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5266300000016

第16章 进退——后其身,才能先人一步(1)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中对取与予有这样的论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意思是,要想收合它,必先扩张它;要想削弱它,必先增加它;要想废除它,必先推举它;要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老子这一番话对竞争中的双方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想要让对方上钩,就先丢下鱼饵让他慢慢吃;同样,如果不想让自己上钩,那么面对来得太容易的好处,就要小心谨慎地分辨清楚,这是不是一块“鱼饵”。

孙子虽然世称“兵家”,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思想是和《老子》一脉相承的,比如《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有这样的内容: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即敌人的使者前来而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准备的,这是想要进攻;敌人的使者前来而措辞强硬但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这是准备撤退。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意思是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前来讲和,事先并没有约定的,必定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同我军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总而言之,越是看上去顺当的事情,越是要小心谨慎。因为所谓的“有机可乘”,很有可能只是对方放出来的“鱼饵”。

春秋时郑国的武公有一位皇后叫武姜。武姜有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共叔段,武姜很偏爱共叔段,讨厌寤生。所以,当寤生即位,成为郑庄公后,武姜依然想方设法帮助共叔段扩大势力。

武姜先是要求郑庄公封给共叔段一个大城市做封地,庄公答应了,说除了国家的军事重镇外,共叔段可以在国内随便选择封地。于是,武姜帮共叔段挑了京这个地势险要,经济发达的城市。

共叔段在京城大规模发展军备,操练士兵,郑庄公对此却不闻不问。

过了不久,共叔段将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与北边的边邑也划归己有,事后又明目张胆地将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对此,郑庄公依然不采取行动,只是对臣下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先等等吧。”

共叔段修治城郭,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郑庄公恰好要到周天子那里去,于是武姜认为机会来了,便秘密派人带信给共叔段,约他在五月初起兵袭郑。共叔段回信说已决定在五月五日起事,请于城楼上竖起一面白旗,以便接应。

共叔段的回信却落到郑庄公的手中,郑庄公道:“证据在此,是时候了!”立即入宫辞别母亲,假装出发去洛阳,而让公子吕将兵马悄悄部署在京地附近。

等共叔段的军队出城不久,公子吕趁京城空虚之机,轻松占领京城,并出榜安民,揭发共叔段图谋叛乱的阴谋。得到京城失陷消息的共叔段赶紧率兵回返,准备攻城。可是军心已经动摇,顷刻之间,兵士散去大半。这下共叔段慌了,便率领残兵跑到鄢城去,想再重新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不料庄公早已提前占领了鄢城,此路行不通,他不得已又跑回自己过去的封地共城闭门坚守。但庄公和公子吕的两路大军已将共城团团围住,区区一个小城,怎抵挡得住两路大军的夹攻呢?这时共叔段感到已是无路可走,便自刎而亡。

这一事件就是《春秋》上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深刻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假如他从一开始就限制共叔段,共叔段就不会有机会反叛,郑庄公自然也就没有除掉共叔段的理由。所以,他一步一步地满足共叔段的野心,最终一举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

而共叔段和武姜就显得略逊一筹了,他们就没有想到为什么郑庄公会对他们的行为这么宽容,当一切来得太容易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仔细想一想,会不会是“欲取先予”的诡计。

“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是《孙子兵法》中多次强调的策略,其根源确实出自老子的智慧。

想要前进,你先要学会退一步,同样的道理,当前进得太过顺利时,你就要想一想,会不会因此后退更多。

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常言说得好:“富贵于我如浮云。”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常常上演“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政治的险恶,入世与出世成为中国仁人志士艰难的抉择,既铿锵刚劲,又痛苦无奈。青史上许多留名之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功”与“身”的平衡点。“儒”是进取的、理性的,是社会的、宗族的,是油然于心的,而“道”则是个人的、直觉的,是天然的、无可奈何的。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功业既成,抽身退去,天道使然。花开果生,果结花谢,自然之道。老子对人生的洞察是智者的深邃,一眼便窥透人性中深层的内核。人莫不爱慕财富,贪恋权势,但若能够及时抽身引退,往往能一生圆满。

历史上,功成身退、及时抽身以保全自己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

金熙宗天眷二年,石琚考中进士,任邢台县令。石琚仕途顺利,一路升迁。金世宗打算任命他为参知政事,万不想石琚却百般推辞。金世宗十分惊讶,私下对他说:“如此高位,人人朝思暮想,你却不思谢恩,这是何故?”石琚以才德不堪做答,金世宗仍不改初衷。石琚的亲朋好友力劝石琚,他们急道:“这是天下的喜事,只有傻瓜才会避之再三。你一生聪明过人,怎会这样愚钝呢?万一惹恼了皇上,我们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天下人更会笑你不识好歹。”石琚面对责难,一言不发。他见众亲友喋喋不休,最后长叹说:“俗话说,身不由己,看来我是不能坚持己见了。”

