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个区域,一些人负责治理国家,统治国民;在后一个区域,一些人负责制定抽象的理论,任何政府必须以此为基础。
在前一个区域,他们实施着具体措施,管理日常事务;在后一个区域,他们一味宣扬普遍法则,却从不考虑这些法则怎样才能实施。
也就是说,一个领域只负责领导事务;另一个领域只负责指导思想。
实际的社会结构,还是传统的性质,混乱失序;法律条文繁杂、彼此矛盾;社会各阶层之间等级森严、不可逾越;权利和义务不相匹配。而在这个真实的社会上,又被虚构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在理性的光芒下,社会的一切可以简单、合理、和谐一致。
渐渐的,民众抛弃了现实的社会形态,在虚构的社会中肆意想象,并沉湎其中。他们对现实失去任何兴趣,只钟情于对未来的幻想,并最终选择了作家们为他们创造的精神生活,完全投入作家笔下那种理想的国度里。
人们常认为法国革命的爆发是受美国革命的影响,不可否认,美国革命确实对法国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法国的思想对于法国革命的影响,远远大于当美国革命对于法国革命的影响。
关于美国革命,当它在欧洲其他国家只是一件新鲜事时,对法国人来说,它已经并不新鲜,而且更真实可信,更震撼人心。
可以说,美国革命在欧洲是令人震惊的,而在法国,它是使人信服的。就好像费内隆突然出现在萨朗特,美国人只是以实际行动实施了法国作家的设想:他们将法国作家们的幻想,拉到了现实的世界中。
在历史上,人民的政治教育完全由作家来承担,这是极为罕见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强有力地决定了法国革命所具有的性质,并让法国在革命后,以如此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正在进行这场革命的国民,长期接受着作家们的教育,并感染了他们的情绪和气质。因为民众没有其他的启蒙老师,并且对实践茫然无知,他们就染上了作家们的本能、性情以及喜好。当国民真正行动起来时,各种文学习惯也就被全盘移植到政治中去。
研究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就会知道,那些浩如烟海的、关于如何治国的抽象著作中所表达出的同一精神,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所要遵循的依据。这种同一的精神是:对普遍的理论、完整的立法体系和精确对称的法律,所表现出的共同兴趣,以及对现实的共同厌恶;对理论的共同信任;对政治机构中独特、新奇事物的共同爱好;并不是在某些细微处进行小修小补,而是在统一的逻辑和方案下,一举摧毁旧的社会结构的共同愿望。
这种景象的确令人惊异!因为同样的东西,在作家身上可以作为一种美德,而在政治家那里,有时候却演变为一种罪恶。我们很难想象,有些事物能使作家们写出优美的著作,却也能导致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那时政治语言也受到作家们的语言影响,形成了充满一般性词组、抽象术语、浮夸之词和文学句式的文风。而且这股文风借着政治热潮,像水一样无孔不入,渗透到各个阶级,并轻易地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
早在大革命之前,路易十六的敕令就常常提到自然法和人权。我发现农民在诉状中称邻居为同胞,称总督为可敬的行政官,称教区本堂神甫为圣坛使者,称上帝为最高主宰。这些农民只是不懂得拼写方法,否则他们成为相当出色的作家也是有可能的。
这些新的品质与法兰西民族性格中固有的东西,竟然融合得天衣无缝,以至人们常误以为这种新品质是源于人们的天性。
比如,我听到有人说,60年来我们在政治方面一直热衷于普遍思想、体系以及惯于夸大,这种偏好与我们种族中略微夸大的属性,也即所谓的法兰西精神相关联。按照这一说法,仿佛这一属性一直在我们长长的历史中隐藏着,临近18世纪末才突然地显露出他的形迹。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虽然我们身上留存了源自于文学的气息,但是我们对于文学根深蒂固的热爱之情,却几乎荡然无存。
我在参与公共生活期间所了解到的情况,也常常让我感到惊异:人们几乎不怎么去读18世纪的著作,其他任何世纪的书也就更不必说;他们甚至非常看不起作家,却忠实地保留了在他们出生以前,由一些负面的文学精神所显示出的某些致命缺点。
