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曰∶此等人所患痈疽、瘰 、失营、乳痞、阴 等证,生于厥阴、少阳部位者居多,皆缘抑郁不舒,所求不遂,群火沸腾,真阴销烁,施治之法,专主养血舒郁宁神,兼用托里排脓之品,庶可保无变证。更有愆期处女,郁结于中而成疮疡者,又当劝其父兄,早为完配,俾天地和而雨泽降,夫妇和而家道成,毕姻之后,未溃者每多消散,久不敛者,亦易于收功矣。
论疮疡三因受病主治不同
三因者,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此说从于先古。其词意尚有发而未尽者,内因者,皆起于七情,蕴结于内,又兼浓味膏粱,熏蒸脏腑,房欲劳伤,亏损元气,乃五脏受之,其病由此内发者,但发之多在富贵人及肥胖者,十有八九。其见证疮多坚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调,饮食少进,外软内坚,平陷无脓,表实里虚,毒多难出,得此者,即病证之内伤也,故曰内因。外因者,皆起于六淫,体虚之人,夏秋露卧,当风取凉,坐眠湿地,以致风寒湿气袭于经络;又有房事后得之,其寒毒乘虚深入骨髓,与气血相凝者,尤重;或外感风寒,发散未尽,遂成肿痛,此肌肉、血脉、筋骨受之;其病由此外来者,发之多在不善调摄,浇薄劳碌人,十有八九。见证多寒热交作,筋骨疼痛,步履艰辛,湿痰流毒,以及诸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风湿风温,天行时毒等证得此者,即疾病之外感也,故曰外因。又有不内外因,内无七情干内,外无六淫伤外,何由来也?其病得之于饥饱劳役,喜怒不常,饮食者,冷热不调,动作者,勤劳不惜,以致脏腑不和,营卫不顺,脾胃受伤,经络凝滞,故为疾者,外无六经形证,内无便溺阻隔,其病多生于膜外、肉里、肌肤之间,如瘰 、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此是三因,理之尽矣。
论医者胆大心小
薛立斋曰∶大抵病有浅深,效有迟速,亦有阴虚阳实,呼吸转移,医者须要胆大心小。胆欲大者,有决断之才,识见之能,当刺则刺,当攻则攻,不宜攻刺者止之,则能知标本矣。心欲小者,有救义之心,无苟取之念,富者辞之伤廉,贫者取之伤惠,须要见利思义,庶称医职。
澄曰∶胆欲大者,非不辨虚实阴阳,不察穴道虚怯,妄施刀针,溷投攻伐,横行放胆,罔顾病患性命,必须临证时,先看初起时病者元气虚实,次看疮之阴阳险否,然后用药调治,当攻即攻,可补便补,不可因循耽误,致令变态不虞,认得真确,胆量方可放大,若临证不多,妄用刀针,乱施攻补,则误事不浅矣。
论分经络部位气血多寡
王肯堂曰∶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气血多少之分,如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足太阴脾,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多血少气;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多气少血,此其大较也。多血少气者,易愈,多气少血者,难疗。气多之经,可行其气;血多之经,可破其血,不可执一也。
朱丹溪曰∶臀居小腹之后,而又在其下,此阴中之阴也,其道远,其位僻,虽曰太阴经多血少气,多血气运不到,气既不到,血亦罕来。中年已后,不可生痈,才有痛肿,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用寻常驱热拔毒舒气之药,虚虚之祸,如指诸掌,可不慎欤!(《心法》)又曰∶诸经惟少阳厥阴经疮疡,务宜预防,以其气多血少也。其血本少,肌肉难长,少阳更有相火,遽用破毒之剂,以伐阴血,祸不旋踵。
