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孙子注
5062400000006

第6章 实虚篇

〔李筌曰: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故次其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李筌曰:力有余也。〕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李筌曰:力不足也。《太一遁甲》云:『彼来攻我,则我为主,彼为客。主易客难也。

』是太一遁甲言其定计之义。故知劳佚事不同,先后势异。〕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筌曰:故能致人之劳,不致人之佚也。〕

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李筌曰:以利诱之,敌则自远而至也。赵将李牧诱匈奴,则其义也。〕

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

〔李筌曰:害其所急,彼必释我而自固也。魏人寇赵邯郸,先师于齐。齐将田忌欲救赵,孙膑曰:『夫解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解尔。今二国相持,轻锐竭于外,疲老殆于内,我袭其虚,彼必解围而奔命,所谓一举存赵而弊魏也。』后魏果释赵而奔大梁,遭齐人于马陵,魏师败绩。〕

故敌佚能劳之,〔李筌曰:攻其不意,使敌疲于奔命。〕

饱能饥之者,〔李筌曰:焚其积聚,芟其禾苗,绝其粮道。〕

(安能动之)

〔李筌曰:出其所必趜,击其所不意,攻其所必(不)爱,使不得不救也。〕

出于其所必趋也;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李筌曰:出敌无备,从孤击虚,何人之有!〕

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李筌曰:无虞易取。〕

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

〔李筌曰:善攻者,器械多也;东魏高欢攻邺是也。善守,谨备也;周韦孝宽守晋州是也。〕

微乎微乎,故能隐于常形;神乎神乎,故能为敌司命。

〔李筌曰:言二遁用兵之奇正,攻守微妙,不可形于言说也。微妙神乎,敌之死生,悬形于我,故曰司命。〕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而不可及也。

〔李筌曰:进者袭空虚懈怠;退者必辎重在先,行远而大军始退,是以不可追。后赵王石勒兵在葛陂,苦雨,欲班师于邺,惧晋人蹑其后。用张宾计,令辎重先行,远而不可及也。此筌以速字为远者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李筌曰: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李筌曰:拒境自守也。若入敌境,则用天一遁甲真入闭六戊之法,以刀画地为营也。〕

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李筌曰:乖,异也。设奇异而疑之,是以敌不可得与我战。汉上谷太守李广纵马御鞍(安),疑也。〕

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一也。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

备前者后寡,备后者前寡;备左者右寡,备右者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李筌曰:陈兵之地,不可令敌人知之;彼疑,则谓众离而备我也。〕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李筌曰:知战之地,则舟车步骑之所便也。魏武以北土未案,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强,是以有黄盖之败。吴王濞驱吴楚之众,奔驰于梁郑之间,此不知战地日者。故《太一遁甲》曰:『计法三门五将,主客成败则可知也。于是千里会战而胜。』〕

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李筌曰:越,过也。不知战地及战日,兵虽过人,安能知其胜败乎?〕

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无斗也。故积之而知动静之理,〔李筌曰:用兵者取胜之兵法可制。《太一遁甲》五将之计,以定关格掩迫之数,得失可知也。〕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李筌曰:候望云气、风鸟、人情,则动静可知也。王莽时,王寻征昆阳,有云气如坏山,当营而坠,去地数丈,而光武知其必败。梁王僧辩营上有如堤之气,侯景知其必胜。风鸟,贪豺(豺)之类也。此筌以作字为候字者也。〕

计之而知得失之策,〔李筌曰:夫破陈奇,或偃旗鼓,形之以弱敌;或虚列灶火旛帜;形之以强。投之以死,致之以生,是以死生因地而成。韩信下井陉,刘裕过大岘,则其义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李筌曰:角,量也。量其力精勇,则虚实可知也。〕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

〔李筌曰:形敌之妙,入于无形,间不可窥,智不可谋,是谓形也。〕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李筌曰:错,置也。设形险之势,因士卒之勇,而取胜焉。军事尚密,非众人之所知也。〕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李筌曰:战胜,人知之;制胜之法幽密,人莫知。〕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李筌曰:不复前谋以取胜,随宜制变。〕

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

〔李筌曰:不因敌之势,吾何以制哉?夫轻兵不能持久,守之必败;重兵挑之必胜。〕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

〔李筌曰:能知此道,谓之神兵也。〕

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李筌曰:五行者,休囚王相递相胜也。四时者,寒暑往来无常定也。日月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百刻者,春秋二分则日夜均,夏至之日画六十刻、夜四十刻,冬至之日昼四十刻、夜六十刻,长短不均也。月初为朔,八日为上弦,十五日为望,二十四日为下弦,三十日为晦,则死生义也。孙子以为五行、四时、日月盈缩无常,况于兵之形变,安常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