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5272000000006

第6章 军旅诗(1)

秋收时节暮云愁——《西江月①·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春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②。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③。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词题是《秋收暴动》。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改为这个标题。

题解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并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的屠杀和镇压;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屠杀,在湘鄂粤赣发动秋收暴动。会后,毛泽东即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星夜兼程赶回湖南,然后在湖南东北部和江西西北部领导安源工人,湖南、江西的农民和一部分北伐军,组成了一支工农革命军,在9月9日进行了武装起义。起义队伍计划先攻克平江、浏阳,然后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这首诗就做于起义队伍向平江、浏阳挺进之时。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又名《白苹香》、《步虚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中“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②镰刀斧头: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的图案,1933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③同仇:齐心协力打击敌人。《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赏析

综观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并不算是最高的,甚至作者生前都没有把它收入到《毛泽东诗词选》里,但是如果我们结合毛泽东的生平和中国工农革命的历史再读这首词,就会发现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它是毛泽东戎马生涯的战斗檄文。

上阕开头两句用通俗的语言交代了起义队伍的性质和旗号,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很普通,实质上却很有典型性。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与以前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不再借用国民党的旗号,而是第一次亮出无产阶级军队的旗号,这支队伍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是由工人、农民组成的革命之师,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上阕的后两句则交代了秋收起义的爆发地点以及工农革命军行动的方向,突出作者指挥若定的气概以及战士们奋勇行军的气势,让人读后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作者的原作中“匡庐”为“修铜”,也就是修水和铜鼓,“潇湘”为“平浏”,也就是平江、浏阳,读起来显得比较平直,后来作者修改为现在的“匡庐”和“潇湘”,代以当地的名山秀川,这使全词的境界变得更加开阔,美感也大大增强。

词的下阙重点写秋收起义爆发的情景,开头用一组对偶句交代了起义爆发的原因,在旧中国,主要的矛盾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不劳动或只做一点附带的劳动,然后凭借自己所占有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压迫农民,有压迫自然就会有反抗。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秋收起义的现实原因以及历史的必然性。

“秋收时节暮云愁”这句点明了词题,也点出了起义的时间。秋收时节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农民却没有收获的喜悦,因为这个季节也是地主催逼他们交租的时候,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交了租后粮食却所剩无几,难以度日,因此农民要想摆脱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就只有“霹雳一声暴动”。在这里,作者把秋收起义形容成一声霹雳,以惊天动地的声威突然迅猛地爆发,使剥削阶级猝不及防,这表现出作者万分激动、对起义热烈歌颂的情怀。

这首词可以称为是描绘秋收起义的壮丽史诗,揭示出只有以革命的暴力来对抗反革命的暴力,中国革命才能走向胜利这一深刻主旨。在艺术特色上全词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节奏急促、硬朗,显得十分刚健有力。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写,主要是受这首词的接受对象所影响,因为这首词所面向的是广大的工农群众,所以不宜使用群众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初稿对照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诗情画意叙战场——《西江月·井冈山①》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②在望,

山头鼓角③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④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⑤。

黄洋界⑥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⑦。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

题解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但由于敌强我弱,在与国民党的激战中,起义队伍损失严重。9月19日,队伍退至浏阳文家市,毛泽东说服众人向江西萍乡撤退。10月,起义队伍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来到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7月,湖南省委代表杜修不顾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建议,强行命令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进攻郴州,结果造成战斗失败。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便亲自带领部队去接应,只留人数不足一个营的队伍坚守井冈山。这时,湘赣两省敌军趁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之际,大举向井冈山进犯。面对比我军多十几倍的兵力,井冈山守军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与敌人激战一天,最终击溃敌人。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它保卫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9月率军返回时,闻喜读后,写下这首词来纪念这次保卫战。

注释

①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②旌旗:旗帜,这里指山下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代的暴动队等地方武装。

③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队用鼓角发号施令,指挥行军,这里指我军守军的军号声。

④岿然:高峻独立。

⑤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用决心筑起坚固的城防。《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

⑥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和桐木岭,黄洋界两侧是悬崖,地势十分险峻,易守难攻。

⑦宵遁:连夜逃跑。

赏析

这首词的词题为“井冈山”,但是全词的内容却不是写山景,而是描写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因此这首词也可以说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战场速写图。

词的上阕主要写战斗场面,开头两句以精致的对仗领起,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了我军士气高涨,严阵以待敌军的雄壮气势,不仅为全词奠定了昂扬的基调,也为词的结尾写我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望去到处可见迎风飘扬的红旗,山上也可以听到军号阵阵,可以说,这完全是一幅壮观雄伟的人民战争图景。

