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5281500000102

第102章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生活方式定健康(10)

清嗓子、打喷嚏,排除体内浊气

也许大多人有这样的感受:早上起床后,总觉得嗓子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上不去下不来,这时候用力咳嗽两下,清清嗓子,把晚上积存在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主动咳嗽可以排除体内的污浊之气,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早上,经过了一昼夜的代谢,体内堆积了太多的浊气,此时如果我们能抽点时间,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深呼吸运动,在深呼吸的时候,缓缓地把手抬起,然后主动咳嗽,同时把手慢慢放下,让气流通过口鼻,把浊气推出,反复做10遍。每做完一次后,记着正常换气一次,每天重复地做,便能把肺部的浊气清除。如果你觉得麻烦,就大吼几声,效果也不错。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生病时一咳嗽有些人就服用止咳药,这种做法利大于弊。咳嗽是人体排除体内垃圾的一种方式。我们身体内肺泡的薄膜就像纱窗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布满灰尘、污物,如不及时清洗,灰尘和污物就会越积越多,从而影响通风效果。同理,我们体内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当肺泡的薄膜布满了灰尘或污物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做出保护性反应,通过咳嗽来振动肺部,使停留在肺泡薄膜上的灰尘和污物脱离,这些“垃圾”脱落后就会和人体的体液结合成痰。在我们的呼吸道内膜表面上,有许多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纤毛,它们会把“垃圾”运送到咽喉,然后排出体外。如果一咳嗽就吃止咳药,这虽然能暂时缓解咳嗽的症状,但是却会导致大量的灰尘和污物滞留在肺部,当这些“垃圾”越积越多的时候,肺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损害健康。

排出体内浊气的方式除了主动咳嗽外,还可以打喷嚏。这时有人可能就说了,打喷嚏也不是我能控制得了的,有时候想打都打不出来。别急,《黄帝内经》里有招帮助你,“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这是说打嗝不止,可用草来刺激鼻孔,一打喷嚏,打嗝就止住了。这会你知道该怎么打喷嚏了吧,如果找不到草,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用手纸搓成细捻或把吸管铰成细丝,捅鼻孔取嚏就可以了。

打喷嚏是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式,但打喷嚏可不是一件小事。喷嚏从肾来,打喷嚏是肾阳振奋的表现。过敏性鼻炎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是肾在使劲地想把寒邪攻出去的缘故。寒邪散不出去,肾又有一定的能力来攻击这个邪气,就表现为拼命打喷嚏,所以打喷嚏是件好事,是阴阳合利的象,是肾在使劲干活的象,这说明肾还有劲儿。《黄帝内经》里有“阳气合利,满于心,出于鼻,为嚏”,就是说打喷嚏是调肾气上来想把寒邪攻出去。所以如果感冒初期就出现打喷嚏的症状,说明身体尚可;如果连喷嚏都没打就感冒了,说明身体很虚了。但是老打喷嚏也会消耗肾气,所以要用药物帮助肾气去攻除寒邪。

第五节 最佳生活方式还需要一个优质的业余爱好

琴乐养生:调经络,健五脏

琴文化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因常与瑟起奏而以琴瑟并称。所谓琴瑟之音,广义上就是指音乐。而美妙、动听、健康、感人的音乐,对养生大有益处。

首先,这类音乐可以调五脏,理气血。《黄帝内经》认为,“徵、宫、角、羽、商”五音分别对应于“心、脾、肝、肾、肺”五脏,“喜、思、怒、恐、悲”五情及“火、土、木、水、金”五行。其中,“徵为火音通于心”,其扬咏助心可平喜极;“宫为土音通于脾”,其悠扬助脾可减思虑;“角为木音通于肝”,其平和助肝可抑躁怒;“羽为水音通于肾”,其柔和助肾可抚惊恐;“商为金音通于肺”,其铿锵助肺可消忧郁。现代研究还发现,音乐通过五音的声波能量,使人体的肌肉神经放松,增强红细胞的输养能力、白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理功能,有抵御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其次,这类音乐可以抒情感,养心神。音乐作为没有国界的其特殊语言,能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强弱调节人的情志,使人们自由地宣泄情绪,表达愿望,情感的适当抒发,可令人消愁解闷,排解抑郁,从而精神振作,有益健康。

最后,这类音乐可以调经络,健身体。人体上共十二条主要经络,而手上集中有六条,故吹、拉、弹、拨各种乐器时,手的各个部分都在运动,使手上的六条经络都受到刺激,从而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都得到了有效调节。同时,手指的活动还可健脑益智,健体养生。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酸胆碱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所以对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同样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强身健体。

此外,在音乐养生的过程中,仍有些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1.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合适曲目。如老年人、体弱者及心脏病患者,宜选择《月夜》等慢节奏的乐曲等。

2.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地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音乐。如进餐时,听《春天》等轻松活泼的乐曲较为适宜,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临睡前,听《渔光曲》等缓慢悠扬的乐曲,有利于入睡等。

3.应注意情绪的变化。如练习、演奏乐曲,要在心闲气静之时,方能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情绪波动、忧伤恼怒之时,不弹为佳。

弈棋养生:益智力,舒身心

棋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是无数代炎黄子孙智慧和意志的结晶。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可影响和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人的意志,提高审美趣味和思维水平。我国棋类有很多,如围棋、象棋、军棋等,在下棋这个“弈”的过程中,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军事、艺术共聚一堂,斗智的同时,更能缓解情绪、调剂生活,有益身心,延年益寿。

