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5278100000064

第64章 你能不能赚大钱:理财中的经济学诡计(13)

近4年里,上海市区(外环以内)一手住宅均价涨幅达88.5%。2006年,上海市区一手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22万元,2007年涨至1.4万元,2008年达到1.99万元。截至2009年10月,上海市区(外环以内)一手住宅均价已攀升至每平方米2.3万元,接近台北市区房价。北京在2009年商品房均价上涨幅度已经超过60%,而深圳等地也纷纷超过这一涨幅。统一按照上涨幅度已经分别达到了50%以上这一低估的房价涨幅计算:三城市房价的涨幅都超过了GDP的5倍。其中上海超过7倍左右,而北京与深圳在5倍左右。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近日接受采访时称“我的观点一直是非常鲜明的,部分城市房地产有泡沫,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政府炒地,另外一个是社会资金炒房。”当记者问道“作为副部级官员,以您的工资能买得起房吗?”,贺铿回答“买不起”。无独有偶,今天又看到新闻,南京市代市长季建业说,“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

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根据北京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2009年计算涨幅10%,夫妻双方年平均在10万左右。购买一套北京的普通5环周围商品房平均115平方米,平均单价在每平方米17000,总价为需要200万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20年。

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008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9502元,2009年计算涨幅10%,夫妻双方年平均在9万左右。购买一套外环普通商品房平均95平方米,平均单价在每平方米18000元,总价为需要170万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18年。

如果将房价与当地收入水平进行比较,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远高于纽约、伦敦及东京。纽约市2009年的平均家庭收入近7.5万美元,以一户美国家庭每年的收入,20年可以在曼哈顿地区买房。如果是其他地段,只需6年即可。而在我国城市上海,以年家庭收入8万元计算,在中心区域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以均价4万元/平方米计,至少需要50年。结合收入水平,上海的房价也比东京贵了整整8倍。

“8000亿元进行宜居重庆的打造。”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表示,“五个重庆”的建设,正在全面建设,宜居重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打造宜居重庆,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房子住。特别是年轻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十年内能买到称心的住宅,让近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住在带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里,周边也有理想的环境。”

近10年,房价徘徊上涨,始终没有降下来。很多人看着自己工资和奖金涨幅远不及房价上涨速度,似乎人们已经习惯于“十年工资买不起房”的现实。

为什么美国老太太羡慕中国老太太

一个退休的美国华侨老太太,回到中国看望他的妹妹。两人在上海锦江饭店见面后激动

不已,谈到阔别40多年的经历和心愿,身居美国的姐姐说:“我终于在退休之前还完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贷款。”妹妹则说:“我终于在退休之前攒够钱,刚买一套100平方米住房。”姐姐问:“那你以前怎么住的?”妹妹说:“这几十年要说生活也算步步提高,最早的时候住集体宿舍,后来结婚以后与单位另一家合住一套单元公寓,再后来搬进了一个单独的亭子间。一直想买房子,可是钱一直攒不够。”姐姐不禁感叹道:“我在美国有了工作就贷款买了房,一面工作一面还贷款。如今贷款还完了,房子也住了30多年。你虽然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住房,可是这30多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享受啊?”这就是差距,虽然最后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可是一个尽情享受了30多年,一个却忍受了30多年。

自从美国老太太故事一传开,多少人都学习美国老太太,一时间,全国上上下下涌现出无数“先享受、再还贷”的“房奴”。

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扶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蜡笔小新说“我家还有32年的住房贷款还没还清”,让我们在捧腹之后难免想到自己。32年啊,怎么能不让人心惊肉跳?等我们省吃俭用不旅游、不下馆子、不买礼物的过了几十年之后贷款还完了,可是我们头发也白了,好时光也不在了,有什么可以弥补我们过去的轻松?

最近一部因描写“房奴”众生相而引发热议的电视剧《蜗居》,揭示了这一人群十分典型的无助的生活场景。“海萍(剧中主人公)夫妇两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9000元,省吃俭用了六七年,连房子的首期款都付不起。等我们毕业了有几个工资能达到9000元的?我现在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据说,这句台词激起了无数现“房奴”和准“房奴”们的强烈共鸣。

直到次贷危机让大量美国人失去房屋,我们才对西方人的理财方式产生强烈的质疑。

美国次贷危机后,在天堂又出现了这样一个中美老太太的新故事:

中国老太太:哈啰,可爱的美国老太太,天堂的感觉怎么样?

美国老太太:唉,别提了,我的房子止赎了,我无家可归了,我就开枪自杀了,然后就来到了这个鬼地方。

中国老太太:哈,我来天堂之前终于把房子买到手了,现在被我儿子继承了,他们活得很开心的。啊,可怜的美国老太太。

美国老太太:都是那见鬼的格林斯潘干的坏事,可害苦我了,呜呜呜

俄亥俄州这位名叫AddiePolk的老太太就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她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已经居住了38年,现年90岁了,应该说她不久就可以去天堂在中国老太太面前显摆一番了。她哪里想到,自己还没上天堂就遇到了次贷危机,自己的房子要被收回,而自己也将面临被驱逐而无家可归的窘境。自己在最后被迫饮弹自尽的同时,也上了全球最大媒体的版面。

一般而言,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承受较高的负债率,但不应超过100%,否则你的资产一旦缩水的话,你可能就要在技术上破产。你个人财务方面如果出现技术上破产的话,你再翻身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

现在有的城市的家庭负债率是普遍超过了100%了,这个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个人财务会因此出现不稳定的迹象。所以是租房还是买房一定不要超过自己的还债能力。

为什么天价经理唐骏不买房

在温州人炒房的同时,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却泼了一盆冷水:“我的租房理论很简单,只要我的投资回报大于百分之六就赚了,因为中国的房子都是低于千分之五基数的。”

按照唐骏的解释,千分之五基数就是月租金是房价的千分之五,“百万的房子月租金是五千的话就是合理的”!他认为:“买房时的参考指标就是这个,不是这个月比上个月又涨了!”

