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英勇善战,建立了赫赫战功,深受赵王的倚重。赵奢的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说起来滔滔不绝,没有几个人能辩得过他,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赵括仗着自己的聪明和读书多,就很骄傲。他的父亲却为他感到担心,认为他只懂书本上的兵法却不懂灵活运用,不能承担重任。
赵奢死后,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老将廉颇采用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很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的话。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抵挡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完全采用书上的制敌方法,死搬兵书上的教条。显然,这对抵抗敌军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最终秦军偷袭赵营,还截断了赵军的粮道,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赵括自己也中箭身亡。
赵括结果兵败身亡。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知识本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盲目相信和屈从对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来说于事无补。
我们要接受教育,更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我们要想创新,就不能被书本和权威牵着鼻子走,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书本和权威不一定处处正确,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辨别,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才能真正有所创新。
几种常用的创新思维
在交流的时候,很多同学对我说,自己不是不明白创新的重要性,一直想要创新,可是总也做不到。对此,我是深有感触的。创新的重点在于“新”,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走与别人不同的路。一个点子,如果人人都能想到,就不能算是有新意了,所以创新的路要自己找。
下面我就简单地说说几种创新时常用的思维方式。
1.质疑思维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总鼓励我们要“好学存疑”,因为带着怀疑的精神学习会让我们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我们更积极地解决学习上的疑惑。对于一个想创新的人来说,质疑思维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创新意味着要做前人所未做的事,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因而,对前人的想法加以怀疑,从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解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是很有帮助的。
需要注意的是,质疑思维不等同于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为固执偏激,无法客观地认识事物的真相,总把与别人对着干作为彰显自己能力的方式,而质疑思维则是建立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只要能对已有的事物提出疑问,就说明你是用心思考了的,这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步骤。如果不加怀疑地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那我们顶多只能算是被灌输的机器,不仅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还会离创新越来越远。
2.发散思维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总能想出新主意的人的思维跨度很大,他们总是能很快地打开自己的思路,海阔天空地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虽然人们的思考都是围绕着某一具体对象展开的,但思索的程度和范围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只是根据眼前的情况或是自己的经验随便想想,只能得出浅显的观点,这是无法创新的。一旦我们能够开阔思维,在把握事物联系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体悟,得出新的点子。
举例来说,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的用途是写字、绘画。这是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如果运用发散思维想一想,或许还会有很多新的发现: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和画画,必要时还能用来做尺子画线;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以用作润滑粉;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支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抽掉笔芯后,铅笔可以当吸管用;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思维扩展了,你就能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的结论,这样,你能想到铅笔的用途可能就不止20种、200种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还会找到成功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类似的情况,有时看上去很难解决的问题,只要打开思维,换个角度,我们就能想出很好的解决办法。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只要思维展开了,我们就不会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3.逆向思维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从平常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往往不得要领,但是从相反的方面入手,本来棘手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对常规的一种挑战和反叛,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就决定了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如果能好好地运用它,我们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吸尘器,它的发明就利用了这种“倒过来试试”的思维。在吸尘器发明以前,人们一直用的都是“除尘器”。这种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风把灰尘吹走,在进行除尘工作的时候,不仅是劳动者自己,就连周围的人都会被吹得满身是灰尘。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但有个叫布斯的人就想:吹尘看来不行,能不能换个办法,把吹尘改为吸尘呢?于是,布斯在家里就试着用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和鼻子,趴在地上用嘴使劲吸气,结果灰尘不再到处飞扬,被吸附在手帕上。后来的吸尘器,就是据布斯的这个设想制造出来的。
在生活中,你要是遇到了一些凭正常思维很难解决的问题,不妨也试试这种“倒过来想想”的思维方式,或许它能带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喜。
除了这些思维方式外,及时捕捉和记录自己的灵感,经常与别人互动交流,多开发右脑,注意事物之间的比较,事物纵向与横向的连接等思考方式也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总而言之,如果用心思考,加以灵活运用的话,每个人都是可以实现创新的。
激发你的创造力,让金点子飞起来
有个同学对我说,他觉得自己以前是很聪明的,虽然有些调皮,但总能想出一些有创意的点子,可读的书越多,自己的脑子就越来越不好使了。尽管经过努力学习,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可一遇到老师布置的需要自己动手动脑的作业就觉得很头疼,科技课上的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作业总想不出什么新鲜的玩意来。其实不仅是个别人有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脑子在变笨。其实,这不是脑子结构在变化,而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减弱。
有家电视台进行过一次智力测验,全程跟踪拍摄。他们先到一家单位进行测试,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大家:“这是什么?”