第二节 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非宗教倾向占上风的原因及其对大革命特点的影响
16世纪宗教革命前,对信仰的质疑,大部分源于对传统基督教文本的考据和辨别。自路德的伟大宗教革命,怀疑或抛弃基督教之后,更激进、大胆的人才出现。在路德精神的鼓舞下,数百万教徒脱离天主教,部分基督徒不断创立新教:在“异端”之后,还出现了不信教或无神论的思潮。
一般来说,18世纪,基督教已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势力,但是在大部分国家,基督教并没有遭受猛烈攻击;有些放弃信仰的人还恋恋不舍。非宗教潮流,只在君主和知识分子中传播,在第三等级的人民之中并不流行;无神论还只是小部分人的偏好,并非共同意见。
1787年米拉波写道:“在德意志普遍流行这样的偏见,即普鲁士各邦到处都是无神论者。事实是,即便真有几个崇尚自由的思想家,人民还是像最虔诚的地区一样皈依基督,甚至有大量狂热的信徒。”
他还指出,腓特烈大帝禁止教士结婚,令人遗憾的是,国王还禁止已婚教士领薪水。米拉波还认为:“(允许教士结婚)这项措施,我们认为是无愧于这位伟人的。”除法国以外,任何地方的非宗教意识,还没有发展到对宗教不宽容和强烈抵制的那种程度。
法国发生的一切,是前无古人的。过去人们也曾攻击宗教,人们热烈攻击一种宗教,却总是因为对新宗教更加虔诚。古代所谓“虚伪和受人憎恨的宗教”,恰恰是基督教兴起并取而代之时,才遇到大规模的狂热攻击;在基督教以前,它们一般都在信徒的冷落和怀疑中逐渐消失:这就是宗教的自然消亡过程。
如今,在法国,人们用一腔怒火攻击基督教,并不打算以新宗教取而代之。人们热烈而不遗余力的,将曾充斥灵魂的信仰,彻底从精神上扫除,内心只留下空虚。很多人即使徒劳无功,也在所不惜,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绝对无信仰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会使我们的灵魂陷入痛苦,但对群众似乎有吸引力。曾经缺乏信仰只产生某种病态的萎靡不振,现在却变成狂热和传道的精神根源。
几个彻底否定基督教的大作家团结在一起,但这不足以说明这一奇特的事件,这几个作家的思想为什么都支持一方而不倾向于另一方?为何在他们当中无人选择相反的论点?最后,为什么他们能胜过他们的先辈,使群众乐于听从他们,思想上愿意相信他们?
只有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特殊背景,才能解释作家们的事业以及成功。类似伏尔泰的观点由来已久;伏尔泰却只可能在18世纪的法国居支配地位。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法国教会和其他国家的教会并无差别,没有理由如此容易受到攻击;相反,法国教会的罪恶要比大部分天主教国家少;与过去相比,和其他民族相比,法国教会要宽容得多。
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形态中找原因,而不是从宗教状况中寻找这一现象的根源。
要明白这点,必须牢记前一章我阐述的观点,即政府的种种罪恶导致的对立观点,假如不能公开,就只能暗藏在文字当中。作家已经成为企图推翻整个政权的真正首脑。
抓住这一点,我们问题的对象就变了。关键不再在于大革命时期教会可能的罪状,而是,教会当时在哪方面阻碍了政治革命,并且成为革命发动者——作家们的绊脚石。
教会用教法阻碍作家们树立的世俗政府治理原则。教会靠传统管理,作家则蔑视一切传统权威上的制度;教会认为存在一种超越理性的权威,作家则只信赖理性;教会建立在等级制之上,作家却坚持阶级平等。
若想和睦相处,双方只能承认二者性质不同,应该政教分离,但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为了推翻政治制度,必须摧毁教会,教会乃是法国国家制度的基础。
此外,教权还是当时第一权力,尽管不是最高权力,却是所有权力中最令人厌恶的。教会卷入政治,尽管这和教会的教义格格不入;教会谴责罪恶,却神化政治罪恶,并利用教义的“神圣不可侵犯”替罪恶辩护,鼓吹政权神授。因此作家们攻击教会,一定会立即使民情激奋。
除此之外,作家们拿教会开刀还有个人的原因。教会恰恰是政府权力中和他们联系最近的部分。他们对其他权力非常模糊,教会专门负责监视思想动态,查禁作品,每天为难他们。作家们反对教会、捍卫人类精神自由,为自己的事业而斗争,这场斗争必然要从打碎束缚他们最紧的枷锁开始。