有人问唐骏:“你为什么宁肯每个月花12万元住宾馆也不愿买房子?”唐骏给朋友算了笔账:在上海买同样质量的房子至少要花2500万元。2500万元拿来自己投资,唐骏相信年回报率至少在30%以上,保守一点,按20%来计算,2500万元每年的回报就是500万元。而住宾馆一年才花150万元,他从中还赚了350万元。唐骏认为房子没有卖出去的就等于没有赚钱,就像股票一样,而且房子更危险。

买房,还是租房?这是很多中国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讨论买房与租房的问题,首先要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对买房者来说,付出的机会成本最直接的是首付款和月供款,而最终收益则是30年后的一套房屋。租房者的机会成本,则是不断上涨的房租,而最终收益则是30年积累的投资收益。只有通过比较二者的机会成本大小,或许能找到一个最佳答案。

其实,如果是在一个较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中,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一般而言,房屋的供求关系在售价和租价上的体现是一致的,基本反映了所在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但是,当房屋供不应求时,情况就会变得复杂。

当房屋的售价上涨时,房屋的租价也会随之上涨;房屋的租价上涨时,也会推动房屋售价的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租房者和买房者只有根据各自的机会成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数据案例来进行分析。假设未来30年中国长期通胀率为8%,而房租也随之同步上涨;同时,假设未来30年长期投资回报率为9%(1990年12月至2006年12月,基金定投上证指数的年均收益率为8.46%),银行贷款利率7.87%不变。那么,对于一套总价100万,月租金2500元的房屋,在银行按揭贷款八成的情况下,就会有下面一个大致的现金流对比情况。

买房者贷款80万元,以360期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月供款大约在5800元,和租房者2500元的月租金相比,月亏损3300元。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作用,房租大约在11年后会达到5800元。在此后的大约22年时间内,租房者的月租金支出会逐渐增大,逐渐回吐出先前积累的盈余,并最终与买房者达到平衡。

在22年后,相对租房者需要缴付的高额房租,买房者的优势开始显现。按8%的长期通胀率,22年后房租约为13,591元;30年后房租会升到25,000元。租房者在最后八年需要缴纳的房租为(13591+25000)/2*12*8=1,852,368元。

租房者先前省下来的20万首付款仍以9%的年收益率增长,三十年后变为265万。减去最后八年中支付的185万房租,租房者在三十年后的收益为80万元,而买房者手中拥有的是一套三十年的旧房。

显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估算方法,并不能由此得出买房与租房谁更划算的结论。事实上,如果租房者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15%,则三十年后其资产甚至高达千万,要远远超过买房者的收益。当然,如果未来的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之中,结果正好相反。

同时,与买房相比,由于租赁市场的规范,也会给租房者增加许多不可预知的成本。租房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出租者在承租期内会出现一些变故,比如出租者随时可以收回出租房;在承租期满续租的情况下,出租者要求提高租金等。这些都会导致承租者不得不重新寻找房屋居住,从而大大增加了承租者的时间成本和因为寻找合适房屋的机会成本。

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无论是一手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及租房市场都是不成熟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老百姓往往无法根据市场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加上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人对于买房还是租房仍没有明确清楚的概念和判断。

对于买房者来说,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隐性担保,房价不断飙升,迫使这些买房者提早进入房地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买房者的需求提前,又与投资者一起来推高房价。对于买房者来说,提前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否就能降低其购买的机会成本呢?

这就要看各个买房者本身的条件,看他们在购买住房时对各种风险的权衡。因为,如果买房者完全不依靠贷款而选择一次性支付房款,这样的买房者在购房时并不需要计算购买住房时所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他的机会成本就不会太高。

但是,如果买房者购买住房时是通过银行按揭贷款或者是使用家人的储蓄来购买住房,那么它所面临的机会成本就大了,比如利率成本、父母养老保险、个人未来职业变化等。

如果买房者是在房价较高的时期进入,那么当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时,所面临的机会成本就更高了。因此,对于个人买房,并不在于他人是不是购买房子,而在于个人财务状况、对未来收入预期、对购房后的机会成本计算。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贸然进入房地产市场,其风险可想而知。

对于租房者来说,如果房价很高,即使个人有能力进入房地产市场,但用于购房的资金其机会成本就会很高。因为,一旦购买了住房后,就减少了利用资金进入其他市场进入投资的机会。比如投资股市等,如果有资金进入这种高风险的市场,可能会获得比购买住房更大的收益。对于租房者而言,如果这种机会成本大于购买房子的收益,那么个人租房是可取的。

许多人之所以租房,最为重要的是自身资金不足,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或家人帮助才能勉强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买房的机会成本太大。在这种情况下,租房者会把这些因素和成本计算进去。而且,当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莫测,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经济时,选择租房的机会成本就要小得多。

买房还是租房,这是决定个人财富地位的问题。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中,是借入资金持有不动产,还是持有灵活资金进行投资?这就需要个人根据自己及市场的情况,根据机会成本计算得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租房还是买房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人云亦云,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