未发。取其长。弃其短。
矫其偏。救其失。其辨证也简而明。其立方也精而切。着为一编。命之曰活幼心法。谓以吾之心悟为后法。而可以回生起死也。又附问辨医案于其后。以志吾言之非无惩。吾法之果可用也。嗟乎。一书成名。君子所耻。而况于技乎。予岂以此自表见乎。然而始之苦心于此。聊以自为。不虞其技之精妙。一至于此。可以救生灵之夭折也。
是以不忍自私。而必以公之天下后世也。江右清江聂尚恒识。
朱纯嘏曰。清江久吾聂氏名尚恒。生于隆庆末年。万历年间以乡进士。出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事。卓有政声。惜当时以儒臣显。不列名于医林。故其姓字。不传于今世岐黄之口。即着有活幼心法一书。亦不传于今世岐黄之家。要知天地气化生聂氏于豫章之清江。非为此一隅之幼儿女起见。将令普天之下。后世之人。提撕警觉。救斯世之赤子。而令安全于襁褓中也。今独知久吾聂氏集痘疹之大成。开幼科之法眼。议论精辩证确。用药当不偏于寒凉。亦不偏于温补。深得中和之理。合宜之用。无过不及之差。嘏生也晚。不获亲炙门墙。恭承面谕。幸得活幼心法而熟读之。沈潜玩味。裘葛三更。一旦恍然。若有心领神会。顿将前此之旧闻。洗涤净尽。心胸之茅塞。剪锄豁开。又恐天下之大。万方之众。不能周知。岁久年深。终成湮没。今特表而出之。凡业幼科者。必当熟读活幼心法。反复究竟。自然得心应手乎。(疡医大全引痘疹定论)〔亡名氏痘疹慈幼津筏〕二卷 存〔朱氏(一麟)治痘大成集〕四卷 存小引曰。余闵家少多未度此关。故读书外。偶习此业。以为救度。浪得其名。不能谢郡邑之车骑。昔年已写蘧庐游戏二编。识浅见俚。有论无方。宜高明吐之耳。二十余年。何长安射覆。不遇而归。乃坐岩洞内。觇涉黄岐灵素。及华扁张成以下。昭代名公蠹简残篇。忽栩栩觉。而于痘事。十千百中一二。聊寓言为大成集。顾瞻旧业。
又若爽然失矣。然而都非余心也。漆园则任呼牛呼马。余则任呼儒呼书。朱一麟应我识。
〔徐氏(君盛)鳌头活幼小儿痘疹全书〕五卷 存〔胡氏(阙名)痘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章懒文子痘疹玉髓〕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谷痘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汪氏(阙名)痘疹〕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汪氏(秋鹤)痘疹)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亡名氏余毒治法条例〕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痘疹正觉草〕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倪氏(有美)痘疹解疑〕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九江宋氏(阙名)痘科异治〕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赵氏(承易)痧痘集〕未见按上见于嘉定县志。
〔高氏(士)痘疹论〕未见〔沈氏(好问)痘疹启微〕未见按上二种。见于浙江通志。
钱塘县志曰。沈好问。字裕生。少孤力学。世业小儿医。至好问益精。视小儿病。必洞见脏腑。尤善治痘证。
沈勤云义女年十岁。幼子痘。女抱儿出诊。好问曰。儿无伤。女出恶痘矣。若呼头及骨痛。宜服粪清。如其言而愈。闵家女阿观年八岁。出痘甚恶。好问曰。诸医云何。对曰。死证不必药矣。好问曰。儿一身死痘。然有一生痘尚可生。令取五年抱雏母鸡。用药入鸡腹。外以糯蒸鸡。令食尽。视之右手寸关脉痘二粒。明艳如珠。女果生。
江鲁陶子一岁。痘止三颗。见额上耳后唇傍。好问曰。儿痘部心肾脾三经。逆传土克水。水克火。宜攻不宜补。
攻则毒散。补则脏腑相戕。治至十四日。痘明润将成矣。好问曰。以石膏治之。恐胃土伤肾水。俗医怜儿小。谬投以参。好问见之惊曰。服参耶。不能过二十一日矣。儿卒死。许季明幼子痘。好问曰。顺证也。不必补。小儿纯阳。阳盛必克阴。许不从。痘愈。讥好问为妄。好问曰。儿且死。许益不悦。至十二日。儿熟睡。视之绝矣。好问为杭小儿医。所全活甚众。
〔万氏(邦孚)痘疹方论〕五卷 未见〔黄氏(一麟)痘疹遗书〕未见〔赵氏(贞观)痘疹论〕未见〔顾氏(行)治 全书〕二卷 未见按上四种。见于浙江通志。
〔冯氏(国镇)痘疹规要〕未见按上见于河南府志。
〔黄氏(良佑)麻痘秘法〕未见〔吴氏(邦宁)痘疹心法〕未见按上见于休宁县志。
〔许氏(学文)痘疹约言〕未见按上见于合肥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