此外,在他们看来,教会是眼前垮塌大厦中暴露在外、最脆弱的部分,事实也确实如此。世俗君权加强,教会逐渐削弱。教会曾经凌驾于王权之上,后来平起平坐,最后则沦落为君王庇护的对象;君主与教会的契约是,君主向教会提供保护,教会赋予君主名义上的合法性,君主命令臣民信教,教会要求信徒忠君。当革命时代临近时,这是一笔危险的交易,对于一个建立在信仰而非强权之上的势力,永远是不利的。
法国国王自命为教会之子,但对履行宗教义务漫不经心。他们保护教会的热情远比不上对政权的热情。当然,国王不允许直接冒犯教会,但是能够容忍人们在远处将无数的投枪刺向教会。
对反对教会者的宽容,并未减少他们攻击的力度,反而刺激反对的力量进一步增长。有时,压制作家,可以阻滞思想启蒙运动,另一些时候却可能加速启蒙运动。但法国当时出版界实行的警察制度,只能成倍地扩大反对者的力量。
迫害作家,只能让他们抱怨,却不能让他们害怕;他们能忍受肉体上折磨,却不能忍受思想上的沉重桎梏。
对作家的起诉程序,拖沓、杂乱,经常不了了之,仿佛不是禁止他们动笔,而是激发他们写作。其实,出版自由,倒可能对教会损害小些。
1768年狄德罗给大卫·休谟写信说:“你认为我们的不宽容,比你们的绝对自由更有利于思想的进步,霍尔巴赫、爱尔维修、莫尔莱和絮亚尔不同意你的看法。”事实上,这位苏格兰人一针见血。作为自由国家的居民,他的判断更加准确;狄德罗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判断,休谟则从政治角度判断。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我碰到的第一个美国人,问他宗教对法制稳定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否有益,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文明社会,尤其是自由社会,没有宗教便无法生存。
在他看来,尊重宗教是国家稳定与个人安全的最重要保障。即使对政治学无知的人也懂得这点。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的政治哲学假说。尽管有绝对出版自由的保障,反宗教的学说从未在美国问世。
英国也是如此。大多数法国哲学家以前,我们反宗教的哲学就已经在他们那里传授:正是博林布鲁克培养了伏尔泰。18世纪,英国一直不信教的著名人士、才思敏捷的作家、深刻睿智的思想家鼓吹反宗教,却从未像在法国一样取得胜利,因为对革命心怀疑惧的人,都会急忙来拯救信仰。哪怕是卷入革命最深、认同法国哲学家的人,也对此加以拒绝。
像自由民族中历来发生的情况一样,强大政党发现和教会结盟是有利的,博林布鲁克本人就成了主教们的盟友。教士为他们的事业奋斗,竭力维护这种联盟。尽管英国公教会流弊极深,却胜利地顶住了冲击;教士中出现了作家和演说家,全力捍卫基督教。反对基督教的理论在辩论中受到驳斥,最后被社会抛弃,而政府从不介入。
为何不在法国而到别国去找例证呢?今天有哪个法国人写狄德罗或爱尔维修那样的书呢?谁愿会读这些书?我几乎要说,有谁知道这些书名?60年来我们在公共事务中获得的不完全经验,足以使我们讨厌这类危险文学。
请看一看,在不同阶级中,在革命这所严峻的学校里受到教训之后,尊重宗教的看法已逐步占据优势。1789年以前最反宗教的阶级——旧贵族阶级,1793年变成最虔诚的阶级,他们首先被冲击,也最先皈依宗教。当资产阶级在胜利中受到打击,他们也向宗教信仰靠拢。
渐渐的,对宗教的尊奉深入到民众中受损的人群中。随着革命恐怖的出现,法国反宗教的情绪消失了,或至少掩藏起来。
旧制度垮台时的场景完全不同与此。我们完全忘掉了人类重大事务的经验教训,我们对宗教在帝国治理中的作用一无所知,因此反宗教的思想,首先在那些迫切要求恢复国家秩序的人群中确立。他们不仅欢迎非宗教,而且盲目地向大众传播;他们将对宗教的不虔诚,视作百无聊赖中的消遣。
法国教会曾经的大演讲家,此时被教会的同盟者背弃,选择缄默不语。人们过去一度相信,只要教会还有权有势,他们就可能出于信仰进行谴责。
否定基督教的人声嘶力竭,信仰基督教的人则鸦雀无声,大革命以来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宗教问题上,所有事务方面均是如此。坚守信仰的人害怕被孤立,便加入到群众中来。反宗教的声音在当时只不过是一部分国民的真情实感,就这样似乎成了全体民意,在制造这种假象的人眼里,这种反宗教的感情便像是不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