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5268200000007

第7章 自动自发,打造积极主动的正能量型员工(1)

第五节操之在我,自我倍增的能量修习术

想爬梯子,先把手拿出口袋

在工作中,我们也许会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就像想爬一架梯子一样,只要爬上去,就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实际上,我们却始终把手放在口袋里,迟迟不开始爬梯子的行动。

有人列了这样一个关于行动力的调查清单: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越临近deadline,越想做其它事。

2.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在以上的5条中,如果你有其中的3条,就说明你缺乏行动力,应该注意改变一下自己,不要因行动的拖延,让原本很好的创意和想法付之东流。

优秀的员工懂得,行动是将思想化为现实的捷径,一张地图,无论内容多么翔实,比例多么精确,也永远不可能带着主人周游列国;严明的法规条文,无论多么神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滋生;凝结智慧的宝典,永远不可能缔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规、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常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唯有试一试,才能够将宇宙间的能量转化为财富。否则,便只能像故事中的小姑娘艾米一样,把所有的时间浪费在思考上。

艾米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时,都把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马上行动。

和艾米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的索顿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像本地产的草莓这类水果。一天,索顿先生对贫穷的艾米说:“你想挣点钱吗?”

“当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双新鞋,可家里买不起。”

“好的,艾米。”索顿先生说,“格林家的牧场里有很多长势很好的黑草莓,他们允许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们都卖给我,一夸脱我给你13美分。”

艾米听说可以挣钱,非常高兴。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个篮子,准备马上就去摘草莓。

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能先算一下采5夸脱草莓可以挣多少钱比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计算结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脱呢?”她计算着,“那我又能赚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艾米接着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夸脱,索顿先生会给她多少钱。她将不少时间花费在这些计算上,一下子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艾米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牧场赶去。而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到了那儿,他们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怜的小艾米最终只采到了一夸脱草莓。

回家的途中,艾米想起了老师常说的话:“办事得尽早着手,干完后再去想。因为一个实干者胜过一百个空想家。”

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百个空想。这句话简洁而睿智地道出了行动的重要意义。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能力过人,但是他的能力从未被估量过,我们也不能凭任何先例而判定他能做什么,因为他曾尝试过的是那么少。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一生书写辉煌。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拥有辉煌。任何成功都是在付诸行动的基础之实现的。纵然有无数美好的设想与计划,如果只是停留上脑海中而不采取行动,也只能是枉费心思了。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问他,雄辩之术的首要是什么?他说:“行动。”第二点呢?“行动。”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不管一个人有多么完美的计划,也不管他把准备工作做得多么天衣无缝,光靠想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有些人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可就是不愿踏踏实实去做,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想爬梯子,要先把手拿出口袋,这是一名员工进行自我管理的行动力法则。只有将手拿出来,才是开始了美好结果的启程,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顶峰。

做问题猎手,而不是问题猎物

工作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存在。人与问题的关系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要么,人是猎手,问题是猎物;要么,人是猎物,问题是猎手;不是你消灭它,就是它消灭你。

大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开篇写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其实,成功的人并非就没有遭遇过难题,只不过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征服罢了。我们只有主动寻求方法,做问题猎手,第一时间解决好工作中遭遇的每一个问题和困难,才能领略到心灵释放和智慧碰撞所带来的淋漓酣畅。

找出突破点、找对方法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不对,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而一个真正的“问题猎手”,不仅能做到未雨绸缪,而且能做到“一击毙命”。

成为“问题猎手”,要习惯于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状态而措手不及。而且还要学会提出问题。

因为若要高效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有人视问题为“庞然大物”,心生疑惧,只能做问题掌中的“猎物”;有人却视之为“纸老虎”、“黔之驴”,积极发现其致命区,一矢中的。

很多时候,成大事者和平庸之流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是否在遇到困难时理智对待,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一个人只有敢于去挑战,并在困局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最大化地彰显人性的光辉。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三兄弟就代表了工作中的三种人。

日本剑道大师冢原卜传有三个儿子,都向他学习剑道。一天,卜传想测试一下三个儿子对剑道掌握的程度,就在自己房门帘上放置了一个小枕头,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微碰动门帘,枕头就会正好落在头上。

他先叫大儿子进来。大儿子走近房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枕头,于是将之取下,进门之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接着进来,他碰到了门帘,当他看到枕头落下时,便用手抓住,然后又轻轻放回原处。最后,三儿子急匆匆跑进来了,当他发现枕头向他直奔而来时,情急之下,竟然挥剑砍去,在枕头将要落地之时,将其斩为两截。