首先,下棋可以益智养性。它是一种外静内动、静中有动的活动,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神凝可平心气,专注消可杂念。同时,棋局的变化,还可锻炼人的应变能力,在休息、消遣的同时,也可开发智力,修养心性。

其次,下棋可以使人缓解抑郁,身心舒畅。在会棋、切磋的过程中,不仅能增进朋友之间的往来,也可使人精神愉快,有所寄托,特别是中老年人,可起到舒畅身心的作用。

最后,下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它属于脑力活动,棋盘上的瞬息万变,均要求弈者全力以赴,开动脑筋,以应不测。在这智力角逐、行兵布阵的过程中,不仅能保持智力聪慧不衰,还能进一步锻炼思维。

然而,虽然下棋大益身心,但掌握无度,反而会损害健康。因此,有些事项必须引起注意:

1.下棋不要时间过长,否则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等症。

2.不要挑灯夜战,尤其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易疲劳但不易恢复,若夜间休息减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诱发疾病。

3.饭后不宜立即弈棋,否则会使大脑紧张,减少消化道的供血,导致消化不良和肠胃病。

4.下棋时忌情绪波动,过分紧张、激动,对人体十分有害,尤其是老年人,易诱发中风、心绞痛。

书画养生:调气血,宁心神

中国书画文化,具有浓郁醇厚的民族特色,既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养生益寿的一种有效手段。习书作画,可通过自己动手练字或作画,融学习、健身及艺术欣赏于一体;书画欣赏,可使自己在艺术美韵的享受之中,修身养性,健体益寿。

首先,书画活动具有理气血,通经脉的作用。习书作画要有正确的姿势:头部端正,两肩平齐,胸张背直,两脚平放,这样才能提全身之力。正如陆游所谓,“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同时,写字作画必须精力集中,心正气和,灵活自若地运用手、腕、肘、臂,从而调动全身的气和力。这样,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五脏和谐,百脉疏通,使体内各部分功能得到调整,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强身健体。

其次,书画活动具有宁神静心,使心理达到平衡的作用。正如欧阳询所言:“莹神静虚,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其本质在于追求意、气、神。其中,讲意境,要求静息凝神,精神专注,杂念全消,一意于构思之中;讲气势,是要求全神贯注,气运于笔端,令作品在笔墨挥洒之间一气呵成;讲神态,是指意境、气势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习书作画的过程中,须用意念控制手中之笔,“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绝虑凝神,志趣高雅,便能以“静”制“动”。这样,使人消除紧张变得遇事沉着。

最后,书画欣赏,作为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想象,从而有效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酞胆碱,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此外,欣赏书画作品,还能够增加人的情趣,陶冶情操,令人静思凝神,心气内敛,从而排除不良因素干扰,大益身心。

此外,虽然书画活动可以通脉理气,修身养性,但有些事项仍需引起注意:

1.饭后不宜马上习书作画。否则,会因伏案而使食物壅滞胃肠,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2.习书作画是“功到自然成”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坚持经常练习。

3.劳累之时或病后体虚,不必强打精神,本已气虚,再耗气伤身,会加重身体负担,不易恢复。

4.大怒、惊恐或心情不舒,不宜立刻写字作画,气机不畅,心情难静,不仅写出好字、绘出好画,也会损伤身体,危害健康。

京剧养生:宏美磅礴,理气怡神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演变而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京剧表演与京剧欣赏,不仅能给人带来活力,还具有养生之功效。

首先,演唱京剧可以通经理气,强身健体。京剧的唱腔主要集中在中高音区,演唱要求是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法),一呼一吸,也就是气功中的虚实阴阳,吸为纳(阴),呼为吐(阳),借鼻音而串脑后音引起共鸣,牵动丹田之气,由会阴穴升经肾腧穴,穿玉枕直冲百会穴回上齿龈,这一升一降正即为气功所谓的“周天”运行,能使任、督两脉自然贯通,从而培植人体内的精、气、神,增强真气运行,调整阴阳,使人体气力充足,强身健体。

其次,京剧欣赏的过程,也是赏乐的过程,对调解情志、排遣抑郁很有成效。现代研究表明:悦耳的音乐,通过感官传到大脑,能使人体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对人体的内脑和躯体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京剧艺术中不同的唱腔板式和曲调,刚柔相济和阴阳虚实的变幻能使人受剧情和音乐的感染,融入剧情,从而排除杂念与烦恼,身心投入,获得精神上的美妙享受。

最后,京剧声韵的五声“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与“羽、徽、商、角、宫”五音、“水、火、金、木、土”五行及“肾、心、肺、肝、脾”五脏一一对应。所以,通过京剧声韵的五声练习,还可以调五脏、健全身,从而做到未病先防。

此外,表演或欣赏京剧这样的高雅艺术,可以增加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激发灵感,进而防病强身,益寿延年。

越剧养生:婉丽动人,健康脏腑

越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以唱为主,长于抒情,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人们可以在表演或欣赏越剧的过程中,获得感性愉悦,包括松弛、快乐、满足或享受等,从而调心养性,益寿延年。

首先,演唱越剧可以调肺理气,怡养情志。越剧的唱腔主要集中在中低音区,但演唱同样要求是丹田发音,通过小腹的气息上升到胸腔再上升引起声带振动,培植人体内的精、气、神。虽然中低音不像高音那样有“穿透力”,但它要求饱满、深情,懂得润色,尤其是越剧这种以柔美、秀美为抒情风格,常需要深吸慢呼、倾情投入、专心用情,从而使人排遣抑郁,怡养情志。同时,在演唱越剧的过程中,通过吸气与呼气的练习,对锻炼肺活量、调理肺功能也大有帮助。