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5261800000034

第34章 宋诗篇(2)

三、四句是写乘船归途中,仰望天空,浮现一弯新月,天边彩霞绚丽可爱。东边天“新月”未能“朗照”,却发出淡淡的晴彩,西天边的“落日”余霞成绮。人在舟中,相望成趣。

五、六句是写归途中所见山水景物:黄昏晚风紧,暮潮随波兴。海浦渔舟聚,龙山炊烟升。灯火暮色现,扁舟暗沙停。

七、八句是写泊舟后所闻南飞雁着地歇宿的声音。深秋时节,鸿雁惯于南飞过冬。作者在停船靠岸休息时听到了沙州上寻求歇宿的落雁声,仿佛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这些对雁所闻所见的动态景象的描写,更触动了作者思归之情。这两句和诗题以及第二句中的一个“归”字相照应,突出了“归”的主题。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进驻澶州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禧三年(1019)复相,封莱国公。又受丁谓排挤,降官,后贬逐雷州,死于南方。仁宗时追赠中书令,谥忠愍。能诗,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公诗集》三卷。书河上亭壁[1]四首(其三)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2]。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3]。

注释:[1]河上亭:黄河上的亭子。“书河上亭壁”原题为:“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泊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四首诗分题四季登临黄河所见所思,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描摹的是秋景。[2]樯:桅杆,这里指船。危槛:高处的栏杆。[3]萧萧:指风声。

鉴赏: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独自倚着危槛(高楼长廊上的栏杆),凭高俯瞰。岸阔船稀,越发衬得那烟波滔滔,浩渺无际。水,滚滚东流,凝望着它,诗人心潮翻滚,觉得绵绵思绪竟也像视野中的水一样悠长。这是为什么?诗人暗暗询问自己。其实,他很清楚:当初,诗人在参知政事任上,曾破格提拔了几个贤才,遭到群小围攻,被排挤出朝廷。不过,诗人善于克制自己,他知道,要清除不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忘掉它。于是,他抬起头,举目远眺,看到了树林,看到了秋山。

秋风萧萧,草木摇落,远处有一片稀疏的树林。目光越过这片树林,诗人发现了一个奇妙的景致:”一半秋山带夕阳“。红日西沉,夕阳所照,只及山之半腰,故云”一半“。秋色正浓,山自然也染上”秋“了。这一半秋山,此刻在夕照之中,一片灿亮,远远望去,不像是残阳照着秋山,倒仿佛是那秋山披带着夕阳余晖。”带“字极妙,不仅变秋山的被动为主动,且将常景写成了异景,饶有韵味。”一半秋山带夕阳“,写景人化,道出人能道而未道之语。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1]。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2]。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3]。

注释:[1]聊:姑且。引:长,引申为“远”。杳杳:广袤无际。杳,远。[2]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流莺:黄莺。[3]渭:渭水,流经下邦(邦,今陕西渭南,诗人的故里)。清渭:泾水浊,渭水清。故称“清渭”。

鉴赏: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一个春日的下午,诗人公务之暇,闲着也是闲着,姑且登高远眺。次句至颈联均写望中之景。上楼伊始,放眼望去,首先摄入诗人眼中的是“杳杳一川平”,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察。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着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只渡船。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也不见船家,只有那孤零零的渡船横转在水里飘悠。

颈联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生火做饭了,所以冒出了缕缕轻烟。高楼不远处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啭着。

也许是流水、渡船、炊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色的回忆,抑或是无所栖托的黄莺的啼声唤出了诗人心中对故居的思念,总之,登楼见闻领出了尾联的怀归之情。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庄……蓦然心惊,回过神来:此身还在异乡。

巴东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1]。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2]。

注释:[1]杳杳:遥远的样子。[2]麦秋:初夏麦熟时。

鉴赏:首句写诗人遭贬谪后情感挣扎,想离开汴京的情景。“杳杳”,离心萦怀绵长;“迟迟”,思绪恍惚迟钝,用两对叠字描绘了作者悲愁郁结的情态。

第二句写庭深院广人踪无,惟有柳树垂枝立。景物在眼前,情景相融时,孑然独处,百无聊趣。作者这位刚毅之人也不免产生悲酸情绪。句中“深”字含了“冷清”之意。

第三句写时至黄昏,只听见归燕的鸣叫声在长廊间回荡。只有静才能“闻燕语”,而因静也反衬出诗人身心更加孤独寂寞。

末句写初夏细雨如丝,寒意侵袭,诗人才感觉初夏麦熟时节到了。

虚堂[1]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2]。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3]。