在座的各位面面相觑,对着镜头,没一个人站出来回答,沉默良久,单位领导冒出一句:“对不起,事前未打招呼,不便回答。”测试在无果中结束。
随后,电视台工作人员一行来到某大学中文系教室。主持人照样画了一个圈,说:“请问这是什么?”沉默了一会儿,有人哄堂大笑:“这算什么问题?想考我们大学生!”有人则心想:“既然是电视台直录的节目,而且至今还没人能回答出来,肯定不是简单的答案,里面一定有很深的学问。”
接着,工作人员又来到一所中学,他们从中学生的口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这是一个0。”
“是英文字母o吧。”
“是一个化学元素吧。”
测试的最后一站是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是一个鸡蛋!”“是爸爸发怒时的眼睛!”“是小名张开的嘴巴!”……
这次智力测试圆满结束,后来电视台以《人们的创造力是如何消失的》为标题播出了这期节目。
我们常说,儿童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是因为他们所受的规则有限,不会被现有的条条框框束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的创造力就会渐渐衰退。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般人在儿童时期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喜欢尝试新的东西,经常不按照常规出牌,不怕冒险,不担心后果,总是能想出一些新奇的回答,做出一些另类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的知识增加了,在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惯性的思维,害怕不依从惯性会导致失败,这样一来就习惯按照一般的思维来处理问题了。
不要以为只有那些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才具有和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能力。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件事情,即使是最基础、最平常的事,要做好也是需要创造力的。
对于想要成就卓越的青少年来说,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让头脑中的金点子飞起来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时不时地来场脑力革命,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那些抱怨自己变笨了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笨了,而是不愿开动脑筋去创新,只在原来的思维模式里打转,这样当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我们还应该拒绝模仿,拒绝追随他人。一味地模仿和追随,既是对我们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也是对我们天赋品质的浪费。而且愈是模仿他人,就愈容易失败,越是想迎合多数人的口味,就越不能想出好的点子。只有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不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我们才能走上创新的道路。
创造力能为我们的前进开辟道路,为我们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己的创造力,让金点子飞起来!
珍惜能助你创新的那些能量
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学到的知识越多,创新的能力就越强。诚然,知识储备对于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方面,相比而言,好奇心、想象力、一闪而过的灵感等在个人创新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更明显一些。那些总是抱怨自己脑子不好使,想不出新创意的同学,其实是没有利用好能这些能量。
多一点好奇心
对于一个渴望创新的人来说,好奇心是不可缺少的。好奇心是我们在遇到新事物、新情况时的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出于这种心理的推动,我们会更倾向于去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创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有些同学常常跟我抱怨说,自己不能创新是因为缺乏创新的条件,缺乏创新的知识储备。但我觉得他们真正缺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不会有善于发现的眼光,这样自然就找不到通往创新的路。套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中并不缺少创新的机会,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光,即好奇的眼光。
好奇心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我们在幼儿时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总是抱着好奇心,这种心理常常使我们问出一些令大人们匪夷所思的问题,正是它推动着我们积极探索和发现。有些科学家的发明也受到了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的启发,“拍立得”照相机的问世就是如此。
埃德文·兰德以“拍立得”照相机的发明而被载入了史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发明是缘于小女儿的疑问。
一天,兰德为小女儿拍照。天真的小姑娘突然发问:“噢,爸爸,为什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照片呢?”女儿出于好奇心的这个问题激发了兰德的灵感。他想:人们买了一件物品,自然希望马上就能使用,为什么照相机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能否不必在暗房中花几个钟头的工夫,而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冲洗照片呢?
兰德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给不少朋友听,朋友听说了兰德的这个奇思妙想,都摇摇头,并且劝他迷途知返。可兰德不为所动,经过不懈努力,“拍立得”照相机问世了。
孩子的天真问题促使了一项对人类有重大意义的发明的问世。其实不仅是这项发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改进和完善也是依赖于好奇心的发挥。比如,现在很多水壶盖子都有个小孔,这个小孔的发明还应该从日本的一个平凡人的好奇心说起。
有一天,日本横滨市居民富安宏雄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床边的火炉烧着开水,被缕缕白色水汽冲着的水壶盖子不停地“吧嗒吧嗒”地响着,好像也在故意打扰他。
气恼之下,富安拿起床头柜上的锥子用力向水壶掷去,不曾想,那锥子刺中了水壶的盖子,定定地立在壶盖上,没有滑落下去。奇怪的是,水壶“吧嗒吧嗒”的声音立时停了下来。富安感到很惊异,想要探个究竟。好奇心驱使他开始在床上大动脑筋。后来,他干脆爬起来观察和试验,亲自做了好多次试验,最终证实有个小孔的盖子在水开了的时候就不会发出声音。之后,有孔的水壶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以此唤起自己的智力探索欲,这样,我们才不难有新的发现和体悟。
培养好奇心未必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不要轻易给事物打上无聊的标签,而是调动自身的热情,对什么事都抱以有趣的心态,我们就能表唤醒自己的好奇心。事物本身是客观的,我们的心态能赋予它以鲜活的意义。有些东西看起来是很平常,如果我们在内心觉得它是有趣的,沉下心去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它的诸多有趣之处来。
此外,我们还应该多阅读新领域的书籍,多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打打交道,这能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增强,好奇心也就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多提问,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挑战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好奇心就能被全面调动起来了。
多一点好奇心,就能多把握一次成功的机遇;多一分好奇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一些。让我们保持着自己的好奇心,去积极探索和创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