刘浓宗曰∶凡疮疡,不系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只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当自消散,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先犯病禁经禁,故致失手如此。
又曰∶且夫火热为病,亦有微甚,所谓君火、相火是也。疮疡所发,有痈疽、疖轻重浅深不同,或止发于一经,或兼二经者,止当求责于一二经,不可干扰余经也,若东垣处方用药是已。
申斗垣曰∶夫分经审位用药,当知气血多少,多则易愈,少则难痊,外科明此大理,不致有犯禁忌,颓败坏逆之失也。如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此六经皆多气少血,凡有疮疡,最难收口。如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此四经皆多血少气,凡有疮疡,宜托里。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此二经气血俱多,初宜内消,收功易得,故特表而明之,不可一概而论治也。(《启玄》)决曰∶多血多气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无异。记此则知气血多少之异矣。
头部巅∶足太阳、厥阴、督脉。头角直耳上∶中是少阳。中行∶前直鼻上巅后,直须中上巅,督脉。第二行∶足太阳一寸五分,各开二傍为头。第三行∶足少阳。
面部额∶足少阳、阳明。鼻∶手阳明、太阳、足阳明、督脉。人中∶督脉,手足阳明。唇∶足阳明、足太阴。唇内足厥阴。承浆∶足阳明,任脉。上齿∶足阳明。下齿∶手阳明。舌∶足太阴、少阴。目内 ∶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目锐 ∶手太阳、手足少阳。眉至额∶直鼻而上督脉,直目内 而上足太阳,直目瞳子而上足少阳,直锐而上手足少阳。颊∶直目内 而下足阳明,直目瞳子而下足阳明。颊车∶足少阳、阳明。耳∶手足少阳、手太阳。目系∶手少阴、足太阳。
颈项部项中间∶督脉。拔项大筋中∶足太阳。当完骨下∶手少阳,项大筋之前,耳之后也。当耳下∶足少阳。当曲颊下∶手太阳。曲颊前一寸∶手阳明。挟喉两旁动脉∶足太阳、阳明。缺盆中∶任脉。咽∶手太阴、少阴,足太阴。喉咙∶足少阴、阳明。喉咙后∶足厥阴。
肩部前廉∶手阳明。后廉∶手太阳。上廉∶手足少阳。
背部中行∶督脉。第二行∶足太阳。第三行∶足太阳。第四行∶足太阴。
膺 部中行∶任脉。第二行∶足少阴。第三行∶足阳明。第四行∶足太阴。
腹部中间行∶任脉。第二行∶足少阴。第三行∶足阳明。第四行∶足太阴。
腋下中间∶手厥阴。前∶手太阳。后∶手太阴。
胁腋直下髀枢∶足少阳。
(自肩至肘曰 。)前廉∶手阳明。后廉∶手太阳。外廉∶手太阳。内廉∶手太阴。内前廉∶手太阴。内后廉∶手少阴。
臂上廉∶手阳明。下廉∶手太阴。外廉∶手少阳。内廉∶手厥阴。内上廉∶手太阴。内下廉∶手少阴。
股胫前廉∶足阳明。后廉∶足太阳。外廉∶足少阳。内廉∶足厥阴。内前廉∶足太阴。
蒋示吉曰∶头为诸阳之首,面为三阳之交。
脑之正中∶督脉。背之居中∶督脉。项之居中∶督脉。尾闾居中∶督脉。脑与背之两旁∶属足太阳膀胱。头顶∶属足太阳膀胱。面∶属足阳明胃。颈项∶属足厥阴肝。鬓∶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眉∶属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颐髭∶属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腮颔∶属手阳明大肠。颧∶属手太阳小肠。
耳为肾窍∶属足少阴肾。绕耳之旁∶属足少阳胆。唇为脾窍∶属足太阴脾。舌乃心苗∶属手少阴心。鼻为肺窍∶属手太阴肺。
目大小 ,属心,又为火轮。
黑珠属肝,又为血轮,又为风轮。
上胞下睑属脾,又为肉轮。
白珠属肺,又为气轮。
瞳人属肾,又为水轮。
胃通于乳,乳房属胃。
乳外属足少阳胆。
乳头乃足厥阴肝经所主。
乳傍乃手三阴经所起。
喉痈、脐发、穿裆属任脉。