注释:[1]虚堂:空荡荡的堂屋。[2]欹:斜,侧。[3]凄清:寒凉。

鉴赏:首句写作者孤身独卧空荡简陋的堂屋中,因屋内外特别静,而听到不知名的虫儿在那里鸣叫。夜深“虚堂”空空而寂静,“草虫鸣”叫不休,静动相间,仿佛别有一番睡境。

好的睡处应能酣眠。次句写作者想起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境,作者侧卧枕上,心潮起伏,思虑万千,却久久不能人眠。只因“旧情”扰心。此句中“旧情”并非“恋情”、“爱情”,而是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的”愁情”。

三句写诗人因心事浩荡不能成眠,为了忘却“旧情”而观看周围环境的情境。举目向窗户望去,月光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

末句写“忘旧情”只电光一闪即逝,听到夜深人静那凄厉的风吹声,看到风露湿润了被盖,更是凄楚情感直冲胸口,更加耐人寻味了。

作者本是王公大臣,因政治生涯的不幸际遇,加上孤寂的垂暮生活,诗中“虚”字双关之意,表示诗人所处环境虚堂寂寂,也表示孤身独处,更显“愁情”入心。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归杭州,隐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亦不仕,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与钱易、范仲淹、梅尧臣、陈尧佐均有诗相酬答。有《林和靖诗集》。

山园小梅[1]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2]。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3]。

注释:[1]山园小梅:《宋诗纪事》题作《梅花》。[2]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作“白鹤”解为好。[3]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樽:酒杯。

鉴赏:诗一开端,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在百花凋零的严冬,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突出了梅花生活环境的独特、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引人入胜的风韵。“占尽风情”,更是写出它独领风骚的天姿国色。作者虽是咏梅,但实际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

颔联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传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彰显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怎不令人沉迷陶醉。王十朋评其曰:“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人。”后人多以为典故,或仿之,或化用之。

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下得何等传神!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写假托之物,意味尤为深远。而其中“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完全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通过这联的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幽居之乐。而联中那不为人留意的“霜”、“粉”二字,其实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

宿洞霄宫[1]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2]。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释:[1]洞霄宫: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山中。唐建天柱观,宋改名为洞霄宫。[2]无垠:无边际。

鉴赏:首联第一句写山:秋天的大涤山景美而难以遍游尽述。第二句述游感,因美景无限,游时惬意也难缕述。此联总论山大景美,观赏不尽,欢快心情也随人走景移而变化不断。借此勾起读者想知山美兴浓如何的兴趣。

额联与颈联具体写山的秋景如诗如画。

额联用“碧涧”、“红叶”、“青林”、“白云”四词把秋山秋水点缀得绚丽多彩。水奔流,白云飘,呈现一派活泼生机情景;红叶漂涧水,青林装点白云,这一派高雅的仙境,似乎充满了与世隔绝的仙风道气,也流露出诗人对山景美的喜爱心情。

颈联也是写景,但笔法转入明净轻快。上联纯写自然景色,重点突出静,尽管水流云飘,但相对静止,有声的无声。颈联重点放在动闹,树林清凉鸟飞投宿,落日照林乱蝉鸣叫。此联与上联各侧重点,疏密各异,与前联形成一个和谐氛围。也透露出诗人身临其美境,自然景观真趣使人留恋。

尾联点出主题“宿”字。虽未就寝就展开来先写了晚上住宿在长有芭蕉树的洞霄宫听夜雨秋风的情景。夜雨拍打芭蕉叶、秋风摇曳黄叶落阶之声,是多么充满韵味,美妙的秋声,诗人因独游而自问:谁与我卧枕同听共享这幽美的秋声情韵呢?此一问正与首联“秋思亦无垠”相照应。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河北)人。成平元年进士。历经真宗、仁宗两朝,曾官知制诰、贡举、庐州,官至翰林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诗学李商隐,工于对偶,词藻华丽。与杨亿、钱惟演等十七人唱和,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曾预修国史《图经》及《册府元龟》。

汉武

刘筠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1]。

桑田欲看他年变,匏子先成此日歌[2]。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注释:[1]天台:敬巫祠神的高台。绛河:天河,银河。嵯峨:高峻的样子。[2]匏子:匏子口(今河南濮阳县境内)。

