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都去世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感叹。
接下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变化净尽了。与第一首相比,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伤感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进士,调校书郎,又以登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即位(712),由张说推荐为集贤院学士。后任中书舍人、冀州刺史、洪州都督、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副知院事。开元二十二年(734)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他是“开元之治”的最后一位贤相,议论朝政,刚正不阿。后为李林甫、牛仙客等所忌,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被排挤出朝,贬为荆州刺史,以文史自娱,写了不少清淡惋惬、寄托深远之诗。卒后谥文献,有《曲江集》留世。安史之乱(755)后,玄宗每思其忠谏之言,至为流涕。
感遇二首
张九龄
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1]。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2]。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3]。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4]
注释:[1]兰:泽兰,秋季开花,香草。葳蕤:形容枝叶繁盛。[2]欣欣:指兰草桂花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辞。[3]林栖者:隐居山林之名士。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相悦:闻兰、桂之香而爱赏采摘。[4]本心:本性,素心。美人:指林栖者。
鉴赏:诗的一、二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你看,春天的兰草迎春勃发,茂盛纷披,生机无限;秋天的桂花叶绿花黄,皎洁明净,馨香四溢。“葳蕤”与“皎洁”再现了春兰与秋桂勃发向上与高雅的风貌。
诗的三、四句指出春兰、秋桂之所以“欣欣此生意”,是因为它们“自尔为佳节”。即是说它们各自在适当的季节繁茂花开,显示出“葳蕤”与“皎洁”的特点。这里,暗示兰、桂按各自的本性生长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本质特征。
诗的五、六句写人对兰桂的欣赏。那些居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常以兰、桂自喻,因而闻到兰、桂的芳香,顿生爱慕之情。
诗的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综合前意,再次肯定兰、桂不求人荣的高尚品质。尽管兰、桂被人欣赏、爱慕,但它们不希望“美人”来攀折、欣赏。因为兰逢春而葳蕤,桂至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搏取“美人”的欣赏。
之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1]。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3]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4]。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5]
注释:[1]江南:长江以南。《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岂伊:岂,难道;伊,那里,指江南。岁寒心:耐寒之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一个人要有坚贞的节操。[3]荐:奉献。嘉客:嘉宾,贤达之人。阻重深:重重阻碍。《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4]运命:命运,指或进或退、或荣或贬的不同遭遇。[5]无阴:《韩诗外传》载赵筒子语:“春树桃李,夏得其阴,秋得食其实。”
鉴赏:“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点明地点“江南”与物象“丹橘”。一个“有”字,凸现出橘树之多,江南处处皆有。第二句写橘树的生理特点:经冬犹绿。一到深秋,南方的树纷纷落叶,但丹橘与众不同,它始终保持葱葱绿色。一个“犹”字突出了丹橘的个性,亦满含赞颂之意。
第三、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的原因。先用一反问句提出“岂伊地气暖”,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暖”,它独得地利吗?不!是丹橘具有耐寒的本性。诗人赞美丹橘耐寒之节操,是颇含深意的。
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像这样经严寒仍绿,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之奸人。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自喻。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们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之感慨第七、八句写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探究。
最后两句,以“徒言”二字批评那些不识丹橘美德的人。不要随便说只有种桃树、李树就好,可以“夏得其阴,秋得其实”。难道丹橘就不能遮荫,毫无用处吗?结合前面写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美态,“可以荐嘉客”的佳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诗人以反诘句再次肯定了丹橘的美,同时表达了自己被奸人陷害、怀才不遇的愤慨。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1]。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2]。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
注释:[1]情人: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既指“怀远”之友人或恋人,也包括“怀远”的诗人。竟夕:整夜,通宵。[2]灭烛:熄灭烛光。梁简文帝《夜夜曲》:“愁人夜独长,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素月。”[3]盈手: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鉴赏: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借景抒情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点出“景”,自然稳帖,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场面。“天涯共此时”,点出相隔两地的朋友,同时相思。
三、四句写两地的“情人”彼此的“怨”与“思”。“情人怨遥夜”,“怨”长夜漫漫,彼此不得相见。“竟夕起相思”,通宵达旦,生起相思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徘徊月下的相思之状。“灭烛怜光满”,长夜不能入睡,是烛光太明亮了吗?于是诗人“灭烛”,但月色皎洁无边。怜,爱惜;光满,满月之光。“披衣觉露滋”,诗人披上衣服走出庭外,在那皎洁的月光下,觉夜深露湿,滋润沾衣。尽管如此,诗人月下思人。所以,“露滋”二字不仅照应了“竟夕”,同时暗示了滋生不已的相思之情。
七、八句写梦以自慰,收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意谓在这相思不眠之夜,用什么赠友人呢?我只有满手的月光,但又不能送。怎么办呢?我还是睡吧!也许睡梦之中还能与你相聚呢!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相思。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
次句描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人海的情状,却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流人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迈上更高一层楼。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存今甘肃武成。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前两句描写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入海,由近及远地眺望,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继而又摄取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城堡孤独的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后两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是渡不过玉门关的,于是有了玉门关外的孤危处境和恶劣环境,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折杨柳寄情不能实现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做自慰语,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的时候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的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盂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弄:一种野莱。[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首诗描写登高思友之请来表达怀念友人,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从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王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不见友人,只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但是,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民劳动一日,三三两两的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在渡头,都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放眼远望,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诗前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出真挚的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瞻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诗人开篇即写夏夜在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人咏,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升,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散发”不束,依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逸致,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是“清响”。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要先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的想法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微澜。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面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啊,友人不来,自然生出惆怅之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后,进入梦乡,梦中竟然和朋友相见了。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