跨马、囊痈,属足厥阴肝。
从手背赤肉至臂走至面,属手三阳。
从胸走至手心白肉,属手三阴。
手背为阳。
手心为阴。
足之外跗为阳,足之三阳,从足走至头。
足之内跗为阴,足之三阴,从足走至腹。
督脉通乎背脊,居中是奇经督脉之道。
脊背分五行∶中间是奇经督脉,两旁四行乃足太阳膀胱经之部分。
腹分七行∶从前阴起由脐中,上咽喉至承浆而止,是奇经任脉所主。脐旁左右一行,各一寸,属足少阴肾。脐旁左右各三寸一行,属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脐旁左右各二寸一行,属足阳明胃。
胁肋,足少阳胆,行身之侧。
手足心,内应心经。
背为诸阳。
腹为诸阴。
头面背脊,阳维经。
颐项胸腹肢股内廉,阴维经。
论诸经向导药随经引使
一切痈疽,须分是何部位,属何经络,用何药向导,施治庶易于奏效也。
太阳∶上羌活,下黄柏。阳明∶上白芷、升麻,下石膏。少阳∶上柴胡,下青皮。太阴∶上桔梗,下白芍。厥阴∶上柴胡,下青皮。少阴∶上独活,下知母。
蒋示吉曰∶用药引经,庶药力直攻患处,如太阳用防风、羌活,阳明用白芷、升麻,少阳用柴胡,太阴用白芍、升麻,少阴用独活,厥阴用柴胡、青皮,佐之以桂。
随经者,引经必要之药也。引者,导引也,引领也。如将之用兵,不识其路,纵兵强将勇,不能取胜,如贼入无抵,脚不能入其巢穴,叩之箱篑,此理也。故用引经药,不可不知。太阳经疮疽,生于巅顶之上,必用羌活、 本、麻黄,在下黄柏。
少阳经耳前上用升麻、柴胡,下用柴胡、连翘。阳明经面上用葛根、白芷、黄芩,下用花粉。太阴经中府、云门、尺泽,上用条芩、连翘,下则箕门、血海,用苍术、防己。少阴经少冲、少海,上用细辛,下涌泉、照海,用知母。厥阴经中冲、内泽,上用川芎、菖蒲,下大敦、曲泉,柴胡之类。上则言其手经,下则言其足经,当察其此。
痈疽危险部位
《灵枢》曰∶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即足肚。)背(三)、五脏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王海藏曰∶脑、颐、须、鬓,亦为痈疽必死之处也。
《鬼遗方》云∶不可患痈疽者七处∶眼后虚处一,颐接骨处二,耳门前后、车骨接处(三),阴根上毛间,胯与尻骨接处(四),诸因小腹风水所成痈疽(五),颔骨下,近耳后虚处(六),鼻骨中(七),并能害人,但以诸法疗之,或有得瘥,惟眼后虚处最险。
蒋示吉曰∶险恶疮生背上有九处∶入发际为玉枕,又为舌本(一),颈项节(二),第三椎为崇骨(三),第四大椎为五脏(四),第五椎脊骨两旁肺俞(五),第六夹脊两旁,脾俞及肝俞(六),第七脊骨两旁肾俞(七),第八后心对鸠尾(八,鸠尾,即心盖骨。)鸠尾骨穴(九)。
又曰∶正面有六处∶喉骨为垂膺(一),当胸为神舍(二),心鸠尾(即心盖骨,三,)两乳穴(四),脐中为神阙(五),脐下二寸,为阳屈曲间(六)。
又曰∶侧面有三处∶耳下近耳后,牙车尖缺陷中,为喉脉(一),当膊下为肩骨(二),承山上三寸, 肠(三)。
又曰∶忌生恶毒部位∶脑、伏兔、髭、腓 、鬓、背、颐、项、迎香、瞳子 、舌、五脏俞,患则多险。
脾胃虚实传变论
《五脏别论篇》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而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器。九窍者,五脏之官也,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又云∶阴之所生,本于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度,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是有天命。《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之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