那么,为什么说开头两句不是写敌人的嚣张气焰呢?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在1964年曾对《毛主席诗词》的英译者解释:“‘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脚,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

接下来作者先从敌方写起,“敌军围困万千重”,这说明敌人在数量上占很大的优势,并且是气势汹汹,耀武扬威而来,把我军一层一层地包围起来。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早已严阵以待的我军并不把敌人放在眼里,他们是“岿然不动”,这充分表现出我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下阙主要写战斗经过,“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出了我军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根据地的军民同仇敌忾,齐心抗敌。其次,我军事先早就构筑好了工事,戒备森严地等待敌人的到来,我军打的是有准备之战,因此战斗的胜负早就有了结果。

接着作者并没有写战斗的具体过程,也没有渲染战场的惨烈景象,而是充分发挥短歌小令写意抒情的特长,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这次战斗的地点和胜利的必然结果。“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同时与上阕根据地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相照应,前后贯通。当时敌人派出四个团从井冈山西北面最险要的黄洋界对我军发起进攻,根据地军民坚守阵地,奋勇抗敌,连续打退敌人四次冲锋;后来我军调来一门迫击炮,向敌人发射炮弹,敌人听到炮声后,误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来,连夜就仓皇逃遁。

采用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词的突出特点,一是敌我对比。“敌军围困万千重”,来势汹汹,气焰嚣张,而“我自岿然不动”,镇定自若,坚守阵地。二是根据地军民前后变化的对比。最初是“岿然不动”,最后是“炮声隆”,显示了我军民由守转攻的过程,三是敌人前后变化也形成了对比。最初是“围困万千重”,最后却是“宵遁”,讽刺意味极其强烈,把敌人那不堪一击,狼狈逃窜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这首词写的是黄洋界保卫战,那么为什么词题却以“井冈山”来命名呢?这是因为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场局部战争也是整个井冈山武装斗争的缩影,所以毛泽东以“井冈山”作为词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风云突变红旗跃——《清平乐①·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②,

军阀重开战。

洒向③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④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⑤,

直下龙岩上杭⑥。

收拾金瓯⑦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题解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其内部各派系仍然混战不断。1929年3月~4月间,蒋介石同广西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为了争夺湖南、湖北两地爆发战争。同年秋天蒋介石又与冯玉祥之间爆发了战争,军阀混战在给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使他们无暇顾及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这在客观上也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29年3月,红四军由江西进入福建西部,占领长汀,5月至6月期间又三次占领长汀东南的龙岩,9月占领长汀以南、龙岩以西的上杭,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这首词就作于红军攻占上杭之后。

注释

①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等。

②风云突变:政治形势骤然起了变化。

③洒向:倾洒,这里引申为造成、带给。

④一枕黄粱:黄粱指小米,典出唐朝沈既济的《枕中记》。书中说一个叫卢生的人,在旅店遇到一个道士,卢生向他慨叹自己的穷困,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告诉他只要他枕在上面,就能获得荣华富贵。当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卢生枕后入睡,在梦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人也仍然在蒸黄粱。

⑤汀江:在福建省西南部,源出福建省西部长汀,经长汀、上杭等地,向南流入广东省境内。

⑥龙岩、上杭:福建省境内的两个县名,第二次国内战争时红军的根据地。

⑦金瓯:坚固的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这里指宝贵的革命根据地。

赏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29年的秋天创作的,它高度地概括了当时的国内斗争形势。结合全词的内容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毛泽东以艺术的形式来对当时的社会以及革命形式进行的深刻分析与思考。

上阕主要写蒋桂战争以及类似的军阀混战给广大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并对军阀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首句“风云突变”,看似起笔突兀,其实却十分形象生动,因为当时党内有些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蒋桂战争”不一定会爆发,因而“蒋桂之战”的爆发就使许多人感到意外。首句不仅渲染了形势的突然变化,制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而且还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接下来作者开始具体说明“风云突变”,一个“重”字突出了军阀连续混战的特点,上阕的前两句对旧中国军阀间的分裂与战争做了深刻的概括和描述。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普通的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军阀战争就像是从天而降的灾祸一样,使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蒙受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因此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怨恨;而那些妄想对中国人民进行永远统治的军阀必将在广大人民怨恨的烈火中灰飞烟灭,就像传奇中所说的“一枕黄粱”的故事一样,美好的梦想最后只落得一场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