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诗。

一、二句借物作句,说汉武帝时,迷信巫师神仙方士,元鼎三年(前114)大兴土木,起造高楼峻阁,修有高二十丈的柏梁台,香飘十里,用来供长陵女巫神君;后又建高一百米的通天台,还建高一百六十余米的井干台、神明台。诗中“天台”指众多仙台总称,“天”言高,并用“绛河”、“嵯峨”加以衬托“天台”的高意。西昆体诗都爱把古典或成语嵌绣到诗里制造气氛,写华丽的事物、绮艳的情景,使诗词繁富精彩,造成“隔帘听琵琶”的迷蒙之感。此二句是说汉武帝修建高耸人云的仙台,犹如紫气呵护的仙家灵山缥缈传神。

三句借仙女麻姑三历人间沧海桑田之变而自己不变老的典故,言说汉武帝修天台的目的是为了敬奉神仙,以求保佑江山稳固、天下苍生安宁、自己成仙登天。

四句急转直下写汉武帝修仙台祈福,不但没保国泰民安、自己成仙,反而黄河的匏子口连连决口二十余载,多次修治无效,汉武帝亲自督塞也未果,只能望决口而作歌:“匏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刘筠取材汉武帝塞决河这一事例,形象指出求仙梦的破灭。此二句转折突兀却流荡妥贴的倒装句,则顿然给人以洪水浩渺之感,成功表达了诗旨。

五、六句写夏禹帝曾作象征天下统一的九只宝鼎,由夏、殷、周传移至秦朝而不见了,汉武帝元鼎元年竟在汾水边现世。于是即东封泰山,复巡蓬莱,冀遇诸神。在位的二十多年里遍封三山五岳,求仙不止。始皇也是多次封禅东巡,修桥寻仙,愚举一生。此二句写造镇国之鼎与修跨海寻仙之桥都难保国势人运盛衰兴亡。此联承上联转折之势意讽真宗见祥瑞而乱封禅的不智之举,应以先帝君之愚举为鉴戒。

末二句点睛结尾。写汉武帝侍臣司马相如曾作《大人赋》以讥仙家的虚妄;却因描的过甚,结果“天子大悦,飘飘然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间意。”,真是“谏意不切”,其含意更深。刘筠用此典故,承上讽喻意,称自己也只能与相如一样以作诗为讥,但不知真宗见后,是否也象汉武帝一样辜负臣子的一片初衷?此诗收于叹息期盼中。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人。十一岁,大宗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赐进士及第。曾官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预修《太宋实录》,与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诗词唱和,结集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著作多佚,今有《武夷新集》传世。

南朝

杨亿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1]。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2]。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3]。

注释:[1]端门:宫殿正门。[2]埭:这里指南京玄武湖北堤,又叫“鸡鸣埭”。[3]敞扉:这里指南朝宫殿遗址。

鉴赏:首联揭示齐武帝夜与宫妃宴乐,五更天刚放明时,嫔妃宫女就起床梳妆打扮,齐集宫殿正门,随天子乘坐设有翠华旗的车驾、外出游玩。这段是南朝天子无日无夜行乐的史证。下句“夜签声断”暗说陈文帝因起自布衣,深知创业艰辛,为了励精图治而自强,让宫中报晓之人将告时辰的更签用力投于石阶上,使之发出声响将自己惊醒,以免贪睡误政事。

颔联写南朝君主荒于游猎。据史记载,南齐君王喜游猎,特喜射雉,东昏侯时有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每次出猎,东昏侯与鹰犬队徐令孙等人齐马并行,还不让人们观看,如有犯禁者格杀无论,这就是“细雨春场射雉归”的历史典故。上句中“繁星”、“闻鸡”是说明出游狩猎的时间,天上还有满天的星星,晨鸡刚报晓,游玩何等勤早。“埭”游猎经过的地方玄武湖北堤。

颈联写南朝天子沉迷于酒色。上句“步试金莲”,既凿金为莲铺贴地上让潘妃行走于上,和“步步生莲花”之意。“波溅袜”源于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二语,形容潘妃踩金莲行走、轻柔若仙的娇姿。此句说明南朝东昏侯何等宠幸潘妃,真是不爱江山爱美人。下句说陈后主沉浸在诗歌酒色之中。陈后主每天周旋于张贵妃、孔贵嫔与众狎客之中,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作有艳词《玉树后庭花》,因曲调哀苦,令嫔妃演唱,会催人泪下,“涕沾衣”即形容这种颓靡感伤的亡国之音。

见今忆昔,诗人十分感慨,由于南朝天子荒淫无度:悦美、狩猎、大兴土木追奢华,号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金陵王气终于被耗尽,历经三百年历史的南朝寿终正寝了。现在只见那滔滔东流的清波作为南朝遗址见证了。末联告诫我们,因南朝君主荒淫无度而亡朝的历史教训,我们要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