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美的传奇(从5000元到1000亿的家电帝国)
5267200000036

第36章 时人莫小池中水,静水流深有卧龙(9)

具本祥是一位韩国专家,曾在韩国LG工作,2004年10月5日进入美的,现服务于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任电饭煲公司总经理助理。对他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见何老板一面”。

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具本祥来到中国,来到美的。他把太太也接到中国,公司为他安排好住房,照顾好生活,他也早已习惯了当地的风俗。他有时会找其他外国专家沟通,一起吃吃饭,喝喝酒,工作、生活都非常快乐。他说:“感觉何老板是一个非常简朴和真实的人,但来公司10个月了,还没见过。2004年年末集团举行外国专家晚宴,本来邀请我去,不巧我当时出差了,所以一直没见到,只是听别人介绍过,在资料上看到过。我非常想见何老板一面。”

当然,后来具本祥的这个愿望肯定实现了,毕竟尊重和关爱人才是何老总一贯的认识。但是,何老总为什么刻意要保持低调到这种程度?何老总告诉我:“我的普通话说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既不像柳传志那样能侃,也不像任正非那样会写,跟媒体接触容易说错话,容易被人误解,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不如不讲,少讲多干,把企业做大了,让企业赚钱了,比什么都强。”

何老总远离公众源自于他所信奉的“少说、多做、悄悄干”原则。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的集团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5%以上。在股份制改革、A股上市、MBO、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事关美的集团长远大计的关口上,何老总走得稳健、顺畅,让美的悄然过关。而当广东省的有关领导提出,由政府出面为美的的发展史著书立传时,何老总依然是客气地回绝。

低调者远见,务实者高深。在谈到人生目标和追求时,何老总说:“我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把美的做大做强,就是干企业,而干企业就是要赢利、要赚钱。”因此,他能够始终保持企业家本色,始终务实地追求企业利益,从而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埋头干企业。

在我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何老总更像是一位骑在虎背上的人,无法不低调和谨慎,他不得不随时注意老虎的动向。一旦他以为自己赢了,就会很容易从虎背上掉下来。只有低下身趴在虎背上,少回头看取得的成就,多观察前进的方向,才能降龙伏虎,所向披靡。

何老总看望外籍专家

与时俱进,意识超前

“在美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创新。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不断变革才有生存空间。”

这是何老总强调最多的一句话。要有创新和变革的勇气,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格局。虽然平时话语不多,但其创新的行动常常比别人快半拍。美的勇于实践,碰到感觉有用的新东西就会引入企业,实践之后再对照标杆与目标寻找自己的差距,最后才上升到理论层面。

综观美的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何老总的超前意识:1968年,何老总就开始响应国家生产自救的号召,带领23个人以5000元钱创办塑料生产组;20世纪80年代,美的利用自己的零配件能力,生产出电风扇而进入家电行业;1985年,美的通过购买设备和技术,进入空调行业,成为国内最早的空调生产企业之一;美的是广东最早的八家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1993年就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深市第一家;1996年,美的在家电企业率先实施事业部组织模式变革,并探索中国营销的第三条道路,同年,美的与甲骨文公司合作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此外,美的的事业部改造、美的的MBO杠杆收购、美的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都是中国企业的先行者。美的是上市公司中第一个实施MBO杠杆收购、解决治理结构问题的企业。如今,美的又引进高盛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以推进美的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关于美的的变化,美的元老陈序强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他至今都记得,由于大家在1996、1997年的时候都不清楚何谓事业部制,大都不了解它,也就有个别人对事业部制提出反对意见,但当时何老总很坚决,表示一定要实行事业部制的改革。就是赞成就执行、不赞成也要执行,不得反对。由于是集权与分权的问题,那分权就涉及对所有利益者权力再分配的问题,而且最主要还不是利益及权力分配的问题,关键是担心这样是否会造成下面的管理体系完全失控。

美的高层对是否要进行事业部改革意见不一,一部分人认为事业部改革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可能会产生诸侯纷争;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有通过事业部改革才能激发企业的活力,使新产品、新业务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其时正值外面聘请的老师给美的高层讲事业部改革的好处,何老总激动地冲上讲台,抢过话筒说:“美的只有搞事业部才有出路,事业部是美的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很快,美的就进行了事业部改革。

我还清楚地记得2000年初的某一天,何老总从办公室打电话给我,他问我有没有陈春花教授的手机号,让我帮忙约她来美的一趟,两天后的下午三点在董事局主席会客室面谈。因陈教授是我读EMBA的授课老师,彼此认识熟悉,所以该任务我顺利完成,不过,我一直纳闷的是,像这种事多为他秘书代劳,为何找我去办?但我知道,那段时间正在酝酿MBO收购,而陈教授又担任过事业部的管理顾问,估计何老总是要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以做最后决策。

除了找陈教授问计,何老总还曾找其他专家教授帮忙,当时何老总托另一位专家找到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询问像美的这样的上市公司能否以MBO杠杆收购,得到的回答是现在政策没有说让,也没有说不让。何老总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表态:“既然上面没说不让,那么我们就可以干。”很快,美的就成立了MBO杠杆收购研究小组,并成为中国第一家搞MBO杠杆收购的上市公司。

在与何老总聊天的时候,他对我坦言,每个关键节点上美的的转身,他都感受到企业内外的巨大压力,而最痛苦的则是“对自己的不断否定”。由此,他将“美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信条留给了企业,也刻在了心里。

变革的本质实际是破旧立新,不管是内部管理机制重建,还是用人观念的突破,莫不如此。美的接班人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美的内部人对此讳莫如深。何老总主动表示,接班人不一定要找自己人,只要企业在制度建设、治理结构上有良好的保证,家族就可以只成为一个控股股东,CEO都是职业经理人;甚至到一定时候,大股东都可以不参加董事会,董事会都职业化,完全实现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三权分立。