卜传对大儿子说道:“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剑道。”并给了他一把剑。然后他对二儿子说道:“你还要苦练才行。”最后,他把三儿子狠狠责骂了一通,认为他这样做是他们卜传家族的耻辱。

卜传凭什么原则给三个孩子不同的评价呢?其中的一点,就是对问题的觉察。大儿子能够以最敏锐的思维觉察到问题,并且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儿子发现问题晚,但当问题发生时,处理得当;三儿子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便采取极端的应急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把不应该砍掉的枕头砍掉——自己创造了新的问题。而一个优秀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优秀的人总能主动去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只要有问题,这就是我的问题。不管前面是否有权威人物,是否有比自己更有学识和能力的人,我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

发现感、机会感与使命感紧紧相连,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优势。即使在开始时没有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但最后最能出成果的,必然是他们。

最后,做问题猎手,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要问题”:

第一,向“关键点”要问题。关键点往往决定全局,因此,我们要重视:哪些点、哪些环节、哪些岗位、哪些人、哪些时间是关键的?“关键点”抓准了就会“纲举目张”。

第二,向“薄弱点”要问题。一个链条有10个链环,其中9个链环都能承受100公斤拉力,唯独有一个链环的承受拉力只有10公斤,那么这个链条总体能承受的拉力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只能是10公斤。

第三,向“盲点”要问题。盲点就是你疏忽而看不到的地方。像盲点要问题,就是要到我们容易忽视的点、岗位、部门、工序、人员、时间等上面,去发现问题,或去防止问题的发生。

第四,向“奇异点”要问题。奇异点,是异乎寻常的点。异常现象可以提供新的机遇,或者引发创新,带来变革,也可以引发破坏,从而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五,向“结合点”要问题。上下级之间、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甲乙方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间、计划的两个环节之间等,都属于两个事物的连接部位,即结合点。结合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为什么?因为结合点部位是信息的集散地,是矛盾的集中地,是人们注意力的关注点。

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的人,最终,问题一定会被他所掳获,成为猎物。而这样的人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猎手,机会和成功也就会向他迎面走来。

保持阳光心态,寻求正向能量

“阳光心态”这个词可能我们经常听到,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它的内涵,也没有将其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阳光心态是一种巨大的正向能量,它有这样具体的内涵: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计算,如果给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赋值为:1、2、3、4……24、25、26,这26个数值,那么我们就能得出如下有趣的结论:

Luck(好运):L+U+C+K=12+21+3+11=47%

Love(爱情):L+O+V+E=12+5+22+5=54%

Know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

Hard work(努力工作):H+A+R+D+W+O+R+K=8+1+18+4+23+15+18+11=98%

Attitude(心态):A+T+T+I+T+U+D+E=1+20+20+9+20+21+4+5=100%

这个计算可能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什么,但是,在这里一个重要的事实得到了验证,那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心态”,才是使我们达到100%圆满状态的因素。

哈佛教授亨利·霍夫曼说:“你是否快乐或痛苦,不完全取决于你得到什么,更多地在于你用心去感受到了什么。”这里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用心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就是快乐;感受到向下的力量,就会痛苦。

与阳光心态相反,心理学家把心灵的阴影称为“每个人背上负着的隐形包裹”。让心灵蒙上阴影和灰暗,就像背着沉甸甸的包袱上路,充满艰辛又很难有所作为。关于此,我们还可以更形象地理解:晴朗的天气,如果我们面向阳光,会觉得心灵被照亮;如果我们背对阳光,我们便会看到地上留下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看着阳光我们会内心光明,充满向上的动力;而看着阴影,我们的内心会很快被灰暗笼罩,缺乏前进的激情。“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19世纪的浪漫主义代表,小说《金银岛》的作者罗勃·史蒂文生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这正是阳光心态的力量。

在工作中,尤其是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时候,拥有阳光态,也就拥有了点石成金的力量。下面是塑造阳光心态,寻求正向能量的5个工具。

第1个工具:改变我们的态度。

我们改变不了事情本身,但是能够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很多时候,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个人因为某件困扰自己的事所受到的伤害,不比他对这件事的消极看法更严重。一旦态度变了,事情也就跟着变了。

第2个工具:学会享受工作的过程。

学会体会工作的过程,结果也坏不到哪里去。有阳光就会有阴暗面,有工作就会面临困难。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工作太繁琐,就会错过很多美好,享受不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3个工具: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弯曲。

工作中我们难以避免地会感受到压力,如同气球承压到极限会爆炸一样,我们的内心达到一个压力极限时,也会难以承受。如果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框架,无疑是加剧压力对我们的冲击。学会弯曲,就是要寻求突破,扭转和释放压力,用弯道给压力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