石琚无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私下却对妻子忧虑地说:“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是担心无妄之灾啊。”他的妻子不以为然,说道:“你不贪不占,正义无私,皇上又宠信你,你还怕什么呢?”石琚苦笑道:“身处高位,便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智啊。”

石琚在任太子少师时,曾奏请皇上让太子熟习政事,嫉恨他的人便就此事攻击他别有用心,想借此赢取太子的恩宠。金世宗听了十分生气,后细心观察,才认定石琚不是这样的人。金世宗把别人诬陷他的话对石琚说了,石琚所受的震撼十分强烈,他趁此坚辞太子少师之位,再不敢轻易进言。

大定十八年,石琚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石琚表面上虚与委蛇,私下却决心辞官归居。他开导不解的家人故旧说:“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都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却感叹说:“石琚大智若愚,这样的大才天下再无二人,凡夫俗子怎知他的心意呢?”石琚可谓深谙进退之道,能进能退,把握得极其有度,所以才能在官场混迹多年而屹立不倒。

提及石琚,很多人不由得想到李斯,当初他贵为秦相时,“持而盈”,“揣而锐”,最后却以悲剧告终。临刑之时,李斯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临死才翻然醒悟,渴望重新返璞归真,在平淡生活中找寻幸福,但悔之晚矣。

历史上,功遂身退的事例还有许多,像商汤时的伊尹、博说,周朝开国之相姜太公,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等。

这些人都身体力行,实践着道家“功成、名遂、身退”的天道。做人懂得急流勇退,在树大招风前及时抽身,才是做人的大智慧,而且也丝毫不失大义本色。

道家教人看透功名利禄是大有深意的。做人若能将成败得失看得开一些,该进则进,当退则退,不偏执一心,更不被繁碌的世俗蒙蔽眼睛,才能真正如鱼得水一样悠游世间。

懂得退让,才能享受成功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画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多次修改,学僧依然不满意,总认为画中龙虎动态不足。其时恰逢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价一番。

无德禅师看了看,说:“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龙与虎的特性你没有把握好。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前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退缩得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才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高兴,对无德禅师道:“老师真是一语中的,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众学僧,说:“为人处世也罢,参禅修道也罢,道理都是一样的,退一步才能冲得更远,坐下来休息一下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地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停下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我有一首偈诗,你们听听看: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现在你们能会意吗?”

学僧们听后,均有所悟。

“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一句偈子虽然出自佛门,却很好地阐释了道家关于“进”与“退”的辩证关系。老子也曾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只有懂得委曲才能够保全,懂得屈枉才能够伸直;低洼才能充盈,陈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从古讲到今,真正能够明了的有几人,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如果人人都能真正懂得这些道理,都能够真正奉行这些道理,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坎过不去?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易行难,道理心中都很明白,却无法用行动来实践。

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的一面,都有执著的时候。然而一个人再有自尊,再骄傲,大概也比不上龙、虎和蜂鸟,龙能退缩,虎能低头,蜂鸟能后退,平凡如尘埃、脆弱如蝼蚁的我们,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为什么就不能适时退缩呢?

退一步才能够看得更全面,这就如我们照相的时候,要拍一幢尖顶的房子,如果你站在离它半米的地方,很有可能只看到它的一块砖;但如果你退后半米,就很有可能看见一面墙;这个时候我们再退后一米,那就有可能照到整栋楼;继续退后一些,就有可能连房子的屋顶、天空的白云、屋前的花草全部都收入眼底。退一步,其实是在眼界上、思想上前进和提升了一个广度和高度。

尤其是在羽翼未丰时,我们更要懂得让步,只有懂得退步,才有进步的机会。《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公元616年,北方的突厥入侵,直接威胁到太原地区人民的财产安全。当时掌管太原的,是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唐高祖。为了抵御匈奴,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李渊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但可恶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李渊手下军阀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之险。

人们都以为李渊会因此怀恨,从而找机会跟突厥决一死战来报仇,但李渊竟派遣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不可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如果跟突厥之间依然保持紧张的关系,李渊就不得不把手下的士兵屯驻在太原以应付突厥的入侵,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兵力就捉襟见肘了,更不用说进军关中,和隋王朝夺取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先退一步,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互亡”。所以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由于李渊甘于臣服,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正是这些资助,在李渊反隋的战争中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