说这话时,何老总语气轻松,显然已从数年的困扰中抽身而出。放眼欧美,超然于沃尔玛之上的沃尔顿家族、超然于福特公司之上的福特家族或许正成为他欲效仿的“模板”。30年过去,珠三角一大批初始创业者也开始面临接班人的困惑,何老总十年磨一剑的解脱路径或将成为更有现实参考价值的本土模板。

何老总对企业经营管理极有天赋,这毫无疑问,但我总结认为,他之所以能不断进步、不断成功,令企业高速发展和40年来长盛不衰,秘密在于他爱好学习、善于总结、沉着冷静、果敢坚毅,他的学问大多来自实际工作中,他喜欢每年都到外地考察市场和海外参观访问,掌握市场动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了解世界前沿发展趋势,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懂得自我总结、完善积累、不断修正的。

例如,主张上市、力推事业部制、实行MBO改制、与东芝开利合资等诸多重大决策,都是他虚心学习、兼容并蓄的结果,他在多年创业的历程当中,有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心得。他在企业内部发表的思想观点及管理言论,非常具有个人风格,实用、精辟的格言,特别是每当美的面临大转折的时候,他总会有鲜明的指导性经典言论出来,坚定美的战略发展的大方向。我记得前几年,他下班后就回家看《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电视连续剧,据说他看过不下三遍,可见这些历史大片里头确实学问挺大,引发他的学习兴趣。

粤商重商务实的传统在何老总身上,已经上升为敢为人先、创新有为的精神。他的超前意识、变革思维,对行业、对地域、对企业界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美的的今天

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整整30年了。30年,在历史的夜空中犹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30年,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犹如春风吹过,精神焕发。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在这短短的30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伴随奥运会的举办,一个曾经在温饱和贫困线上挣扎的民族已举世瞩目,备受尊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

在这激动人心的30年里,成就了一大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先行者;成就了一大批“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商海弄潮儿。他们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中国面貌的重要力量。

何老总就是第一批吃螃蟹者其中的一位。每次谈到美的成功和规划企业蓝图时,何老总常常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美的的今天。没有思想解放,我们也不可能坐在这里谈美的未来的发展宏图。”

我和何老总闲聊的时候,曾谈到人生的话题,也就自然地转到企业上来。在感慨祖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美的40年风雨历程的时候,何老总一连说了两次:“美的今日取得的成就,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何老总顿了顿,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创业的艰难情景。那时是偷偷摸摸地干,从广州请来工程师,苦苦求情,住一个晚上都不行。所以美的大发展的真正起步还是靠改革开放,正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成为美的光明正大发展的30年。

1990年,美的集团才1亿多元的销售收入。90年代往后的10年,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1990年的1个亿,做到1993年的9.3个亿。当年上市后机制更好了,美的抓住机遇发展,到2000年,销售达到105个亿,年递增约50%。

何老总说:“关于顺德企业的产权改革,我的观点,是当时的公有制体制有不足。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跟当地领导讲,企业的风险政府有时候根本控制不住。当然,那时有争论。我的观点是,政府去直接管企业经济,这么多企业,政府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系统,就管不住。我跟北滘镇政府、当时的顺德市政府都讲过,希望改革。”

1993年,美的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乡镇企业改制后的上市公司,那一年,也是顺德综合配套改革中,最核心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

此前,何老总与当时的顺德市市长冯润胜、顺德农行行长马继章3人曾去韩国考察。对比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3人得出一个共识,竞争性的公有企业如果不改革,企业负盈、政府负亏,总有一天要出大问题。

何老总记得,那时的顺德市委书记陈用志“有超前眼光”。1993年,陈用志专门下来调研,了解美的的情况。书记与企业家对“瞩目的成就,惊心的包袱”的观点竟有很多认同——公有经济的整个投资,实质上根本没有人监管或监管不到位。企业报一个数,哪怕是虚假的,也能过关。这不能只怪企业,因为当时的体制有相当的弊病。

北滘是美的总部所在地,也是顺德产权改革的首批试点,被何老总称赞为“有魄力,有眼光”的时任北滘镇委书记欧祥贤亦认为:“公有制的竞争性企业,政府早退股早好,企业早改革早好!”

由于有了顺德率先改革的大气候,北滘试点的新契机,美的改革的主动性,以美的为龙头的顺德企业实现了大发展,成就了今天顺德的制造业,造就了顺德成为“中国家电之都”。

“搞乡镇企业,美的为什么成功?”何老总说,“我看成功的关键,是有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党委政府改革超前。不改革死路一条,美的是因为改革才有今日。当然,从全国来讲,顺德的改革,当时的省委书记谢非都讲‘只做不说’,但今天可以说了”。

是的,可以说了。30年的改革历程,40年的兴业之路,早已物是人非。何老总追忆往事,思绪万千,太多的感慨无法一一道来,对于今天的成就,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何老总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家电商会会长

潇洒的老板不用手机

在中国家电业内,何老总被看做是最潇洒的企业家。他甚至从不用手机,也没有手机。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用电话或者可以用电话解决的”。

现在手机非常普及了,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不用手机的确实很少,也会让人奇怪,那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不带手机、不用手机的就更少了,那何老总是如何处理公司业务事宜的呢?他出差在外时是怎样与总部联系,如何指挥和作出重大决策的呢?

在早年,也就是1989~1991年左右,何老总有一部手机,是一种俗称“大水壶”形状的摩托罗拉手机,在当时被视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还有就是他的750iL宝马小车里面也随车配了一部手机,但这种手机并没有让他养成携带在身的习惯。何老总对美的的管理,有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味道,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心得,认为无须通过手机来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